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和普及,大多數的本科院校都已經設立了舞蹈專業(yè)的相關課程,芭蕾舞就是舞蹈教學里極其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芭蕾舞的教學改革受到了許多教師學者的研究和重視。本文通過對芭蕾舞教學的實際經驗,淺析高校芭蕾舞課程普遍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后教學改革的路徑方向。
關鍵詞:芭蕾舞;高校;教學;改革
芭蕾舞作為一種基本功訓練手段在許多高校的舞蹈專業(yè)都有開設,但很多學校對此課程重視不夠,與高校的教學體系和教學模式沒有完全融合。因此,為了不斷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和人文教育,高校應該探索屬于自己學校的芭蕾舞教育模式,根據自己的學生情況進行師資力量的配比。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為高校的芭蕾舞教育提供一個良好的發(fā)展空間,高校的舞蹈教學才能夠長久、持續(xù)的健康發(fā)展。
一、芭蕾舞教學的現狀
在目前中國應試教育的體制里面,舞蹈專業(yè)的學生普遍存在的學生底子弱的基本問題,這并不是由于芭蕾舞的難度較大,而是因為他們沒有良好的舞蹈基礎,大多數人學習芭蕾舞的目的并不是因為喜愛,而是因為考學加分等相關因素。即使選擇了芭蕾舞相關專業(yè)的學生,他們也很難全心全意的將自己放在芭蕾舞的學習里面,學生實際上很難學習到芭蕾舞文化精神。因此,高校應該推動芭蕾舞教學的改革,將芭蕾舞的教學效率效率最大化,這樣的芭蕾舞課程才有教育意義。
二、芭蕾舞教學的意義
芭蕾舞與其他的舞蹈不同,它是通過自己獨有的舞蹈動作來體現出舞者內心情感的。將音樂、舞蹈形態(tài)、呼吸情感融合在一個舞蹈當中,表現出來的是一種獨有的精神面貌,為觀眾展示的是芭蕾舞獨有的藝術風采。[1]所以,在如今提倡素質教育人文教育的時代,在普通高校推廣芭蕾舞的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陶冶學生們的情操,放松身心,還可以訓訓練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他們的文化修養(yǎng)。
三、改革路徑
(一)完善舞蹈內容
在目前我國高校建立舞蹈課程的過程當中,不論是選修課程,還是必修課程,大多數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好都集中在現代舞這一方面,因為現代舞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習氛圍,表現出來的是自由活潑、富有時代感的舞蹈元素。芭蕾舞與之不同,它是主要以修身、提高氣質為主,大多數時候都是以選修課的方式呈現,并且舞蹈教學大多是以欣賞為主,教師很難在課堂上為學生們展現自己的舞蹈。絕大多數的教學過程都是根據教材播放視頻或者PPT,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導致原本的教程設計內容和現實的教學效果產生了一定的差異。
所以,進行高校芭蕾舞改革,最為重要的就是改變和優(yōu)化當前高校里面舞蹈課程的內容設計,只有健全完善的課程管理體系,才能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的從內心里面接受舞蹈、喜愛舞蹈。
(二)建設專業(yè)的舞蹈教師隊伍
高校進行學科評估、教育學生,是最基礎的環(huán)節(jié)就是自己師資隊伍的建設,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學校的教學水平。高等教育里面舞蹈教學作為比較冷門的學科,芭蕾舞師資隊伍的建設也必然對這門課程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但是目前我國由于種種的原因,高等教育的芭蕾舞教學中存在著許多限制性因素,因此存在師資力量薄弱、教師專業(yè)性不足、課堂教學質量不高等現象,從而使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當中逐漸對芭蕾舞產生了一些抵觸心理。所以,為了避免陷入惡性循環(huán),高校加強芭蕾舞師資教育的建設,也是在教學改革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
(三)人文性教學理念的滲透
在現階段的課堂教學當中,很多教師都是照本宣科,對照的PPT或者視頻進行舞蹈講解,在課堂舞蹈的教學當中缺少了人文教學的理念。不論哪一種芭蕾舞,它的背后都有鮮為人知的故事,芭蕾舞里面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動作都有其獨特的意境。所以,這就要求我們高校教師在芭蕾舞教學改革當中,要注重人文的表達,在芭蕾舞的舞蹈里表現出來的不僅僅是肢體語言的張力,更多的要凸顯人文情感和獨特的思想,要將舞蹈豐富的精神內涵以及文化底蘊傳遞給學生。[2]
四、結語
芭蕾舞作為一門綜合性的課程,在高校的藝術教學里面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在當下大學人文教育相對缺乏的情況下,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加深對校園文化精神的理解。我們要充分利用芭蕾舞教學這個大平臺,不斷深化芭蕾舞教育改革,不斷進取、吐故納新,通過芭蕾舞彰顯出大學生的青春活力,陶冶情操,為廣大學生營造一個優(yōu)雅、良好的人文教育環(huán)境。[3]
參考文獻:
[1]張玉.優(yōu)雅的天鵝 足尖上的魅力[D].東北大學.2019.9.
[2]牛夫珍.文化精神與審美集成[D].滄州師范學院.2012.4.
[3]朱孝遠.芭蕾舞的詩性美的意境[D].北京大學.2019.6.
作者簡介:
陳靜雅(1987—),女,漢族,湖南,碩士研究生,西華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究方向:芭蕾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