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會愛
摘 要:數學這門科目伴隨著孩子的小學、初中、高中甚至大學,學習數學是一個很累腦的事情。對大多數的學生來說是一門很難學的學科,所謂難就是學生學習了解數學概念很吃力。學生往往會因為數學“難”以學習,而不愛學習數學,導致數學成績難以提高,針對此現象,本文就新課標下初中數學談一談概念教學。
關鍵詞:概念教學;初中數學
數學,它很抽象,抽象就意味著難以想象,難以理解。而我們正常的學習過程往往都是先理解了概念再放到實際中應用。理解概念不透徹就應用,往往取得的成果是達不到預期效果的。只有充分理解了數學概念才能對數學學習得心應手。數學的難于概念上,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讓孩子們充分理解概念,將概念教學完全融入日常教學當中去,并多多強調數學概念,打好孩子們的基礎知識,這樣孩子們才能對概念有更好的理解,在做題的時候才能擁有自己的想法與思路。
一、用生活中的實例引用概念
概念的引用往往是一個重要的理解概念的過程,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可以根據生活中的實例引入概念,因為是生活中的事例,孩子們更有代入感,能夠加深理解,加深印象。
比如北師大版數學九年級上冊教材第三章圖形的相似,相似即為成比例。教材第三章第一節(jié)的標題是成比例線段,正是引用的比例的概念。第三章第一節(jié)位于教材60頁,60頁舉例了很多大小形狀相同的圖片以及圖形引入比例的概念,教師可以參照此現象把比例線段的概念引用出來,也可以自己舉一些生活中的實例,越貼近生活的概念越容易被孩子接受。
概念的引用可以參考課本但不能局限于課本,教師應該靈活思考生活中的相似例子,貼近于生活[1]。
二、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
孩子僅僅只理解了基礎的小概念是遠遠不夠的,隨著課程的深入如果學生沒有緊緊跟隨老師的步伐很容易半路掉隊。所以教師的教學方法一定要隨著時間的推移緩慢變化,既要生動有趣又要啟發(fā)學生。
比如北師大版數學九年級上冊教材第三章圖形的相似第二節(jié)平行線分隔段成比例教材的66頁畫了一個三角形和一條與底邊平行的線段,讓學生計算是否直線上方兩條線段比上那兩條相應的整條直線比例相同。教師可以讓孩子們用手隨便畫一個三角形以及與底邊平行的直線,之后讓孩子們用尺子量,給孩子們一個自我探索的過程,這樣的過程更容易讓孩子們理解與記住。
教師的教學方法一定要靈活,應對不同的數學概念要采用不同的應對策略,最好讓孩子們有自己的參與感而非簡簡單單的聽講記憶。
三、學生自行討論概念
孩子的理解不是一個只要說了他就可以明白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教師的耐心。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可以留出幾分鐘的時間給學生們,讓學生們自行討論剛剛講過的內容,并做出總結,教師根據學生的總結可以大體判斷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進一步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
比如北師大版數學九年級上冊教材第三章圖形的相似第三節(jié)相似多邊形在教材的第70頁,教師可以讓學生們思考生活中的相似多邊形的例子。教師也先告訴同學們什么樣的圖形是相似多邊形,根據前兩節(jié)課的內容教師可以多畫一些圖形,讓同學們討論并猜測其中哪些圖形為相似多邊形。有了討論這個過程,學生會自然用這個是相似多邊形的判斷方式判斷圖形,學生的記憶自然會比直接聽講深刻。
學生自行討論也是一個學生之間互相了解彼此思路的過程,有利于學生加深理解并學習[2]。
四、對概念的應用
學生了解概念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多出一些題,讓學生先思考解題方式,過一會兒教師再開始講思路。教師出題的過程一定要由淺入深,逐步加深,不可以直接出一道學生思考不出來的題,解題和學習概念一樣,讓人難以接受的開端也很難擁有美好的結局[3]。
比如北師大版數學九年級上冊教材第69頁第三題,在三角形ABC中,D、E分別為AB、BC上的點,DE∥AC,AB/BE=AC/EC=AB/AC=5/3,求AB/BD。在這個題的講題過程中,老師可以邊讀題目邊畫圖,這樣做加深了學生的對題目的理解,老師講解過程中也會輕松得多。老師講題的時候也要時刻根據題復習已講過的概念,讓學生時刻把概念融入題目中。
對概念的應用往往都是體現于解題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解題,再給學生布置任務,給學生一個接受的過程,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五、練習鞏固
練習鞏固可謂是數學學習過程中極其重要的一道工序,學生獲得一個數學原理,數學公式之后,吸收最快的方式就去做習題練習,通過不斷地練習鞏固,來讓相應的概念更清晰,更深層次地理解,繼而培養(yǎng)出一種數學思維。
學習從古至今都是一個主動去做的事情,而數學又是學科領域一門比較考驗思維的學科,如果在態(tài)度思想上沒有主動地去想,去做題,只是一味地接收老師教的新知識,而不主動地去思考,去做相應知識點的習題,那么最終結果就是所吸收的數學知識、數學原理所剩無幾。
練習鞏固,從字面意思我們就可以理解,通過練習來讓我們所吸收的數學原理得到應用,就好比一個籃球運動員學了很多運球招數但是最終只有上賽場才能實現最終價值,任何的理論知識單單理解是不夠的,何況隨著知識量的增加,后面的知識越來越多,如果不做相應的練習,那么前面的知識就會遺漏,只有耐心地去做練習,才能最終將一個知識點完全吸收變成自己的知識。
結語
綜上所述,數學概念教學是一項困難的工作,但只要教師應用對方式,把數學多多貼近于日常生活,由淺入深,引導學生學習數學,并時刻關注學生的練習鞏固程度,概念教學也可以是一個有趣的旅程。
參考文獻
[1]余詠娟.解讀初中數學概念教學技巧[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6):39-40.
[2]呂洪.論初中數學概念教學策略[J].幸福生活指南,2019(5): 0144.
[3]代友智.創(chuàng)設智慧課堂,提高數學素養(yǎng)——淺析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8(17):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