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瑞紅
【摘要】? 物理是學科教育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樣,沒有美育的物理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沒有美育的物理教育就失去了物理教育的真正意義和價值。以八年級物理下冊《壓強》為例,探索一個課題中蘊含的美,師生需要的美育素養(yǎng),以及本課題的美育設計。
【關鍵詞】? 蘊含的美 美育設計 美育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 G633.7?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25-085-01
物理課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學生經歷從自然現象、生活實例到物理規(guī)律的認識過程,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引領學生領略自然現象中蘊含的美妙與和諧,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學習興趣。二是能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與敬畏,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產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親近并愿意與之和諧相處的情感。三是關注物理知識在生活與科技中的應用,注重學科之間的滲透、人文精神與自然科學的交融。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的內容、方法、場地不失時機地滲透美育,可以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知識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望,自然之美在詩人、作家筆下展現,讓人心曠神怡,而源于自然之美的科學美,特別是物理美范疇體系的簡單美、奇異美、真理美、對稱美、和諧美、統(tǒng)一美等更讓人陶醉。
美是科學的本性之一,也是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因此,用科學美熏陶學生,使他們在對真、善、美的追求中,產生對大自然和對科學由衷熱愛的強烈感情,并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使這種感情不斷升華,進而成長為一個既有較高的科學素養(yǎng),又有一定審美能力的和諧發(fā)展的健全人才,是貫穿物理教學始終的重要任務。下面以八年級物理《壓強》為例,探索美育教育與物理課程的有機結合。
課題:八年級下冊第七章第一節(jié)壓強
一、蘊含的美
1.把理論變?yōu)楝F實的豪壯之美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本課題是第七章的第一個課題,章首圖展示了這種上天入地的氣勢,昔日的豪言壯語今天已經變?yōu)楝F實。在實現登月“訪吳剛”“會嫦娥”千年夙愿的同時,也一直在追尋著下?!瓣J龍宮”“見龍王”的夢想。我國自主研制成功的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zhí)枴背晒ο聺?000m,我國發(fā)射的載人飛船已經多次成功發(fā)射,并且完成空中授課,植物動物的太空旅行。這些成果中包含了很多基礎的物理知識和規(guī)律,其中就有壓強的相關知識和規(guī)律。
2.規(guī)范作圖體現和諧美
本課題的第一個概念是壓力,對壓力的理解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本節(jié)課利用力的示意圖展示壓力的三要素。在做壓力的示意圖時,把壓力的作用點畫在受力物體上,壓力的方向與支持面互相垂直。教材中對于壓力做了三種情況的示范,作圖清晰規(guī)范,力的作用線使用了鮮艷的紅色與圖中的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做了區(qū)分。
3.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體現實驗美
本課題主要通過實驗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學生根據生活體驗對壓力的作用效果進行猜想與假設,利用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分析實驗現象歸納分析總結實驗結論:“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當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闭麄€探究實驗過程讓學生體驗了探究實驗之美,培養(yǎng)學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能力。
4.利用字母符號表達壓強與壓力和受力面積的關系體現公式美
壓強的符號是p,壓力的符號是F,受力面積的符號是S,壓強的計算公式P=F/S,簡單、明了、清晰的呈現了壓強、壓力、受力面積的關系。壓強的大小是由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共同決定的,與壓力成正比,與受力面積成反比。
二、師生美育素養(yǎng)
1.教師的美育素養(yǎng)
本節(jié)課利用單元整體導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需要教師對古代神話中的“吳剛”“嫦娥”“龍王”典故有所了解,同時對我國當今在航天航空和潛水事業(yè)的狀況有所了解,同時也需要教師有著深深的愛國激情和民族自豪感,才能通過語言和視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探究欲望和愛國激情。需要教師有一定的語言美。
2.學生的美育素養(yǎng)
對于壓力的作圖的展示,需要學生具有基礎的作圖知識,力的三要素,相關的數學知識,一定的構圖感覺。對于本節(jié)課的重點實驗探究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實驗探究素養(yǎng)和與同伴的合作能力。透過現象看本質,感受體驗思維探索的魅力??傊?,本節(jié)課需要學生具有語言美,構圖美,實驗美、公式美。
三、滲透美育的課程設計
1.在白板課件中插入關于航天飛行與潛水的視頻材料,學生通過欣賞材料,分享感受,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激情民族自豪感,同時體悟到這些科技成果的實現都是研究物理現象,探究物理規(guī)律,并把相關的壓力壓強知識應用到國防科技與實際生活中的有利體現,彰顯了物理現象、物理規(guī)律與實際相聯系的和諧之美。
2.出示兩個彩色氣球,教師把一個氣球拿在手中輕輕的擠壓,學生觀察氣球的形狀變化;把另一個做出用針扎的動作,學生體驗感受。教師第二個動作時,有些女生就捂耳朵,表現出驚恐狀。兩個氣球,兩個動作體現了對比之美。
3.在認識理解壓力概念時,教師利用三角板和彩色粉筆,在黑板上規(guī)范畫出一種情況下支持面受到物體的壓力,用紅色粉筆標注作用點,用黃色粉筆畫出力的作用線,用藍色粉筆畫出垂直符號。學生在練習本上用刻度尺和鉛筆規(guī)范畫出另外兩種情況。小組成員間互相欣賞完善規(guī)范。這一過程體現了符號美、規(guī)范美、線條美及色彩美。
4.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部分。教師設置問題,激發(fā)學生思考探究,利用控制變量法的思路設計實驗方案,學生小組之間分工有序相互協(xié)調,記錄現象實事求是,分析歸納驗證猜想,小組之間互相幫助。這一過程不僅僅是對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進行了科學探究,更大程度促使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科學態(tài)度,相互合作的能力得以鍛煉和提升,充分展示了物理中的科學之美。
我的反思: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原來覺得,所謂的美育,主要是音樂、美術、等藝術教育的任務,在語文教學中也有充足的美育的素材滲透。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主要任務是探究物理現象及其規(guī)律,把這些規(guī)律應用到生活中,無需關注美育的教育與滲透。同時,物理課程與美育結合的探索與實施中,逐漸感受到了學生在課堂上鮮活的生命的美麗,感受物理課的魅力,同時對自我的價值也有了重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