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禮儀之邦,自古就有講究禮儀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對己謙、對人敬,正所謂“卑己尊人”。這種理念在語言上有著突出的表現(xiàn)。就拿對人、對事的稱謂來說吧,對自己和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常使用有謙卑含義的詞,對對方和與對方有關的人或事物,常使用有褒揚、尊敬含義的詞。比如問人姓氏:“您貴姓?”答曰:“免貴姓王?!闭f自己的著作時,往往用“拙著”“小文”,說對方的著作時,則稱“大作”“尊著”之類。對此,本文并不展開討論,只談談常被濫用又有違“卑己尊人”之禮的“夫人”一詞。如今好像對誰的妻子都可用“夫人”相稱,其實是用錯了對象,會鬧笑話的。
據(jù)蔡希芹的《中國稱謂詞典》,“夫人”這個稱謂用于三種情況:一是古代稱呼諸侯的妻子。二是婦女的封號,如唐代諸王公的母親或妻子,文武官員一品國公的母親和妻子,稱國夫人;三品以上官員的母親和妻子,稱郡夫人。三是古代對已婚婦女的尊稱。由此可見,“夫人”是對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已婚女性的稱謂,這種情況沿襲至今。當然,所謂的“有一定社會地位”,在今天已經(jīng)沒有那么嚴格的規(guī)定了,但仍然不是任何人的妻子,特別是普通百姓的妻子都可以尊稱為“夫人”的。
“夫人”這個尊稱是怎么用的呢?
第一種用法是“夫名/姓+夫人”,意思是“某某人的夫人”,如宋慶齡是孫中山的夫人,可稱“孫中山夫人”或“孫夫人”;第二種用法是“丈夫的職務+夫人”,現(xiàn)在多用于正式場合,比如:總統(tǒng)夫人、總理夫人、總督夫人、特首夫人、教授夫人、校長夫人;第三種用法是“夫人”做面稱,前面既不加夫姓也不加職務,比如:夫人,客人到了。
需要再強調一下,可以尊稱為“夫人”的,是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所以如今到處稱“夫人”,就顯得不甚得體了。尤其是用“夫人”稱呼自己妻子的情況,現(xiàn)在司空見慣,到處都可以聽到“我夫人”的說法,這樣稱呼自己的妻子,有違“卑己尊人”的原則,貽笑大方?!端氖劳谩防镉幸粋€小丑式的人物漢奸冠曉荷,成天跟在他老婆大赤包屁股后頭“夫人,夫人”地叫個不停,招人恥笑。
對普通百姓的妻子,民間有很多稱法,但相對于“夫人”最常見的是“太太”?!疤北緛硎菍賳T妻子的尊稱,后來泛化為對已婚女性的尊稱,不像“夫人”那樣在用法上有著嚴格的限制。您看老舍的《四世同堂》,寫到拉洋車的小崔的妻子時,就用“小崔太太”而不用“夫人”,如果對她以“夫人”相稱,聽起來就會怪怪的。今天仍然如此。
不過,1949年和之后的幾年,“太太”前面可以冠以夫姓,如鄰里之間稱已婚女性為“×(夫姓)+太太”相稱,如“張?zhí)薄袄钐?,面稱、背稱皆可。還有過去家里的仆人,用“太太”稱呼女主人,不帶夫姓。
隨著社會發(fā)展,像“太太”這樣的尊稱幾近消失了。改革開放以來,一些曾被廢棄的尊稱逐漸恢復起來,這里邊就包括“太太”,不過用法較以前單純化了?,F(xiàn)在“太太”只用做背稱,如“你太太”“他太太”,也可以在跟別人提起自己的妻子時說“我太太”;由于婦女婚后不再隨夫姓,保留自己的姓名,所以“×(夫姓)+太太”這種稱呼不再使用。至于如今的鐘點工、家庭保姆,對女主人都只以“阿姨”相稱了。
盡管時代不同,但“卑己尊人”的禮兒,還是得講的。
(據(jù)《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