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媛
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國家對高校公共藝術教學的重視,在很多高校中陸續(xù)開設了公共藝術課程,其中就包含了各類音樂課程;而在這些音樂課程中,識譜教學是一個基礎的教學內容,它對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藝術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和其他音樂技能的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在本文中,筆者對識譜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探討,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希望能夠促進高校非藝術專業(yè)學生識譜教學的發(fā)展。
關鍵詞:高校;非藝術專業(yè);識譜教學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0)07-00-02
近些年來,隨著國家對高校公共藝術教學的重視,在很多高校中紛紛開設了各類公共藝術課程供非藝術專業(yè)的學生選擇學習。在這些藝術課程中,音樂類課程是一個主要的構成部分,而識譜教學則是當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教學內容,它包含了樂理知識和視唱知識等內容,對于非藝術專業(yè)的學生學習音樂有很大的幫助。
一、高校非藝術專業(yè)學生識譜教學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高校非藝術專業(yè)學生識譜教學的主要的目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通過識譜的學習,可以讓學生了解樂譜當中各種音樂記號和音樂術語的作用和意義,幫助學生對樂譜中旋律的基本結構和表現(xiàn)情感等內容進行基本的分析,同時還能夠使她們掌握視唱樂譜中旋律的方法;當學生掌握了較好的識譜能力后,就能更深入地體會音樂旋律的美。所以說,通過識譜教學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進行音樂分析和感悟,對她們的音樂素養(yǎng)提升有很大幫助。[1]
(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實踐能力
非藝術專業(yè)的學生參加藝術實踐的機會相對較少,而識譜教學可以為她們提供藝術實踐的機會,培養(yǎng)她們的藝術實踐能力。音樂是一門聽覺的藝術,要想感受音樂的美,就必須要對音樂有一定的了解;而音樂的旋律往往通過樂譜的形式記錄下來,識譜的過程可以將書面上的樂譜轉化為聲音的形式,這個轉化的過程就需要通過藝術實踐進行。在識譜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對樂譜的理解能力,就必須將理論知識進行實踐,使學生通過實踐來加深對樂譜中相關理論知識的感悟和體驗;在這個實踐過程當中,非藝術專業(yè)的學生的藝術實踐能力就可以得到提高。[2]
(三)有助于其他音樂技能的學習
識譜教學可以讓非藝術專業(yè)的學生打好音樂基礎,為學習其他相關的音樂技能做好準備。在任何一門音樂技能課程的學習中,都會涉及識譜的內容;比如:在聲樂演唱學習時,首先是要認識歌譜,只有將歌譜準確地進行分析,才能準確地進行歌曲的演唱;在器樂學習中,也只有先認識器樂譜才能很好的進行演奏練習。通過識譜教學,非藝術專業(yè)的學生可以掌握好音樂學習中最基礎的知識,為學習其他相關音樂技能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高校非藝術專業(yè)學生識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學生參與實踐不夠自信
在識譜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有部分學生在課堂實踐中不夠自信;有的學生是不敢在課堂上展示自己,每次抽查時會不太愿意參與展示,而有的學生是在實踐展示時很緊張,聲音很小聲。主要原因有兩點:第一個原因是學生自身性格較為內向,不夠自信;這些學生很少在眾人面前發(fā)言,更不敢在別人面前進行音樂實踐的展示。第二個原因是學生的基礎薄弱;在識譜教學中,所有學生都來自非藝術專業(yè),除了少部分學生在大學前曾經(jīng)有過音樂知識學習經(jīng)歷,其余大部分的學生都是初次接觸識譜的學習。有的學生因為自己沒有相關的音樂基礎,所以很沒有自信,總會擔心自己如果表現(xiàn)不好會被別人嘲笑,不敢參加實踐。以上這兩個原因導致了這些學生參與實踐時缺乏自信,所以參與課堂的實踐就少,也沒能很好地通過實踐鞏固自己在課堂上所學知識。
(二)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設置不合理
在識譜教學中,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的設置合理與否對教學的效果有較大的影響,而在一些識譜教學中還存在著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設置不合理的情況。
首先,教學內容設置不合理;主要體現(xiàn)在教學內容不夠全面,在識譜教學中主要包含了樂理和視唱的內容,而有的老師在課堂上只注重視唱的訓練,即教會學生怎么唱出旋律,并沒有將樂譜中的樂理知識進行詳細的分析,或者只是簡單地提示一些概念,而不做具體分析;這樣就使得學生對相關的樂理知識是一知半解,更不要說對樂譜進行深入地分析了。出現(xiàn)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有的教師將識譜簡單理解為視唱,認為只要學生能夠把樂譜中的旋律按準確的音高、節(jié)奏唱出來就可以了;其實,視唱就是指對樂譜的一個閱讀能力,它要求視唱者沒有經(jīng)過特別的準備,就能夠對新的樂譜進行讀譜并演唱的過程,它是識譜學習的較高階段,必須建立在學生掌握了一定樂理知識的基礎之上。
其次,教學計劃設置不合理;主要是出現(xiàn)教學計劃內容設置過多的情況,導致老師在教學中無法完成教學計劃的內容。主要原因是:老師沒有預估到學生的實際情況,雖然出發(fā)點想讓學生多學一些內容,但是由于學生的原有能力不足,在學習中跟不上老師的進度;而老師在教學中為了保證原教學計劃的進度,在教學中講課進度較快,對知識的分析不夠深入,這樣就使得學生無法掌握好相關的識譜知識,也無法為她們學習其他音樂技能打好基礎。
(三)教材的選擇不夠恰當
教材是教學內容的主要載體,識譜教學中使用的教材就必須合理體現(xiàn)教學的主要內容。而在非藝術專業(yè)學生的識譜教學中,有的老師選用的教材對于識譜知識的設計過于簡單;比如:教材中只介紹了簡譜和五線譜中的基本音符、節(jié)奏的知識點,而樂譜中常出現(xiàn)的表情術語、力度術語、裝飾音等內容都沒有涵蓋到。這樣就會導致老師根據(jù)教材進行教學中,忽略掉一些相應的音樂術語和音樂記號的教學講解,學生在學習識譜知識時也會掌握得不夠全面。主要的原因是:有的教材在設計時為突出內容的豐富性,而將識譜知識進行了簡化,將更多版面放在其他版塊,所以就出現(xiàn)了識譜知識設計不全面的情況;而老師在選擇教材時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使用的效果不理想。
(四)教學方法較單一
在非藝術專業(yè)學生的識譜教學的識譜教學中,存在著教學方法較單一的情況。有的老師在識譜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法還是以老師講、學生聽的方式進行教學,也就是老師進行知識點講解介紹,學生聽記、跟唱的形式。由于老師的教學方法單一,無法很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主要原因是:有的老師在過去的專業(yè)教學中使用的教學方法較為單一,現(xiàn)在面對非專業(yè)的學生進行教學時沒有及時將原來的教學觀念進行轉變,所以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較為單一,也無法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高校非藝術專業(yè)學生識譜教學存在的問題的對策
(一)加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在識譜教學中,老師應該通過各種方式來加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首先,可以運用團隊合作的方式進行實踐展示;在團隊合作的過程中,既可以讓學生進行交流學習,同時也讓她們在團隊合作展示中慢慢樹立自信心。其次,老師要注意及時鼓勵學生;在教學中,老師應該鼓勵每一個學生積極參加課堂實踐,對于基礎不好的學生要注重發(fā)現(xiàn)她們的每一次進步,并給予及時的鼓勵,讓學生樹立自信心,這樣她們才能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實踐中去。
(二)合理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
首先,老師要設定好教學內容;在識譜教學中,老師要把識譜相關的知識點都融匯到課程中,特別要注意處理好樂理與視唱內容的設置。在識譜教學中,應該注意讓學生在掌握好樂理知識的同時逐步提高視唱的能力,這樣才能真正地讓她們掌握識譜的能力。其次,老師要做好合理的教學計劃;在教學計劃中,既要考慮到識譜教學內容的層層遞進和教學的總體目標,也要根據(jù)本校非藝術專業(yè)學生的情況來合理安排教學進度;只有這樣,教學才有針對性,也能夠讓學生真正掌握識譜知識,達到教學的目的。
(三)選擇合適的教材
在識譜教學中,教材的選擇非常重要;老師在選擇教材時,應該根據(jù)識譜教學的內容來選擇合適的教材。首先,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音樂基礎情況和識譜教學相關的知識點設置情況,特別是教材中選用的樂譜要難易適當,要適合學生的學習程度和專業(yè)特點。其次,教師可以自編教材;因為在自編教材時老師可以根據(jù)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教材內容,這樣更有針對性,也更利于老師開展教學。
(四)運用豐富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識譜教學中,老師應該不斷更新教學理念,運用豐富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音高時,運用柯爾文手勢來引導學生對音高概念的辨別,這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和興趣,更好地掌握音高概念,區(qū)分音的高低。在講解節(jié)奏時,可以運用奧爾夫教學法當中的聲勢進行教學,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聲勢動作當中更好地體會節(jié)奏的特點,加強對節(jié)奏的記憶和領悟。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實踐中來。
參考文獻:
[1]趙蘇.開啟音樂之門的鑰匙(八)——變譜為聲的視唱(奏)練習[J].中國音樂教育,2017(08):44-47.
[2]覃啟宏.中小學識譜教學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