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樹金
摘 要:巴蜀文化及其起源歷來是學界研究的熱點。巴文明有自身的文化特點和發(fā)展軌跡。在《春秋經(jīng)傳集解》一書中,先秦巴族之“巴”字既被讀為“必麻切”,又被讀作“必加切”,出現(xiàn)異讀現(xiàn)象。結(jié)合“巴”字之義與巴人族姓進行探析發(fā)現(xiàn),先秦巴族主要由嬴姓巴人和姬姓巴人組成,“巴”字異讀與巴族支系構(gòu)成密切相關(guān)。并且,“巴”字音義內(nèi)涵揭示出巴文化在古族群文化和先秦禮制文化中具有重要意義。
關(guān)鍵詞:先秦;巴族;巴文化;芭苴;族系
一、研究背景
巴文明作為中華文明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單元,歷來受學界重視,有關(guān)先秦巴族的研究成果十分豐富。蒙文通、徐中舒、童恩正等先生對巴族的研究奠定了巴文明研究的學術(shù)基礎(chǔ),其研究覆蓋巴蜀分界、巴史遺跡、巴族起源等多個方面。吳致華、鄧少琴、楊華等先生對“巴”字及其字義有具體考證,對巴境內(nèi)的古族群也有詳細論述??傮w來看,學界對巴文化的研究從宏觀向微觀發(fā)展。
近年來,越來越多考古遺址如宣漢羅家壩遺址被深入發(fā)掘,多學科、多領(lǐng)域參與到巴文化研究,成果層出不窮。本文將從《春秋經(jīng)傳集解》出發(fā),探析“巴”字異讀原因,并結(jié)合早期傳說,分析先秦巴族支系構(gòu)成問題,探索早期巴文化的奧秘。
二、“巴”音:必麻切、必加切
《春秋》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對其注釋之作《左傳》是我國最早的編年體歷史著作,都具有很高信史價值。西晉杜預《春秋經(jīng)傳集解》匯集了前人對《春秋》和《左傳》的注釋,經(jīng)統(tǒng)計可知,其書記“巴”字30次,巴之史事7件,涉及6位魯國君王為政時期,為了解先秦巴族歷史起到很大促進作用。
就《春秋經(jīng)傳集解》而言,四部叢刊景宋本版與上海古籍出版社版都將唐代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有關(guān)注文納入其中,對“巴”字書有3次音義:
第一次是魯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楚人、秦人、巴人滅庸”,此“巴”字被讀為“必麻切”[1];第二次是魯昭公九年(公元前534年)“巴、濮、楚、鄧,吾南土也”,此“巴”字被讀為“必加切”[2];第三次是魯昭公十三年(公元前530年)“(楚共王)乃與巴姬密埋璧于大室之庭”,此“巴”字被讀為“必加切”[3]。
對此,《經(jīng)典釋文》的清抱經(jīng)堂叢書本版和中華書局版相關(guān)音義相同,都依次注作“必麻反”[4]、“必加反”[5]、“必加反”[5]。由此可知,《春秋經(jīng)傳集解》對“巴”字注有2種音,并且涉及的“巴”字都與春秋時期方國族稱相關(guān)。另,必加切含“i介音”,必麻切與必加切顯然是音韻不相同的反切,這種異讀現(xiàn)象即前人所說的異音別義或兩聲各義,應(yīng)該特有所指。
黃侃曾說:“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宜時時翻閱,注疏之妙,在不放過經(jīng)文一字?!盵6]可知,陸德明注解經(jīng)典非常認真仔細,不太可能出現(xiàn)音義訛誤情況。他對“巴”字異讀,可能與“巴”本身歷史內(nèi)涵多樣相關(guān)。
三、“巴”義:蛇、苴
鑒于“以義定音法”是常用的音、義匹配方法,本文嘗試探索“巴”的字義,以此探究“巴”字有多種音讀的緣由。結(jié)合巴人起源神話和相關(guān)傳世文獻來看,“巴”字之義傳統(tǒng)的觀點是“巴蛇說”,即“巴”字來源于“蛇”。
從字形的角度來看,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釋“巴”有文:“巴,蟲也,或曰食象蛇。”[7]明確指出“巴”是象形字,“巴”義為“蛇”。甲骨文有文“伐巴方受?又”(《甲骨文合集》6478正),其中“巴”字寫作“”,到許慎時期又演變?yōu)椤啊?,字形都像一條蛇頭朝上、盤曲而立的蛇。
從地理的角度來看,巴人所在地的主要水流的形狀曲折如蛇像“巴”字。唐代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劍南道》曰:“閬、白二水東南流,曲折如‘巴字,故謂之巴?!盵8]宋代李昉《太平御覽·巴字水》引《三巴記》也提到閬、白二水合流“曲折三曲有如巴字”[9],可知,巴人居住地有閬、白二水,經(jīng)峻峽中宛如蛇形,“巴”字可能來源于此。而且,江河與人類生產(chǎn)生活息息相關(guān),古代巴人據(jù)水取名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從傳說的角度來看,歷來有“巴蛇食象”的傳說?!渡胶=?jīng)·海內(nèi)南經(jīng)》曰:“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盵10]除此之外,早至《楚辭》《淮南子》,晚至宋代庾仲雍《江記》、元代釋覺岸《釋氏稽古略》等文獻,都有巴蛇傳說相關(guān)文字記述,還將巴蛇稱為南方蚺蛇、南方靈蛇或修蛇,并且該傳說流傳甚廣??梢?,“巴”與蛇聯(lián)系密切,“巴”很可能得名于“蛇”。
另外,“巴”也可能得名于“苴”。宋代裴骃《史記集解》引徐廣曰:“譙周曰益州‘天苴讀為‘包黎之‘包,音與‘巴相近,以為今之巴郡?!碧拼抉R貞《史記索隱》認為“苴音巴”,巴人、巴郡可能因芭苴而得名,也說“苴為巴”[11]。據(jù)此可知,三國時期蜀漢的譙周、唐代司馬貞、宋代裴骃都將“巴”與芭苴草相聯(lián)系,認為“巴”為苴。其中,包黎、芭苴是織木茸,俗稱芭茅[12],即包茅,古代巴國境域盛產(chǎn)此物,可能因此草而得名為“巴”。另,譙周為蜀國人,當時離歷史上巴族的長期居住地比較近,年代又離先秦時期不遠,所以他的“巴苴”之說有一定可信度。
從包茅在先秦祀貢體系中的重要作用來看,它的特質(zhì)非常貼合神權(quán)需要?!吨芏Y·天官》有文:“以九貢致邦國之用,一曰祀貢?!编嵭ⅲ骸办胴?,犧牲包茅之屬?!盵13]可見,在先秦貢制中,祀貢被放置首位,包茅又被視為祀貢必需之物。《左傳·僖公四年》曰:“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盵14]說明包茅在王祭中用來為酒水過濾去渣,而且在祭禮中,古人認為隨著酒從包茅上慢慢往下滲透,就像祖先在慢慢地吸允酒水,故而包茅能讓整個祀禮充滿神玄性?!吨芏Y·春官》有文:“男巫掌望祀望衍授號,旁招以茅?!盵15]《昭明文選》收錄《離騷》載曰:“索瓊茅以筳篿兮,命靈氛為余占之?!盵16]由此可知,包茅在周朝巫祀儀式和楚人日常生活中被視作神草,古人認為它具有招四方眾神、占卜吉兇等神能。
從包茅在先秦分封制下的重要作用來看,它還是諸侯政權(quán)新建的必需?!吨芏Y·地官》有文“凡封國,設(shè)其社稷之壝,封其四疆”,賈公彥疏引孔注云:“‘苴以白茅,茅取其潔,黃取王者覆四方。是封諸侯立社之法也?!盵17]可見,在分封之時,諸侯各自立社封疆,要求用潔白的包茅包裹天子賜予的五色土(代表東、南、西、北、中五個方向),用此土建造社稷之壇,以確定邦國政權(quán)中心所在,區(qū)別國界和王畿。
在先秦神權(quán)與政權(quán)的體系中,先秦巴族盛產(chǎn)芭苴(即包茅),向天子納苴為貢,被用于祭祀和分封的芭苴,自然成為巴族文化最獨特鮮明的代表。因此,巴人很可能以“苴”化“巴”而成為其族名。
四、族姓:嬴、姬
鑒于“巴”是一個族群的名稱,“姓氏”也被用于稱呼一個群體,因此,在名稱與“姓氏”相互作用下,巴族名稱的音讀也可能受到影響。本文以“姓”考證“巴”音,有兩點原因:
一是姓比氏時間關(guān)系、地位作用更靠前。《左傳·隱公八年》曰:“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18]《史記·五帝本紀》中裴骃《史記集解》引鄭玄《駁許慎〈五經(jīng)異義〉》亦云:“姓者,所以統(tǒng)系百世,使不別也。氏者,所以別子孫之所出?!盵19]可見,姓與氏存在上下關(guān)系。古人先以姓確定出生及血緣關(guān)系,表明同宗共祖,百世不變;再以氏對同姓之族進行劃分,以區(qū)別子孫在宗族中的親疏貴賤。由此可以得出結(jié)論:姓在氏之前,并且姓長期不變。
二是姓特別稀貴,可能對族群稱呼的影響更大。在先秦時期,只有少數(shù)貴族和邦國君主才有姓。有的因宗親血緣與生俱來有姓,如黃帝作為遠古先王少典之子,出生即姓“公孫”;有的因功勛而被天下共主賜姓,如商始祖契因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賜“子”姓,周始祖后稷因在農(nóng)業(yè)上頗有建樹而被賜“姬”姓。所以,姓在先秦很珍貴,巴作為擁有姓的方國,其“姓”很可能影響到“巴”之音讀。
在傳世文獻中,對巴人之姓有明確記載的便是“嬴”姓。東漢王符《潛夫論》曰:“白、巴、公巴公巴、剡、復、蒲,皆嬴姓也?!盵20]宋代羅泌《路史》曰:“巴、寘、谷、麋、?、葛、祁、譚,皆嬴國也?!苯袢藯钽懸鄰陌腿速照f[21]??梢姡腿丝赡苄铡百?。
結(jié)合《左傳》與《華陽國志》來看,巴人也可能是“姬”姓?!蹲髠鳌ふ压辍吩瞥餐酢芭c巴姬密埋璧于大室之庭”[3],此中楚共王妃子“巴姬”即說明巴國為姬姓?!妒酚洝ぶ鼙炯o》中唐代司馬貞《史記索隱》曰:“禮婦人稱國及姓?!盵22]可知,古代君王妃嬪按禮應(yīng)該被稱作“出生地國名+邦國之姓”,例如,“褒姒”之“褒”為國名,“姒”為褒國之姓,又如“齊姜”之“齊”為國名,“姜”為齊國之姓。另,《華陽國志·巴志》載巴族先祖曾幫助周武王伐紂,待武王克殷后“以其宗姬封于巴”[23]。即周武王將他宗族姬姓貴族分封到了巴,巴族相比之前多了姬姓一支族系。并且,《華陽國志·巴志》載巴人“戰(zhàn)國時,嘗與楚婚。及七國稱王,巴亦稱王”[23],以此交代“巴姬”之稱源自巴人立國且與楚國聯(lián)姻的時代背景,“姬”即為巴人的國姓。
巴人既姓“嬴”又姓“姬”是不沖突的,這與巴人族系結(jié)構(gòu)相關(guān)?!渡胶=?jīng)·海內(nèi)經(jīng)》曰:“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為巴人?!盵10]宋代樂史《太平寰宇記》引《世本》載巴人為“廩君”之后[24],《華陽國志·巴志》引《洛書》又載巴、蜀皆為“黃帝、高陽之支”[23]??芍腿丝赡苁屈S帝、高陽、后照或者廩君的后人的集合體,其支系構(gòu)成豐富多種。再者,《華陽國志·巴志》說巴族之屬有“濮、賨、苴、共、奴、獽、夷蜒之蠻”[23],蒙文通也說濮、苴等族群在巴族之中[25]。到秦漢時期,一些巴人因善射白虎被稱為“白虎復夷”,又稱“板楯蠻”[23]??梢姡妥灞旧砭褪怯啥鄠€支系組合而成,嬴姓巴人、姬姓巴人有姓而其他支系無姓,應(yīng)該是巴族之中主要且位居高位的兩支。
五、結(jié)語
整理“巴”音、“巴”義及巴人族姓可得“巴”之音、義、姓統(tǒng)計表,如表1所示。
據(jù)表1,結(jié)合《古今字音對照手冊》來看[26],姬、苴、嬴、蛇四字等、聲相同(皆為三等平聲),根據(jù)四個字的攝、閉合口、韻部、聲母差異,姬與苴、嬴與蛇可能更相近。陸德明生活年代在隋朝《切韻》與宋朝《大宋重修廣韻》《集韻》的成書年代之間,當時的音韻與現(xiàn)在的音韻有許多相通之處,故嬴蛇與必麻切、姬苴與必加切可能存在兩組聯(lián)系。再者,《巴志》載巴人以“歌舞”聞名[23],甚至以此讓殷人倒戈,可知,巴人應(yīng)該很重視“音”。在巴人族系眾多且被外界統(tǒng)稱為“巴”的情況下,以“音”別“族”的情況可能存在。并且,從姓的角度來看,嬴姓巴人、姬姓巴人地位更尊貴,巴國主要由這兩支系與楚、庸等國交流,為方便族群間交往,于是用兩種音讀“必麻切”與“必加切”來區(qū)別這兩支主要的巴族。
所以,嬴姓巴人之“巴”可能就是《春秋經(jīng)傳集解》中音義為“必麻切”的“巴”,姬姓巴人之“巴”可能就是音義為“必加切”的“巴”。結(jié)合字義來看,“苴”與貢祀制度相關(guān),這屬于姬姓周王朝所創(chuàng)禮制,可見表1中第二組“苴”“姬”二字聯(lián)系密切。由此可想,第一組“蛇”“嬴”二字也可能存在關(guān)聯(lián)?!吧摺痹醋园腿似鹪磦髡f或長居地的江水之形,結(jié)合前文“因生以賜姓”,則“嬴”可能代表一支早于姬姓巴族的土著巴人。將“巴”字不同音讀對應(yīng)的巴人支系帶入《春秋經(jīng)傳集解》觀之,可知,嬴姓巴人曾參與從楚滅庸的戰(zhàn)事,姬姓巴人受周王分封并且曾與楚聯(lián)姻。據(jù)此猜測,這可能寓示巴族之內(nèi)兩姓支族在周朝時期的軍事性、正統(tǒng)性權(quán)位不同,具體還需結(jié)合其他史料進一步探究。另外,結(jié)合“巴”字苴義、巴族擁有國姓層面來看,巴族對周代禮制起著重要作用,巴文化的歷史價值值得深入挖掘。
參考文獻:
[1]杜預.春秋經(jīng)傳集解:卷9[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杜預.春秋經(jīng)傳集解:卷2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杜預.春秋經(jīng)傳集解:卷23[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4]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卷16[M].影印本.北京:中華書局,1983.
[5]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卷19[M].影印本.北京:中華書局,1983.
[6]張暉.量守廬學記續(xù)編:黃侃的生平和學術(shù)[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6.
[7]許慎.說文解字:卷14[M].影印本.北京:中華書局,1963.
[8]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卷33[M].賀次君,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3.
[9]李昉.太平御覽:卷64[M].影印本.北京:中華書局,1960.
[10]山海經(jīng)[M].方韜,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
[11]司馬遷.史記:卷70[M].2版.北京:中華書局,1982.
[12]周文德.“巴”名稱的語源研究述評[J].貴州民族研究,2011(4):121-128.
[13]孫詒讓.周禮正義:卷3[M].王文錦,陳玉霞,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7.
[14]杜預.春秋經(jīng)傳集解:卷5[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5]孫詒讓.周禮正義:卷50[M].王文錦,陳玉霞,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7.
[16]蕭統(tǒng).昭明文選:卷32[M].李善,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7]孫詒讓.周禮正義:卷22[M].王文錦,陳玉霞,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7.
[18]杜預.春秋經(jīng)傳集解:卷1[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9]司馬遷.史記:卷1[M].2版.北京:中華書局,1982.
[20]彭鐸.潛夫論箋校正:卷9[M].北京:中華書局,1985.
[21]楊銘.巴人源出東夷考[J].歷史研究,1999(6):36-51.
[22]司馬遷.史記:卷4[M].2版.北京:中華書局,1982.
[23]劉琳.華陽國志校注:卷1[M].成都:巴蜀書社,1984.
[24]樂史.太平寰宇記:卷178[M].北京:中華書局,2007.
[25]蒙文通.蒙文通文集:卷2[M].成都:巴蜀書社,1993.
[26]丁聲樹,李榮.古今字音對照手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