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承灝
古代長安
在所有的中國古代都城中,最著名的莫過于長安(西安)、洛陽、北京、南京與開封。從地理分布與歷史發(fā)展而言,這五個城市又可分為兩大塊:東西向的西安、洛陽與開封,南北向的北京與南京。定都事關王朝生死存亡,任何一個當國者都不會馬虎待之。定都過程及其變遷不是一蹴而就的,甚至出現(xiàn)過往復徘徊的現(xiàn)象。
從西周到唐代,在長達兩千年的時間里,歷朝統(tǒng)治者都會在長安與洛陽這兩個地方打轉轉。就時間長度而言,長安定都的時間要長于洛陽,洛陽作都城只有兩百多年時間。從唐末到北宋兩百年間,則是洛陽與開封的二選一時期,算是歷史長河中的一段插曲。從元朝至今八百年間,則是從北京到南京的徘徊時期。
對于王朝的創(chuàng)立者而言,都城的選擇不求最好,但求最適合。所謂最適合,也就是要符合一個王朝的利益訴求:或是選擇位于或者接近經濟發(fā)達地區(qū),以就近取得糧食和生活消費品;或是選擇位于或者接近賴以起家的根據(jù)地,以便較快鞏固政權,并依靠都城所在地區(qū)去控制其他區(qū)域。
唐代以前,中國的政治、經濟重心在黃河流域,天下之中則是洛陽。從西周到唐代的歷朝君王,都有在洛陽建都的事實或打算。雖然王朝領土的中心位置是建都的理想位置,但有時不一定是最合適的現(xiàn)實位置?!熬又小边€是“不居中”,都是相對而言,并不容易確定。在五大古都中,只有洛陽、開封稍微居中點,北京、南京、西安都不居中。作為一個王朝的創(chuàng)立者,除了理想以外,在選擇都城時,還要考慮到政治、軍事、經濟等諸多因素。
長安是歷史上第一座被稱為“京”的都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周文王時就定都于此,筑設豐京,武王即位后再建鎬京,合稱豐鎬。豐京和鎬京隔灃河相望,是一個城市的兩個分區(qū),它是關中最早興起的第一個大城市。
進入戰(zhàn)國,秦國先遷都櫟陽,后退到咸陽。咸陽背原面水,控制著關中東西水陸交通;結果項羽的一把戰(zhàn)火,將八百里阿房宮化為灰燼。劉邦起家于關中,但他的那些追隨者們大多是關東人。按照項羽的邏輯,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錦衣夜行。于是,那些得了富貴的關東人都勸劉邦以洛陽為都。只有謀士張良勸劉邦接受婁敬的建議,定都關中。因為關中沃野千里,形勢險要,可憑著南、西、北三面的地理險阻進行守衛(wèi),獨開東面去制服關東諸侯。劉邦在這件事上,作出一個相對正確的選擇。
漢高祖七年(公元前200 年)正式定長安為國都,長安發(fā)展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史上共有十三家王朝定都于長安,分別是西周、秦、西漢、東漢(末年)、隋、唐等。而洛陽在建都朝代數(shù)量上略遜一籌,共有九個朝代,它們是東周、東漢、曹魏、西晉、隋(煬帝)、唐(武周時期)、后梁、后唐等朝代。
之所以說劉邦作出的選擇,是一個相對正確的選擇,是因為西漢(包括后來的隋唐)在北方和西北方面臨匈奴、突厥那樣強大的草原民族的威脅。而長安靠近邊疆要塞,是連接內地與西域的紐帶,是所在王朝經營西域、防備草原民族的一個軍事緩沖區(qū)。在中國歷史上,北方少數(shù)民族常?!安话卜帧钡貜挠文羺^(qū)南下侵擾農耕區(qū),像是從北方高原席卷而下的一陣風,給農耕文明區(qū)的民眾帶來了無盡的煩惱與痛苦。相對而言,建都北方勢必將大一統(tǒng)帝國的政治和軍事重點設在北方,這樣可以迅速地就近調集軍事力量來應對。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秦漢時期的關中地區(qū)修建了鄭國渠、白渠、六輔渠等水利設施,使這一區(qū)域沃野千里,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供養(yǎng)大批脫離生產的軍隊和官吏。隨著關中地區(qū)人口的過度集中,造成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的逐步惡化;再加上政治中心在戰(zhàn)亂之際又常常淪為主戰(zhàn)場,最后,長安的經濟優(yōu)勢終于一去不復返。到了唐朝,關中常因天災而鬧饑荒,糧食已經不敷食用,皇帝常常帶著大臣不遠千里去東都洛陽就食。
如果說,長安是以政治、軍事立都,那么洛陽則是以經濟、交通的優(yōu)勢立都,位于天下之中,有漕運之利。洛陽在西安以東幾百公里,北臨黃河,是一個小盆地,三面丘陵,地理位置較西安更為適中。據(jù)司馬遷《史記·周本紀》記載,西周初年,周公經營洛邑,贊美這里居“天下之中,四方人貢道里均”,是帝王建都最理想地方。居天下中心,讓全國各地來京師進貢納賦的里程大致相等,并便于都城與全國各地的聯(lián)系,確是歷代開國君主選擇都城時考慮的一個基本原則。
洛陽位于關東和關中兩大利益集團的結合部,素稱“四戰(zhàn)之地”,周圍低矮的丘陵不足以作為長期抵御的憑借;而且,盆地面積較小,農業(yè)資源無法與西安所在的關中平原相比;另外,離各游牧民族政權所在地區(qū)和絲綢之路較遠,有鞭長莫及之感,也不便于開疆拓土和開展外交和國際貿易活動。在西漢時代,洛陽的地位是無法與都城長安相比的。
東漢開國皇帝劉秀一反舊制,定都洛陽,原因是經過兩漢之際的戰(zhàn)爭破壞,長安宮室蕩然無存,生靈涂炭,難以迅速修復。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劉秀主要是憑借著關東地區(qū)的經濟、軍事力量而奪取天下的,他和他的主要將領來自關東的南陽和河北地區(qū),定都洛陽,靠近他們的故鄉(xiāng),并可以憑借關東實力去控制關中。
隋煬帝楊廣在位期間,大多數(shù)時間都駐留在東都洛陽,洛陽成為實際上的都城。唐朝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政治中心在長安和洛陽間頻繁變遷,尤其是武則天執(zhí)政期間,洛陽一度被稱為“神都”。武則天這么做也是出于政治需要:她為了打壓關隴士族,將都城由長安遷至洛陽,以降低長安的政治地位,避免自己的皇權受到集團勢力的牽制。
長安所處的關中平原,對山東地區(qū)(即崤山以東黃河下游地區(qū))而言是居高臨下,有著明顯的控制作用。而這一地區(qū)又有“四塞之固”的地理優(yōu)勢:即使控制不了東方,也能據(jù)險堅守。洛陽則沒有這個優(yōu)勢,萬一四方叛亂,則難以保全國家政權。這是控內。而對于御外而言,由于唐朝以前,中原王朝的主要外敵威脅來自西北,如果對于強盛王朝而言,首都偏于西北有利于抗敵自保。到了宋以后的外患則來自正北或東北,所以首都的定位也要受到影響而發(fā)生變遷。
唐天寶十四年(公元755 年),守衛(wèi)北部邊疆的大將安祿山和史思明發(fā)動“安史之亂”,關中和長安陷入戰(zhàn)爭,長安漸趨衰落。唐末,把持朝政的軍閥朱溫強迫長安市民集體東遷洛陽,長安變成了瓦礫堆。
古代洛陽
紫禁城
唐末至五代,政治中心由長安遷至洛陽,又從洛陽遷至開封。開封(汴梁)本是唐代的汴州,五代時期先后為梁、晉、漢、周四個政權的首都。經歷代帝王悉心經營,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城市,頗具帝都風范。不過,開封周圍沒有山河之險,不容易防守。因此,北宋開國皇帝太祖趙匡胤本人對建都開封并不滿意,他心目中的建都之地仍是自古帝王都選作都城的長安和洛陽,幾次有往西遷都之意。
他之所以最終沒有遷都,最主要還是因為吃飯問題。定都開封可以就近得到江淮的漕糧和物資,這是長安和洛陽都比不了的。中原王朝定都之地的變化,也反映了中華文明邊防線向內收縮的趨勢,以及王朝對東南賦稅的依賴。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有著個人的諸般無奈,也有著時代的背景。朱元璋之所以沒有堅定地選擇在南京建都,也是出于戰(zhàn)略上考慮,南京從地理位置上看,偏于江左,離中原非常之遙遠,在全國統(tǒng)一的形勢下難以對中原和全國進行有效的統(tǒng)治。
再加上,有人在他面前嘀咕了一句,南京之地“六朝國祚不永”,也就是說在南京建都的王朝都是短命的,這魔鬼般的咒語一直纏繞著他,令他遲遲不愿下決心在南京定都。就算是在這里當了三十年的皇帝,他還是不甘心將自己的朱家王朝永久地置于此處。
長期生活在安土重遷的農業(yè)社會的人,一般是不愿意輕易改變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的,因為舉家搬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個王朝,要在一個新的地方建都,或將都城遷到另外一個地方更非易事。這不僅是因為不容易選擇到各方面較舊都城更適宜建都的城址,主要也因為建設一個新都城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對一個尚未鞏固的新政權來說,這是一件影響民心向背的大事,朱元璋也不得不認真考慮。
其實,選擇南京作為都城并沒有什么不妥,此時中國經濟中心和重心已經南移,當時“天下財富出于東南,而金陵為其會”。也就是說,南京是當時東南與南方各省經濟的樞紐,是全國經濟的中心,有如此得天獨厚的物質基礎為背景,南京作為大一統(tǒng)帝國的都城就絕不會有物質經濟之憂。這是定都北方所絕對無法與之比擬的。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有兩個原因:一是北方草原民族虜患不絕,建都在北京,便于就近制御。明成祖在即位以前是駐守北京負責保衛(wèi)北部邊防的藩王,對此有深刻印象。因此,他奪取皇位后,遷都北京,不僅以天子坐鎮(zhèn)邊疆,還多次率大軍深入草原腹地,消滅蒙古鐵騎的有生力量,使之不能威脅明朝。此外,北京是朱棣賴以起家的根據(jù)地,政治上比較可靠,選此為都也比較安全。二是由于“靖難之役”,朱棣在南京殺人太多。建文帝的支持者,多半是江南士族,朱棣對他們大開殺戒,而結怨于江南。因此,他從取得皇位的那一天起,就有了遷都的打算。
元朝以后,北京代替開封成了統(tǒng)一王朝的首都,可以說主要是在北方民族和中原的斗爭背景下產生的。來自草原的蒙古鐵騎,以及來自白山黑水的女真人,他們的根基在北方,定都北京,以北制南,進可攻退可守,這和秦朝定都大本營咸陽是同樣的道理。中央集權的國家,難免會有親疏之別,有些地區(qū)是嫡系,有些只能算是旁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