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如何增強人大新聞宣傳效果

2020-09-27 23:13:08張燕
人大研究 2020年9期
關鍵詞:人大代表代表受眾

張燕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好的思想、觀念、內容,要通過生動的形式、多樣的手段表達出來。設置的話題再好,報道力度再大,如果受眾不感興趣,也必然效果不彰。新聞輿論工作最終要看效果,這個效果就是群眾口碑好、社會共識強[1]。

如何增強人大新聞宣傳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群眾中形成好的口碑,形成強烈的社會共識?本文以人大新聞獎獲獎作品為例,對該問題進行探討。

一、用小切口,表現(xiàn)人大制度大主題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通過立法、監(jiān)督、決定重大事項、人事任免及代表工作等人大工作來運行的,政治性、法律性和程序性非常強。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所具有的特性,使許多人大新聞多采用高度概括式的、口號式的、說教式的表達手法,呈現(xiàn)為全景式、高大上的報道,容易讓受眾產生內容抽象枯燥,表達生硬呆板、晦澀難懂等不良印象。這種報道在本質上屬于自說自話、強行灌輸,只以“入眼入耳”為目的,不在乎是否入腦入心。長此以往,受眾不僅不愛看,而且會敬而遠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想讓人看,還得讓人愛看。有鐵的事實、好的道理,還得有耳目一新、引人入勝的表達[2]。對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這類較硬的題材,更要通過較為親民的表達方式,才能產生深入淺出、生動可讀、入腦入心的傳播效果。為此,一定要以“小切口”表現(xiàn)人大制度大主題。要從高度概括提煉式的公文式寫作思維轉向還原感性式的新聞寫作思維,從最簡單、最基本、最平凡的現(xiàn)象中,從典型的人及典型的事例中,從具體的工作及具體的成效中,找到和人大制度、人大工作之間的聯(lián)系點,通過“以小見大”“以點帶面”“以下望上”“以人帶事”“今昔對比”等手法展示、闡述、剖析彼此之間的邏輯關系,讓受眾在真實可信、鮮活生動的新聞事實中感受人大制度的力量。

手機,是我們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見的生活物品,它和根本政治制度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呢?從手機切入,來宣傳一個宏大的主題會呈現(xiàn)怎樣的效果呢?第25屆中國人大新聞獎一等獎作品——通訊《一部小小手機連接中國根本政治制度》[3]則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范本。作品借代表性人物和代表性事件,闡述了手機與立法的關系、手機與人大監(jiān)督的關系、政府工作報告與通訊技術業(yè)的關系、手機和“兩會”作用發(fā)揮的關系等,“以點帶面”“以小見大”地讓每個人都能讀懂一部手機背后的宏大政治與法律。作品以手機為橋梁,瞬間把高高在上的國家根本政治制度拉到了受眾眼前,讓受眾較為容易地認識到人大制度是以怎樣的方式影響和改變著自己的生活。在此基礎上,自然而然地、令人信服地表達了作品所要表達的主題:“從手機上,可以看到建立60多年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每個中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不僅僅是手機,億萬百姓的每一樣日常用品乃至一言一行,無不與中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發(fā)生著密切聯(lián)系。”

這篇作品以較強的貼近性、可讀性和說服力,被海內外主要媒體廣泛轉載。從中可以看出,做好人大新聞宣傳報道,一定要避免居高臨下、空洞說教,更不能靠裁剪拼貼領導講話和政策文件,搞假大空式的宣傳。要把人大制度理論同人大工作生動實踐結合起來、同經濟社會發(fā)展成就和人民群眾實際生活結合起來,抓住人民群眾關注的現(xiàn)實問題,找準思想認識的共同點、情感交流的共鳴點、利益關系的交匯點、化解矛盾的切入點主動設置議題,將深邃的思想和問題回應統(tǒng)籌起來、將理性闡釋和感性呈現(xiàn)一致起來,從而達到形成思想共識、引導社會輿論、增強制度自信的作用。

二、不斷創(chuàng)新人大代表宣傳報道方式

人大的作用靠代表、人大的水平看代表、人大的活力在代表。各級人大代表是各級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依照憲法和法律賦予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各項職權,參加行使國家權力。他們是集先進性、典型性、代表性于一身的特殊政治群體。通過報道各級人大代表依法履行代表職務,充分展示人民當家作主這一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是人大新聞宣傳最大的任務和特色??梢哉f,把人大代表宣傳報道得真實、準確、生動、可信、可感,對人大制度的宣傳報道就成功了一大半。

但是,在許多對人大代表的新聞報道中卻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奉行“一俊到底”的原則,使人大代表缺乏了“個性和人性”,呈現(xiàn)“標簽化”“同質化”傾向,形象雖高大,印象卻模糊,失去了可信性和感染力;二是宣傳立意沒有圍繞代表特點和職責,宣傳角度不準,受眾從中很難準確認識和理解人大代表及其履職行為,很難信服人民選出的人大代表是如何代表人民利益管理國家事務的。

(一)人大代表形象塑造要真實、生動、可信、可感

對典型人物而言, 客觀真實是其生命所在, 也是新聞報道的本質規(guī)律。這一點對宣傳報道支撐國家根本政治制度運行的人大代表尤為重要。代表形象的真實性決定了人大制度的可靠性。因此,一定要以平視的眼光和客觀的態(tài)度,將代表的實際生活和經歷作為素材,從中尋找和挖掘合情合理的典型事跡,并結合代表的實際情況和背景把握好情感尺度,絕不能罔顧事實一味地渲染拔高。采寫中,既要立足展示人大制度優(yōu)越性的主題思想,也要關注代表本身的思想性和真實性。要采取故事組合和細節(jié)組合等表現(xiàn)方式,還原生活、還原現(xiàn)場,把人大代表的典型性和政治特性借一個個真實、生動、鮮活、可信、可感的具象人物展示出來,使新聞事實、主題意義和傳播效果之間達成良性統(tǒng)一,從而產生應有的示范和激勵作用。

第25屆中國人大新聞獎一等獎作品——通訊《“我就是為農民說話的”——追記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鳳城市大梨樹村原黨委書記毛豐美》[4]之所以具有極強的可信性和感染力,就在于還原了許多真實而又耐人尋味的細節(jié)。如,農民出身的毛豐美沒穿過西裝系過領帶,第一次去北京參加全國人代會專門找人學習打領帶,對方無意間一句“到北京去可要替我們農民多說話”讓他認識到“不僅要穿的體面,還得帶著‘體面的建議到北京去”;為了反映農村污染問題,毛豐美“參會時裝了兩瓶黃黑色的污水,在京開會時直接擺在桌子上,發(fā)言時越說越激動,最后干脆站了起來,甚至拍了桌子”。這兩個細節(jié),將毛豐美挨家挨戶收集并在全國人代會上提出了200多件有關“三農”問題的議案建議,其中大部分被采納這個履職成效展示得合情合理,把“中國農民的代言人”“最敢為農民說話的代表”形象塑造得真實可信。通過毛豐美這個有血有肉的人大代表及其履職經歷,受眾能真切地觸摸和感知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力量和溫度,由此更加堅信有了更多像毛豐美這樣的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作用發(fā)揮得就會越好,國家就會更美好、人民就會更幸福。

(二)人大代表宣傳報道要立足代表特點和職責

對典型人物而言, 核心價值體系是其靈魂。各級人大代表雖然是各行各業(yè)、各個階層中的先進人物和精英分子,但是對其典型性的選擇卻要以能否忠實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依法履行好代表職責為標準。這是人大代表的核心價值,是宣傳報道人大代表的準確定位。具體來說,就是圍繞代表通過視察、調研、走訪接訪和日常工作生活等,密切同人民群眾的聯(lián)系,關注社情民意,提出意見建議,為民管理國家事務來挖掘事實,從中選取最具新聞價值、最精彩的某件或者幾件事例來充分展示人大代表的特點、職責和作用。

但是,由于許多采寫者對人大制度缺乏深入理解,對人大代表角色認定不準確,僅從先進工作者、勞動模范、科技帶頭人、致富能手等角度來尋找和挖掘典型事跡,使受眾誤以為人大代表就是先進工作者、勞動模范、科技帶頭人、致富能手,從而嚴重影響了社會大眾對人大代表特點、職責和作用的準確認識,進而影響對人大制度的正確理解。

第14屆中國人大新聞獎一等獎作品——通訊《當代表就要敢為人民說話——記全國人大代表、煙臺皮革研究所所長王全杰》[5]選取了全國人大代表王全杰在全國人代會期間認真提出議案建議,在參與視察時注意不被蒙蔽努力了解真實情況,在日常生活中密切聯(lián)系選民,深入了解民意、體察民情,為人民辦實事等幾個履職經歷,以“給最高檢挑‘刺的人”“議案成為網(wǎng)上焦點”“讓副市長出了一身冷汗”“心系弱勢群體”四部分精彩內容,塑造了一位代表特色鮮明、代表作用發(fā)揮充分有力的人大代表形象。

王全杰的本職工作是皮革技術研究,他本人是山東省第一個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但作者沒有從一位如何領導皮革研究所刻苦鉆研、取得科技進步的所長和科技人才的角度去挖掘素材、組織報道,否則受眾就不會認識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王全杰。

三、人大新聞報道要增強深度和力度

對專業(yè)性強的題材,新聞報道一定要善于向普通受眾解釋,解釋的好不好,決定了受眾能不能接受和認可新聞事實及所要宣傳的主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要講求藝術、改進方法,注重聯(lián)系實際闡釋理論、圍繞關切解讀政策、針對問題解疑釋惑,增強說服力、親和力、感染力。

對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這個主題,闡釋和解讀的作用尤為重要。為此,必須增強報道的深度和力度,盡量從程序性報道中跳出來,不僅報道人大發(fā)生的新聞事件,而且盡量挖出新聞事件與黨和政府及人民群眾之間的關系,挖掘新聞事件中國家權力機關和人大代表所發(fā)揮的作用。

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都是開會行使的,這是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行使職權不同的一個顯著特點。蔡定劍曾指出:“人民代表大會作用的發(fā)揮主要在開會?!盵6]所以,大多數(shù)人大新聞都是以會議報道的形式出現(xiàn),但其中有許多只滿足于對會議程序的報道,而對為什么開會、會上都做了什么、這個會和參會人的行為對社會和百姓的生活都有什么具體影響卻沒有深入挖掘。在這樣省事卻膚淺的報道影響下,社會大眾對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認識就會停留在開會這個簡單的層面上,而對制度如何體現(xiàn)黨的執(zhí)政理念、體現(xiàn)人民的根本意志和利益,如何實現(xiàn)國家治理的高效率卻無法深入了解。

2018年12月2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修改后的《農村土地承包法》。第29屆中國人大新聞獎一等獎作品——通訊《農村土地承包法修改記》[7]沒有止于會議及其完成議題等程序性內容,而是在交待了修法的背景和原因的基礎上,以此次會議為起點,回顧了歷時近兩年的三次審議故事:首次審議——讓農民吃上定心丸、二次審議——“三權分置”離入法更進一步、三次審議——開啟農村土地法制新時代;聚焦了每次審議過程中立法者的思想碰撞和觀點爭議;使用了權威人士的直接引語,對關系著億萬農民切身利益的新法進行了充分而權威地解讀。作品在釋法的同時,既起到了普法的作用,也彰顯了人大的力量,具有較強的深度和力度,被海內外主要媒體廣泛轉載。

從作品良好的傳播效果看,人大新聞宣傳不能就會議報會議,不能只滿足于程序性、一般性報道,要著眼于成果的形成和問題的解決,從小切口入手,充分運用新聞背景,挖掘核心事實、深刻分析原因,把各級人大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方面的重要使命和巨大作用闡釋清楚。

其中,對立法工作,不能只滿足于報道出臺了一部什么法,要把法案出臺的背景、制定的過程及產生的影響交待全面,特別是對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規(guī)內容要深入解讀。要聚焦民意在立法中的體現(xiàn)、立法者不同意見的碰撞和思想交鋒,把人大推進民主立法、科學立法的途徑和成效反映充分。對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既要立足于重大事項決定本身,還要聚焦作出重大事項決定的原因、決定形成的過程和產生的意義,讓受眾深切感受黨的主張是如何經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和人民意志的。對監(jiān)督工作,要把為什么監(jiān)督、怎么監(jiān)督、監(jiān)督結果和社會反響等挖掘透、報道全,充分體現(xiàn)人大敢于監(jiān)督和善于監(jiān)督的有效作為。對代表工作,要緊盯民生關鍵小事,圍繞“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立足“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把代表為民履職、人民當家作主的閉環(huán)過程展現(xiàn)完整。

四、人大新聞宣傳工作者要增強“四力”

能否寫出群眾口碑好、社會共識強的人大新聞宣傳作品,考驗的是采編人員的作風、文風,靠的是好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

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是層層遞進的實踐邏輯,是辯證統(tǒng)一的有機整體,決定著作品的思想、溫度和品質。

(一)靠好的腳力尋找真實、鮮活的素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绷暯娇倳洀娬{,在路上心里才有時代,在基層心里才有群眾,在現(xiàn)場心里才有感動[8]。要找到生動的事例、耐人尋味的細節(jié)和權威的聲音,還原真實和生活,進行深入準確的詮釋,必須靠好的腳力深入基層、置身現(xiàn)場,挖掘和探尋到第一手可靠而又鮮活的素材。通訊《農村土地承包法修改記》的作者采訪了3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5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3位有關方面的專家,用最權威的聲音對法律進行解讀,突破了某些報道“只見文件不見人”的弊病,使作品既有現(xiàn)場氛圍,又有直觀的閱讀體驗。為了準確認識和理解毛豐美這個人物,《“我就是為農民說話的”》記者深入毛豐美奮斗了一生的大梨樹村實地采訪,跟他身邊的工作人員、朋友、村民、親屬等進行了深入交談,挖掘出了大量原汁原味的素材,從而還原了一個真實感人的毛豐美。

(二)靠好的眼力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新聞

眼力就是發(fā)現(xiàn)力、判斷力和辨別力。人大工作程序性很強,突發(fā)性新聞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很少。能否“見人之所未見”,從大量的程序性工作中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舉措、突出成效、工作亮點等有價值的新聞?能否善于以小見大、以下觀上、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靠得都是好的眼力。通訊《一部小小手機連接中國根本政治制度》的作者之所以能挖掘出普通手機和根本政治制度之間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完全得益于好的眼力。

(三)靠好的腦力增強報道的準度、深度、力度

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特有的專業(yè)性決定了人大新聞宣傳工作者一定要通過深入學習研究和思考,全面準確理解和掌握人大制度的內涵和實質、充分了解人大工作的方方面面,從而明確“寫什么”“為什么寫”“怎么寫”“為誰寫”,這就是腦力。只有靠好的腦力,才能做到思想立意高、議題設置巧、主題挖掘深、角度把握準、表達方式好,才能講清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什么好”的深刻道理、講好“為什么行”的生動故事。對全國人大代表王全杰的報道之所以能準確把握角度、充分體現(xiàn)代表特點,成為宣傳人大代表的一篇范文佳作,最根本的原因是作者對人大制度的深入理解。通訊《一部小小手機連接中國根本政治制度》用小小手機闡釋中國根本政治制度,議程設置準確巧妙,報道“字字有出處,處處有考慮”,是基于作者探究了近20部法律與一部手機從研發(fā)、生產到流通、銷售、售后、內容傳播等方面的關系。

(四)靠好的筆力增強報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人大新聞宣傳要取得好的傳播效果,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面對大眾且通俗易懂,這就要求報道要具有貼近性、親和力,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做到這一點,考驗的是人大新聞宣傳工作者的筆力。為了讓中外受眾都能看懂一部小小手機與中國根本政治制度之間的關系,作者沒有一味地講道理、談概念、做結論,而是靠好的筆力,通過添加背景、運用類比和現(xiàn)場描寫等手法,把一個高大上的主題寫得“小清新”,成為讓主題大隱隱于世、潤物細無聲的典范。從中可以看出,好的筆力就是盡量少一些結論和概念,多一些事實和分析;少一些空泛說教,多一些真實情感;少一些抽象道理,多一些鮮活事例。要強化現(xiàn)場感、畫面感,要善用群眾語言和講故事的方式。

注釋:

[1][2][8]習近平2016年2月19日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3][4]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新聞局、中國人大制度新聞協(xié)會:《第25屆中國人大新聞獎獲獎作品選》,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6年11月版,第68、76頁。

[5]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新聞局、中國人大制度新聞協(xié)會:《人大制度好新聞評選(第6集)》,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頁。

[6]蔡定劍:《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56頁。

[7]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新聞局:《第29屆中國人大新聞獎獲獎作品選》,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9年11月版,第100頁。

(作者系甘肅省人大常委會人民之聲總編)

猜你喜歡
人大代表代表受眾
詮釋代表初心 踐行人大使命
四季的代表
“代表通道”新觀察
人大建設(2020年5期)2020-09-25 08:56:38
這個代表咋這么拗
人大建設(2020年5期)2020-09-25 08:56:24
人大建設(2020年3期)2020-07-27 02:48:50
人大代表選舉(三首)
人大建設(2019年9期)2019-11-18 04:58:14
給人大代表履職戴上“緊箍”
人大建設(2019年1期)2019-07-13 06:00:24
讓“人大代表之家”在群眾中火起來、亮起來
人大建設(2018年11期)2019-01-31 02:40:56
用創(chuàng)新表達“連接”受眾
傳媒評論(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用心感動受眾
新聞傳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林口县| 孟连| 丰都县| 三亚市| 远安县| 青铜峡市| 嘉禾县| 太保市| 鹤山市| 黄浦区| 永胜县| 安平县| 博湖县| 昭平县| 襄垣县| 洪湖市| 姚安县| 晋州市| 武川县| 尚志市| 商水县| 邻水| 徐闻县| 济源市| 农安县| 淄博市| 诸暨市| 稷山县| 乐至县| 浦城县| 延庆县| 广汉市| 诸暨市| 陇川县| 溧阳市| 泾川县| 鄂州市| 贞丰县| 扎兰屯市| 通许县| 如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