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
近日,浙江省縉云縣舉行的一場特殊“頒獎儀式”引發(fā)了輿論熱議——該縣水利局水政科因機關內(nèi)部“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推進緩慢,舒寧醫(yī)院遷建項目專人專班攻堅組因醫(yī)院遷建項目推進緩慢,均被頒發(fā)作風建設“蝸牛獎”?!矮@獎”的兩家單位負責人上臺“領獎”時表情尷尬,臺下觀眾也都神情凝重,一個不同尋常、令人汗顏的“獎牌”,直戳干部懶政怠政的“軟肋”。
其實,類似“獎項”并不鮮見。近幾年,全國多地設立了“慢牛獎”“蝸牛獎”“鴕鳥獎”等獎項,以“獎懶”的方式整治干部“不作為、慢作為”,倒逼作風轉變。筆者在查閱相關媒體報道時發(fā)現(xiàn),此類“獎項”在頒發(fā)后,確實產(chǎn)生了一定效果。如: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qū)交通運輸局因公交站臺維修不及時而獲得“蝸牛獎”,相關部門隨即整改,交通站臺很快被修好;浙江省縉云縣路政部門因政策出臺緩慢,導致村路建設停滯一年多,在獲得“蝸牛獎”后,道路建設的推進速度很快提升,村民為之叫好……
由此可見,這類看似帶有諷刺意味的“獎項”,實則是一種可以立竿見影的“反向激勵”,是對干部的一種監(jiān)督和警示,體現(xiàn)的是向“庸、懶、散、浮、拖、軟”等不良作風宣戰(zhàn)的決心,更是地方政府探索作風建設獎懲手段的一次有益嘗試。
當前,各地各部門在探索工作實績考核、重點工作督查等方面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讓干部“不作為、慢作為”現(xiàn)象得到較大改善,“最多跑一次”“一件事一次辦”逐漸成為百姓辦事的常態(tài)。
然而,與腐敗行為可依法依紀處理相比,對干部不良作風的“治療”要難得多——不僅界定困難,考核時也難以形成對“慢作為”“庸懶怠”的統(tǒng)一標準。因此,在全面從嚴治黨的高壓態(tài)勢下,滋生干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不良心態(tài)的土壤依然難以徹底鏟除。既然如此,將“反向激勵”手段運用到實績考核工作中,等于給懶政怠政者發(fā)一張止步于“下”的“警示牌”、注一針防變于“庸”的“清醒劑”,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起到讓懶政怠政者“知恥而后勇”的鞭策作用。
當然,無論是正向鼓勵還是“反向激勵”,作為作風建設評價和監(jiān)督的手段,都不是萬能的。而人們之所以對設立“蝸牛獎”式的“反向激勵”機制抱有極大關注和肯定,背后傳遞的是公眾對作風建設方法更加有力、有效的熱切期待,而這種期待也需要各地各部門對作風“小問題”拿出動真碰硬的“大動作”,在勇于邁出“第一步”的同時,做好“后半篇文章”,不斷收緊作風建設制度化的“口子”,從而形成敢作為、善作為、勇?lián)數(shù)母墒聞?chuàng)業(yè)氛圍。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diào)的:“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不僅需要經(jīng)常抓、長期抓,還要靠體制、機制來保證?!弊黠L建設是一個永恒課題,需要更多有益的嘗試變?yōu)閺膰缆鋵嵉某B(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