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蘭
那年,我上初二。作為一個鄉(xiāng)下的黃毛丫頭,除了并不緊張的學習生活,我的空余時間無非就是挑豬草,煮豬食,幫父母做飯洗衣等。這是任何一個農(nóng)村女孩必備的生活技能,也是單調(diào)生活的主要內(nèi)容。
我的母親只關心我挑豬草時是不是又帶了許多泥,洗衣服時有沒有將污垢洗干凈,燒火煮飯時會不會又捧著一本書……我的父親偶爾會關心一下我的學習成績,然后重重嘆一口氣,不再多說一句。
那時,我眼中的語文學習無非就是背背課文,組詞造句,劃分句子成分,做點閱讀訓練。作文呢,無非就是寫寫《暑假里難忘的一件事》《寒假里最有意義的一件事》。上語文課也無非就是劃分段落層次,概括人物形象,歸納中心思想。
這時候,洪老師成為我的語文老師。他應該剛從師范學校畢業(yè)不久,二十多歲,帥氣瀟灑。更讓我們耳目一新的,是他的課堂活潑新鮮,永遠充滿激情與活力。
三十多年過去了,我依舊記得他給我們背誦《羊脂球》的片段:她是一個妓女,因為身體過早發(fā)胖而出了名,外號叫羊脂球。她身量矮小,渾身到處都是圓圓的,肥得要滴出油來,十個手指頭兒也都是肉鼓鼓的,只有骨節(jié)周圍才凹進去好像箍著一個圈圈,頗像是幾串短短的香腸。
那時寫一個人肥胖,我們的作文水平還停留在“很胖”“非常胖”這樣的陳述上,洪老師讓我們知道了什么叫“描寫”。
順著莫泊桑的小說,洪老師又給我們講述了福樓拜指點莫泊桑提升寫作能力的訓練方法。
洪老師說,當年莫泊桑覺得自己作品平平,毫無特色,于是向著名作家福樓拜請教。福樓拜說:你家門前不是天天都有馬車經(jīng)過嗎?你就站在門口,把每天看到的情況,都詳詳細細地記錄下來,而且要長期記下去。莫泊桑照著做了,還是一無所獲,覺得觀察那些馬車很是單調(diào)。福樓拜老師啟發(fā)道:怎么能說沒什么東西好寫呢?那富麗堂皇的馬車,跟裝飾簡陋的馬車是一樣的走法嗎?烈日炎炎下的馬車是怎樣走的?狂風暴雨中的馬車是怎樣走的?車上坡時,馬怎樣用力?車下坡時,趕車人怎樣吆喝?他的表情是什么樣的?這些你都能寫得清楚嗎?你看,怎么會沒有什么好寫呢?
洪老師講的故事令我們?nèi)朊?,更讓我豁然開朗的是,原來寫文章需要如此細致用心的觀察。
那時,每每鎮(zhèn)上有集市廟會,學校都會放假,洪老師也會布置一篇作文,要求我們細致觀察,寫一篇關于趕集的作文。
我的作文讓洪老師刮目相看,內(nèi)容是我詳細描摹的一個賣花攤位。那段時間,我正好讀完了父親購買的一本關于種花的書——《花譜》,覺得那些描寫花兒的優(yōu)美語句在頭腦里洶涌澎湃,我就決定從精神審美需求的角度,來寫老百姓的富裕生活。在那篇作文下面,洪老師批復了四個字:角度獨特。
拿到作文本,我眼眶溫熱,為平庸的我難得一次的被肯定,為老師對我作文水平的認可。
因為洪老師,我對作文有了狂熱的興趣,也不能滿足于兩周寫一篇作文的節(jié)奏。洪老師喊我去辦公室,單獨交給我一本作文本,說:“想寫就寫吧,你寫我就改。”那時,我的心雀躍得要飛起來。我成了洪老師的特殊照顧生,這樣的待遇讓我有些受寵若驚。于是,我越發(fā)熱愛寫作,熱愛閱讀。
洪老師說:讀書,一定要做摘抄。洪老師還舉了許多名家摘抄積累的例子。從那時起,我開始摘抄,并且只要讀書就動筆墨的習慣一直保留到今天。
許多年過去了,我走過很遠的路,經(jīng)歷過很多的事,甚至學了六年的理科專業(yè),但最終我還是選擇做了一名語文老師,還是選擇用文字修行人生。這一切,只源于洪老師給我播下的一顆文學的種子。并且,我也愿意把這顆種子播撒給我的學生們。在無數(shù)個課堂里,我?guī)е鴮W生們抬頭看見月亮——那遠遠超越生活的精神高標。
不久前,忽然收到一份快遞,打開后赫然見到一本裝幀精美的書——《一生為一件事而來》,打開扉頁,一行文字讓我淚目:感謝遇見,成為您的學生真好。落款是:您曾經(jīng)的語文課代表。
不禁想起四年前,我的第一本散文集《抬頭看見月亮》出版,第一個打電話告知的,就是我那位已經(jīng)退休的語文老師……
編輯 東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