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 張桂林 周聞韜
拆了漁船、交出漁網(wǎng)“洗腳上岸”的李代國,兩個多月前又下河了,“這輩子算是離不開這條河了。”
家住重慶墊江縣高安鎮(zhèn)龍溪河畔的李代國,打小就在漁船上長大。捕魚的手藝從爺爺手中一路傳下來。剛到掌舵的年齡,他就成了鎮(zhèn)上小有名氣的打魚能手。
那時候,匯入長江的水又清又亮。“魚多得很,什么稀奇品種都有?!本涂恐埾拥聂~,李代國成了家,養(yǎng)大了兩個娃,娃也成了家,二兒子還在岸邊開了一家魚館。
但今年3月下旬,鎮(zhèn)政府通知:為修復長江流域水生態(tài)、保護水生物資源,龍溪河即將禁捕,漁民要準備上岸轉(zhuǎn)產(chǎn)?!拔乙呀?jīng)53歲了,不捕魚還能干啥?”李代國滿臉不情愿。
鎮(zhèn)干部反復上門做工作,李代國嘴上不服軟,心里卻開始松動。他想起了曾經(jīng)跟著龍溪河起伏漲落的日子。
自20世紀90年代起,龍溪河兩岸的場鎮(zhèn)越修越大,居民越來越多,污水橫流,垃圾成堆。后來沿河又修電站,建造紙廠、化肥廠、養(yǎng)殖場。河水越來越臟,越來越臭,再后來變成褐色,泛著泡沫。
李代國還在打魚。但河里的魚越來越少,有時“十網(wǎng)九空”。碰上運氣好,偶爾捕上來幾條,鱗和鰓都是黑的,賣也賣不掉。他只好把船開得更遠,到江里去捕。眼瞅著朝夕相處的龍溪河一天天臭下去,李代國心里不是滋味。
但天無絕人之路。2016年以來,隨著長江流域共抓大保護的深入推進,龍溪河迎來了轉(zhuǎn)機。
沿河廠礦大量被關停,城鎮(zhèn)污水廠、垃圾廠也慢慢運轉(zhuǎn)起來。2018年,重慶啟動流域橫向生態(tài)保護補償機制,龍溪河被作為重點納入。截污、清淤、綠岸等治理工程也相繼啟動。墊江縣還專門組織機構統(tǒng)籌流域清漂、巡河和水生資源管護。
龍溪河的水質(zhì)改善,魚兒慢慢回來了,河上的漁船又轟鳴起來。李代國又早出晚歸,往來于河上。
有時候,收了網(wǎng)的李代國也會坐在船頭,看著河發(fā)呆:“這大病過一場的龍溪河,是不是也該休養(yǎng)生息呢?”但轉(zhuǎn)念想到自己的生計,他就直撓頭。
“老李,知道你對龍溪河有感情,但禁漁轉(zhuǎn)產(chǎn)就是為了讓河更好啊!”這回上門的是墊江縣漁政漁港監(jiān)督管理站站長高能波。李代國沒有接他的話茬。
“你可以上岸不離河嘛!到清漂巡河隊去,一樣有收入。”“我只會打魚,搞不懂咋個清漂巡河?!薄熬褪乔謇硭?、岸邊的垃圾,再看看有沒有亂排污的。你熟悉河道,干活實在,一個月收入兩三千元不成問題?!?/p>
李代國收拾好船、網(wǎng),洗腳上了岸。今年4 月,他主動上交了漁船,領到15.5萬元補償金。沒多久,接到清漂隊上崗通知,穿上迷彩服、套上一件反光背心,李代國又下了河。
側(cè)身站在船頭,手持撈網(wǎng),迎水上劃,手腕稍稍轉(zhuǎn)動,一個枯枝就被兜進了船艙。兩個多月來,和隊友頻繁往返于龍溪河半節(jié)橋至六劍灘80 多公里的河道,李代國對清漂工作已經(jīng)駕輕就熟。
龍溪河愈發(fā)清亮了。到河邊親水的人越來越多,高安鎮(zhèn)在河岸栽種起各種花木,還修了環(huán)河步道??h中學的師生經(jīng)常過來繪畫寫生,具有當?shù)靥厣母甙矄顓纫矔r常在河畔響起。
最讓李代國激動的是龍舟賽的號子,“這在高安是破天荒第一次。”
今年6 月23 日,龍溪河舉行首屆龍舟賽,全縣21支隊伍在高安河段競渡。李代國第一批報了名,想用“行走龍溪河40 多年積攢的實力”為高安隊出把力。但賽前體檢時,因血壓偏高抱憾退出。
比賽那天,上萬人在龍溪河兩岸“觀戰(zhàn)”。李代國在岸邊為隊友加油,喊破了嗓子??吹礁甙碴牭谝粋€沖過終點,他的眼淚唰地流了出來。
李代國做了一個決定,今年要把身體鍛煉好,讓血壓降下來,“明年龍舟賽一定要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