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潤春,1952年生人,2015年開始參與環(huán)保。多年來,他一直堅持綠色出行,積極踐行“3510”綠色環(huán)保理念,做綠色出行的先行者和踐行者,減少私家車的使用,堅持步行、騎行、乘坐公交出行。此外,他還是綠色出行的倡導者,把低碳出行、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和做法傳授給身邊的親朋好友。
張潤春說:“我們從小接受的是艱苦樸素,反對鋪張浪費,反對貪圖享受的教育,我對現(xiàn)在社會提倡推崇的愛護環(huán)境、綠色出行的文明精神非常贊同,并且身體力行?!?/p>
對綠色出行這一理念,張潤春有著自己的看法。他告訴筆者,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科學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日漸提高。曾幾何時,作為權利和地位象征的小轎車,逐漸走進了千家萬戶,人們消費水平提高了,購買能力增強了,擁有一輛轎車已不再單純是經(jīng)濟能力的體現(xiàn)了。家庭擁有私家轎車,是老百姓消費水平提高的體現(xiàn)。但快速發(fā)展的汽車業(yè),在促進工業(yè)發(fā)展的同時,也引起了能源的過度消耗。城市和農(nóng)村的道路上,飛馳而過的汽車排出的尾氣,在空氣中彌漫著,增加了pm2.5的濃度,污染了我們賴以生存的空間環(huán)境,威脅著人類子孫的健康。由此,他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堅持和推廣并影響身邊的人群踐行“綠色出行”這一理念。
?張潤春
“可能是生活習慣的影響,我一直堅持10公里以內(nèi)的路程,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堅持自行車代步。”張潤春回憶道,“曾幾何時,中國是一個自行車大國,一般職場人上下班,外出購物,都是用自行車,后來才逐漸被汽車所取代?!彼J為,私家車雖然方便,但騎車出行也有自己的好處。特別是在人口增長,社會發(fā)展的今日,自行車出行可以解決道路擁堵,停車位緊缺的現(xiàn)實問題,更能親身領略沿途的風情?!凹儒憻捔松眢w,又節(jié)約了時間,更沒有廢氣的排放?!睆垵櫞赫f道。
在騎自行車出行時,嚴格遵守交通規(guī)則,合理避讓機動車和行人,是張潤春嚴格遵守的文明出行準則和自我保護的安全措施?!安或T快車,不搶行,保持車況良好,盡量避開早晚高峰,也是我出行的一個原則。不和年輕人搶時間、搶空間,也是我一個退休的社會人員應有的良德?!睆垵櫞焊嬖V筆者。
國家為了整治環(huán)境下大力改善道路,發(fā)展地下交通和公共交通,張潤春積極擁護這一舉措,在長距離出行時,選擇公交工具并提前計算好道路和乘換車路線,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出行線路,不因為公交一卡通的優(yōu)惠和免費反復乘車,浪費有限的資源。
張潤春告訴筆者,春秋季節(jié),他喜歡到郊區(qū)徒步行走,每次都是乘坐公交,避開上下班高峰期,坐一段車,選擇清靜、安全的地段徒步行走6公里左右,然后乘車返回。徒步行走的路上,他還會帶上自制的燒餅、面包等食品,不在外面的餐館吃飯——這樣做既節(jié)約了金錢,又節(jié)約了時間,更重要的是在綠色出行時,又選擇了“綠色飲食”?!耙恍┤穗m然‘綠色出門了,但只是交通工具選對了,大吃大喝一頓,我認為這還不算是地道的‘綠色出行?!睆垵櫞赫f,“在外面游玩時,合理飲食,保護好自然環(huán)境衛(wèi)生,不亂扔丟棄廢物垃圾,也是我在堅持綠色出行時遵守的行為準則?!?/p>
在張潤春看來,綠色出行帶給人類的不僅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變,更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xiàn);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強健了自己的體魄,凈化了自己的心靈。他說:“我希望我們美好的首都多一縷綠色,多一路暢通,多一點文明,多一抹藍天,多一份健康,多一些幸福。堅持文明出行,我喜歡綠色出行?!?/p>
(西城區(qū)文明辦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