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創(chuàng) ,魏 甜 ,田 蓓 ,3,姚淑媛 ,李炫樺
(1.上海中醫(yī)藥大學,上海 201203;2.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yī)院,上海 200032;3.上海健康醫(yī)學院附屬周浦醫(yī)院,上海 201318)
穩(wěn)定型 心絞 痛 (stable coronary angina disease,SCAD)是冠狀動脈供血不足而出現暫時、急劇的心肌缺血缺氧,從而導致持續(xù)時間較短、呈陣發(fā)性或壓榨性的胸前區(qū)疼痛為主的一種臨床綜合征[1-2]。國內相關報道顯示,每年平均有340萬40歲以上的人受穩(wěn)定型心絞痛影響,患病率為9.6%,且與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心源性猝死的風險增加有關[3-4]。目前,穩(wěn)定型心絞痛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內科保守治療、PCI及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等,其治療成本高,且未明顯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有多項研究顯示,西醫(yī)治療聯合中醫(yī)藥治療穩(wěn)定型心絞痛,能夠有效減少患者心絞痛的發(fā)作次數,預防心肌梗死、猝死、心力衰竭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改善患者生活質量[5-7]。目前,中醫(yī)針刺治療心絞痛使用頻次最高的穴位為內關穴[8]。但針刺內關穴治療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疼痛癥狀的相關研究多為小樣本研究,研究結果說服力欠缺。本研究擬通過M eta分析系統評價針刺內關穴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疼痛相關的影響,以期為臨床實施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中醫(yī)護理操作提供循證依據。
1.1 文獻檢索策略制訂由研究者檢索PubMed、MEDLINE、Cochrane L ibrary、Web of Science、 中國知網、維普中文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庫、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數據庫,檢索時間為建庫至2018年12月31日。在PubMed的MeSH詞表和中文醫(yī)學主題詞表(CMeSH)中獲得檢索詞的正確表達方式,并采用主題詞、自由詞相結合的方式制訂檢索策略。英文檢索策略 : (cardiovascular disease OR heart disease OR myocardial ischemia OR angina pectoris OR chest pain OR stab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AND (acupuncture OR acupuncture therapy) AND (Neiguan OR Neiguan acupoints)。中文檢索策略:(心血管疾病OR心臟病OR心肌缺血OR心絞痛OR穩(wěn)定型心絞痛OR胸痛)AND(針灸療法OR針刺)AND(內關OR內關穴)。
1.2 文獻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①研究類型:隨機對照研究。②研究對象:疾病診斷為穩(wěn)定型心絞痛,有明確的心絞痛評價指標。③干預措施:觀察組為針刺內關穴;對照組治療措施包括針刺他經穴位或等待治療。④結局指標:心絞痛的發(fā)作次數,心絞痛疼痛程度,西雅圖心絞痛量表評分。
1.2.2 排除標準未公開發(fā)表的文獻;原始資料不完整;觀察組及對照組基礎治療方法不同;動物實驗。
1.3 文獻篩選與資料提取由2名研究者根據文獻納入與排除標準獨立進行文獻篩選,并在閱讀全文后進行資料提取。采用自行設計的資料匯總表提取資料,包括納入研究的作者及年份,研究類型,樣本量,針刺的類型、時間、頻次以及持續(xù)時間,觀察組與對照組的結局指標。
1.4 文獻質量評價由2名經過培訓的研究者獨立按照Cochrane Handbook(5.1.0)質量評價清單進行文獻質量評價,共7個評價條目:隨機序列的產生;對隨機方案的分配隱藏;對研究對象及干預者實施盲法;對結果測評者實施盲法;結局指標數據的完整性(失訪情況);選擇性報告研究結果的可能性;其他方面的偏倚來源。每個評價條目按照風險低、風險高、不清楚進行3級評價。2名研究者將評價結果進行比較,對于有異議的條目進行討論,若無法達成共識,則邀請經過培訓的第3名研究者參與討論,最終形成3級文獻質量等級。A級:完全滿足上述標準,發(fā)生各種偏倚可能性最??;B級:部分滿足上述質量標準,發(fā)生偏倚可能性中度;C級:完全不滿足上述質量標準,發(fā)生偏倚可能性高。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RevMan 5.3軟件進行M eta分析。連續(xù)性變量采用相同評測工具,采用樣本均數±標準差進行分析,計算95%的可信區(qū)間。通過χ2檢驗確定研究間是否存在異質性,若 I2<50%、P>0.1,則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分析;若I2≥50%、P≤0.1,說明存在異質性,則選擇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分析。以P<0.05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文獻檢索結果初步共檢索出1 392篇文獻,經NoteExpress查重后刪除190篇,閱讀摘要后刪除不符合納排標準的文獻1 113篇,閱讀全文后剔除不包括內關穴的文獻49篇,剔除結局指標不包括疼痛的文獻33篇,最終納入7篇文獻(英文文獻1篇[9]、中文文獻6篇[10-15])。 納入的 7篇文獻樣本量30~186例,合計846例,其中觀察組419例、對照組427例。納入文獻的基本特征及文獻質量等級,見表1。
2.2 針刺內關穴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結局指標的M eta分析結果
2.2.1 心絞痛發(fā)作次數納入的7篇文獻[9-15]均將心絞痛發(fā)作次數作為結局指標,異質性檢驗提示存在較高的異質性(I2≥50%、P<0.1),故選擇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兩組間心絞痛發(fā)作次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62.58,MD=-4.93,95%C I(-5.08,-4.77),P<0.000 01],見圖 1。
2.2.2 心絞痛疼痛程度 納入的7篇[9-15]文獻均報道了心絞痛疼痛程度(VAS評分)為研究結果的指標,異質性檢驗提示存在較高的異質性(I2≥50%、P<0.1),故選擇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兩組間心絞痛疼痛程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21.20,MD=-0.48,95%CI(-0.53,-0.44),P<0.000 01],見圖 2。
2.2.3 西雅圖心絞痛量表評分本研究納入的文獻中共有4篇文獻[10,12-13,15]以西雅圖心絞痛量表評分作為結局指標。西雅圖心絞痛量表共包括軀體活動受限度、心絞痛穩(wěn)定狀態(tài)、心絞痛發(fā)作頻率、治療滿意度及疾病認知度5個維度,本研究就這5個維度分別進行M eta分析,結果見圖3。①軀體活動受限度:異質性檢驗認為4項研究的同質性較好(I2=0、P=0.99),故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分析,結果顯示組間軀體活動受限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3.25,MD=-3.28,95%CI(-5.26,-1.30),P=0.001]。 ②心絞痛穩(wěn)定狀態(tài):各項研究間存在較高的異質性(I2≥50%、P<0.01),故選擇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分析,結果顯示組間心絞痛穩(wěn)定狀態(tài)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19.80,MD=-29.23,95%CI(-32.12,-26.33),P<0.000 01]。③心絞痛發(fā)作頻率:異質性檢驗認為4項研究的同質性較好(I2=0、P=0.74),故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兩組心絞痛發(fā)作頻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Z=10.33,MD=-9.05,95%CI(-10.77,-7.33),P<0.000 01]。④治療滿意度:異質性檢驗認為4項研究的同質性較好 (I2=19%、P=0.29),故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兩組治療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Z=11.44,MD=12.49,95%CI(-14.68,-10.29),P<0.000 01]。⑤疾病認知度:異質性檢驗認為4項研究的同質性較好(I2=0、P=0.97),故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兩組疾病認知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3.01,MD=-4.11,95%CI(-6.79,-1.43),P=0.003]。
表1 納入文獻的基本特征及質量等級
圖1 針刺內關穴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心絞痛發(fā)作次數的M eta分析結果
圖2 針刺內關穴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心絞痛疼痛程度的M eta分析結果
圖3 針刺內關穴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西雅圖心絞痛量表各維度評分的M eta分析結果
3.1 針刺內關穴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心絞痛發(fā)作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針刺內關穴組較對照組能更好地減少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的發(fā)作次數(P<0.05),在西雅圖心絞痛量表中,觀察組患者心絞痛發(fā)作頻率低于對照組(P<0.05),使患者趨于心絞痛穩(wěn)定狀態(tài)(P<0.05)。故護理人員在臨床工作中應積極配合醫(yī)師實施針刺內關穴治療,以減少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的心絞痛發(fā)作次數,使心絞痛趨于穩(wěn)定狀態(tài)。有研究顯示,預計到2030年,將有超過2 300萬人死于心血管疾?。?6]。國外有研究表明,維生素D缺乏與穩(wěn)定型心絞痛發(fā)作有關[17]。護理人員可采用中醫(yī)辨證施膳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進行飲食干預,同時指導患者增加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亦有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心絞痛發(fā)生存在性別差異,一般男性高于女性[18]。國內外心血管疾病二級預防中提倡以運動為主,如通過制訂運動處方[19]、瑜伽[20]、太極拳[21]等方式進行疾病二級預防。因此,護理人員在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接受針刺內關穴治療基礎上,強化飲食指導以促進患者維生素D的攝入,并指導患者根據自身情況增加適宜的運動,以進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3.2 針刺內關穴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疼痛程度的影響M eta分析結果顯示,針刺內關穴組更能有效緩解心絞痛發(fā)作時的疼痛強度(P<0.05),在西雅圖心絞痛量表中,觀察組接受針刺內關穴治療能夠更有效改善患者軀體活動受限度(P<0.05)??梢?,針刺內關穴對緩解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疼痛、改善其功能狀態(tài)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國內有研究表明,“辨證”與“辨體”在心絞痛患者中存在異同,且體質與冠心病患者的疾病發(fā)生密切相關[22]。冠心病患者心絞痛的發(fā)生與寒邪內侵、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調、勞倦內傷、年邁體虛等因素有關[23]。中國傳統醫(yī)學包括針刺、艾灸、穴位敷貼、推拿、傳統功法(太極拳、八段錦)等[23]多種治療手段。且中國傳統醫(yī)學被證實在緩解心絞痛患者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質量、減少術后并發(fā)癥及改善不良心血管事件等方面有一定優(yōu)勢[24]。 亦有學者將艾灸[25]、熱敏灸[26]等應用在冠心病患者心臟康復中,取得較好效果。因此,在中醫(yī)治療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中,不應該局限于針刺研究,護理人員也可探討其他中醫(yī)護理技術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疼痛的改善效果,以期能為患者提供多維度的中醫(yī)治療。
3.3 針刺內關穴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疾病認知及治療滿意度的影響由圖3可見,觀察組在提升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治療滿意度及疾病認知度方面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辨位循經是指以經絡辨證為主體、以部位辨證為重點,進行辨證取穴的方法。本研究納入的文獻均是在辨位循經思想指導下進行針刺操作,且針刺內關穴操作簡單、作用明顯、不良反應少,故針刺內關穴的治療滿意度得到患者及家屬的認可。對此,護理人員可結合M eta分析結果開展更多辨位循經的中醫(yī)護理操作,以緩解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的疼痛癥狀,開展疾病相關知識以及中醫(yī)護理技術應用等健康教育,推廣中醫(yī)護理技術在慢病管理中的應用。
3.4 研究文獻異質性分析本研究納入文獻在心絞痛發(fā)作次數、心絞痛疼痛程度及心絞痛穩(wěn)定狀態(tài)3個結局指標方面存在較大異質性。分析原因可能為以下3個方面:心絞痛發(fā)作次數的異質性,可能是各研究時間長短不一,造成次數統計時差別較大,加之患者對疼痛敏感度的差異,故異質性較大;心絞痛疼痛程度方面,去除姚萍[12]的研究后心絞痛疼痛程度的異質性消失(I2=3%、P=0.40),去除其他文獻則無影響;心絞痛穩(wěn)定狀態(tài)方面,去除姚萍[12]的研究后心絞痛穩(wěn)定狀態(tài)的異質性消失(I2=0、P=0.86),去除其他文獻則無影響,可能與該項研究干預時間少有關。
本研究通過M eta分析得出,針刺內關穴能夠減少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心絞痛發(fā)作次數并增加其穩(wěn)定狀態(tài),減輕心絞痛發(fā)作時的疼痛程度及緩解患者軀體活動受限度,提高患者治療滿意度及疾病認知度。研究結果可為護理人員應用中醫(yī)護理技術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進行有效的疼痛管理提供依據。今后可進一步在納入文獻廣度、文獻質量評價方面予以強化,以期能夠形成更具說服力的循證證據供臨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