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訓迪
摘 要: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作為一種全民“共建、共享、共治”的新型的社會治理結構性關系和治理模式,其主要包括全民參與的新型社會治理主體關系、共建機制的新型社會治理結構模式和共享成果的新型社會治理目標要求三個方面,它既是對當前社會轉型現實訴求的積極承應,也是實現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應有之義。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的構建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可以從理念、職責、制度幾方面著手,通過治理理念與價值規(guī)范的理性重塑,主體職責與角色定位的明確歸位,制度機制和法規(guī)體系的有效保障促成共建共享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社會治理;共建共享;格局
中圖分類號:C916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20)08-0067-03
社會治理作為國家治理的基石,其提升能有效體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當前我國進入深化改革時期,社會組織方式發(fā)生變化,社會行為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guī)范開始重塑,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要“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這種全民“共建、共享、共治”的新型的社會治理結構性關系和治理模式并不是簡單地將多個主體納入社會治理的框架,而是針對整體的全方位的結構化調節(jié)和修整,“體現了政府、市場、社會及公民協(xié)同參與、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價值目標”[1]。共建共享已經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使命,有利于為社會治理機制的創(chuàng)新和體制的完善指明重要的方向。對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進行概念上的厘清,探究為何必要與如何構建是推動治理理論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的必然。
一、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內涵
費孝通在《鄉(xiāng)土中國》一書中針對鄉(xiāng)村治理提出“差異格局”概念,這可以算國內最早關于社會治理格局的研究,他強調:“在差序格局中,社會關系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聯系的增加,社會范圍是一個個私人聯系所構成的網絡”[2]。該體系下各主體之間的結構性關系與西方的“團體格局”構成差別,之后我國很多學者對“差異格局”進行繼續(xù)研究,但是都沒有取得重大突破。2011年,俞可平提出了“營造官民共治的社會治理新格局”,但是這種強調官民協(xié)同的社會治理格局因為缺乏理論驗證并沒有在學界引起廣泛的共識。后來,黨的政策文本中提出一種新型的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體現了中國從傳統(tǒng)向現代治理體系轉型的現實選擇和重要目標,因此,有必要厘清“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概念,明確“全民性”“共建性”“共享性”。
首先,全面參與的社會治理主體關系。計劃經濟條件下的社會治理,政府是單一主體,包攬社會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務的權力和責任。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體制逐步得到完善,其主體也逐漸變得多元。因此,在厘清“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的主體概念時必須突破以前的狹隘性,不能簡單地從字面意義將它理解為“全體公民”“全體民眾”,而應該在“共建性”和“共享性”基礎之上,使“全民”覆蓋整個國家治理體系的幾大主體,使他們在發(fā)展人民福祉、實現偉大中國夢過程中承擔不同的角色和發(fā)揮不同的功能,通過“共建”“共享”等多種途徑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其次,共建機制的社會治理結構模式。全民共建的治理過程實際上是在社會環(huán)境日益復雜的情況下將黨委、政府、社會等主體同時納入社會治理的框架內,通過高效的參與激勵和保障機制,營造出一個多元維度、空間廣闊的包含多元主體的社會治理新格局,推動其向著優(yōu)良高效方向發(fā)展。其一,將各主體利益協(xié)調好作為基石。治理過程與多元主體的利益息息相關,不同主體站的高度不同,掌握的資源也就不同,在處理問題時就有可能對地位較薄弱的一方造成傷害,全民共建就是要求各主體在積極參與的前提下,化矛盾為溝通,化對峙為合作,形成一種同參與、同維護的共識理念。其二,由傳統(tǒng)行政主導模式下轉為利益共享基礎上的服務增效機制。政府不再是以其對基層社會的控制力和影響力而是以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和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作為其行動準則,要積極與其他主體溝通協(xié)調,以人民為中心,在共同解決問題中提升自己。
最后,共享成果的社會治理目標要求。“共享”是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大發(fā)展理念之一,通過堅持理想道德層面與資源分配層面的公平正義為價值導向,強調以規(guī)則、權利和機會的公平為前提,實現全體公民共享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成果的美好愿景。在共享理念的發(fā)展目標下,不僅貧困、低收入、邊緣化群體可以獲得最基本的物質和發(fā)展支持,滿足自身生存的最基本需求,所有人也都可以享受基礎的、公平的、實惠的公共服務。與此同時,社會治理也會得到相應的完善。習近平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只有發(fā)展成果讓每一個人都切身感受到,人心才能穩(wěn)定和諧,才能實現“以人為本”的社會治理的最終目標,才能一起共享和諧穩(wěn)定的美好生活,共同努力實現中國夢。
二、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何以必要
當前中國進入轉型時期,通過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手段,以多元主體的協(xié)同共治實現發(fā)展成果的共享,不僅是對當前社會轉型顯示訴求的積極承應,也是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必經之路。
1.是對當前社會轉型現實訴求的積極承應
改革開放幾十年,社會建設不斷深化,從原先的計劃經濟體制到現在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經濟發(fā)展進入新常態(tài)。但是轉變在推動生產力發(fā)展、激發(fā)社會生機活力的同時,多種利益的分配下不同的社會群體出現了利益結構的復雜化、利益差距的擴大化、利益沖突的明顯化傾向,傳統(tǒng)的社會治理方式已經不適應時代要求。探索健康的發(fā)展方式、結構以及動力已經成為被關注點。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的社會治理體系經歷了層次遞進的轉變,由原先的封閉僵化到現在的開放合作;管理方式由以前的碎片化到現在的網絡化;由以前的單一主體管理到現在的多元共治的轉變。但是,傳統(tǒng)治理模式下作為單一主體的政府在對待社會治理方面因為不具備完整的理性思維,總會受到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影響,容易導致政府失靈,導致多元主體關系的重組與構建不能達到預期設想的目標,實現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阻礙,這種轉型是不完全的和不徹底的,無法滿足當前社會治理改革轉型的現實訴求。因此,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正式提出了“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的戰(zhàn)略布局,在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通過對多元主體結構關系進行精細化調整,各個主體之間權責分明,相互合作,規(guī)則明晰,權責對等,協(xié)同合作,最終實現以善治為導向,以社會公共利益最大化為最終目標實現社會治理秩序的重構。
2.是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道:“將社會治理從政府的單項管理向政府主導,社會多元主體共同治理轉變”[3]。這表明黨和國家已經意識到傳統(tǒng)治理模式的弊端。舉例來說,傳統(tǒng)治理模式中,大事小事都是政府一手包攬,基本上沒有社會組織、社會公眾參與。當政府的決策沒有完全符合群眾的意愿時,群眾就將政府推到了對立面,政府自身缺少能夠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空間和機會。導致的情況一方面像剛剛所說的,政府在處理社會矛盾和問題的時候是一對十、一對百、一對千、一對萬的形勢,長期下去政府很難一心一意搞建設、謀發(fā)展且專心致力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另一方面,面對突發(fā)狀況時,政府如果準備不充分,倉促上陣,做出的決定就會讓群眾難以接受,覺得自己的利益受損,這樣既讓政府的公信力形象受到損害,也容易使政府與社會組織、社會公眾等其他主體的關系惡化。因此,一個完善的政府管理體系,很難完全滿足社會的特殊需求和個性化需求;一個成熟的、自由的市場經濟和市場體制在面對市場失靈時也很難完美處理。另外,社會力量參與治理作為一種有效解救方式,但是因為獨立于政府和市場之外,例如非營利組織因為沒有辦法“市場考驗”容易受到無效率和無效益的質問,它的合序性和合法性等就會遭受到嚴重質疑,正因為失靈的存在,在解決社會問題時、滿足社會需求和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的過程中,要劃好自己的作用邊界。因此想要改變這種傳統(tǒng)的治理局面,就要推動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三、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如何可能
1.治理理念與價值規(guī)范的理性重塑
深化改革背景下,通過對治理理念和價值規(guī)范的理性重塑,將復雜多元的社會價值導向與社會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奮斗目標相結合,有利于為其提供堅實的思想根基。先進的治理理念與價值規(guī)范是凝聚合作共識、引領格局發(fā)展、規(guī)范主體行為的先導。首先,合作共治的理念。當前社會問題繁多且嚴重,利益出現分化趨勢,嚴峻形勢下需要政府、社會以及公眾等多元主體共同發(fā)揮作用,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漸完善和網絡通信技術的日益發(fā)達也為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提供了動力和現實可能性。特別是有的領域比如生態(tài)治理領域公眾已經形成共同需求和理念共識。其次,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和準則。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體現在全體公民可以憑借政治參與凸顯自身的主體價值,并且,全體公民和各類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和主體職責通過浸潤著以人為本原則的法制建設與政治制度能夠得到有效保障。另外,公平正義的理念。以公平正義為普遍準則的社會氛圍,需要建設權利規(guī)則、機會公平的治理機制,保證各類主體能有效參與社會治理當中去,擁有平等參與事務的權利,成為社會治理過程中有效的社會參與力量。最后,共享改革發(fā)展成果的理念。社會治理的追求就是要滿足公民的訴求,協(xié)調公眾的利益,共享社會發(fā)展的福利,通過政策、保障等途徑將集體和個人利益訴求有效結合,使全體人民能夠從經濟發(fā)展和社會改革的成果中受益,產生滿足感,推進社會平穩(wěn)發(fā)展。
2.主體職責與角色定位的明確歸位
社會治理的多元共治要求政府、市場、社會等主體厘清各自的職責范圍和角色定位,在各司其職的基礎上相互合作,構建多元主體共治的社會治理新格局??茖W厘清幾者職責與邊界,有利于形成“強政府—強市場—強社會”的局面,實現以政府、市場和社會三類主體共生關系的和諧局面。首先,政府作為政治系統(tǒng)的主導,應秉持著正確的價值理念和責任意識與擔當,在主導角色中推動社會的健康發(fā)展。一方面,進一步明晰政府的職能與活動邊界。在政府占據主導優(yōu)勢和核心權力的公共事業(yè)領域如提供制度的支撐、營造良好的法治環(huán)境、公共政策的輸出等等,主動履行治理職能[4]。同時,在公共權力機制方面要進行依法規(guī)范,為經濟與社會的發(fā)展提供優(yōu)良的空間和氛圍。另一方面,政府在有效的確權、分權和限權模式中,為了激發(fā)社會和市場的生氣和活力,要在政府職能的有效發(fā)揮范圍內,適當地轉移部分職能和權力給社會和市場,使彼此之間合作愉快,相互信任,共同為現代化建設提供良好的政治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其次,市場力量作為經濟系統(tǒng)的基本存在起著重要作用。一方面,市場主體要堅持在政府的指導下,健全完善市場機制,促進生產要素在市場的合理流動,將社會財富的“蛋糕”做得更大更好,并且,通過協(xié)調好各種復雜的利益關系,對社會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增強協(xié)同性,促成和諧、包容的社會穩(wěn)定機制的形成,實現全民共建共享的目標。另一方面,市場作為獨立主體,應該鼓舞各類社會組織和社會成員秉持公平、平等的理想信念與精神合理的表達自身的利益訴求。同時也要主動承擔責任,自覺履行相關義務,為各類主體積極參與該格局建設提供有效的社會服務和資金支持。另外,社會組織作為社會系統(tǒng)的客觀存在,應該意識主體的自身存在,并以主體的身份加入社會治理的行列中去,成為重要的支撐力量。一方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黨和國家對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地位與職責已經給予了明確的界定,強調社會組織要“明確責權、依法自治、發(fā)揮作用”,社會組織對自己的職責和角色應有清晰的認識,與政府積極互動、充分利用好民主協(xié)商、實現利益的聚合等等,發(fā)揮自己的功能和作用,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社會組織應該憑借獨特的自身角色定位在有序的活動展開中為公眾提供廣闊的參與平臺和參與渠道,并且在活動過程中,積極宣傳集體利益的價值觀,要求摒棄利己主義等錯誤思想,通過調動各主體積極主動參與共建,力圖創(chuàng)造社會福祉的最大化。
3.制度機制和法規(guī)體系的有效保障
“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的實質就是要搭建一個兼具相容性和共生性的集體行動框架,而要形成這一個框架,破解不同的治理間的合作困局,則需要構筑全民共建共享導向的結構性和程序性機制綜合體”[5]。以實現權力的明確劃分,規(guī)范運行,資源的有效配置,提高社會治理的質量和成效。對于主體的職責與邊界有明確的權責配置機制,對于社會利益的復雜糾紛,要建立平等的社會協(xié)商對話機制和利益均衡整合機制。另外,作為社會治理體制創(chuàng)新的重要內容和實現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須注重法治化進程,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首先,加強社會領域的立法工作與質量,使社會治理有法可依。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的社會治理法治化建設不斷推進,但是在某些領域相比較而言顯得比較弱勢,特別凸顯在立法環(huán)節(jié)。比如目前針對社會組織的管理方面的法規(guī)或政府性文件總體上數量比較少,層次性不高,并且有的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執(zhí)法權力不能得到高效落實。有法可依,才能實現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在立法工作的質量上仍需加強。其次,加強司法公信力。法治社會,必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司法公正,這也是解決沖突的最后防線。由于近幾年,司法的公正性受到懷疑,一些關乎金錢、人際的案件造成司法在人民群眾中的公信力不足,因此,提升司法公信力是讓人民群眾相信法院、相信政府必不可少的建設環(huán)節(jié)和構建程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都感受到公平正義”[6]。這也是實現社會治理法治化的重心工作。
參考文獻:
[1]徐頑強,段萱.國家治理體系中“共管共治”的意蘊與路徑[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3):21
[2]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在京舉行[N].人民日報,2013-11-13(1).
[4]成婧.結構功能主義視角下的國家治理體系建設[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6):64.
[5]趙孟營.社會治理精細化:從微觀視野轉向宏觀視野[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6(1):78.
[6]習近平.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