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本文主要針對骨科手術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VT)的預防與護理對策進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96例骨科手術患者進行分組研究,依照單雙號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患者為48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試驗組實施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干預,觀察和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的差異。結果:試驗組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其住院時間則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與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相比,試驗組高于對照組,組間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骨科手術患者通過護理干預有利于預防和減少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骨科手術;預防與護理
【中圖分類號】 R197.6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7-271-01引言
下肢深靜脈栓塞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骨科術后常見病,是指靜脈管腔內由于各種原因形成血凝塊。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典型臨床表現(xiàn)往往是單側下肢(左下肢多見)出現(xiàn)腫脹、疼痛。但是血栓形成早期可以沒有明顯癥狀,這是靜脈血栓容易被忽略的原因之一。此病可后遺下肢水腫、繼發(fā)性靜脈曲張、皮炎、色素沉著等,嚴重損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時,DVT也是圍手術期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應該引起廣泛重視。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96例骨科手術患者進行分組研究,依照單雙號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中患者為48例。對照組:28例男患者,20例女患者,患者年齡25~76歲,平均(48.7±4.6)歲;骨盆骨折28,脛腓骨骨折20例。試驗組:27例男患者,21例女患者,患者年齡26~78歲,平均(49.5±4.8)歲;其中骨盆骨折27例,脛腓骨骨折21例。兩組之間的自然資料經比較,差異并不明顯(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未進行護理干預,觀察組進行護理干預,主要有(1)全面性健康教育:術前將患者的臨床資料全部收集起來,對出現(xiàn)發(fā)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危險程度進行客觀的分析,就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原因、治療以及預防措施告知患者,增加患者對疾病的了解程度,叮囑患者禁煙酒,多休息,養(yǎng)成規(guī)律性的生活和工作習慣,住院期間,護理人員給患者按摩小腿,目的是有助于肌肉的被動收縮。給患者介紹骨科康復的相關情況,穩(wěn)定患者的不良情緒。(2)運動鍛煉:將其患肢適當抬起,可將軟墊墊在膝蓋下以此有助于血液循環(huán),保證靜脈血液回流正常。評估患者身體的恢復情況,給予進行踝關節(jié)背伸、跖屈運動,直腿抬高以及股四頭肌收縮活動等,以便防止靜脈血栓的形成。采用空氣壓力泵間接性對下肢進行壓迫,促進其血液的流動,確保瓣膜功能的正常。對于術后運動功能未恢復的患者,護理人員可對其進行患肢按摩,注意按摩力度的把握,防止影響創(chuàng)口的恢復,對于運動能力恢復的患者,可指導其進行下肢康復訓練,致力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減少。足踝被動運動:患者左手固定足踝,右手將前足緊握進行踝關節(jié)外伸、屈伸運動以及足內外翻運動等,30次/min,環(huán)轉運動15次/min,注意運動強度要循序漸進,以免過度造成不必要的損傷。腓腸肌擠壓運動:患者左手抬高下肢,右手有規(guī)律的擠壓腓腸肌,間隔1s一次,3~5次/min。注意運動鍛煉時患者要保持清醒,減少損傷。(3)飲食護理: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訂飲食計劃,要遵從營養(yǎng)均衡的原則,多食水果蔬菜;為了預防便
作者簡介:賈長琳,漢,1987.1.3,籍貫:山東濟南,學歷:大專,職稱:主管護師,專業(yè):骨科,研究方向:護理學。
秘,需要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叮囑患者多飲水,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減輕疼痛感。(4)心理護理:手術對患者來說具有不同程度的恐懼感,通過積極主動的與患者進行溝通與交流,了解其護理需求,并給予滿足。(5)物理預防措施 物理預防措施包括使用彈力襪、間歇性充氣加壓裝置、電刺激儀等。彈力襪在腳踝部建立最高支撐壓力,順著腿部向上逐漸遞減,在小腿處減到最大壓力值的70%~90%,在大腿處減到最大壓力值的25%~45%。間歇性充氣加壓裝置使用時不要超過裝置所規(guī)定的使用時間,當裝置出現(xiàn)問題時應立即停止使用;患者感覺不適時應密切觀察,必要時停止使用;治療部位有人造材料時,應在??浦笇率褂?。電刺激儀治療可以刺激腓腸肌,循環(huán)驅動器的節(jié)律性正壓或負壓可有效促進肢體血液循環(huán)。物理預防措施可以在手術結束后當天開始應用,但有合并壞疽、皮炎、血栓性靜脈炎、下肢血管動脈硬化、其他血管疾病患者不能使用間歇性充氣加壓裝置、彈力襪等。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率和住院時間的差異對比 與對照組進行比較,試驗組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率顯著降低,其住院時間顯著縮短,兩組間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的差異對比 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為79.17%,將其和試驗組護理滿意度95.83%作比較,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下肢骨科手術后的并發(fā)癥狀,有研究顯示,其致病原因與患者手術時間、制動時間等外在因素有關。也有研究顯示,其致病因素與患者自身的內在原因,如高血壓、糖尿病、血栓史等有密切關聯(lián)。臨床治療中,對于血栓較輕的患者,使用常規(guī)性的機械配合藥物治療就能夠有效治療。而對于癥狀較重且存在頑固性血栓的患者,需要對其進行手術治療。
綜上所述,骨科創(chuàng)傷患者術后發(fā)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相關因素主要有內因和外因,使用綜合療法可以有效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避免其形成更為嚴重的靜脈血栓,建議在臨床上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董顯瓊,蔣志琴,李志芳,等.骨科手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36):49.
[2] 張娜,營敏榮.對進行骨科手術的患者實施全方位護理對預防其并發(fā)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效果[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8,16(16):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