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2.啟明1921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共產(chǎn)黨誕生,勞動組合書記部成立
中國共產(chǎn)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她的誕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chǎn)物。中國共產(chǎn)黨的誕生表明,中國工人階級從此有了自己的政黨,標志著工人階級在階級認同的基礎上,實現(xiàn)了自在階級向自為階級的轉變,標志著中國工人運動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偉大的歷史時期。
1921年7月23日晚,13位行色匆匆的客人走進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今興業(yè)路76號)一幢石庫門房子。在這個夜晚,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一件大事在這里發(fā)生了。
——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
參加大會的代表有:李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董必武、陳潭秋、毛澤東、何叔衡、王盡美、鄧恩銘、陳公博、周佛海、包惠僧,他們分別代表上海、北京、武漢、長沙、濟南、廣州與日本的共產(chǎn)黨組織。到會的還有共產(chǎn)國際代表馬林和赤色職工國際代表尼克爾斯基。
他們在這里開會到7月30日,被租界的巡捕打斷,會議最后一天,代表們轉移到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完成了全部議程。
這次會議的情況已經(jīng)舉世皆知。黨的一大會址成為重要革命紀念地,毛澤東稱這里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產(chǎn)床”。南湖那艘游船也被稱作“紅船”。習近平總書記說,這里是我們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家園。
在“紅船”上討論通過的決議有《中國共產(chǎn)黨的第一個綱領》和《中國共產(chǎn)黨的第一個決議》?!毒V領》共15條約700字,確定了黨的名稱、奮斗目標、基本政策,提出了發(fā)展黨員、建立地方和中央機構等組織制度,兼有黨綱和黨章的內(nèi)容?!稕Q議》對建黨后的工作進行了部署,明確規(guī)定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領導、組織和推進工人運動,基本任務是“成立產(chǎn)業(yè)工會”,強調(diào)“黨在工會中要灌輸階級斗爭的精神”。
《決議》共有六項內(nèi)容,其中三條是關于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分別是第一項(工人組織)、第三項(工人學校)、第四項(工會組織的研究機構),節(jié)錄如下:
本黨的基本任務是成立產(chǎn)業(yè)工會。凡有一個以上產(chǎn)業(yè)部門的地方,均應組織工會;在沒有大工業(yè)而只有一兩個工廠的地方,可成立比較適于當?shù)貤l件的工廠工會。
黨應在工會里灌輸階級斗爭的精神。黨應警惕,使工會避免成為其他黨派之傀儡。為此,黨應特別機警地注意,勿使工會執(zhí)行其他的政治路線。對于手工業(yè)工會,應迅速派出黨員,盡快進行改組工作。
因工人學校是組織產(chǎn)業(yè)工會過程中的一個階段,所以在一切產(chǎn)業(yè)部門均應成立這種學校,例如,應成立“運輸工人預備學?!焙汀凹徔椆と祟A備學?!钡鹊?。在這種學校里,除非常必要的情況外,不應教若干門不同的課程。
學校的基本方針是提高工人的覺悟,使他們認識到成立工會的必要。
這種機構應由各個產(chǎn)業(yè)部門的領導人、有覺悟的工人和黨員組成,應研究產(chǎn)業(yè)工會組織的工作方法等問題。
為了更適當?shù)剡M行工作,這種機構的研究工作應分為以下幾類:工人運動史,組織工廠工人的方法,卡爾·馬克思的經(jīng)濟學說,各國工人運動的現(xiàn)狀。研究的成果應定期發(fā)表。應特別注意中國工人運動問題。
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立,使中國工人階級有了自己的先鋒隊,也標志著中國工人階級由“自在階級”開始向“自為階級”轉變。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為之一新,中國工人、工會運動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越來越多的工人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團結起來,越來越多的工會組織在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下凝聚起來。
在黨的一大召開之后一個月內(nèi),即成立了第一個公開領導工人運動的機構——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這個名字,是共產(chǎn)國際代表馬林給起的,“勞動組合”(Trade unions)即工會之意,“書記部”即是秘書處的意思。書記部辦公地點設在上海公共租界新閘路北成都路口19號。主任先后由張?zhí)亓ⅲ◤垏鵂c)與鄧中夏擔任,秘書李啟漢。
勞動組合書記部建立之初,就出版了機關報《勞動周刊》。張?zhí)亓榫庉嬛魅?,包惠僧、李震瀛、李啟漢、董鋤平等先后擔任編輯。
《勞動周刊》在醒目的位置刊登宣傳口號:“工友們,我們大家聯(lián)合的機會到了!”“世界工人們聯(lián)合起來??!”《勞動周刊》剛出版就一紙風行,受到工人們的熱烈歡迎,被工人稱為“指路明燈”。《共產(chǎn)黨》月刊也稱贊它“辦得異常完善,大可以增進勞動者的知識,真是教育訓練工人們的一個最好的機關報?!?/p>
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成立后,逐漸成為全國工人運動的總機關和領導者,在1925年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之前,擔任了組織和領導工人斗爭的重要角色,寫下了中國工運史的光輝一頁。
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成立之后,相繼在北京、長沙、武漢、廣州、濟南、上海等地設立了分部機構,將工人運動的火種播向全國各地。主要有:
北方分部。1921年8月在北京成立,主任羅章龍,副主任王盡美。領導建立的主要工會組織有:長辛店工人俱樂部、津浦鐵路工人俱樂部、京奉鐵路唐山制造廠職工同人聯(lián)合會、京綏鐵路車務工人同人會、道清鐵路工人俱樂部、京漢鐵路總工會、正太鐵路總工會等。
湖南分部。1921年8月成立于長沙,主任毛澤東,李立三、劉少奇、郭亮先后負責宣傳、組織工作。領導下的主要工會組織有:湖南勞工會、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粵漢鐵路新河俱樂部、長沙泥木工會、粵漢鐵路總工會、株萍鐵路總工會、水口山礦工人俱樂部、長沙第一紗廠工人俱樂部等。
武漢分部。1921年9月成立于武昌,主任包惠僧,后由林育南、項德?。椨ⅲ├^任。領導下的主要工會組織有:漢口人力車夫工會、京漢鐵路江岸工人俱樂部、漢陽鋼鐵廠工會、武漢第一紗廠工會等。
廣東分部。1921年9月在廣州成立,主任譚平山,后馮菊坡繼任。領導下的主要工會組織有:廣州理發(fā)工會、廣東土木建筑工會、油業(yè)工會等。
山東分部。1922年6月成立,后并入北方分部,主任王盡美,后由鄧恩銘、王翔千接任。領導下的主要工會組織有:津浦鐵路濟南大槐樹機車廠工人俱樂部等。
勞動組合書記部及其五處分部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迅速把工人運動的火種散播全國各地,一時間“揚起赤旗三百萬,攪得周天火熱?!?/p>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