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小梅
〔關鍵詞〕親子溝通;家庭教育;兒童心理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0)25-0071-01
上個星期,五年級的女兒如愿以償收到了她一直渴求的兒童節(jié)禮物——水晶滴膠。直到她做好一個戒指環(huán)的成品舉著送給我的時候,我才知道水晶滴膠是做什么用的。
孩子的世界,有時候就是這么難懂。印象里,一直認為她們的言行都是極幼稚的,但當我看到她收到禮物興奮得手舞足蹈的那個樣子,我才知道:對于孩子來說,順其意愿就是最好的禮物。
以前,我可能會給她買一件公主裙、幾本書,又或者是自行車,但是那些禮物里其實是摻雜著我的想法在里面的。我想讓孩子按照我的設定過美好的生活,我想讓孩子多讀幾本書;我想讓孩子鍛煉一下身體……我的想法都沒有錯,但是孩子收到禮物的感受是不能和收到水晶滴膠相比的。
那天下午,當女兒在家里鋪開水晶滴膠所有的材料準備大干一場的時候,我提了一句,“要不要讓你的好朋友小黃同學一起來家里合作?”孩子幾乎是跳著親了我一口,大聲說:“媽媽我愛你!”
兒童,本性是天真的。他們真實、自然,對任何事物所產(chǎn)生的興趣也全是出自本心。只不過在長大的過程中慢慢產(chǎn)生了思想,慢慢有了自己的判斷,不再覺得父母都是對的,對周圍的人也能分辨一二。我已經(jīng)能夠感覺到,處于小學中高階段的女兒,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成長道路上的第一個小小的叛逆期。她的叛逆表現(xiàn)為對大人們給自己的評價感到委屈,甚至不服、頂撞。有時候,從父母的角度來說,我是希望她更多地保持本然的天真,不要過早地懂得察言觀色。孩子就應該是孩子的樣子,比如那天當她收到水晶滴膠摟著我親親抱抱的時候,我知道這個她主動要求的兒童節(jié)禮物真的讓她節(jié)日快樂了。
在平時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我其實很不主張家長式的強制和咆哮式的命令。因為這些都是無效甚至是負效的。我堅信天真是兒童的天性,我們對孩子的成長需要順其自然地引導,這就需要我們和孩子溝通時記得孩子們的天真。不能過于強制地去執(zhí)行自己的某種主張而讓孩子長期得不到內(nèi)心愿望的實現(xiàn),從而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女兒很喜歡動物,從小到大,從未改變過。每學期定動物雜志;每天做完作業(yè)下樓投喂流浪狗;甚至要堅持做一個素食主義者,立志長大了要當一個動物科學家……雖然是小孩子的理想主義,但每個孩子的夢想都需要鼓勵。我愿意相信孩子的這份熱忱會因為她對動物的喜愛而凝聚更多的品質,比如善良、細致、勇敢,比如鉆研、堅持、不懈。
我不想去定義什么是好教育,但是至少能蹲下來傾聽孩子的聲音,看看孩子的表情,讓孩子把話說完,把氣撒掉,把淚流掉,之后再去說出我們家長的想法,然后進行平等的對話。在此基礎上,可以辯論,可以探討,可以進行引導,畢竟大人的認知和閱歷會起到一定的作用。要在情緒平和的時間進行溝通,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內(nèi)心,尊重孩子的天真,順其自然加以引導。我想,這樣的做法比那種咆哮式的嘶吼更能讓孩子尊重你。這樣,孩子也會更愿意聽你的話,喜歡你,從而愿意親近你,相信你,樂意和你吐露心聲,說出她的小心事。
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可復制的,對每一個孩子的教育都是不同的,所以,我們在和孩子一起成長的“私人訂制”的教育之路上,要記得他的天真。畢竟,我們都天真過。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市華莊中學,無錫,214131)
編輯/衛(wèi) 虹 終校/張國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