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梅
【摘要】在小學階段,語文教學是最基礎的學科,其教學效果直接影響著其他學科的教學質量,影響著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問題分析能力的養(yǎng)成。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低年級的識字與寫字教學具有一定的難度。本文重點以部編版教材為例,針對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旨在提升小學生識字寫字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關鍵詞】部編版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
對于學生來說,識字與寫字是學習語文學科以及其他學科的基礎,是提升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必備技能。而識字與寫字的過程也是學生由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的階段。而且,小學生的識字量越多,書寫能力越高,其未來的閱讀能力、學習能力以及交際能力才會越好。
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整個小學階段要求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能正確整的書寫漢字,并有一定的速度。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識字教學要體現(xiàn)“認寫分開、多識少寫”的原則。小學1-2年級的目標是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個左右會寫。這占小學六年識字總量的50%還多,識字量如此之大,怎樣化難為易,有效地提高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效果,探求出既減輕學生負擔又提高識字效率的方法,使學生自主高效地學習,是我們現(xiàn)在急待解決的問題。為此,我們應該立足現(xiàn)實,結合兒童的年齡特點及農(nóng)村孩子的認知水平,不斷探索、嘗試,摸索出一些適合農(nóng)村孩子識字教學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來增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識字效率。
一、傾注愛心,點燃孩子希望的火花。
孔子《學記》言――“親其師,信其道”。農(nóng)村大多數(shù)孩子是留守兒童,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屬于感情缺失的人群。為了和孩子達成心靈上的共識,我經(jīng)常在課間和他們談心,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力所能及地給孩子們一些生活上的幫助和支持。很快,就和孩子們打成了一片,跟他們在一起會覺得其樂無窮。在課堂教學中,我也有意識地多使用激勵性語言,比如,“同學們愛動腦筋了!”,“某某同學真勇敢,敢舉手回答問題了!”……這樣,孩子們變的大膽了,臉上的笑容多了,學習主動了,班上調皮搗蛋的學生少了。幫助孩子們樹立了自信,讓他們看到了學習的希望,這樣他們喜歡聽你的課了,也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當中。
二、情境識字,激發(fā)了學生的識字興趣。
在《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實施建議”中明確提出,在識字教學中,要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如在教學《四個太陽》時,我是這樣創(chuàng)設情境的:我先猜謎語導入,設計意圖是為了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自然過渡到下面的學習。后來引入新課:我們都知道天上只有一個太陽,可是有一個小朋友卻畫了四個不同顏色的太陽,同學們想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想!”于是,我打開提前做好的課件,出示謎語: 一個老公公,面孔紅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時來上工。吊足了孩子們的胃口。在孩子們興致勃勃地猜完謎語后,我就鼓勵孩子們自主探究識字,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漲,學習效果也驚人地好,一節(jié)課的識字任務孩子們輕松愉快地完成了。在識字寫字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可以有效提升教學過程的趣味性,保證學生識字寫字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可以利用圖片與漢字相結合的形式,給學生以視覺刺激,不僅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對識字寫字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加深學生對生字的記憶與理解[1]。
當然,在教學中,我們還可以結合一些簡單的識字游戲,如“摘果子”、“采蘑菇”、“找朋友”、“猜謎語”等,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情境中識字,學生不再覺得學習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了,真正達到了寓教于樂的目的。
三、自主識字,調動了學生識字的積極主動性。
在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過程中,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主動進行識字寫字的學習,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學習方法來進行識字寫字的學習,學生才能夠感受到識字寫字的學習樂趣[2]。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識字基礎,在教學中,鼓勵學生自主識字,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檢查自學情況時,我讓學生自己板書生字、組詞,其他學生補充,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爭先恐后地上臺去寫,有的字竟然組出了七八個詞,組的好多詞都出乎老師的意料。為了爭取上臺的機會,孩子們會在預習時想方設法盡可能多地給生字組詞,學生對家庭作業(yè)也不再抱著完任務的態(tài)度,慢慢地養(yǎng)成了主動鉆研的學習習慣。
四、生活識字,拓寬了學生的識字途徑。
生活有多大,語文學習的外延就有多大。在生活中我們不但能將學到的生字進行鞏固,還能學到許多新字。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把學習生字與現(xiàn)實生活結合起來。比如在教學《姓氏歌>>時,我提前布置學生詢問家長及親朋好友的姓、名,在交流中學生知道了一些中國的姓氏文化,同時認識了許多生字。我還鼓勵學生把生活中接觸到的廣告牌、各種報刊雜志收集起來,剪剪、畫畫、貼貼,就成了圖文并茂的“識字課本”。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動手、動腦,互相學習,體會收集、整理、編排的創(chuàng)造樂趣,增加了識字量,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起到了一舉兩得的作用。
五、競爭中識字,增強了學生的識字動力。
在每一階段的學習中,針對學習內容,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識字目標,鼓勵學生多種途徑識字,定期展示識字成果,評選出每期的“識字明星”,對優(yōu)勝者給予獎勵。此外,還可以利用兒童“好勝心強”的特點,組織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如識字大王擂臺賽、故事會、辦識字手抄報等,學以致用,豐富了學生的生活,使學生獲得了成就感,進一步增強了學生學習的動力。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給孩子一片藍天,孩子將還你一片艷陽!識字教學充滿樂趣,只要我們多動腦筋,勤于思考,想出更多的好方法、好點子,為孩子們搭建更多更好的識字平臺,讓更多的農(nóng)村孩子快樂地走進語文識字世界,從而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yǎng)學生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學生的學習就會變得積極主動,識字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劉松.參悟教材點,練好童子功———部編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材寫字教學的梳理與策略[J].學苑教育,2018(14):86.
[2]張潔.用好部編教材創(chuàng)新識字教學[J].遼寧教育,201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