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云
過去能用到極致的物件,現在可能僅僅因為“不喜歡了”“用膩了”就被淘汰出局。但多問一嘴,我們會因為在消費上的“任性”“為所欲為”“無拘無束”而感到快樂嗎?
從“光盤”到垃圾分類的消費反思
作為中國最知名的公益品牌之一,“光盤行動”2013年發(fā)起,宗旨是餐廳不多點、食堂不多打、廚房不多做,養(yǎng)成生活中珍惜糧食、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的習慣。2020年響應號召,全國上下又再度掀起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yǎng)節(jié)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jié)約為榮的氛圍。
該“光盤”的,或者說厲行節(jié)約、適度消費的,僅有糧食嗎?
根據國家發(fā)展改革委、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發(fā)布的《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里,2020年底前,46個重點城市的城區(qū)范圍內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蘇州是其中之一。蘇州于6月1號正式實施《蘇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
隨著城市居民對垃圾分類的日漸嫻熟,人們對產生的垃圾的態(tài)度也在發(fā)生著變化:一是為了減少垃圾分類時不必要的麻煩,不被督導員“批評”,干脆減少一部分可有可無的消費。比如不再在家里點奶茶、串串之類。沒有這些消費自然就沒有相應的垃圾產出,也減少了一些較有難度的復雜垃圾分類處理。二是各個社區(qū)為貫徹更徹底的垃圾分類,常常舉辦很多活動,并擴展出去,變廢為寶之類,也使得城市居民再思考,從這到底屬于哪一類垃圾,轉而思考這到底算不算垃圾、要不要扔,進而逆向思維審視自己的消費行為,這臺燈該不該換,能不能再用段時間?押后新舊交替時間。這也貫徹了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的宗旨。
千禧年之后,我們國家的各項事業(yè)都有了飛躍式的發(fā)展。表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就是生活水平的極大提高。特別是在蘇州這樣的城市里,千禧年之前很多人的家庭生活條件已屬不錯,日常生活、學習、工作所需要的家電、電腦、手機等都能買上,但跨過千禧年之后的二十年里仍然有了大跨步式變化。家電、電腦、手機不行就馬上換,有時候因為覬覦新功能、新科技,令這些物件“被迫式下崗”。新功能、新科技固然很好用,但是淘汰下來的物件如何處理成了問題。尤其是手機,你不敢也不該唐突地以二手貨處理,因為你殘留的支付信息或將成為被不法分子利用的漏洞。消費,偶爾也成了讓人“頭疼”的事,消費得越多,有時麻煩越多。
多余的財富只能夠買多余的東西
處于消費時代的我們擁有什么?很多很多。
女人節(jié)省了去商場逛街的時間,即便新冠疫情也不影響她購買的速度,在家時間待得長了,反而成了她“排解寂寞”、不斷消費的理由,家里各種生活快消品都是以“打”計量、囤貨的,衣柜里的衣服可以不重樣的穿上一整季度;男人又換上1個新手機,美其名曰“支持華為”,家里頭3臺電腦是基本配置,可能還沒包括平板;即便只能在家一對一視頻,孩子還是按部就班地上著各門功課的課外輔導;就連老人都不甘示弱,跟著小區(qū)里的老人,每天都買回來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
擁有這么多東西的我們,覺得開心、滿足、踏實嗎?并不。常?;嫉没际?,明明有很多事要做,但無法長驅直入地一一“掃雷”,工作、學習、家務的效率并沒有想象得那么高。我們明明擁有的越來越多,卻越來越疲憊不堪。而這一切的擁有,原本是為了更舒適、更美好的生活。“多余的財富只能夠買多余的東西,人的靈魂必需的東西,是不需要花錢買的。”百年前,梭羅在名著《瓦爾登湖》中的娓娓道來,卻在當今時代的浮光掠影中顯得越發(fā)深刻。
停下茫然地獲取,回歸最初的理想,或許你已經發(fā)現了這個事實:生活過得好不好和你擁有多少物品毫不相關。
喬布斯年輕的時候覺得各種家具都不好看,于是住在啥也沒有的一件空房間里。老喬那陣子日子過得不好嗎?沒有,事業(yè)上他在做改變世界的事情,生活上和朋友彈吉他玩玩唱唱,啥也不耽誤。他的生活很好,盡管屋子里空無一物。
上世紀80年代,西方“極簡主義”開始風靡;本世紀初,“斷舍離”文化在日本悄然盛行。如今,與“極簡主義”“斷舍離”文化有著異曲同工意義的“光盤行動”也在越來越多的中國青年,特別是一些精英階層里推廣開來?!昂喖s生活的72條觀念”、“關機的生活才是正常的生活”等成為了熱門話題。
“簡單生活”是目標明確,剔除干擾的生活方式
我們所追求的,究竟是怎樣的生活?
一個幸福的小家庭,一雙健康的父母,一個攜手一生的愛侶,一兩個可愛的孩子;幾個交心的知己;一份熱愛擅長,并可以當作終身職業(yè)的事業(yè);一兩個愛好,時常讓自己沉迷其間,忘了時間和生活細碎中的不愉快……
略去表面的假象,本質得以清晰呈現。我們真正想要的,從來都是“小而美”“少而精”。
明確內心真正的渴求,就知道該如何去改變、提升我們的生活。
首先是物盡其用,用到不能用為止。“我家里的餐桌還是上世紀70年代的,沙發(fā)是上世紀80年代的,三代人用過?!币晃弧昂唵紊睢狈钚姓唑湴恋亍办乓?。這不代表我們要使用破破爛爛的東西,但確實,經典、堅固的家具物件能夠穿越時間的羈絆,用上幾十年甚至上百年,而不是所謂的快消品,經不起時間的磨練,尤其是當我們的經濟條件已經有了本質上的提升,在自己能夠承受的范圍內,提倡使用品質更好、經久耐用的物件,讓歲月再給它們增添一層屬于你的迷人氣質。
另外是不攀比、不跟風。任何品牌,盲目跟從潮流、沒有自身風格,都無法成為經典,意志不夠堅定、目標無法明確的人,是無法獲得可貴的成功的。沒有必要為了不切實際的面子、虛榮而犧牲終極的實際利益,吃多少點多少,該打包打包,該多少花多少。堅持自己的步調,形成自己的行事準則、處事風格,走自己的路,成就自己的經典。
在這個信息泛濫、以假亂真的時代,還有一項必須減少,忽略不必要和過多的信息干擾。成年人應有該有的判斷力,獲得自己需要的知識、信息,而不是盲目聽信,聽風就是雨,“玩物喪志”,耽誤了該做該干的正經事。
追求精致而簡單的生活,并不是“苦行僧”式的自虐,而是一種更為人性化、經濟環(huán)保、不會成為我們做出正確決定的羈絆,同時又目標更為明確,向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生活方式。
從物質的暴發(fā)式消費,回歸心靈的真正渴求
簡單生活里消減、簡化的,是現代人過多的欲望。
無論古今,無論中外,無論貧富,“簡化欲望”都可以達到“簡化生活”“簡單生活”的目的。因為它是從主觀欲望著手的,所以對任何經濟狀況的人都是有效的。
道家“大道至簡”,墨家“節(jié)用節(jié)葬”,儒家“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還有諸葛亮《誡子書》中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莊子的淡泊、陶淵明的閑適都源自于此。欲望有限,所以能滿足于最簡單基本的生活。
《莊子·逍遙游》中說:“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碧嵝阎覀儯總€人基本的生活需求和實際上能在世間享受的東西非常之少。如一只口渴的鼴鼠到河邊喝水,充其量也就是把整個肚子喝撐了,再多余的河水對它來說沒有意義。可是,現在很多人的欲望卻能膨脹到想要占領整條河流,這又有什么必要呢?
有時,我們會回憶過去的時光,簡樸單純,不需要過多思考之外的事務。捫心自問:風月依舊,今日是否有吟風頌月的閑情?美好依舊,只是人心異也。去除不必要的欲望與雜念,才能勇往直前,向著該有的目標飛速前進;才能感悟到身邊的美好,更珍惜當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