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應海
配合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寫作訓練:思路要清晰。
思路清晰是寫作的基本要求。所謂寫作思路,就是指謀篇布局時的思維線路或軌跡;反映到文章中,就是各部分之間的先后順序和內(nèi)在聯(lián)系。那么,我們在寫作時如何才能做到思路清晰呢?
第一步:明方向。拿到一個作文題目,首先要確定寫作主旨,只有定下了文章的中心,才能有目的地去選取合適的材料,才能扣住主題設(shè)計文章的結(jié)構(gòu),安排好文章的詳略,從而讓作文中心突出。
其次,要根據(jù)主題確定寫作方向,有的放矢,去考慮寫什么,怎么寫。
明確寫作方向要做兩方面的事,一是選擇文體。如果題目不作要求,那就既可以寫成記敘文、散文,也可以寫成說明文、議論文。如果題目有明確的要求,或者局限性很強,那就不能隨意而為。比如《 ? ? ? ?二三事》《這天,我回家晚了》這兩道作文題,就只適合寫成記敘文,《對 ? ? ? ?的一次訪問》既可寫成記敘文,也可寫成游記、說明文等。
二是選擇切入角度。正常情況下,大家寫作時都是從正面切入,比如寫《 ? ? ? ?二三事》,同學們一般都會寫讓人心生溫暖和感動的事,塑造正面人物形象。除此之外,也可逆向思維,反面切入,比如寫讓人傷心、讓人憤怒、讓人遺憾的二三事,對一些人、一些現(xiàn)象進行批評,發(fā)出控訴,這樣也能令人耳目一新。
第二步:定順序。有了明確的寫作方向后,下面就可以選擇素材,確定寫作順序了。寫作順序就是先寫什么后寫什么,這是確保文章思路清晰最為關(guān)鍵的一步。如果寫記敘文,一般可以時間推移為序,或以空間變換為序,也可以時空交互發(fā)展為序?qū)懭擞浭?。行文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將表示時間、空間或時空變換的詞突現(xiàn)出來,形成一條清晰可見的線索,從而將全文連成一個有序的整體。比如你準備寫一篇題為《植物二三事》的作文,講述村里老人義務植樹的事,就可按時間先后,把這些老人植樹、護樹過程中的艱辛、快樂有選擇性地呈現(xiàn)出來。
如果寫繪景散文、游記或參觀記,一般可采用移步換景的方法,讓時間、空間有序變換,各種景色依次出現(xiàn)。比如寫《對海濱公園的一次訪問》,就可人走景移,一個畫面接著一個畫面進行描繪,有條不紊,井然有序。
如果寫說明文,既可按空間順序進行說明,也可按時間順序進行說明,還可按邏輯順序進行說明。比如介紹家鄉(xiāng)的一處古跡,就可按照方位順序,由遠而近、由外而內(nèi)、由下而上進行說明;介紹家鄉(xiāng)的日出等自然現(xiàn)象時,就可按時間順序,寫景色的變化過程;介紹家鄉(xiāng)某種古老的生產(chǎn)工藝,就可按邏輯順序進行介紹。
一旦理清了寫作順序,文章就基本上有了雛形,這樣寫出的文章,思路自然會格外清晰,脈絡(luò)會特別分明。
(同步范文見24、25、26、27頁《這天,我回家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