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梅
【摘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必不可少的教學內(nèi)容,也是培養(yǎng)學生理解能力和文字能力的有效途徑。閱讀教學是一項綜合性的教學內(nèi)容,對于培養(yǎng)小學生多方面的語文能力有促進作用。因此,語文教師應(yīng)該積極采用讀寫結(jié)合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提高閱讀水平的同時提高寫作能力。讀寫能力兩者相互促進,從而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水平。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讀寫結(jié)合 精讀課文 語言材料
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遍喿x是寫作的基礎(chǔ),寫作是在閱讀基礎(chǔ)上的必然發(fā)展。《九年義務(wù)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作文教學要與閱讀教學緊密結(jié)合。在閱讀教學中使學生懂得怎樣選擇材料、組織材料,怎樣確定中心,怎樣準確的選擇詞語,寫出通順的句子,怎樣連段成文,并注意前后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作文教學時,要指導學生靈活運用在閱讀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庇纱丝梢姡W作文教學必須注意引導學生從閱讀教學中吸取營養(yǎng),并通過學生自己的寫作實踐,鞏固從閱讀中獲取的寫作知識,并在作文中逐步運用。從表達的技巧上講,作文要考慮中心,閱讀要理解行文思路;作文要考慮結(jié)構(gòu)布局,閱讀要理解主次。從表達的內(nèi)容上講,作文是語言的外化運用,閱讀是語言的內(nèi)化理解;作文涉及的對象是人、事、物,用作閱讀的課文也是描寫人、事、物。這一切均說明小學作文教學要做到“讀”和“寫”的緊密結(jié)合。怎樣結(jié)合呢?我在教學中體會到要從如下方面考慮。
一、過好字、詞、句關(guān),積累語言材料
教學生閱讀課文,是通過字、詞、句來理解內(nèi)容,同時又學習了作者遣詞造句的方法。從閱讀講,抓字、詞、句的語言基本功訓練,是在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從作文講,閱讀課中抓字、詞、句教學,又是在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因為字、詞、句是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基本材料,沒有一定的字、詞、句是說不清、道不明的。教師要有意識的、經(jīng)常的重現(xiàn)這種讀寫結(jié)合,在閱讀教學中教授字、詞、句時要聯(lián)系到學生在作文中出現(xiàn)的字、詞、句的錯誤用法,及時地加以點明。在教學中,對字的音、形、義,詞的引申義、比喻義、近義詞、多義詞,語句中的深刻含義、關(guān)鍵句、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以及句子的主從關(guān)系都要讓學生理解。在理解的同時,抓運用,多進行模仿練習。另外,還要通過摘錄優(yōu)詞、佳句、成語、諺語和古詩詞來積累一定數(shù)量的語言。
二、精讀課文,體會寫作手法
精讀課文就是對寫作例文“細嚼慢咽”,從中體會寫作手法。如教學《爬山虎的腳》一課中,讓學生通過精讀課文,詳細地觀察爬山虎這種植物是怎樣生長,怎樣攀爬到墻壁上的,葉子是什么形狀的,文章最終是要表現(xiàn)什么?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帶著問題去讀,就會思考,在頭腦中有意識地搜索問題的答案,并且學會觀察,教學中抓住關(guān)鍵詞朗讀體悟文章的表達方法。在這里,觀察是智慧重要的能源,讓學生模仿本文的寫法,寫一篇觀察日記,學生會覺得這種學習活動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愉快地體驗。仿寫課文是將閱讀和寫作結(jié)合起來進行教學的最為直接的方式。仿寫首先閱讀,掌握文章的內(nèi)容和內(nèi)涵,深刻理解課文然后才能進行仿寫。而仿寫也是一項非常鍛煉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教學方式。在仿寫過程中,學生需要對原文進行分析,理清原文的行文脈絡(luò)、學習其中的寫作手法,比如,前后呼應(yīng)、承上啟下、開篇點題等?;蛘呤菍W習原文的謀篇布局、主要使用的修辭手法、使用得比較新穎的詞語和句子等。經(jīng)過分析之后,才能按照要求重新組織文字進行仿寫。對于語文知識基礎(chǔ)比較薄弱的小學生來說,仿寫能夠降低寫作的難度,也能在仿寫過程中積累一些寫作的技巧,因此比較實用。比如,在學習《鳥的天堂》一課后,要求學生模仿巴金的寫作筆法,來把家鄉(xiāng)的一處景物進行描寫,也可以作為課堂練筆布置下去。
三、博覽群書、積累素材、觀察生活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倍嗝葱蜗蟮乇扔?!要讓學生在書的海洋里“蕩舟”,教師要給學生提供一些他們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介紹一些科普文章、文學作品。從體裁上可以讓他們?nèi)プx詩歌、散文、童話、小說;也可以走出去,了解祖國的東西南北、都市鄉(xiāng)村、平原高山;也可以通過廣播、電視節(jié)目,如《動物世界》《人與自然》《祖國各地》去獲取知識。生活中,可以鼓勵學生觀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小學生對有趣的事物可以保持較長時間的注意,讓他們觀察小玩具、小擺設(shè)、小動物,讓他們寫小臺燈、小貓、小狗的外形,再加上想象和聯(lián)想,賦予它們?nèi)说膭幼?、語言、情感;深入地觀察人與人互相問好時的談吐,向人致謝時的行動、語言、走路時的姿態(tài),吵架時的表情,生氣時的樣子,大笑、小笑、微笑時各是什么神態(tài)。這樣通過日積月累,手頭的各種素材增多了,寫起來就會感到“有米下鍋”,寫作能力地提高便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四、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
日記是一種以文字形式記錄生活的方式,對于鍛煉小學生的觀察力、思維活躍性以及寫作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從小培養(yǎng)學生寫日記的習慣,不僅能夠在寫作中逐漸掌握寫作技巧和手法,提高寫作水平,也能夠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保持心理健康。寫日記應(yīng)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最開始可以記錄一些簡單的事物,基于小學生自己的情感和愛好選擇話題和內(nèi)容;在學生的詞匯量更加豐富的時候,語文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進行提高性的寫作訓練。比如,讓學生在日記中使用到當天學習的課文中的一些動詞、形容詞,等等。
五、注重讀與寫結(jié)合
進行了形式多樣的閱讀,也積累了一定數(shù)量的素材,并不等于就會寫作了,還必須通過改寫、擴寫、縮寫、續(xù)寫、仿寫這些方式反復的模仿,讓學生掌握“照葫蘆畫瓢”的本領(lǐng),然后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從“形似”到“神似”,便會成功的。比如,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對“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故事的結(jié)局進行改編,給凄慘的小女孩一個別樣的結(jié)局。通過大膽地續(xù)寫和改寫,小學生可以盡情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而帶著興趣地寫作往往能夠吸引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從而提高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課堂效率。
總之,我們要注意引導學生從閱讀教學中、生活中攝取營養(yǎng),借助學到的手段和技巧,運用到寫作文中去,通過運用反過來又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把“讀”與“寫”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既有利于閱讀,又有利于寫作文,讀和寫的能力便會相輔相成、和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