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新紅
2011年科學史著作《哥白尼問題:占星預言、懷疑主義與天體秩序》(以下簡稱《哥白尼問題》)在美國出版后,立即在學術界引起極大的關注,成為21世紀文藝復興領域,尤其是哥白尼研究領域重要的研究成果。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歷史學教授羅伯特·S.韋斯特曼,本書是他歷經23年研究哥白尼問題而完成的著作。
該書闡述了15~17世紀,以哥白尼、伽利略、開普勒為代表的近代天文學家是如何從舊式的古希臘天文學、占星學轉向“日心說”為代表的近代天文學,如何在“文藝復興”這一變革時期的復雜背景下,發(fā)動具有顛覆性意義的科學革命的。
朱孝遠是這本書的審校,他表示,《哥白尼問題》出版后備受矚目,很重要的一點是,提出了與“范式替換模式”不同的“延續(xù)發(fā)展模式”。
眾所周知,范式的概念和理論是由科學史家托馬斯·庫恩提出的,他的《哥白尼革命:西方思想發(fā)展中的行星天文學》是一部科學思想史名著。與強調決裂、替代、革命的庫恩不同,韋斯特曼認為有關哥白尼的研究尚未完結。他覺得庫恩有把哥白尼過于現代化的傾向,例如庫恩稱哥白尼“屬于文藝復興時期少數群體的天文學家,他不相信占星術”。
韋斯特曼在開始撰寫《哥白尼問題》時,他的觀點與庫恩沒有什么不同?!叭欢旈喿x了大量占星預言的文獻后,我注意到了以前未能注意的聯(lián)系?!笔聦嵣?,哥白尼與占星術家們有著親密的交往。
相比庫恩宏大的歷史哲學研究方法,韋斯特曼的研究則精微地向讀者展示這一顛覆性學說在具體歷史實踐發(fā)展中的漫長與曲折。韋斯特曼的研究表明,在正統(tǒng)與異端、天文學和占星術、舊傳統(tǒng)與新解釋之間,就其深處來說,有一種內在的一致性,它們甚至在對峙之中也相互滲透。
韋斯特曼表示,哥白尼所處的時代是個過渡時期,很多觀點是新中有舊、舊中有新,新、舊都是夾雜在一起的。
這本書展示了在那個復雜背景下歐洲社會的復雜圖景,政治、社會、哲學、宗教、社會、文藝復興、宗教改革、黑死病與占星術、天文學之間的各種關聯(lián),還講述了哥白尼、第谷、開普勒、布魯諾、伽利略等多位著名天文學家的人生軌跡,并將其與印刷術普及、大航海時代、教皇保羅三世的統(tǒng)治、美第奇家族的贊助等重要的歷史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串聯(lián)起來。
無怪乎韋斯特曼花了這么長時間寫一本書,當朱孝遠問他是否值得時,他表示:“我的一生就是要把這本書寫出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