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秀穎,賈 影,時國松
(1.北京交通大學 海濱學院,河北 黃驊 061100; 2.北京交通大學 土建學院,北京 100000)
目前,我國大量在役橋梁達到或超過使用年限,急需要對橋梁進行維修和加固處理[1]。如采用簡支梁連續(xù)結構體系轉換加固法對各類中、小跨徑的簡支梁橋的加固,有效提升了梁橋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但該類方法導致支座負彎矩區(qū)混凝土開裂,影響橋梁耐久性[2-4]。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在傳統(tǒng)加固方法的基礎上,一些新型的加固材料被應用于橋梁加固與檢測領域中[5-7]。纖維復合材料,因其質量輕、強度高、工藝簡單的優(yōu)勢,被用于提高混凝土的使用性能[8-10]。在普通混凝土中加入適量鋼纖維或其他金屬纖維增強材料[11],能夠有效提升普通混凝土的抗拉、抗剪和抗沖擊強度[12-14],橋梁的抗疲勞、開裂后韌性也能大幅提高[15]。本文選擇我國數(shù)量龐大的T型簡支梁橋為對象,通過有限元方法建立鋼纖維混凝土橋梁構造的塊體數(shù)值模型,分析不同鋼纖維設計參數(shù)下橋梁的應力狀態(tài),獲得鋼纖維混凝土鋪裝加固層合理的設計長度和厚度。
簡支梁橋面連續(xù)段是由不同簡支主梁根據(jù)相同主梁跨徑,將相同類型的主梁鋪裝層連接成連續(xù)構造形式,僅在橋臺或過渡墩設置少量伸縮縫來實現(xiàn)連續(xù)梁橋面的平順[16]。橋面連續(xù)構造處于簡支梁橋變形較大處,受力形式復雜,且在實際設計施工過程中,橋面連續(xù)構造往往受限于設計人員的主觀性,導致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拉應力過大而出現(xiàn)開裂現(xiàn)象,造成橋面鋪裝層破壞[17]。針對于此,采用鋼纖維混凝土作為簡支梁橋面連續(xù)加固材料,最大程度的減小墩頂處橋面鋪裝的開裂程度,保證橋面平順特性。如圖1為橋面連續(xù)段示意圖。
圖1 橋面連續(xù)構造示意圖Figure 1 Schematic diagram of continuous construction of bridge deck
圖1中,在主梁和橋面鋪裝層鋪設塑料薄膜隔離,其中S為隔離長度,d為鋼纖維混凝土鋪裝厚度,h為主梁高度。在橋面連續(xù)段鋪裝層梁端2~3 m縱向鋼筋包扎柔性材料墊層來隔離鋼筋和混凝土,兩片主梁接縫處鋼筋網(wǎng)片連續(xù)不斷開,并在混凝土最表層鋪設一定厚度瀝青混凝土作為磨耗層,避免伸縮部位形成的開裂傳到混凝土面層。這種結構大大提高了橋面抵抗梁端變形程度,降低了應力集中現(xiàn)象。但是對于主梁二期鋪裝和汽車荷載作用下引起的應力未知,因此需要確定鋼纖維混凝土加鋪層具體結構長度和厚度?;诖?,選擇部分代表長度的T型梁橋分析不同鋼纖維橋面加鋪層長度和厚度下橋梁的應力狀態(tài)。
采用公路結構設計中應用較多的MIDAS/Civil建立簡支梁橋的有限元模型。該軟件提供了不同類型的單元個建立三維實體模型。本文中考慮到簡支梁橋結構特征和計算量,采用SOLID45塊體單元模擬。橋梁縱向×橫向×豎向單元尺寸為0.2 m×0.1 m×0.1 m。全橋共劃分為45 245個單元,64 325個節(jié)點,如圖2為建立的簡支梁結構離散圖。
圖2 簡支梁結構網(wǎng)格圖Figure 2 Grid diagram of simply supported beam structure
由于鋼纖維混凝土鋪裝測和主梁橋面板隔離,采用受壓彈簧單元模擬鋼纖維混凝土層和主梁的鏈接方式,單元體只傳遞軸向壓力,不形成彎曲剛度,連接點上無旋轉自由度,因此采用剛性連接。模型的材料參數(shù)見表1。
表1 材料參數(shù)表Table 1 Material parameter table
根據(jù)鋼纖維自適應力混凝土加固橋梁情況。設計:一期荷載、二期荷載、三期荷載。其中一期荷載為原T梁自重荷載;二期荷載為T梁荷載+鋪裝層自重+防撞墻、護欄、燈飾=72 kN/m。三期荷載為二期荷載+車輛動荷載,其中車輛荷載根據(jù)JTG D60-2004規(guī)定中選定車輛荷載標準值。可以看出,一期、二期荷載均為靜荷載,三期荷載為動荷載。
采用鋼纖維混凝土沿跨度方向長度L,鋪設厚度d,預制梁高度h為變量,分析兩跨間鋼纖維混凝土鋪裝層產(chǎn)生的拉應力狀態(tài)分析。獲得L、d和h間的關系。對于跨徑10 m,對應梁高h=0.9 m;相應的有跨徑14 m,h=1.3 m;跨徑20 m,h=1.5 m;跨徑30 m,h=2 m;跨徑40 m,h=2.5 m。
首先加鋪層厚度一定,即d=8 m時,跨徑10 m時,獲得不同鋼纖維混凝土鋪設長度L下模型的應力狀態(tài),如表2所示。
表2 跨徑10 m的鋼纖維混凝土加鋪層應力參數(shù)表Table 2 Stress parameter table of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overlay with span of 10 m
從表2中可以看出,當d=8 cm時,隨著裝鋪層長度L的增加,各向應力均逐漸減小。當加鋪層長度在較小值內增加時,應力減少值明顯,L>50 cm后,隨著加鋪層長度增加,各應力值的降幅逐漸縮小,最后趨于平緩。當L=50 cm時,獲得的加鋪層有效應力遠小于鋼纖維混凝土的極限拉應力3 MPa,如圖3所示。此時再增加L時,對應力狀態(tài)的影響幅度相對較小,但增加加鋪層長度導致成本上升,從使用性能和安全狀態(tài)考慮,L=50 cm時能獲得較為理想的結果。
圖3 L=50 cm加鋪層拉應力云圖Figure 3 Tensile stress cloud diagram of L=50 cm overlay
表3為d=8 m時,跨徑20 m時,獲得不同鋼纖維混凝土鋪設長度L下,模型各位置方向的應力狀態(tài)。
表3 鋼纖維混凝土加鋪層應力參數(shù)表Table 3 Table of stress parameters of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overlay
當d=8 cm,跨徑為20 m時,各向應力隨著裝鋪層長度L的增加均逐漸減小,且后期減小幅度逐漸趨緩。當L=75 cm時,獲得的加鋪層有效應力遠小于鋼纖維混凝土的極限拉應力3 MPa,如圖4所示,此時從使用性能和安全狀態(tài)考慮,L=75 cm時能獲得較為理想的結果。
圖4 L=75 cm加鋪層拉應力云圖Figure 4 Tensile stress cloud diagram of L=75 cm overlay
表4為d=8 m,跨徑30 m時,獲得不同鋼纖維混凝土鋪設長度下模型的應力狀態(tài)。
表4 鋼纖維混凝土加鋪層應力參數(shù)表Table 4 Stress parameter table of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overlay
當d=8 cm,跨徑為30 m時,各向應力隨著裝鋪層長度L的增加均逐漸減小,且后期減小幅度逐漸趨緩。當L=100 cm時,獲得的加鋪層有效應力滿足安全使用要求,此時從使用性能和安全狀態(tài)考慮,L=100 cm時能獲得較為理想的結果。
當d=8 cm時,比較跨徑分別為10、20、30 m下鋼纖維混凝土加鋪層對應的理想長度分別為50、75、100 cm可以看出,隨著跨徑的增大,對應的加鋪層長度也在不斷增加。
圖5 L=100 cm加鋪層拉應力云圖Figure 5 L=100 cm overlay layer tensile stress nephogram
跨徑10 m,加鋪層長度為50、75、100 cm時,獲得不同鋼纖維混凝土鋪設厚度下模型各位置方向的應力狀態(tài),如表6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不同的跨徑下的各應力均保持在一定范圍內較小的變化,整體趨于平緩。
表5 不同加鋪層長度的加鋪層應力Table 6 Stress of overlay layer with different length of overlay layer
對于相同鋼纖維混凝土厚度梁橋,在三期荷載作用下,鋼纖維混凝土連續(xù)梁端附近產(chǎn)生最大拉應力。分析鋼纖維混凝土厚度d=8、10、12 cm,獲得對應梁高下的鋼纖維混凝土板有效應力如圖6所示。
可以看出,當鋼纖維混凝土厚度一定時,在相同跨徑下,隨著鋪裝長度的增大,有效應力逐漸較小,最終趨于平緩。當加鋪層厚度一定時,有效拉應力隨著跨徑的增加而不斷增大;當鋼纖維混凝土長度、跨徑一定時,隨著鋪裝厚度的增加,有效應力呈現(xiàn)出一個逐漸下降的變化趨勢,橋面連續(xù)厚度越大,跨徑越大,則隨著鋪裝長度的增大,梁橋的有效應力收斂也就越快。因此,根據(jù)相應的模型數(shù)據(jù),針對不同鋼纖維混凝土鋪裝厚度下,推薦相應的鋪裝長度見表6。
圖6 不同鋪裝厚度下的加鋪層有效應力云圖Figure 6 Effective stress cloud diagram of overlay layer with different pavement thickness
表6 不同跨徑下的鋼纖維混凝土設計長度Table 6 Design length of steel fiber concrete under different span
a.對于T型簡支梁,當鋼纖維混凝土鋪裝長 度和厚度一定時,隨著跨徑增加,鋼纖維鋪裝橫截面拉應力逐漸增加;當厚度和跨徑一定時,隨著加鋪層長度增加,橫截面拉應力下降,最終趨于平穩(wěn)。
b.根據(jù)T型簡支梁結構,考慮安全性能和經(jīng)濟性價比,確定鋼纖維混凝土加鋪層長度取值為50~100 cm,加鋪層厚度為8~12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