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黎娟
【摘 要】 根據(jù)素質教育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學應當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從而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提高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采用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和諧友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本文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實現(xiàn)學生個性發(fā)展提出切實有效的意見,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教師教學質量。
【關鍵詞】 個性;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在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絕不能忽視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培養(yǎng),語文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改變對其枯燥、機械的教學方法來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當學習興趣成為學生的學習動力時,學生就有足夠勇氣和耐心去面對難題。
一、提高學生課堂主體意識,實現(xiàn)學生個性發(fā)展
在語文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主體地位并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是至關重要的。隨著新課標的改革,我們需要對教學過程進行創(chuàng)新,運用新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鼓勵教學,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學習的欲望,從而有利于學生對語文新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尊重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把學習的主動權交到學生的手中,讓學生扮演一個積極學習者的角色,對新知識充滿好奇,積極主動與教師溝通,向教師提出關于語文學科的新疑問。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發(fā)揮著主導性的作用,主動涉獵新領域,發(fā)現(xiàn)新問題,提出新想法,主動與教師進行溝通,提高自己的自主學習的能力,積極地探索語文學科的奧秘。
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鼓勵學生成長
研究表明,鼓勵能引導學生取得成功。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給予及時的鼓勵和關心,給學生設立多個小的學習目標和一到兩個大的學習目標,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及時給予小獎勵,并向學生展示已完成和未完成的目標,讓學生切身體會自身的進步。完成大目標給予更多的獎勵,和學生一同回顧完成整個目標的過程,讓學生切身體會自己的成長歷程,使每個學生都能收獲學習的信心與成就感。例如,在講解《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這篇課文時,可以設置符合學生理解程度的教學目標,先設置一個小目標:找出課文中的生字;完成之后再設置一個目標:可以流暢地進行朗讀;最后設置一個終極目標:找出作者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通過課堂目標的設立,激勵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完成一個又一個課堂目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愛上語文。
三、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能力,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渴望探索真理的動力,同時促進和保持學習活動,尤其是對于學習更復雜、更有創(chuàng)造性的語文知識具有重要的意義。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興趣成為引導學生學習的關鍵。特別是在小學階段學生,他們認知能力有限,如果教師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是能使學生積極思考,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二是能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問題討論和解決中,就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而這兩點恰恰是語文學習的關鍵,只有積極思考、主動參與才能更好地學習語文。
四、設置個性化教學活動,創(chuàng)新學生互動形式
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對不同特點的學生加以關注可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營造一定的師生互動情境,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組織學生針對某一個問題進行探討,教師在團隊中起到引導作用,加強學生與教師的互動,增強師生關系,并且調動學生的熱情與積極性,進而使教學任務得以有效完成。例如,在學習《大青樹下的小學》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情景劇的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假扮課文中的學生,早上陽光明媚,鳥語花香,萬物蘇醒,學生在花香的氤氳中朗讀課文,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情景劇表演完成后,大家可以從自己的游戲扮演過程中切實地體會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也可以讓學生對課文故事展開想象,進行續(xù)寫,如果你是作者,你會寫一個怎樣的結尾呈現(xiàn)給大家,這樣寫的理由是什么,通過這種形式,可以大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樂趣,小學生對于故事的喜愛程度還是很高的,讓學生可以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通過這種進入情境中的方式,可以營造良好的師生互動情境,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五、創(chuàng)設積極主動的教學環(huán)境,實現(xiàn)個性化學習
讓學生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實現(xiàn)個性化學習,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課堂的教學中來,提高學習效率,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形成良好課堂教學氛圍,實現(xiàn)個性化學習,最重要的是,教師要豐富教學內容,組織多樣的教學活動,例如,在學習《聽聽,秋天的聲音》一文時,教師可以設置為戶外教學,教師帶領班級學生一起來到校園里感受秋天,聆聽秋風吹過時,樹葉沙沙掉落的聲音,聽聽露珠滴落的聲音,看大樹在秋風的吹拂下擺動身體,讓學生在大自然中,在日常生活中切實地感受到文章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境。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實現(xiàn)學生個性發(fā)展,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教師首先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形成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輕松的狀態(tài)下進行學習,學生的積極性和課堂參與的程度自然會提高,從而實現(xiàn)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總的來說,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思路,創(chuàng)設自由開放的教學氛圍、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積極參與、融入其中,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思考習慣,從而提高學習能力,促進自身的個性化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