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萍艷 徐鵬
【摘 要】 古詩詞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文化積淀的結晶,它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情感、觀念和智慧。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不僅豐富了語文教學的多樣性,還有助于學生建立正確的文學觀和價值觀。由于多種主客觀因素影響,當下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活動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難題,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際情況對此展開分析。
【關鍵詞】 古詩詞;教學;策略;分析
一、小學低年級古詩詞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首先,語文教師對古詩詞教學的思想認識程度不足。根據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語文教材基本選取淺顯易懂、內容簡單的古詩。部分教師思想認識有限,認為低年級古詩詞內容簡單明了,課前不需要充分準備,造成課堂內容程式化,教學方式機械簡單化,導致教學效果普遍低下,學生對古詩詞的抵觸情緒日益增長。
其次,教師本身缺乏扎實的古詩詞功底,部分教師專業(yè)知識匱乏,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往往只能按部就班地對教材知識點簡單羅列,一味地強調字詞的理解和記憶,不能做到引經據典,深入分析文本深層內涵,無法激起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
最后,教師教學的重難點以積累知識為主,而忽略了學生對文本的情感體驗。在制定小學古詩詞的教學目標時,教師基本都以提升學生的成績?yōu)橹鳎猩跽咧苯訉⒖键c作為教點,課堂基本圍繞“古詩詞的背誦和默寫”展開,忽略了學生對古詩詞的情感體驗學習。教師在分析古詩詞時,也很容易把古詩詞中涉及的歷史背景、蘊含的感情、人物的生平遭遇等多重元素忽視掉。
二、當前時期小學低年級學生古詩詞學習現狀
首先,小學低年級學生正處于學習的萌芽期,由于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還未形成,對新知識的學習主要依賴于已有的生活經驗。同時低年級學生天性好動,喜歡模仿,對音律、色彩都很敏感,因此注意力常常被形式多樣的活動、色彩鮮艷的事物所吸引。古詩詞教學的內容與他們現有生活體驗有一定差距,導致學生很難理解古詩詞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及蘊含的文化內涵。
其次,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學習局限性大。由于識字量和閱讀能力有限,加之古詩詞年代久遠,字詞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所以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會產生畏難情緒,難以從古詩詞中獲得美的體驗,僅僅把古詩詞學習當作任務來完成。
那么,在小學低年級的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該采用怎樣的教學策略才能讓學生真正走進古詩詞,拉近學生與古詩詞之間的距離,從而形成學生獨特的古詩詞體驗,感受古詩詞的意蘊之美呢?我從自身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歸納總結出如下教學策略:
1.吟誦
吟誦是古人創(chuàng)造的學習和欣賞古詩詞的藝術形式,它是遵循漢語的聲律特點,結合方言腔調,形成的一種特殊讀書方式?!耙鳌本褪前崖曇衾L了來讀詩詞的方法,它有一定的腔調和旋律,但沒有固定的樂譜?!罢b”是一種注重節(jié)奏韻律和情感態(tài)度的朗誦形式。所以“吟誦”重點在“吟”上,即強調把聲音拖長。這種方法必須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反復練習,學生可以一邊模仿古人讀書時的動作,一邊放聲朗讀,體會古詩詞學習的獨特魅力。
2.唱詩
古詩詞在古代就是和律而唱的,加之古詩詞本身就有平仄、押韻、對仗等特點,再加上古詩詞體裁短小精悍,讀來朗朗上口,特別適合配樂演唱。利用小學生天性好動、喜歡唱歌的特點,將古詩詞的文字與現代音樂的節(jié)奏結合起來,能極大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如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師譜曲的《春曉》《村居》等多首古代詩歌,節(jié)奏歡快明朗,特別適合低年級學生演唱。讓古詩詞教學的課堂上響起陣陣輕松歡快的音樂,是古詩詞教法新的探索與實踐。
3.擴寫
古詩詞語言凝練,概括性極強,其中許多單音節(jié)都能擴寫成雙音節(jié)詞語。在鞏固古詩詞學習時,可以讓學生根據內容,用現代漢語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這樣做的目的是加深了學生對古詩詞內容的理解;拓寬了學生的想象和聯想力;提升了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也可以把“擴寫”的教學形式布置成寫話練習,將詩人的見聞、經歷,通過學生個人的理解寫進他們自己的習作中。
4.詩配畫
教師可以根據古詩詞的內容,安排學生進行兒童畫創(chuàng)作,以這種獨特的方式來表現中國文化的魅力,同時也展現了中國古詩詞和兒童畫結合的獨特韻味,使學生能輕松愉快記住古詩。詩配畫是低年級古詩教學常用手段之一,教師可以在新課預習之前或新課結束后,鼓勵學生根據詩詞意思創(chuàng)作圖畫。倘若將古詩詞的背誦或翻譯作業(yè)改成繪畫,將內容用畫筆勾勒出來,這種教學形式上的新穎變化,能讓原本懵懂的學生輕易感受到古詩詞的畫面感和意境美,從而愛上古詩詞。例如《村居》《詠柳》《絕句》等詩,就很適合用詩配畫這種形式教學。
5.誦讀感知
誦讀感知一般由教師范讀課文,或學生依據注釋閱讀古詩。在學生對文本的內容有了初步的認識后,教師要求全體學生讀準字音,查找生詞和典故,最后找出古詩詞中描寫的事物有哪些。這種方法可以做拓展延伸,比如教師在課堂出示類似的古詩詞,要求學生快速找出其中的規(guī)律。通過反復練習,學生基本能做到輕松找出古詩詞中的景物和地點。
“誦讀兒歌、童謠和淺顯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是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低年級古詩詞學習制定的學習目標。為了達到這一目標要求,就要不斷提高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我們在教法研究上要本著實用、高效、發(fā)展的原則,使低年級古詩詞教學課堂充滿趣味,讓教學效果更明顯。
【參考文獻】
[1]黃靜怡.淺談小學低年級古詩詞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