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眾書評雜志眾多,很多報紙也自帶書評欄目,較有影響力的書評報刊包括Publishers Weekly(《出版人周刊》)、Kirkus Reviews(《柯克斯書評》)、The New Yorker(《紐約客》)、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紐約時報書評》)、Library Journal(《圖書館雜志》)、Booklist(《書單》)等。上述書評報刊在美國出版界占據(jù)權(quán)威地位,影響著書店以及圖書館的購書決策、媒體的宣傳、讀者的購書傾向、電影界人士的拍片選題等。
《出版人周刊》是一本周刊雜志,被譽為“優(yōu)秀出版物的風向標”,《〈夏天〉美國版喜獲〈出版人周刊〉星級評論》,引自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官網(wǎng),http://www.21cccc.cn/mainpages/NewsInfo.aspx?ID=1836&NewsType=LE102|LE105。其目標讀者是出版商、圖書銷售商、學者、學術(shù)機構(gòu)、作家和媒體。該雜志及其網(wǎng)站每年報道上萬本書,每期有上百篇書評,每篇書評僅有兩三百字,簡要介紹故事情節(jié)、創(chuàng)作背景,并配有簡短的評價文字。入選圖書包含文學類、非虛構(gòu)類、勵志類、靈異類,以及兒童書籍。該雜志的流通渠道廣泛,既可訂閱,也可在報攤上購買。少數(shù)獲得《出版人周刊》星級好評的作品會獲得媒體關(guān)注,獲得書商青睞的機會也會大增。
該周刊書評的作者多是自由撰稿人。他們多為學者、教授、圖書館工作人員等專業(yè)人士,有較高的文學鑒賞力,其評論具有較強的權(quán)威性。雖然《出版人周刊》書評者的立場并不代表雜志的立場,但從對書籍的選擇到對評論者的選擇,都能體現(xiàn)出該雜志的眼光和閱讀品位。本文擬通過對該雜志評介的108部中國文學作品,分析美國出版界及專業(yè)文學讀者對中國文學的選擇標準、批評視角與閱讀趣味。
一、《出版人周刊》評介的百部中國文學作品
自20世紀80年代至2018年6月,在美國出版的中國文學類書籍有千余種,《出版人周刊》共對108部中國當代小說進行了評介,約10%的中國小說通過這一渠道進入美國出版界的視野。80年代《出版人周刊》評介了12部中國小說,90年代評介了23部,21世紀以來共評介了73部。由于該周刊評論的多是新出版的書籍,因此老一輩作家僅涉及茅盾、沈從文、張愛玲、魯迅。當代作家中評介較多的有殘雪(9部),體現(xiàn)了該刊對文學實驗精神的持續(xù)關(guān)注。其他評介較多的作品中,莫言有7部,余華、閻連科分別有6部,蘇童有4部。入選的女性作家除殘雪外,還有張愛玲、王安憶、嚴歌苓、虹影、張潔、陳染、戴厚英、謝冰瑩、程乃珊、棉棉、衛(wèi)慧。
1.中國文學評論概覽
《出版人周刊》上書評的寫作手法與學術(shù)體文學批評不同,只有兩三百字,更像是讀書心得,少有抽象的文學術(shù)語或批評理論話語。書評以書名作為標題,并給出作者以及譯者名。有的以作品歷史背景開篇,有的則是介紹作者的身份、文學地位,比如曾獲得茅盾文學獎、曼氏亞洲文學獎等。有的則是開篇點明獨特的閱讀體驗,比如對《玩的就是心跳》的評價是:“讀王朔的小說如同一條腿膠著在路上奔跑”,借此批評其小說“顛覆性的怪異”。Playing for Thrills,Publishers Weekly,1997/03/03.引自https://www.publishersweekly.com(本文《出版人周刊》書評皆引自此網(wǎng)址,且中文由筆者翻譯,不另注)。又比如對《王二的愛欲枷鎖》的評價是:“讀當代流行小說家王小波的作品如同被倒立起來——尤其是其獨特的性描寫?!盬ang in Love and Bondage:Three Novellas,Publishers Weekly,2007/01/22.有些則是給讀者閱讀建議,比如對余華的《往事與懲罰》的評價:“這個文學選集的小說有令人瞠目結(jié)舌的殘酷畫面,可能令美國讀者不適?!盩he Past & the Punishment,Publishers Weekly,1996/06/03.或指出哪些書讀者會感興趣,比如對高曉聲《解約》的介紹:“美國讀者會欣賞書中人物的堅韌與嚴格的道德規(guī)范,以及作者的幽默感與簡約的風格?!盩he Broken Betrothal,Publishers Weekly,1987/12/01/.對馮驥才《鋪花的歧路》的介紹是:“這部使人警醒、催人奮進的小說對致力于中國當代歷史的讀者非常有吸引力?!盠et One Hundred Flowers Bloom,Publishers Weekly,1996/01/29.對于王朔的《千萬別把我當人》,則指出因書中的文化現(xiàn)象未做解釋,此作品只適合漢學家讀者。書評的中間部分多是內(nèi)容簡介,結(jié)尾處是總體評價。書評者常??偨Y(jié)出耐人尋味的點睛之筆或摘抄書中的一句話為其結(jié)論作佐證,例如對張潔的《只要無事發(fā)生,任何事都不會發(fā)生》的評價是:“簡約的結(jié)構(gòu)烘托其目標的荒誕,她沉著地瞄準其目標,發(fā)出致命的一擊?!盇s Long as Nothing Happens,Nothing Will.Publishers Weekly,1991/01/01.對馮驥才報告文學《一百個人的十年》的評價中,書評者引用了馮驥才的話,“我擔心的是后代讀者會把我們這代人所遭受的痛苦當作聳人聽聞的奇談”。Ten Years of Madness:Oral Histories of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Publishers Weekly,1996/12/02.常見的評論手法還有將中國作家與國外作家或作品類比,比如由《狼圖騰》聯(lián)想到法利·莫瓦特(Farley Mowat)的《永不哭泣的狼》(Never Cry Wolf),將劉慈欣比作阿西莫夫,把莫言和閻連科比作卡夫卡。
書評者對中國小說給出較中肯的評價,有些作品獲得高度評價,個別作品被給予差評,但多數(shù)是褒貶并存。比如張賢亮的《習慣死亡》被給予極高的評價:“罕有美國小說能達到這部杰出小說的力度與感染力。”Getting Used to Dying,Publishers Weekly,1991/01/01/.對《馬橋字典》的評價是:文學愛好者不應(yīng)錯過。A Dictionary of Maqiao,Publishers Weekly,2003/06/16.張潔的《沉重的翅膀》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伊始文學上的一次突破。Heavy Wings,Publishers Weekly,1989/11/01/.韓寒的雜文被稱作令人耳目一新之作。This Generation:Dispatches from Chinas Most Popular Literary Star(and Race Car Driver),Publishers Weekly,2012/07/30.
2.入選書評的影響因素
從這108篇書評來看,書評者并非僅將中國文學作為社會歷史文獻處理或進行政治性解讀。在選材方面,這些書評側(cè)重作品某一方面的特點,如歷史意義、局內(nèi)人視角、文學性、某種社會話題、文化批評、女性奮斗史等。另外,中國較有爭議性的作家,也因其爭議性而獲得關(guān)注,比如王蒙、王朔、王小波、馬建、虹影、衛(wèi)慧、棉棉等。作者及譯者的知名度、作品在中國的暢銷程度也是入選的重要因素。比如葛浩文的譯著幾乎全部入選,另外英美大學漢學教授Andrew F.Jones,Michael Berry,Carlos Rojas,Julia Lovell等知名譯者也較受青睞,可見文學場域中文化資本的重要性。書評者關(guān)注的焦點是人性、歷史意義、異質(zhì)性、文學實驗精神、超現(xiàn)實主義等。該雜志對文學實驗精神興味濃厚,例如關(guān)注了先鋒作家殘雪、格非。對殘雪評價的核心詞匯是怪異、謎、神秘、妄想癥、夢幻似的邏輯。比如對于《黃泥街》《蒼老的浮云》的評價是:“將政治與社會評論籠罩在象征式的、神經(jīng)錯亂的語言中,這樣漫長的反敘事是對讀者耐心的挑戰(zhàn)。”O(jiān)ld Floating Cloud:Two Novellas,Publishers Weekly,1991/04/29.對《繡花鞋》的評價是:“一旦離奇的形象產(chǎn)生的新鮮感消失后,留下的僅是令人枯燥的怪誕,使讀者對書中若即若離的人物的同情也疏離起來?!盩he Embroidered Shoes,Publishers Weekly,1997/09/01.但書評者肯定了殘雪的文學實驗精神,對于《邊疆》給予了較高的評價:“殘雪的小說賦予讀者感官愉悅,在艱澀的追索中使人瞥見人類生存的本質(zhì)。”Frontier,Publishers Weekly,2017/03/20.
3.批評話語的焦點
從書評者的慣用話語上可見其評價的文學視角,比如人物塑造、文學性、譯文質(zhì)量、作者的創(chuàng)造性,語言(譯文)是否流暢、優(yōu)美、富有詩意、感人,翻譯是否貼切、精妙,作者是否誠實寫作,是否說教,是否有文化理解障礙等。比如賈平凹《浮躁》的人物塑造被給予較高的評價。對《邊城》的評論是:使人看到、聽到、聞到鄉(xiāng)土中國,為舊時的中國打開一扇窗?!冻林氐某岚颉繁毁澴u為誠實地描述家庭生活。劉慈欣的《黑暗森林》、劉恒的《黑的雪》則被批為說教、重復、直白?!睹┒茏髌愤x》被評為具有政治的激情和宣傳性,作為革命的文獻是引人入勝的,但作為文學則差強人意。The Vixen,Publishers Weekly,1987/12/01.評價余華的《黃昏里的男孩》更像是寓言,人物缺乏鮮明特征。Boy in the Twilight:Stories of the Hidden China,Publishers Weekly,2013/09/30.另外,可讀性也是評論的關(guān)鍵字,包括譯文優(yōu)美流暢與否,歷史文化對于異域讀者是否易懂,由此可見譯者的文化差異意識的重要性。比如書評者提出《人啊,人》中有不熟悉的人名、事件,《千萬別把我當人》中的文化現(xiàn)象缺少必要的解釋,這些都給讀者的閱讀賞析帶來困難。反之,謝冰瑩的《一個女兵的自傳》被評價為“對于門外漢讀者好懂”;A Woman Soldiers Own Story:The Autobiography of Xie Bingying,Publishers Weekly,2001/08/27.閻連科的《日光流年》被評價為“在中西方文化之間毫不費力地穿行,沒有閱讀障礙”。The Years,Months,Days.Publishers Weekly,2017/10/02.此外,譯文也是書評者常常提及的內(nèi)容,比如韓寒作品的譯文被批評為笨拙、僵硬;《一九三七年的愛情》被批評為翻譯風格不均,譯文生硬。對于優(yōu)美的譯文,評論者也不吝贊美,比如對葛浩文的譯文都是贊賞有加,也肯定了《往事與刑罰》的譯者Andrew F.Jones保留了作者冷靜的敘事聲音。
對于莫言的評論以褒揚為主,大多書評對莫言的狂野的想象力予以肯定,但對其暴力描寫不乏批評之意,同時融入對中國社會的批判。比如對《豐乳肥臀》的評論:“莫言筆力雄渾的小說中,時常出現(xiàn)的暴力場面也許對一些讀者來說過于細膩真切,但若讀者把暴力描寫視作中國農(nóng)村生活中無法回避的層面,將會發(fā)現(xiàn)從這本書中收獲甚多?!盉ig Breasts & Wide Hips,Publishers Weekly,2004/11/22/.
書評對于多位中國作家的寫作技巧不吝贊美。比如對余華的《十個詞匯里的中國》的評論是:“圍繞著中國日常話語常見的十個詞匯,國際知名小說家余華(《活著》的作者)巧妙而優(yōu)美地謀篇布局了數(shù)篇隨筆,令人感動,他回顧了兒時記憶中的‘文革以及近年來中國的變遷?!盋hina in Ten Words,Publishers Weekly,2011/08/01.對余華《第七天》的書評是:“余華的文筆有一種抑揚頓挫的悲傷的氣質(zhì),既撫慰心靈又頗感疏遠,但是他筆下的人物,猶如幻影般,難以捕捉。”The Seventh Day,Publishers Weekly,2014/10/20.對閻連科《炸裂志》的評價是:“閻連科指出他的寫作風格與拉丁美洲的魔幻現(xiàn)實主義密切相關(guān),并稱其作品是‘神實主義——能夠捕捉內(nèi)在邏輯。貪婪、復仇、迷戀在閻連科的諷刺中鮮明可見,令讀者難以忘懷?!盩he Explosion Chronicles,Publishers Weekly,2016/12/05.
有些評論本身就是文辭意境俱佳的美文,體現(xiàn)出書評者深厚的文學鑒賞力。比如對張愛玲的《傾城之戀》的評論:“她老練地將筆下的人物置于破滅的夢想與壓抑的可能性中,牽引她們推開家庭與傳統(tǒng)的重帷,所見的確是令人乏力的空虛。人物對于上述處境的不同反應(yīng)被她低調(diào)地處理,令人著迷?!盠ove in a Fallen City,Publishers Weekly,2006/08/14.
書評者有深入作品象征意義的解讀,但也有略失偏頗的政治性解讀。比如把對《小鮑莊》的評論聚焦在政治宣傳深入遙遠的小鮑莊,而撈渣的死被評價為共產(chǎn)主義“青年英雄”。Baotown,Publishers Weekly,1989/10/01.實際上,撈渣以及小鮑莊的其他人物所代表的是傳統(tǒng)的仁義價值觀,書評者卻把這一切都歸結(jié)為“民間傳說”,從而體現(xiàn)出西方社會對于傳統(tǒng)中國價值觀的誤解或缺乏認同,也體現(xiàn)出意識形態(tài)視角的泛濫。
二、基于AntConc的語料分析
為全面描繪該雜志對中國文學的態(tài)度、評價的關(guān)鍵字、視角、選書主題等,筆者使用語料分析工具AntConc來分析高頻名詞、形容詞,以及詞匯在不同時期出現(xiàn)的頻次,從而分析在各個歷史時期,《出版人周刊》的書評話語所建構(gòu)的中國文學形象。
1.主題詞
使用AntConc的“Wordlist”功能統(tǒng)計書評語料的高頻詞,剔除常用功能詞、代詞等,統(tǒng)計頻次高于10次的主題詞見表1。
由以上高頻詞可見,《出版人周刊》評論的主題詞是“鄉(xiāng)村”“敘事人物/人物塑造”“政治/意識形態(tài)”“家庭”“敘事”“文革”“毛澤東”“人類/人性”等,可見書評的文學視角與意識形態(tài)視角突出。為深入剖析書評的政治視角,頻次低于10次的政治色彩詞匯見表2。
從表1、表2可見,《出版人周刊》書評中政治色彩的詞占比顯著,書評話語中累次出現(xiàn)的政治色彩詞匯突顯了政治解讀意味。
2.文學評論關(guān)鍵詞及頻次
《出版人周刊》中出現(xiàn)的文學元素高頻詞及頻次依次是:人物/人物塑造(66)、敘事(47)、人類/人性(31)、敘事聲音(11)、結(jié)構(gòu)(8)、風格(8)、自傳體(7)、回憶錄(7)、文學實驗(7)、超現(xiàn)實主義(11)、諷刺作品(9)、史詩般的(5)、現(xiàn)實主義(5)、意象(5)、世家小說(4)、寓言(4)、三部曲(4)、探險(4)、暢銷書(4)、魔幻(4)、意識流(3)。從以上評論高頻詞可見,人物塑造、敘事、人本主義、小說結(jié)構(gòu)是書評者特別關(guān)注的要素,書評者對于小說的形式創(chuàng)新以及文學流派也頗多關(guān)注。
3.評價中國文學的形容詞感情色彩
將原始語料用Tree Tagger做詞性賦碼后導入 AntConc,統(tǒng)計高頻形容詞見表3。
從表3中的形容詞可見,對作者寫作技藝褒揚的形容詞居多,但負面形容詞的比重也不容忽視,評價呈現(xiàn)出褒中有貶的總體特征。比如對程乃珊《調(diào)音》的評價:“她的情節(jié)引人入勝,但是社會主義修辭話語以及制式化的語言令其作品減色。”The Piano Tuner,Publishers Weekly,1989/01/01.對劉恒《黑的雪》的評價是:“《黑的雪》的優(yōu)點是將一個年輕人的幻滅刻畫得豐富、生動、令人震驚……缺點是敘事有說教感而且缺乏發(fā)展變化?!盉lack Snow:A Novel of the Beijing Demimonde,Publishers Weekly,1993/03/29.
對中國文學負面評價的形容詞包括“說教的”“笨拙的”“政治宣傳的”“狄更斯式的”。對中國形象建構(gòu)起負面作用的有“遭禁的”“殘忍的”“令人心碎的”“野蠻的”“恐怖的”“令人不安的”“血腥的”“凄涼的”“怪異的”“諷刺的”等。這些負面詞匯給當時的中國形象織入了陰云。
4.高頻詞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分布規(guī)律
使用AntConc可比較不同文檔中關(guān)鍵詞的差異。將20世紀80年代、20世紀90年代、21世紀的書評設(shè)為三個文檔,將20世紀80年代書評作為目標語料,將20世紀90年代與21世紀書評作為參考語料,使用“keyword list”功能,分析各個時期關(guān)鍵詞的差異。
將頻次高且與作品主題相關(guān)度高的詞篩選后,整理出高頻詞匯,見表4-1、表4-2。使用“Concordance plot”功能統(tǒng)計出各個年代高頻詞分布的差異。
從書評在各個時代的篇數(shù)來看,《出版人周刊》對中國文學的關(guān)注度在逐步提升。在20世紀80年代僅有12篇書評,但政治詞匯出現(xiàn)了16次,每篇文章出現(xiàn)頻率高達133%。到了20世紀90年代以及21世紀,出現(xiàn)的頻次百分比分別遞減為65%和45%?!肮伯a(chǎn)主義”“毛澤東”“階級”出現(xiàn)的頻次也有同樣的遞減趨勢?!拔母铩痹诎司攀甏鷷u中出現(xiàn)的百分比為50%,到21世紀降到20%以下,可見80年代意識形態(tài)在文學主題及文學批評中最為突出,也體現(xiàn)出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文學視野中政治色彩逐漸淡化的趨勢。
20世紀80年代的書評中,往往出現(xiàn)政治和文學性、人性、美感的關(guān)系,例如對白樺《遠方有個女兒國》的評價:“但是這是文學,而不是政治宣言,幸好作者對人物的復雜性和人性描繪得到位?!庇掷鐚Α度税?,人》的評價:“追求個人幸福但不背棄意識形態(tài)信仰,這是充滿人性,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盨tones of the Wall,Publishers Weekly,1985/01/01.“農(nóng)村”相關(guān)詞匯在20世紀80年代出現(xiàn)頻率最高,達110%,20世紀90年代降為30%,21世紀為65%;“城市”從20世紀80年代的25%,到20世紀90年代的35%,到21世紀的45%;“知識分子”在20世紀80年代出現(xiàn)率高達50%,但到了20世紀90年代則降為4%;“改革”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出現(xiàn)的頻率高達50%以上,但到了21世紀,頻率降到6%。以上變化趨勢體現(xiàn)出80年代文學中農(nóng)村是故事發(fā)生的主要場所,主人公多是知識分子,“改革開放”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是作品的主旋律。20世紀90年代是社會轉(zhuǎn)型的轉(zhuǎn)折點,農(nóng)村題材減少,而城市題材增多。進入21世紀,文學關(guān)注的焦點則發(fā)生了轉(zhuǎn)化,“母親”“死亡”“性”“人性”出現(xiàn)的頻率突增,比如“性”從20世紀80年代的8%增加至21世紀的25%,體現(xiàn)出中國文學的人本主義轉(zhuǎn)向。
三、《出版人周刊》塑造的中國文學形象
通過統(tǒng)計20世紀80年代以來《出版人周刊》評介的108部中國文學作品的主題詞及評論的高頻詞,可以勾勒出該雜志塑造出的中國文學形象。各個歷史時期書評中的高頻詞也描繪出了中國文學的發(fā)展脈絡(luò),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國社會的變遷。書評對20世紀80年代小說的政治修辭及說教話語持批判態(tài)度,肯定了其歷史價值,但對作品的文學性評價不高。20世紀80年代的社會歷史環(huán)境給作品打下鮮明的時代烙印,其主題詞多為“農(nóng)村”“文革”“政治”“改革”“知識分子”等;20世紀90年代作品承襲了80年代的部分特色,也體現(xiàn)出小說題材從鄉(xiāng)村轉(zhuǎn)向城市的趨勢。20世紀90年代先鋒作家作品逐漸進入西方社會視野,改變了其對中國小說政治說教、面孔僵化的印象,書評中出現(xiàn)了很多對中國小說藝術(shù)成就的正面評價,如對莫言、殘雪、蘇童等人的文學手法與文學實驗精神的褒揚。但這一時期意識形態(tài)解讀仍占主流,因此“政治”一詞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書評中仍高頻出現(xiàn)。21世紀以來,中國小說蓬勃發(fā)展,主題多元、類型多元,雖然仍有較多作品以“文革”為背景,但已不占主流,“政治”詞匯頻率下降至45%。書評中“人性”出現(xiàn)頻次增多。中國小說對于人性的探索以及人的生存狀態(tài)的關(guān)注,漸漸與世界文學的潮流趨同,其文學性與藝術(shù)性得到更多的認可。
學者張福貴評論說:“如果說80年代的文化重心是政治、思想文化,那么,90年代的文化重心則是物質(zhì)、金錢?!雹佟斑M入21世紀,文學仍然延續(xù)了多元化的格局,這種多元化是世界性的,也是時代發(fā)展所使然。這種多元化一方面表現(xiàn)為個性化的寫作姿態(tài),另一方面表現(xiàn)為文學的俗化和非主流意識形態(tài)化?!雹谕ㄟ^語料庫分析所得的結(jié)論與文學界學者的分析結(jié)論基本一致,可見語料庫分析文學形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與可行性。而且,通過語料庫量化分析文學發(fā)展的趨勢、評論者的褒貶傾向、文學形象等更直觀,也更有說服力。然而,過多依賴高頻詞分析也會有掛一漏萬之虞,因為低頻詞不一定不重要。因此,精準的分析還需要文本細讀。在數(shù)字人文的浪潮中,依靠計算機輔助的文學分析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盡管有局限性,卻也能輔助文學研究者另辟蹊徑,提高效率,發(fā)現(xiàn)遮蔽在浩如煙海的資料中的一些有趣現(xiàn)象。
四、結(jié)語
整理這108篇書評,仿佛翻開縱橫捭闔、百年滄桑的中國歷史與社會風情畫卷?!冻霭嫒酥芸窌u所繪制的中國文學圖譜,勾勒出美國出版界甄選后的中國當代文學史的輪廓,其關(guān)注的視角是廣闊的,視域所及包括舊上海的租界(小白的《租界》)、民國時期鹽商家族的興衰及民俗(《銀城故事》《蒼河白日夢》)、文化雜糅的香港(《傾城之戀》),以及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愛情(《一九三七年的愛情》)。既有繁華的大都會,也有遙遠閉塞的鄉(xiāng)村;既有反思“文革”“反右”時期的作品(《夾邊溝記事》《草湯》等),也有反映改革開放、工業(yè)發(fā)展的作品(《沉重的翅膀》《浮躁》《高興》等);既有頌揚人類精神以及女性奮斗史的作品(《玉米》《豐乳肥臀》《饑餓的女兒》等),也有諸多超越時代、堪稱人類共同精神財富的作品(《活著》《紅高粱》等)。
在美國諸多書評雜志中,可以說《出版人周刊》最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中國文學。相較之下,《柯克斯書評》僅從20世紀90年代才開始評論中國文學,《紐約時報書評》《紐約客》只選取少數(shù)中國文學作品進行評析。而《紐約時報》等報刊媒體對中國文學的報道往往側(cè)重從政治、文化現(xiàn)象角度解讀,有些并非文學評論。
雖然《出版人周刊》的有些書評意識形態(tài)解讀意味濃厚,也有文化隔膜造成的誤讀,其負面的形容詞給中國文學形象涂抹了一層陰郁的色彩,但其文學評介的主旨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說大部分書評是中肯的,褒貶并存,道出了評論者獨特的閱讀體驗,起到他山之石的作用。但是限于篇幅,《出版人周刊》的書評更像是剪影或速寫,該書評構(gòu)建的中國文學形象亦如一幅伴隨時代變遷而流動的文學景觀,從灰白到五彩斑斕,仿佛從20世紀飛馳而來的文學列車留下的斑駁影像,延續(xù)著美國讀者對中國的想象。
〔本文系2017年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現(xiàn)當代小說在美國的譯介與傳播研究”(17FZW024)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崔艷秋,博士,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 李桂玲)
①② 張福貴:《文學史的命名與文學史觀的反思》,第228、250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DOI: 10. 16551 /j. cnki. 1002 - 1809. 2020. 04. 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