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浮生六記》:清代才子沈復(fù)的自傳體隨筆

2020-08-25 10:02鐘岳文
月讀 2020年8期
關(guān)鍵詞:浮生六記沈復(fù)生活

鐘岳文

這是一部失而復(fù)得的奇書,一經(jīng)問世,便大受歡迎,此后不斷以單行本的形式刊印,人們爭相閱讀,如今已成為一部具有經(jīng)典l生質(zhì)的文學(xué)名著。它就是有著“晚清小紅樓”之稱的《浮生六記》。俞平伯曾評價此書說:“儼如一塊純美的水晶,只見明瑩,不見襯露明瑩的顏色;只見精微,不見制作精微的痕跡?!逼鋹酆谜呱踔劣小案∶浴敝Q。

冷攤上發(fā)現(xiàn)的奇書

光緒三年(1877),市面上出現(xiàn)了一部名為《獨悟庵叢鈔》的書。書中輯錄了幾種少見的筆記著作,其中一種為沈三白的《浮生六記》。在當時人眼中,這部書的名字很陌生,作者沈三白是何許人,也不得而知。書的篇幅不長,只有六卷,而且還殘缺不全,少了后兩卷。

《獨悟庵叢鈔》的輯錄者是楊引傳,這個人我們或許不太熟悉,但提到晚清思想家王韜,知道的人就比較多了。王韜的妻兄就是楊引傳。楊氏原名延緒,號醒逋、蘇補、淞滓外史、老圃,齋名獨悟庵,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主要活動在清道光至光緒年間。

原來,沈復(fù)在寫完《浮生六記》后,并沒有刊行,書稿也就漸漸失去了蹤跡。一個偶然的機會,楊引傳在家鄉(xiāng)蘇州的一個冷攤(不引人注意的小攤)上看到了這部書,作者名為沈三白,于是將其買了下來。據(jù)楊氏介紹,自己得到的是“作者手稿”。此后,他“遍訪城中”,尋訪有關(guān)作者沈三白的信息,但—無所獲。盡管如此,他還是決定把這部書刊印出來。

而為這本書的刊印貢獻力量的就是王韜。1873年,王韜買下了英華書院的印刷設(shè)備,1874年,創(chuàng)辦了世界上第一家華資中文日報——《循環(huán)日報》,王韜因此被尊為中國第一報人。自己的親戚有印刷設(shè)備,出版自然要方便得多。于是楊引傳將“手稿”交給王韜,王韜還寫了一篇跋文,楊氏也寫了一篇序文。由此,殘缺二卷的《浮生六記》得以與廣大讀者見面。

我們今天能夠閱讀、欣賞這部書,真應(yīng)該感謝楊引傳,沒有他與《浮生六記》的偶然相遇,也許這部書早已失傳,沒有人會知道天地間還曾有過這樣一本好書。

《浮生六記》刊行后,很受歡迎。但隨之又出現(xiàn)一個問題,就是讀者并不甘心缺失的那兩卷正文就此消失,于是紛紛開始尋“寶”之旅。

1935年,戲劇性的一幕出現(xiàn)了。這年8月,上海世界書局出版《美化文學(xué)名著叢刊》,其中收錄了帶有后兩卷的《浮生六記》,即所謂足本《浮生六記》。這個“足本”是由一位叫王文濡的人提供的,據(jù)說他也像楊引傳當年一樣,是在蘇州的冷攤上買到的。

王文濡,原名承治,字均卿,別號學(xué)界閑民、天壤王郎、吳門老均等,南?。ń裾憬菽蠞^(qū))人。曾先后在商務(wù)印書館、中華書局、大東書局、文明書局等多家出版機構(gòu)任職。早在1915年,王文濡就曾將《浮生六記》收入其所編的《說庫》中,由文明書局刊行,只不過是四卷本。

王文儒發(fā)現(xiàn)的“足本”一出,立即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guān)注,但爭議也隨之而來,首先就是后兩卷的真?zhèn)螁栴},再者就是作者沈三白究竟是何人。

破解《浮生六記》的幾個謎團

經(jīng)過多年的考證和探索,人們逐漸尋找到一些資料,關(guān)于《浮生六記》的一些問題也逐漸得到破解。

首先是作者的問題。直到今天,我們對沈復(fù)的了解還不算很多,但與楊引傳當初得到《浮生六記》時“遍訪城中,無知者”的情況相比,還是要好很多。

綜合現(xiàn)有的資料可知,沈復(fù),字三白,號梅逸,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清代文學(xué)家,工詩畫。當然,短短數(shù)語勾勒出來的沈復(fù)形象仍然是較為模糊的,如果想進一步了解沈復(fù)的生平事跡、思想情感,就要閱讀《浮生六記》了,因為這本書可以看作是作者的自傳。據(jù)《浮生六記》的記述,沈復(fù)出身于一個幕僚家庭,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曾以賣畫維持生計。他喜愛盆景、園林,多才多藝,為人灑脫達觀,不拘小節(jié)。他與妻子陳蕓志趣投合,情感深厚,愿意過一種布衣素食而從事藝術(shù)的生活,但因社會現(xiàn)實等因素,這個理想終未實現(xiàn),反而經(jīng)歷了生離死別之痛。妻子死后,沈復(fù)去四川當過幕僚。此后情況不明。

應(yīng)該說,沈復(fù)是一位無心插柳柳成蔭的作家。他寫《浮生六記》,更多的是自娛,是一份記憶和懷念,并沒有將其公之于眾以博取名利的想法。因此,在作者身后的數(shù)十年間,并沒有多少人知道這本書的存在。如果不是楊引傳這位有心人偶然所得,并將其刊印出來,我們今天很可能就看不到這樣一部真性情的書了。應(yīng)該說,沈復(fù)能夠名垂文學(xué)史冊,不是靠權(quán)勢,不是靠金錢,不是靠家族,更不是靠炒作和包裝,而是切切實實地靠個人的真情和人格,靠個人的才華和文筆。對于這樣的作家,我們理應(yīng)懷有崇敬之心。

其次是關(guān)于“足本”的問題。這個問題現(xiàn)在已基本得到解決。經(jīng)過認真比對,研究者找到了“足本”中后兩卷的源頭。

卷五《中山記歷》是將李鼎元的《使琉球記》改頭換面,拼湊而成。李鼎元曾于清嘉慶五年(1800)作為副使出使琉球,《使琉球記》記載了他此次到琉球的所見所聞。

卷六《養(yǎng)生記逍》的來源有二:一是張英的《聰訓(xùn)齋語》,二是曾國藩的《求闕齋日記類鈔》。據(jù)陳毓羆先生統(tǒng)計,《中山記歷》“全文有百分之九十四是偷襲來的”,《養(yǎng)生記逍》則抄襲《聰訓(xùn)齋語》11條,抄襲《求闕齋日記類鈔》8條。

那么,這個所謂的“足本”又是如何產(chǎn)生的呢?顯然問題出在“足本”的提供者王文濡身上。到了20世紀80年代,隨著知情人的現(xiàn)身,事情的真相逐漸顯露出來。

1980年,鄭逸梅發(fā)表《(浮生六記)的“足本”問題》—文,談到當年王文濡曾想請他代筆“仿做兩篇,約兩萬言”,但他沒有答應(yīng)。后來“世界書局這本《美化文學(xué)名著叢刊》出版,那足本的六記赫然列入其中。那么這遺佚兩記,是否由他老人家自撰,或托其他朋友代撰,凡此種種疑問,深惜不能起均卿于地下而叩問的了??傊?,這兩記是偽作”。

偽作是王文濡請人代筆,這是沒有問題的,但它到底出于何人之手呢?到了1989年,這一謎底終于被揭開。王瑜孫發(fā)表《足本(浮生六記)之謎》—文,指出“足本”后兩卷的作者為黃楚香,酬勞為二百大洋。作者是從大東書局同仁那里得知這一情況的。至此,困擾人們半個多世紀的難題得到了徹底解決。

由于“足本”《浮生六記》的后兩卷系后人偽作,“足本”這一名稱也就名不副實了。今天我們所見的《浮生六記》,大多都是四卷,后兩卷的偽作,往往作為附錄置于其后,以便讀者參考。

《浮生六記》為什么能廣受歡迎?

《浮生六記》是沈復(fù)以回憶形式寫的一部自傳體隨筆。作者身份極為普通,寫的不過是日?,嵤?,既沒有金戈鐵馬,也沒有江湖惡斗,更沒有降妖除怪,一切都是那么平凡普通,甚至我們生活中就可以見到相似的人,遇到相似的事。那么,為什么《浮生六記》一經(jīng)問世就廣受歡迎呢?

四卷本《浮生六記》,包括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游記快。書中以沈復(fù)夫妻的生活為主要內(nèi)容,描寫了平淡而又充滿閑情雅致的居家生活和作者在各地游玩的所見所聞。情感真實,平淡自然,這是此書的最大特點。讀者在閱讀后,對人物和事件,或羨慕,或感同身受,或努力追求,或陷入沉思……可見,正是因為它的平凡普通,才不會顯得裝腔作勢,才會讓人感到親切自然,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最終聚攏了一批“浮迷”。

首先說“閨房之樂”,主要體現(xiàn)在《閨房記樂》一篇中,此篇記述了沈復(fù)夫妻二人感情深篤的美好時光,情感真摯,盡顯深情。

閨房之樂大都“仰仗”陳蕓這樣一位“中國文學(xué)中最可愛的女人。陳蕓不同于流俗,不愛珠寶首飾,卻鐘情殘書破卷。剛開始時,陳蕓比較沉默,沈復(fù)便嘲笑她“禮多必詐”,陳蕓則反唇相譏,贏了沈復(fù),從此二人便將“豈敢”“得罪”當成了口頭禪。本來不愛言語的女孩子轉(zhuǎn)變成喜戲謔、愛貧嘴的小女人。從此,二人感情日篤。

沈復(fù)和陳蕓經(jīng)常開玩笑,盡顯夫妻間的恩愛和美。書中寫道:陳蕓每天吃飯必用茶泡,喜歡用茶泡食芥鹵腐乳,吳語俗稱其為“臭腐乳”,她還喜歡吃蝦鹵瓜。這兩樣?xùn)|西都是我平生最厭惡的,因此調(diào)侃她說:“狗沒有胃而吃屎,因為它不知道臭味污穢;屎殼郎團糞化蟬,因為它想往高處飛,你是狗呢,還是蟬呢?”蕓說:“臭腐乳價錢便宜,可就粥可下飯,我小時吃慣了,如今嫁到你家,已像屎殼郎化蟬了,但仍然喜歡吃它,那是因為我不忘本??!至于鹵瓜的味道,還是到你家才嘗到的?!蔽艺f:“那么我家就是狗窩唄?”蕓有些尷尬,于是強辯道:“糞便人人家里都有,關(guān)鍵在吃與不吃的區(qū)別。你喜歡吃蒜,我也勉強吃點兒。臭腐乳我不敢強迫你吃,不過鹵瓜可捏著鼻子稍微嘗點兒,咽下去后就知道它的味道好了,這就像無鹽相貌丑陋但品德高尚一樣。”我笑著說:“你是要陷害我當狗嗎?”蕓說:“我已經(jīng)當了很長時間的狗了,委屈你也嘗嘗吧?!闭f完便用筷子夾著強塞到我嘴里。我掩著鼻子咀嚼,似乎覺得爽脆可口,松開鼻子再嚼,竟然覺得是一種難得的美味,從此也喜歡吃了。蕓用麻油加少許白糖來拌臭腐乳,味道也很鮮美;把鹵瓜搗爛來拌臭腐乳,稱其為“雙鮮醬”,味道也很別致。我說:“開始厭惡最終卻喜歡上了,道理上難以說通。”蕓答道:“情之所鐘,即使丑陋也不嫌棄。”

多么情意滿滿的對話,二人既是夫妻,又是知己,“本真”之樂盡顯其中,讓讀者在一笑之余,心生羨慕。

另外,陳蕓對丈夫的關(guān)心也是無微不至的。書中寫道:妻子陳蕓的堂姐出嫁,作者當天夜里到城外送親,回來的時候已是三更時分,饑腸轆轆,想找點兒東西吃。女仆拿來些棗脯,作者嫌它太甜不想吃,妻子陳蕓則暗中牽著作者的袖子,讓其跟著她走進臥室。原來,妻子知道他不喜歡吃甜食,特意準備了熱粥和小菜。作者欣然舉起筷子,忽然聽到妻子的堂兄在外邊喊道:“淑妹快來!”妻子急忙關(guān)門說:“我已疲乏,準備睡覺呢?!碧眯謴拈T縫擠了進來,看到作者準備喝粥,便斜眼看著陳蕓,笑道:“剛才我跟你要粥,你說沒有了,原來藏在這里專門招待女婿?。 ?/p>

從妻子陳蕓為丈夫準備粥食,到堂兄“責(zé)怪”妹妹“說謊”,都顯示出妻子對丈夫的關(guān)愛,二人真是情深意篤。

其次,作者的性格和生活情趣也受到了讀者的喜愛和關(guān)注。

沈復(fù)天生就是一個樂觀曠達之人,從小就充滿了好奇心,能夠從平淡無奇的生活中尋找樂趣。卷二《閑情記趣》開篇就寫了作者兒時的諸多趣事:看蚊子跳舞、用鞭子驅(qū)趕蛤蟆等,給人_種別樣的童稚趣味。比如“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其實生活中有很多樂趣,對于一些懂得生活、善于生活的人來說,只要用心去發(fā)現(xiàn),用心去探索,樂趣就在其中,沈復(fù)就是這樣的人。一次,沈復(fù)在草叢中看兩只小蟲打斗,卻被一只癩蛤蟆驚擾了興致,年幼的沈復(fù)十分生氣,捉住癩蛤蟆用鞭子狠狠抽打它,最后將它驅(qū)逐到偏院方才解心中的憤恨。我們在閱讀這段文字時,眼前會浮現(xiàn)出一個調(diào)皮孩子的身影,那一樁樁一件件的趣事,仿佛就是我們對兒時的回憶,讓我們不僅能感受到和作者同樣的樂趣,還體會出自由率真的天性。

沈復(fù)生活的時代,人們多以科舉功名為重,然而他卻看淡名利,而留心于身邊的自然、花草、山水,并將其作為情之所寄。于是,沈復(fù)往往能發(fā)現(xiàn)常人所忽略的精致,能用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和善于感受美的心靈,捕捉人生的快樂,體會生活的自在?!堕e情記趣》中有一段是寫作者植蘭的。他很喜歡蘭的芳香幽然,韻致優(yōu)雅,于是用心灌溉。蘭也像得了靈氣一般,長得蔥綠雅靜,香氣濃郁,很惹人喜愛。其實,作者想在這里體現(xiàn)的是物我之間的“互動”:當沈復(fù)和妻子陳蕓對蘭悉心照顧的時候,蘭也會用自己的美麗來回報他們。文中對此進行細致描寫,使本來平淡無奇的盆景在沈復(fù)和妻子平凡的生活中充滿了詩意與恬淡雅致的藝術(shù)美感。其實,這些在我們生活中都是極為常見的事情,但在沈復(fù)的筆下,我們不僅能感受到他和妻子生活的雅致和情趣,還能感悟到生活的真諦,體現(xiàn)了作者的人文主義情懷。

在第四卷《浪游記快》中,那種自然萬物的美更是透過作者的文字迎面而來。游西湖時,那些有趣的假山怪石,活潑的魚兒,都各有妙處。后來去安瀾園,那里的景致布局雖是人工營造的,但最后都歸于天然,也別有一番滋味。而火云洞天,山石中蘊含的意境更給人以深刻印象。這些地方都有獨特的美妙之處,可以看出作者詩意的心境和追求天人合一的意趣,也使我們更愿意親近大自然,從中緩解壓力,尋找快樂,激發(fā)靈感,把握生命。

可以說,《浮生六記》因其感情真摯、內(nèi)容真實、富有新意、意境深遠,而有著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和強大的藝術(shù)生命力,讓讀者為之傾倒、嘆服。

《浮生六記》中的“真”“善”“美”

沈復(fù)寫《浮生六記》,是想紀念亡妻陳蕓和追憶往日美好的時光,有時又是排遣自己的愁緒,記錄他這一生的幸福快樂和經(jīng)歷的苦痛。這本書的最大特點就是蘊含其中的“真”“善”“美”。

《浮生六記》之所以能夠打動讀者,是因為文字中所表現(xiàn)出的真誠,沈復(fù)是在用自己的真心實感來寫作,所以才寫得那么動人心弦。他在文章中反映出了現(xiàn)實人生的真相,這使得此書有了現(xiàn)代小說的一些現(xiàn)實主義特征。正是由于他毫無功利性質(zhì)的描寫,使他的文字不僅具有真情實意,而且顯得自然清新,處處閃耀著樸實的性靈之美。文章中自然流露出的那種真摯情感和超越世俗的理念,不僅具有先進性,而且具有啟發(fā)意義。

除了與妻子的真摯感情,沈復(fù)與朋友的交往也是那么真誠,讓人心生羨慕。比如居住在朋友的蕭爽樓時,友人知道沈復(fù)家里比較貧困,所以每次去找他暢飲閑聊時,都會湊錢買酒。他們在一起暢快喝酒,吟詩作畫,有了一些奇思妙想,便會付諸實踐。比如在一個春天,他們約好去賞油菜花,于是便租了火爐,先是煮茶,后來是邊溫酒,邊燒菜,引得路過的游人贊嘆不已,別有一番趣味。在朋友的感染下,沈復(fù)甚至變得“肆意妄為”,在牛背上放聲高歌,在沙灘上飲酒跳舞,無拘無束,自在游樂,排解了憂愁。

至于善,主要體現(xiàn)為作者的精神境界和品格。沈復(fù)雖身為寒士,靠游幕、經(jīng)商維持生計,生活不時陷入困頓,但他一直保持著樂觀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和妻子相互扶持,珍惜身邊擁有的一切,共同面對生活中的種種難題。

沈復(fù)根據(jù)自身的物質(zhì)條件,追求生活的高品位,尋找生活的樂趣,為自己也為別人帶來快樂。雖然生活清貧,但日子照樣過得有滋有味,充滿情調(diào),其樂融融。這種樂觀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深深打動著讀者,成為一種永恒的東西。

美則主要體現(xiàn)在作者的文筆上。日?,嵤?,往往讓人覺得單調(diào)、沉悶,但讀起《浮生六記》,卻讓人興味盎然。這是因為作者善于剪裁,他很注意選擇那些最能體現(xiàn)人物性格和情趣的場景,精心描繪,形象逼真,如在眼前。

寫景狀物更是作者的拿手好戲,這一方面得益于他的豐富經(jīng)歷,見多故能識廣,所以才能從容不迫,娓娓道來。另—方面則得益于他的藝術(shù)修養(yǎng)。作者精于盆景,又擅長丹青,因此能將自己的才藝融入筆墨中。對每處景致,并不全面鋪寫,而是點出其特色,寥寥數(shù)筆,便能達到精確而傳神的效果。作者的文學(xué)功力,著實令人嘆服。

李白在《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中寫道:“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體現(xiàn)的是對時光易逝、往事如煙的無限感傷與茫然。一般認為,《浮生六記》中的“浮生”二字即取意于此。

恬淡,素雅,沈復(fù)用簡潔、老到的文筆將那些平淡生活中的諸多瑣事向我們娓娓道來,讓我們感受到了人間的真善美,還有文字中體現(xiàn)出的生命靈動之美、生活情趣之美、人間直情之美,讓讀者切實感受到了平淡生活中不一樣的詩情與優(yōu)雅。這也是《浮生六記》最吸引人的地方。

《浮生六記》選讀

高義園即范文正公墓,白云精舍在其旁。一軒面壁,上懸藤蘿,下鑿一潭,廣丈許,一泓清碧,有金鱗游泳其中,名日“缽盂泉”。竹爐茶灶,位置極幽。軒后于萬綠叢中,可瞰范園之概。惜衲子俗,不堪久坐耳。是時由上沙村過雞籠山,即余與鴻干登高處也。風(fēng)物依然,鴻干已死,不勝今昔之感。

正惆悵間,忽流泉阻路不得進。有三五村童掘菌子于亂草中,探頭而笑,似訝多人之至此者。詢以無隱路,對曰:“前途水大不可行,請返數(shù)武,南有小徑,度嶺可達?!睆钠溲?,度嶺南行里許,漸覺竹樹叢雜,四山環(huán)繞,徑滿綠茵,已無人跡。竹逸徘徊四顧日:“似在斯,而徑不可辨,奈何?”余乃蹲身細矚,于千竿竹中隱隱見亂石墻舍,徑撥叢竹問,橫穿人覓之,始得一門,曰“無隱禪院,某年月日南園老人彭某重修”,眾喜曰:“非君則武陵源矣?!?/p>

(卷四《浪游記快》)

高義園就是范文正公(范仲淹)的墓地,白云精舍在其旁邊。其中有座房子面朝石壁,上面懸掛著藤蘿,下面開鑿了一個水潭,有一丈見方,一泓清碧,小魚在其中游動。此處名叫“缽盂泉”。竹爐茶灶,所在的位置極為幽僻。站在軒后的萬綠叢中,可以俯瞰范園的全景。可惜僧人俗氣,不堪久坐。此時從上沙村過雞籠山,就是我和鴻干登高的地方。如今風(fēng)物依然,鴻干已死,讓人有不勝今昔的感嘆。

正在惆悵的時候,忽然有條湍急的溪流擋住去路,無法前行。附近有三五個村童在亂草中挖菌子,他們探頭看著我們笑,似乎很驚訝怎么會有這么多人來到這里。向他們詢問去無隱庵的路,他們答道:“前面水大不能走,請返回幾步,向南有條小路,翻過山嶺就可以到達?!蔽覀儼凑沾逋f的,翻過山嶺向南走了—里多地,漸漸覺得竹樹叢雜,四面群山環(huán)繞,路上都是綠蔭,沒有人來過的痕跡。竹逸徘徊著往四周看,說道:“好像在這里,但路已無法辨認,怎么辦呢?”我蹲下身來細細觀察,在竹林里隱隱約約看到有亂石墻舍,撥開竹叢,從里面穿過去尋找,這才看到一個小門,上面寫著“無隱禪院,某年月日南園老人彭某重修”,大家都高興地說:“如果不是你,今天這里就成了武陵源啦。”

猜你喜歡
浮生六記沈復(fù)生活
浮生六記
沈復(fù)自嘲
《浮生六記》中陳蕓的現(xiàn)實處境
《浮生六記》的人物形象分析
生活感悟
無厘頭生活
舌尖上的馴化和斗爭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花癡”沈復(fù)的“蘭花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