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東,譚 忠,周奇龍,張 銳
(中國石化 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 100013)
目前,在丙烯聚合催化劑中Ziegler-Natta(Z-N)催化劑仍處在核心位置,工業(yè)上應用最廣泛的Z-N催化劑是以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為內給電子體(ID)的第四代催化劑,這一代催化劑具有聚合活性高、立體定向能力強、成本低等優(yōu)點[1-3]。BCM系列催化劑是中國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自主研發(fā)的一種Z-N催化劑,具有顆粒形態(tài)好,活性高等諸多優(yōu)點[4-7],該催化劑是基于鎂醇載體的類球形Z-N催化劑,目前已經在Horizone裝置和Innovene裝置上進行了工業(yè)應用[8-11]。BCM系列催化劑目前有五個類型產品,分別為BCM-100H,BCM-200,BCM-300型,BCM-400型,BCM-500型[7]。其中,BCM-100H和BCM-200屬于第四代Z-N催化劑的范疇。
除ID外,外給電子體對Z-N催化劑的作用也非常重要。普遍認為外給電子體的作用為:1)選擇性毒化無規(guī)活性中心;2)使無規(guī)活性中心轉變?yōu)榈纫?guī)活性中心;3)增加等規(guī)活性中心鏈增長速率常數;4)有的外給電子體還可提高催化劑活性,改善聚合物性能。外給電子體對不同工藝和不同催化劑的作用也有差別。在催化劑的工業(yè)應用過程中,催化劑通常是以成品購買,因此不能改變ID,但可通過改變外給電子體的種類以提高催化劑性能[12-15],因此研究外給電子體對催化劑的影響很有意義。
本工作考察了BCM-100H和BCM-200在制備聚丙烯(PP)時,對二異丁基二甲氧基硅烷(Donor B)、環(huán)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Donor C)、二環(huán)戊基二甲氧基硅烷(Donor D)、二異丙基二甲氧基硅烷(Donor P)、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DDS)外給電子體的響應,并與常用的NG催化劑進行了對比,以期為BCM-100H和BCM-200催化劑的工業(yè)應用提供參考。
丙烯、氫氣:聚合級,中國石化催化劑有限公司北京奧達分公司;三乙基鋁(TEAL):純度96%,阿克蘇公司;Donor B,Donor C,Donor D,Donor P,DDS:分析純,天津京凱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BCM-100H、BCM-200催化劑:中國石化催化劑有限公司北京奧達分公司。
將帶攪拌器的5 L不銹鋼高壓釜用氮氣置換后,在室溫、氮氣氣氛下引入TEAL的己烷溶液(0.50 mmol/mL)5 mL、外給電子體的己烷溶液(0.10 mmol/mL) l mL、無水己烷10 mL和固體催化劑組分10 mg。關閉高壓釜,加入壓力為0.2 MPa或0.9 MPa的氫氣500 mL,液體丙烯2.0 L;攪拌10 min并升至70 ℃。在70 ℃下聚合2 h或1 h后,停止攪拌,除去未聚合的丙烯單體,得到PP。
粒徑分布采用英國馬爾文公司Mastersizer2000型粒徑分析儀用激光衍射法測定,正己烷為分散劑;顆粒形態(tài)采用日本尼康公司E200型顯微鏡觀察;ID含量采用美國Waters公司Waters 600E型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Ti含量采用安合盟(天津)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721型分光光度計測試;Mg含量采用滴定法滴定;PP的相對分子質量采用瓦里安公司PL-GPC220型高溫凝膠滲透色譜儀測試,以三氯苯為溶劑,測試溫度150 ℃,聚苯乙烯為標樣;等規(guī)指數用沸騰庚烷法測定;熔體流動速率(MFR)采用長春新科實驗儀器設備有限公司XRZ-00型熔體流動速率儀測試。
流動性實驗:將100 g PP顆粒裝入漏斗中,打開漏斗下口,開始記錄起始時間,待全部顆粒落下后記錄終點時間,下落時間短說明流動性好。
催化劑的基本組成見表1。由表1可看出,BCM-100H、BCM-200和NG催化劑的鈦含量和ID含量基本相當。其中,BCM-200的平均粒徑最大為43.5 μm,且徑距(Span)最小,為0.65,說明粒徑分布更加均勻,BCM-100H的平均粒徑居中,為33.6 μm,NG催化劑平均粒徑最小,為21 μm。三種催化劑所用的ID均為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催化劑的形態(tài)見圖1。從圖1可以看出,BCM-100H和BCM-200的顆粒形態(tài)更接近于球形,分散性更好。
表1 催化劑的基本組成Table 1 Basic components of catalysts
圖1 催化劑的形態(tài)Fig.1 Morphology of the catalysts.
不同外給電子體對催化劑丙烯聚合活性的影響見圖2。從圖2可以看出,無論用哪種外給電子體,催化劑活性的高低順序為:BCM-200>BCM-100H>NG。采用Donor C時,催化劑活性的差異最小,此時BCM-100H比NG催化劑活性高約30%,BCM-200比NG催化劑活性高約40%。對于BCM-200,當用Donor D時,活性最高為95 kg/g;NG催化劑也是采用Donor D時活性最高,約為65 kg/g;而對于BCM-100H,當用Donor P時活性最高,約為83 kg/g。
圖2 外給電子體對催化劑活性的影響Fig.2 Effect of external electron donor on the activity of catalysts.Polymerization conditions:pH2=0.2 MPa,2 h,catalyst 6-10 mg,n(Al)∶n(Ti)=500,n(Al)∶n(Si)=25.Donor B:diisobutyl dimethoxy silane;Donor C:cyclohexyl methyl dimethoxy silane;Donor D:dicyclopentyl dimethoxy silane;Donor P:diisopropyl dimethoxy silane;DDS:diphenyldimethoxysilane.
外給電子體對催化劑立體定向性的影響見圖3。從圖3可看出,不論用哪種外給電子體,BCM-200的立體定向性能均高于BCM-100H和NG催化劑。當用Donor D時,三種催化劑制備的PP立體定向性能均達到最高值。當用Donor B、Donor C和Donor D時,BCM-100H的立體定向性能比NG催化劑稍高;當用Donor P和DDS時,BCM-100H的立體定向性能比NG催化劑稍低;當用Donor B和DDS時,三種催化劑的PP立體定向性能相當,均處于最低水平。
圖3 外給電子體對催化劑立體定向性的影響Fig.3 Effect of external electron donors on the stereoselectivity of catalysts.Polymerization conditions referred to Fig.2.
外給電子體對催化劑氫調敏感性的影響見圖4。從圖4可看出,無論用哪種外給電子體,BCM-200的氫調敏感性均低于BCM-100H和NG催化劑,BCM-100H和NG催化劑的氫調敏感性相當。當用Donor D時,三種催化劑的氫調敏感性最差,此時BCM-200、BCM-100H和NG催化劑制備的PP的MFR(10 min)分別約為5,12,11 g。當用Donor B和DDS時,三種催化劑的氫調敏感性最高,此時BCM-200制備的PP的MFR(10 min)約為14 g,BCM-100H和NG催化劑制備的PP的MFR(10 min)均約為32 g。
外給電子體對PP顆粒堆密度的影響見圖5。從圖5可以看出,無論用哪種外給電子體,催化劑制備的PP的堆密度的大小順序為:BCM-200<BCM-100H<NG。對于BCM-100H和NG催化劑,采用Donor P制備的PP的堆密度最低;對于BCM-200,采用DDS制備的PP的堆密度最低,約為0.40 g/cm3。對于任意一種催化劑,采用Donor B、Donor C和Donor D制備的PP的堆密度接近。
圖4 外給電子體對催化劑氫調敏感性的影響Fig.4 Effect of external electron donors on the sensitivity of catalysts to hydrogen regulation.Polymerization conditions:pH2=0.9 MPa,1 h,catalyst 6-10 mg,n(Al)∶n(Ti)=500,n(Al)∶n(Si)=25.
圖5 外給電子體對PP堆密度的影響Fig.5 Effect of external electron donors on bulk density(BD) of polypropylene.Polymerization conditions referred to Fig.2.
堆密度一定程度上可表征PP顆粒的流動性,對于同樣形態(tài)和大小的顆粒來說,堆密度越高流動性越好,當PP流動性不好時,有可能會使PP生產裝置負荷降低。雖然BCM-100H和BCM-200制備的PP的堆密度低于NG催化劑制備的PP,但這三種催化劑所制PP粉料均復制了催化劑的顆粒形態(tài)。由圖1可知,BCM-200催化劑的制備的PP顆粒形態(tài)最接近球形且最大,大小最均勻,這是PP顆粒堆密度低的主要原因,也是保證該顆粒良好流動性的一個重要因素。
當用Donor C時,三種催化劑制備的PP顆粒的堆密度差距最明顯,它們的流動性實驗結果見表2。由表2可知,三種催化劑制備的PP顆粒的下落時間長短順序為:BCM-200<BCM-100H<NG,說明BCM-200制備的PP流動性最好,BCM-100H制備的PP流動性次之,NG催化劑制備的PP流動性最差。
表2 不同催化劑制備的PP顆粒下落時間Table 2 Falling time of polypropylene particles prepared by different catalysts
外給電子體對PP細粉含量的影響見圖6。從圖6可看出,無論用哪種外給電子體,催化劑制備PP顆粒的細粉含量高低順序為:BCM-200<BCM-100H<NG,說明BCM-100H和BCM-200催化劑在聚合過程中,顆粒形態(tài)保持的更好,抗破碎能力更強,其中,BCM-200催化劑保持顆粒形態(tài)的能力最強。對于BCM-100H和NG催化劑,當用Donor P時,制備的PP顆粒細粉含量最低,PP顆粒最不易破碎;當用Donor B時,制備的PP顆粒細粉含量最多,PP顆粒最容易破碎。
圖6 外給電子體對PP細粉含量的影響Fig.6 Effect of external electron donors on fine powder content of polypropylene.Polymerization conditions referred to Fig.2.
外給電子體對PP分子量的影響見圖7。由圖7可看出,不論用哪種外給電子體,BCM-200制備的PP的MW均高于BCM-100H和NG催化劑制備的PP,說明BCM-200更適合開發(fā)大分子PP樹脂牌號。BCM-100H和NG催化劑制備的PP的MW基本相當;當用Donor D時,三種催化劑制備的PP顆粒的MW均最大;當用Donor B和DDS時,三種催化劑制備的PP顆粒的MW均在最低水平。
圖7 外給電子體對聚丙烯分子量的影響Fig.7 Effect of external electron donors on Mw of polypropylene.Polymerization conditions referred to Fig.2.
1)無論采用哪種外給電子體,BCM-200的活性最高。BCM-200和NG催化劑采用Donor D時活性最高,BCM-100H采用Donor P時活性最高。
2) BCM-200的立體定向性能高于BCM-100H和NG催化劑,但氫調敏感性低于它們。當用Donor D時,三種催化劑的立體定向性能最高,但氫調敏感性最差;當用Donor B和DDS時,三種催化劑的立體定向性能最低,但氫調敏感性最高。
3)BCM-200制備的PP的堆密度及細粉含量最低,但流動性最好。BCM-100H采用Donor P時,制備的PP的堆密度和細粉含量最低。
4)BCM-200催化劑更適合開發(fā)大分子PP牌號樹脂。當用Donor D時,三種催化劑制備的PP顆粒的MW均達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