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澤,褚賢珍
(1重慶市合川區(qū)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重慶;2重慶市江津區(qū)白沙中心衛(wèi)生院,重慶)
缺血性中風多發(fā)病于老年人群,在臨床屬于腦血管疾病之一,患者一旦患病,極易出現殘疾,甚至于死亡。通常情況下,患者中風后即會出現機體功能下降、語言功能障礙、口眼歪斜等多種不良癥狀,使患者的身心及健康受到嚴重影響[1]。而臨床所采用的西醫(yī)治療方案,臨床療效不理想,對于改善患者病情效果不明顯。因此,為提高臨床療效,本文分析評估給予缺血性中風后遺癥患者以補陽還五湯加減進行治療對其臨床療效的影響及應用意義。
抽取的42例臨床研究對象為本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需行治療的缺血性中風后遺癥患者,將其以每組21例分為對照治療組與實驗治療組。所選患者均已確診為缺血性中風,且符合判定標準。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參與。經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基本情況,P>0.05,表明無統(tǒng)計學差異,見表1,可進行研究。
對照治療組給予患者行常規(guī)治療方案,實驗治療組則給予患者行常規(guī)治療聯合補陽還五湯加減治療方案。
對照治療組:予患者常規(guī)維持體溫、降血糖等基礎治療,同時,謹遵醫(yī)囑給藥,以確?;颊唠娊赓|平衡,及時記錄患者生命體征指標變化情況。該治療方案需治療觀察1個月[2]。
實驗治療組:一是予患者常規(guī)治療方案同對照治療組。二是予患者補陽還五湯治療:①藥劑主要成分組成:黃芪60g,葛根30g,丹參、川牛膝、當歸各15g,地龍、桃仁、川芎、赤芍各10g[3]。②用藥方法:視患者病情狀況,加減藥物劑量[4]。若患者為下肢無力偏癱者,則增加桑寄生等藥物;若患者為血壓增高者,則增添夏枯草、杜仲等藥物;若患者出現便秘,則加入火麻仁等藥物。③服用方法:以水煎服,1d 1劑,分別于晨間和晚間各服用1次[5]。該治療方案需治療觀察1個月。
表1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基本情況
分析評估臨床治療對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影響。主要指標有顯效、有效、無效。顯效評價標準:是指患者治療后,無偏癱、口眼歪斜等不良癥狀,且能清楚表達,能夠獨立自理生活,經頭顱CT檢查,結果顯示病灶已消失[6]。有效是指患者治療后,其身體機能正逐步向好,且經頭顱CT檢查,結果顯示已有超過60%的病灶消失。無效是指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均無任何改善。
采用軟件SPSS19.0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若對比結果P<0.05,表明各指標數據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見表2,實驗治療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治療組,且組間對比結果P<0.05,表明治療總有效率指標數據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n(%)]
對于缺血性中風患者而言,一旦患病,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偏癱、口眼歪斜等功能障礙,不僅給患者生活造成嚴重影響,而且也極易給患者及其家屬帶來心理及生理壓力。臨床實踐研究顯示,以西醫(yī)治療缺血性中風患者,盡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對患者進行救治,避免其出現生命危險,但其臨床治療效果不盡人意,未能很好地改善患者臨床癥狀。而結合中醫(yī)進行治療,則可通過對患者臟腑進行調理,促進患者身體機能逐步恢復正常[7]。
本次分析探討中,分別對所選患者行常規(guī)治療方案、常規(guī)治療聯合補陽還五湯加減治療方案。分析評估結果表明,接受常規(guī)治療聯合補陽還五湯加減治療方案患者臨床療效更優(yōu)。結果提示,一是常規(guī)治療方案即予患者以西醫(yī)治療,無法從根本上治療疾病。二是用補陽還五湯加減治療,即予患者以中醫(yī)治療,藥方中的各味中藥成分共同發(fā)力,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其中藥方中的黃芪利于通過擴張血管,控制血壓,促進血液循環(huán),從而使得營養(yǎng)供給加快[8];藥方中的赤芍、川芎等,不僅具活血化瘀之功效,而且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之作用[9];而藥方中的當歸,則具有顯著的活血化瘀之功效,同時,還可有效改善患者惡心等不良反應癥狀[10];藥方中的地龍具有減少血管痙攣之功,從而防止患者血管內壁受損等情況的發(fā)生[11]。常規(guī)治療聯合補陽還五湯加減治療方案,既利于患者發(fā)病時及時救治,又利于治療期間患者病情穩(wěn)定,從而極大地降低治療風險,確?;颊呱踩?。
綜上所述,給予缺血性中風后遺癥患者以補陽還五湯加減進行治療。獲得良好的臨床療效,較于常規(guī)治療方案,該治療方案療效確切,安全性更高,更利于有效減少患者后遺癥的發(fā)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