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第77屆威尼斯電影節(jié)組委會宣布終身成就獎頒給許鞍華和蒂爾達·斯文頓,73歲的許鞍華成為全球首位獲此殊榮的女導演。
首部電影破香港票房紀錄
許鞍華1947年出生在遼寧鞍山,1949年后隨父母移居香港,先后取得香港大學比較文學學士與碩士學位,后又到倫敦電影學院讀書,畢業(yè)后回到香港,適逢香港電視臺成立,擔任香港導演胡金銓的助手。
1979年,許鞍華導演了她的第一部電影《瘋劫》,一舉打破香港當時的票房紀錄,獲1980年臺灣金馬獎最佳劇情、最佳剪接及最佳攝影三項獎。1982年的《投奔怒海》被認為是香港新浪潮的巔峰之作,獲第二屆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五個獎項,并獲邀參加戛納影展。
之后,許鞍華以差不多三年兩部的頻率拍攝到現(xiàn)在,獲得過六次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三次金馬獎最佳導演。香港電影金像獎歷史上,到目前為止有兩部大滿貫的影片(即獲得最佳電影、導演、編劇、男、女主角的影片),一部是《女人四十》,一部是《桃姐》,都是許鞍華的導演作品。
青睞文藝片,個人風格強
許鞍華導演的作品以文藝片居多,以前找投資也常常碰壁。她說當初拍攝《千言萬語》時讓她傾家蕩產,“幸好后來得了一堆獎,否則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否堅持到現(xiàn)在?!?/p>
許鞍華的作品有著強烈的個人風格,她將鏡頭扎根于市井的現(xiàn)實主義,記錄平凡人的喜怒哀樂,塑造了一個個經典的女性形象。也因此,在冒險拍攝了講述作家蕭紅故事的《黃金時代》后,許鞍華又改編起張愛玲的作品《第一爐香》。
今年適逢張愛玲誕辰100周年,這已是許鞍華第三次在大銀幕上與張愛玲“牽手”。早在1984年,許鞍華就執(zhí)導了《傾城之戀》;1995年,許鞍華又執(zhí)導了《半生緣》,曾摘獲金馬、金像等多個獎項。
生活簡單得幾乎透明
湯唯與許鞍華合作過《黃金時代》,在湯唯看來,許鞍華是一個愛電影勝過愛自己的人,馮紹峰說“她是傳奇”,朱亞文說“她是Boss級別”,郝蕾說“她已經成仙了”。
片場里的許鞍華很嚴格,但是片場之外,她的生活簡單得幾乎透明,平時和老母親一起生活,租著廉價公寓,因為恐懼開車所以出行都是坐地鐵。
對于未來,許鞍華表示只要身體允許,有喜歡的劇本,就會繼續(xù)拍下去,讓她高興的是,現(xiàn)在年齡越大拍片越自由。
(摘自《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