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 ?要:目的 ?分析針對性護理措施在預防骨科大手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中的應用效果和體會。方法 ?選取山東省文登整骨醫(yī)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期間收治的骨科三、四級手術患者共計12114例,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實驗組6057例,對照組6057例。對照組患者行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患者行針對性護理措施,在實驗結束后對比護理結果。結果 ?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的實驗組患者術后骨折愈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臨床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均P<0.05)。結論 ?骨科大手術患者行針對性護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深靜脈血栓并發(fā)癥情況,護理效果顯著,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骨科大手術;護理;深靜脈血栓
中圖分類號:R473.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0)-11-0128-03
深靜脈血栓是指患者深靜脈中的血液出現(xiàn)異常凝結的情況[1]。其主要的致病因素有幾個方面,包括血流速度緩慢、損傷和高凝狀態(tài)等,特別是在完成骨科手術之后,患者非常容易出現(xiàn)深靜脈血栓并發(fā)癥,其臨床癥狀一般有呼吸驟停、干咳、暈厥、胸膜炎等,影響患者病情恢復,還會降低患者預后質量[2]。所以,醫(yī)護人員必須在手術之后應用有效的護理方法,來保證治療效果,預防深靜脈血栓,減少并發(fā)癥,促進患者的康復[3]。本文通過對患者術后的護理實驗,探討研究護理措施在預防骨科大手術后深靜脈血栓的實際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山東省文登整骨醫(yī)院在2016年2月~2019年2月期間接受骨科三、四級手術治療的患者共12114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實驗組6057例,對照組6057例。其中實驗組男性2987例,女性3070例;年齡在37~62歲,平均年齡(49.75±8.25)歲。對照組男性3122例,女性2935例;年齡在39~58歲,平均年齡(49.14±7.82)歲。分析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資料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本次研究經(jīng)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進行。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經(jīng)臨床CT檢查確診為下肢骨折;②在本院行手術治療;③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患者合并有心肝、腎臟等器官組織嚴重疾病;②患者年齡≥70歲;③患者有運動功能障礙或有下肢疾病史。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常規(guī)護理,即在手術前后要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幫助患者開展肢體活動,促進身體各項功能的恢復,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等。
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針對性護理措施,方法為:①健康知識教育。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讓患者對深靜脈血栓及其并發(fā)癥的知識有所了解,增加其科學的認知,這樣可以一定程度防止患者產(chǎn)生消極情緒。對患者的生活習慣進行積極引導,改變不良的生活癖好,保持一個良好的作息規(guī)律。②術前評估。在手術開始之前要檢測患者的各項指標,特別是血液流變學、凝血酶原時間,要采用Wells評分量表來評估患者深靜脈血栓的風險度,2分是低危險、2~6分是中度危險、6分以上的患者就是高度危險,要引起特別的重視。③針對性護理。針對風險度0~2分患者,護理人員要在手術后幫助患者訓練深呼吸、咳痰等,如果身體沒有太大問題,就可以下床進行肢體活動訓練,加強身體的血液循環(huán)。針對風險度2~6分患者,護理人員需在術后定期為患者提供健康告知,提高患者深靜脈血栓的預防意識,定期檢測患者的D-二聚體情況,并遵照醫(yī)生的指示行抗凝藥物治療,還可以按摩患者的腓腸肌、比目魚肌等,加強患肢血液循環(huán),促進肢體功能恢復。針對風險度6分以上的患者,術后需定期行多普勒超聲檢測和D-二聚體檢測,探測患者身體內部血栓的形成情況,出現(xiàn)血栓情況,需及時遵醫(yī)囑行抗凝藥物治療。④體位護理。在手術完成之后要幫助患者固定肢體,下肢的固定要適當調整角度,使其高度略高于心臟,這樣能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huán)。要指導患者采用正確的臥姿,患者不要長期保持一個姿勢,要及時幫助其進行翻轉,盡量不要讓一個區(qū)域受到長時間的壓迫。針對骨科手術后靜脈血栓形成的高危患者,可以為患者穿彈力襪或者用彈性繃帶包扎患者的肢體,促進靜脈回流。此外,護理人員要每日定時檢查患者情況,檢查彈力襪松緊程度,患者每天可以脫下彈力襪半小時。⑤飲食護理?;颊咴谶x擇食物方面,要盡量保持清淡,較肥胖的患者不能暴飲暴食,要合理進食,堅持少鹽低糖??梢远嗪扰D蹋渲兴母叩鞍啄軌驅ρ苓M行保護,還能補充鈣質,早晚各一杯。
1.4 ?觀察指標
實驗結束后,統(tǒng)計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和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情況。護理滿意度評分采用本院自制的臨床護理滿意度評分量表評價,總分100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越高。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發(fā)生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20.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使用χ2檢驗和[n(%)]表示計數(shù)資料,使用t檢驗和(x±s)表示計量資料,P<0.05表示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情況
通過分析對比顯示,實驗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深靜脈血栓發(fā)生情況
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實驗組患者的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明顯比對照組更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評分情況
實驗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深靜脈血栓是指患者下肢靜脈血液發(fā)生凝結情況,導致血管出現(xiàn)阻塞,引起血液循環(huán)障礙。隨著病情發(fā)展,患者臨床常出現(xiàn)下肢水腫、疼痛情況,伴隨著繼發(fā)性靜脈曲張、皮炎、色素沉著等癥狀,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4]。在臨床上,下肢容易出現(xiàn)深靜脈血栓,其程度因患者自身特點有所不同。若沒有進行及時科學的治療,患者會形成后遺癥,如肺栓塞,嚴重者導致患者殘疾,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5]。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中認為,骨科大手術完成以后,患者出現(xiàn)深靜脈血栓一般有以下幾種可能的因素:①靜脈中的血液流速緩慢。由于下肢骨折手術期間會應用全身麻醉,降低患者術后疼痛情況,在麻醉作用下,靜脈血液的流動速度明顯降低,靜脈表現(xiàn)為擴張狀態(tài)下,導致下肢肌肉收縮異常,血流速度減慢,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②靜脈壁損傷。由于下肢手術容易對下肢靜脈壁造成損傷,引起血管破損,激活患者身體的凝血系統(tǒng),阻礙該血管血液流通,引起下肢深靜脈血栓。③血液呈高凝狀態(tài)。一般的大手術可以增強血小板的功能,讓血液形成高凝狀態(tài)。如果骨科患者1d之內血液凝固性出現(xiàn)增高,在術后1周會出現(xiàn)高血凝狀態(tài)。另外,手術前后患者如果長時間臥床休息,沒有得到適當?shù)幕顒佑柧?,血液也會出現(xiàn)滯緩,增加靜脈血栓的發(fā)生概率。以往的常規(guī)護理方法,對骨科手術患者的作用不夠明顯,對靜脈血栓的預防措施做得不夠,效果欠佳。所以需要加強護理方法的改進,采用更全面、更有針對性的方法進行護理。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把及時發(fā)現(xiàn)與針對治療、早期預防作為目標理念。在臨床實踐中的護理因人而異,分析不同患者的差異,如年齡、危險程度、手術方式等,有針對性地進行護理。術前做好教育,術后及時預防。本文中的實驗結果也顯示,實驗組患者術后骨折愈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臨床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均P<0.05)。說明加強護理措施,采用更全面、更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法,對預防深靜脈血栓有更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骨科大手術患者行針對性護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深靜脈血栓并發(fā)癥情況,護理效果顯著,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佟昕,姜桂春.術中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20,17(11):168-172.
[2]許勝男.預防性護理在骨科手術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應用[J].血栓與止血學,2020,26(01):134-135.
[3]李莉.護理干預對預防骨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臨床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08):121-121.
[4]王建飛.用肝素鈉聯(lián)合復方丹參注射液對接受骨科手術后出現(xiàn)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J].當代醫(yī)藥論叢,2020,18(04):152-153.
[5]崔穎穎,劉箐.骨科手術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進展[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07):19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