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彩云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5G時代的到來,對傳統(tǒng)教育、研學帶來了挑戰(zhàn),我們需要改進方式,給研學注入活力;改變內容,給研學注入快樂;變通模式,給研學注入交互?!爸黝}串連式”網(wǎng)絡研學可作為5G時代研學的一種主要實踐模式,可圍繞“紅色之旅”“生態(tài)之旅”“文化之旅”“活力之旅”等主題進行創(chuàng)生,并在組織形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從主題聚焦的任務計劃——主題探究的學習調控——主題思辨的評價反思,探究了一條 “主題串連式”網(wǎng)絡研學新模式。
【關鍵詞】5G時代;主題串連;網(wǎng)絡研學
中圖分類號:G623.58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0)21-0054-03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advent of the 5G era, it has brought challenges to tradition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We need to improve the way to inject vitality into research; change the content and inject happiness into research; adapt the model and inject interaction into research. "Themed tandem" network research can be used as a major practice model for research in the 5G era. It can be created around the themes of "red journey", "ecological journey", "cultural journey" and "vigorous journey". And innovate in the form of organization, from the theme——focused task plan——the study and regulation of the theme inquiry——the evaluation and reflection of the theme speculation, explored a new model of "theme series" network research.
【Keywords】 5G era; Theme series; Network research
一、5G時代對傳統(tǒng)研學的挑戰(zhàn)
(一)改進方式,給研學注入活力
傳統(tǒng)的研學主要通過學校組織的集體旅行、安排在外食宿等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實踐教育活動。但出于安全和費用考慮,特別是遇到一些突發(fā)自然災害的時候,傳統(tǒng)研學的組織往往會受到制約,對一些學生難以實地去研學的地方,如邊遠地區(qū)和國外,可以采用網(wǎng)絡研學的方式開展。5G時代需創(chuàng)新研學方式,給研學注入活力。
(二)改變內容,給研學注入快樂
按實施意見研學遵循的原則為:教育性、實踐性、普及性、公益性、安全性五個原則,建構“走下課堂、走出校園、走進社會、走向未來”的研學旅行課程模式。5G時代是否可在遵循研學的原則上圍繞教學開展主題串連式研學?通過不同主題串連式研學改變內容,給研學注入快樂。
(三)變通模式,給研學注入交互
人類已進入5G時代,線上網(wǎng)課成為主要的教學模式。平板代替了黑板、指尖代替了筆尖,學校教師充分利用MOOC、騰訊課堂、QQ、微信、釘釘?shù)乳_展在線教學工作,5GJF時代到來必會促使一次新型教學改革,對于學校優(yōu)質網(wǎng)絡課程建設及探索教學改革必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那5G時代,網(wǎng)絡研學是否也可以有序開展?需變通研學模式,給研學開學注入交互。
二、“主題串連式”網(wǎng)絡研學模式的思考與實踐
進行5G時代“主題串連式”網(wǎng)絡研學研究,幫助中小學生利用網(wǎng)絡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了解省情國情、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更好地感受“詩畫浙江”和祖國大好河山,引導學生主動適應社會,促進書本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的深度融合,培養(yǎng)適應未來的關鍵能力,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主題串連式網(wǎng)絡研學可以根據(jù)課本學習內容,按一定主題,圍繞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打造3~5條面向本區(qū)域的研學線路進行研學,但組織開展研學的方式是采取網(wǎng)絡。
(一)“主題串連式”網(wǎng)絡研學的主題創(chuàng)生
1.“紅色之旅”主題串連式網(wǎng)絡研學
利用我省豐富的紅色資源,突出“尋訪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主題開展研學旅行活動。如我校位于嘉興地區(qū),學校設計了重走“一大”路“紅色之旅”研學活動,研學上海和嘉興南湖。探究任務:(1)中共一大為何在上海召開?后來為什么又到了嘉興南湖? (2)參觀中共一大會址和南湖革命紀念館,聽講解員講解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的歷程,每個學生搜集推薦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張照片或一個事件,并寫出推薦理由,體會中國共產(chǎn)黨的奮斗精神。(3)結合研學和課本知識,論證中國共產(chǎn)黨的誕生是歷史的必然選擇。(4)在南湖革命紀念館前舉行宣誓儀式,追尋紅色記憶,探尋紅色文化,弘揚紅船精神。
2.“生態(tài)之旅”主題串連式網(wǎng)絡研學
利用我省豐富的綠水青山、海洋資源、美麗鄉(xiāng)村、特色小鎮(zhèn)、生態(tài)保護區(qū)等開展研學旅行活動。如“沿著錢塘江去旅行”,選擇海寧一線潮、富春江、蘭溪八卦村、開化錢江源等進行網(wǎng)絡研學,同學們可以分工合作,從問題的探究去了解當?shù)氐淖匀惶厣腿宋奶厣?。(詳見?。)
3.“文化之旅”主題串連式網(wǎng)絡研學
利用我省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非遺傳承、名人足跡、地域風情、博物館藏等開展研學旅行活動。如研討2019年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的良渚古城遺址??梢I學生進行探究:為什么說良渚文化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實證?”從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幾個標志——城市、文字、階級的出現(xiàn)等方面進行探究。(詳見表2。)
4.“活力之旅”主題串連式網(wǎng)絡研學
利用我省各地改革開放、科技創(chuàng)新的生動實踐樣板和高等院校、研發(fā)機構、科普基地、市場港口、知名企業(yè)等開展研學旅行活動。如研討當?shù)卣窃鯓訌凸彤a(chǎn),提高經(jīng)濟效益的。如讓學生通過網(wǎng)絡查找相關新聞:如2月20日晚播出的央視《新聞聯(lián)播》和2月26日,央視《新聞直播間》報道了海寧2月24日,來自廣西柳州市融安、融水、三江和鹿寨縣的34名務工人員乘坐飛機返崗。海寧市政府定制的復工專列已有四趟,從云南、貴州、四川、河南四地共接回了3462名新海寧人。讓學生們探究:(1)為什么海寧市政府會花巨資包機包、列車接回新海寧人?(2)海寧的經(jīng)濟列入全國百強縣的前列,非公有制經(jīng)濟發(fā)揮了什么樣的作用?(3)當?shù)刂钠髽I(yè)有哪些?他們取得成功的共同因素是什么?(4)我們學生應該怎么支持當?shù)氐慕?jīng)濟建設?
(二)“主題串連式”網(wǎng)絡研學的組織創(chuàng)新
從學科教學到學校管理對學校研學工作已積累了一定的經(jīng)驗,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組織學生分年級分主題開展研學活動。從工廠到企業(yè),從市內到省外,從以班為單位到年組集體成行,研學的內容和形式多樣。而且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自主學習也是學校早期爭創(chuàng)特色學校的一個重要課題。5G時代“主題串連式”網(wǎng)絡研學活動也應有這個特殊階段的組織創(chuàng)新,下圖是主要的組織形式。
1.主題聚焦的任務計劃
(1)動機信念構建。網(wǎng)絡研學要以培養(yǎng)學生網(wǎng)絡技能、集體觀念、創(chuàng)新精神為目標,注重知識性、科學性和趣味性,讓學生感受網(wǎng)絡的便捷性,研學的快樂性,為學生全面發(fā)展提供良好成長空間。
(2)學習任務分析。開展“主題串連式”網(wǎng)絡研學,要讓學生分組商議選定本組的主題,再進行研學點的選取,制定網(wǎng)絡研學清單,組內同學進行分工合作。研學點的選取要考慮網(wǎng)絡資源的豐富性,同學們在完成任務時可以在學校機房共同完成,也可以在家進行根據(jù)任務分工進行自行探究,并在網(wǎng)上進行研討。
2.主題探究的學習調控
(1)學習觀察。教師觀察學生研學元素的選取,是否有典型性。主題的選取是否和學校的校本課程相結合。學生是否在虛擬的情境之中去體驗、合作、探究,真正形成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2)過程控制。5G時代網(wǎng)絡研學中倡導學生建立自主學習共同體,發(fā)揮優(yōu)勢互補。教師可分享一些網(wǎng)絡資料豐富的研學點網(wǎng)站、鏈接,甚至可以利用家長資源,以便給學生有更多的指導。
3.主題思辨的評價反思
(1)交流與評價。研學結束后可進行班級、年級展示交流。鼓勵學生多從學科角度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也可邀請其他相關學科教師參與,對網(wǎng)絡研學花絮進行剪輯,提高學生的集體觀念和創(chuàng)新精神。
(2)反思與修正。網(wǎng)絡研學結束后可讓學生來反思修正如何做好網(wǎng)絡研學設計?網(wǎng)絡研學元素如何選?。勘敬尉W(wǎng)絡研學分工合作的合理性?如何評價網(wǎng)絡研學方案?對未來學習的展望等,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5G時代,“云上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實地研”促書本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的深度融合,培養(yǎng)學生適應未來的關鍵能力。不用走出家門也能云游四海,輕輕松松長知識,這是這個時代賦予我們的特殊的禮物。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部等部門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S].2016.
[2] 浙江省教育廳等10部門.浙江省《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實施意見》[S].2018.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