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碧云 劉月明 黃毓麟
廣東省龍川縣人民醫(yī)院檢驗科,廣東龍川 517300
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統(tǒng)計,胃癌是全世界排名第四的好發(fā)癌癥,在2012年的統(tǒng)計中,約有95萬新發(fā)病例,而年死亡率則占第二位,約占所有癌癥死亡的10%,約70萬人[1]。因此在國際間,它被視為一個重要的健康議題。胃癌的高發(fā)生地區(qū)包括亞洲的日本、韓國、中國,其盛行率每十萬人大于40人。由于胃癌在我國的高盛行率,加上治療癌癥的費用亦逐年上升,因此,如何發(fā)現(xiàn)早期胃癌來提早治療或進行胃癌發(fā)生的預防,已成為我國醫(yī)界努力的重要課題。采血是最簡單而方便且花費最少的篩檢方法,但現(xiàn)在已知的癌癥標記,對胃癌的特異性都不高,臨床上仍無法準確檢出胃癌,尤其是早期胃癌。日本學者Miki提出,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70ng/mL和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3.0是診斷萎縮性胃炎的好方法之一,而萎縮性胃炎是產(chǎn)生胃癌的高危險群[2]。本研究旨在探討胃蛋白酶兩項檢測在胃癌篩查中的應用價值,為胃癌篩查提供簡單、快捷的篩查方法,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間胃癌患者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齡28~75歲,平均(54.9±7.8)歲;萎縮性胃炎患者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齡31~76歲,平均(55.4±7.9)歲;胃潰瘍患者46例,其中男24例,女22例,年齡30~74歲,平均(54.8±7.3)歲;淺表性胃炎患者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28~78歲,平均(54.2±6.9)歲;健康體檢人員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31~74歲,平均(55.1±7.1)歲。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經(jīng)胃鏡和病理學明確診斷,均未經(jīng)過化療或放療;(2)所有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3)20~80歲;(4)近期未服用影響檢查結(jié)果的藥物如H2受體拮抗劑等。排除標準:(1)患者存在心、肝、腎等主要臟器先天畸形或嚴重感染;(2)患者同時患有其他部位惡性腫瘤。各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各組患者PGⅠ與PGⅡ以及PGⅠ/PGⅡ比較(x ± s)
所有受檢者均在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抽取上肢末端靜脈血5mL,于測試前以至少10000RCF(相對離心)離心10min。離心后上層含有脂質(zhì)的血清標本須移至樣本杯或另一支試管。移轉(zhuǎn)血清標本時應小心,以避免吸取到脂質(zhì)。采用ELISA 法進行血清蛋白水平表達差異的分析: 以標準品稀釋液將標準品復溶,靜置15min后混勻,倍比稀釋為7個濃度,取出板條,除了對照孔外每個孔加入不同濃度的標準品,劑量為100μL/孔,采用封板蓋封住,室溫反應120min,使用PBS液體洗滌三次,除了空白對照孔,每孔加入檢測液(100μL),室溫孵育1h,PBS 洗滌3次,加入底物(50μL/孔),避光孵育25min,加入終止液5min后測定450nm處吸光度。儀器:德國奧林巴斯AU2700電化學發(fā)光全自動免疫分析儀。試劑廠家:湖南永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別檢測血清PGⅠ與PGⅡ水平,并計算PGⅠ/PGⅡ值。
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進行統(tǒng)計分析。PGⅠ與PGⅡ水平等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胃癌陽性檢出率等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雙側(cè)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胃癌組和萎縮性胃炎組患者的PGⅠ水平、PGⅠ/PGⅡ值均較胃潰瘍組、淺表性胃炎組、健康對照組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以PGⅠ<70ng/mL和PGⅠ/PGⅡ<3.0作為陽性標準,胃癌組患者的陽性檢出率明顯高于萎縮性胃炎組、胃潰瘍組、淺表性胃炎組、健康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各組陽性檢出率比較[n(%)]
胃蛋白酶原在免疫學上分為PGⅠ及PGⅡ兩種。其中PGⅠ和PGⅡ皆可由胃體部和胃底部的腺體分泌,而PGⅡ則由胃前庭部或十二指腸的腺體來分泌[3-4]。在胃發(fā)炎的早期,PGⅠ和PGⅡ皆可小幅度上升,但在胃體及胃底部慢性發(fā)炎時,此處的腺體將被幽門腺所取代,則PGⅠ會下降,PGⅡ維持不變。因此降低的PGⅠ成為萎縮性胃炎很好的指標[5-6]。日本學者以PGⅠ<70ng/mL和PGⅠ/ PGⅡ<3.0當作胃癌的指標,其敏感度77%,假陽性率為27%[7-8]。雖然泰國的研究顯示,PGⅠ/ PGⅡ在胃癌患者中確實有比正常或慢性胃炎患者低。然而,若合并HP血清陽性率,再加上胃蛋白酶原濃度對胃癌發(fā)生的預測似乎更有用[9-10]。在4.7年的追蹤后,HP陽性加上胃蛋白酶原濃度下降者,比HP陰性和胃蛋白酶原濃度正常者,發(fā)生胃癌比率高6~8倍,若單獨以PGⅠ和PGⅠ/ PGⅡ來作追蹤14年,不正常者發(fā)生胃癌為正常者的4倍[11-12]。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胃癌組和萎縮性胃炎組患者的PGⅠ水平、PGⅠ/PGⅡ值均較胃潰瘍組、淺表性胃炎組、健康對照組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胃癌組患者的陽性檢出率明顯高于萎縮性胃炎組、胃潰瘍組、淺表性胃炎組、健康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果與既往研究[13]類似,證實了胃蛋白酶兩項指標檢測對胃癌的早期發(fā)現(xiàn)相當有幫助。Bo LY[14]等研究指出,胃部疾病發(fā)展至萎縮性胃炎或者胃癌時,胃部黏膜主細胞多丟失,分泌功能大幅度下降,繼而影響 PGⅠ 濃度、PGⅠ/PGⅡ比值,而血液中胃蛋白酶原濃度異常,提示胃部黏膜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損害。胃蛋白酶原可用于檢測胃黏膜狀態(tài),有助于早期發(fā)現(xiàn)胃癌。胃癌篩檢的目標是為了胃癌的早期發(fā)現(xiàn)和早期治療以降低胃癌的死亡率,就成本效益而言,采血檢測PGⅠ、PGⅡ不失為一種方便又有效的方法,來找出胃癌發(fā)生的高危險群。不過此檢查亦受限于人種的不同,結(jié)果亦不同,如在印度人中就無此結(jié)果[6,15]。另外,此胃蛋白酶原相關(guān)的異常可能與胃腺體的萎縮和年齡、HP感染有關(guān),根除HP可改變血清中胃蛋白酶原的濃度[16-19]。
綜上所述,PGⅠ、PGⅡ檢測有助于早期發(fā)現(xiàn)胃癌,并且簡單、無創(chuàng)。對于40歲以上的人群,若PGⅠ<70ng/mL和PGⅠ/PGⅡ<3.0,則建議接受內(nèi)視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