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越 程雪梅 童磊 周朝陽 史南君
摘要:以木通(Akebia qumata(Houtt)Decne.)作為試驗材料,以基質、肥料和容器作為試驗因子進行正交試驗,研究分析對試驗材料的容器育苗影響,最終篩選出木通相對應的最優(yōu)容器育苗技術方案為基質(A1)+肥料(B1)+容器(C3),即采用泥炭土、蛭石、珍珠巖(體積比3:2:1)為種植基質,肥料采用緩釋肥:N-P-K 18-5-12肥效8-9(奧綠),施肥方案為30g/盆,1次/年,種植容器為30cm×30cm控根容器盆。
關鍵詞:木通;基質;肥料;容器;容器育苗
以寧波地區(qū)的立交橋橋墩、綠化墻體等公共建筑立體空間綠化中綠化材料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采集、篩選出具有良好應用潛力及常用的立體綠化材料,確定以木通來開展容器育苗技術研究,試驗設計3種不同容器類型、基質配方、肥水管理方式的正交試驗,并通過對基質及植物的理化指標測試等多種手段,嘗試解決此2種立體綠化材料容器育苗的容器形式和規(guī)格的選擇、栽培基質的配比方案研究及育苗肥水管理,以求針對具體的立體綠化品種給出較優(yōu)的栽培生產(chǎn)技術。為加快寧波地區(qū)的大型橋梁、墻體等立體綠化材料的生產(chǎn),豐富城市立體綠化材料的種類做出積極貢獻。
1材料和方法
1.1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qū)小港鎮(zhèn)新政村寧波市園林管理局龍山苗圃園林科技研究中心科研基地內,120°6810”E,8961”N,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6.5%,年平均降水量1350~1600mm,無霜期232d,年日照時數(shù)1850h,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寧波市的主要災害性天氣有低溫連陰雨、干旱、臺風、暴雨洪澇、冰雹、雷雨大風、霜凍、寒潮等。
1.2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選取扦插枝條中生長健壯、半木質化的當年生木通180株,上盆后枝條修剪高度、側枝數(shù)一致。試驗三因素分別為基質(A)、肥料(B)、容器(C),每個因素各3種處理。
基質A1:以較為優(yōu)質的泥炭土、蛭石、珍珠巖(體積比3:2:1)為育苗基質,主要用于模擬成本較高、精細化的育苗環(huán)境?;|配比方案A2:以泥炭土、黃土、珍珠巖(體積比2:2:1)為育苗基質,以現(xiàn)行立體綠化中常用的黃土作為主要材料,用于模擬成本適中的育苗環(huán)境?;|配比方案A3:以黃土為單一育苗基質,模擬成本較低、粗放式的育苗環(huán)境。
肥料B1為緩釋肥:N-P-K 18-5-12肥效8-9(奧綠),施肥方案為30g,盆,1次,年;肥料B2為復合肥:N-P-K 15-15-1(YARA/雅苒國際),施肥方案為10g/盆,3次,年;肥料B3為有機肥:N+P2O5+K2O≥5%有機質I>15%(杭州盛豐復混肥廠),施肥方案為20g/盆,3次/年。
容器選擇塑料盆容器為c1,黑色無紡布美植袋為C2,控根板容器為C33種容器材料。以上容器規(guī)格均為30cm×30cm左右,采購于杭州蕭山。
1.3試驗方法
試驗選用正交試驗中最常用的L9(34),共9個試驗處理(見表1)??紤]苗木樣本較少,確定每個處理20株,不做重復。于2018年3月23日開始做第1次處理,試驗環(huán)境為室外露天基地,除試驗因子外其他管理按照苗木正常管理方法進行。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基質配比理化性質比較
通過對3種基質理化性質測定(見表2)可見,不同基質的理化性質差異較為明顯:基質A1容重最小為0.37g/cm3,基質A2的容重居中為0.68g/cm3,基質A3容重最大為1.14g/cm3。從總孔隙度、持水孔隙和通氣孔隙等指標對比來看,3種基質配比A1、A2、A3的數(shù)據(jù)呈下降式階梯分布。數(shù)據(jù)表明,理論上基質A1的通氣性和持水性效果應為最好,而基質A3的數(shù)據(jù)表明略低于育苗的一般性要求。因此,可知在基質中運用蛭石、珍珠巖等能明顯改善基質孔隙度的材料能有效改善基質物理陛質。
所有基質pH值均略小于7,測定數(shù)據(jù)差異并不顯著,土壤酸堿度屬于中性或偏酸性土壤,總體都適宜植物生長。
2.2不同試驗處理對木通生長影響的比較與分析
基質和肥料是促進和改善植物生長的主要因素,而容器則對基質的持水性改善和根系生長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同時基質、肥料和容器3項不同的試驗因子相互交叉又必然對植物的生長產(chǎn)生錯綜復雜的影響,本次試驗通過對正交試驗中9個不同處理的植物生長量指標和生物量指標進行測定來比較分析不同處理對容器苗生長起到的不同影響。
2.2.1木通生長量測定結果的比較。在經(jīng)過一年的容器育苗試驗后,對容器苗木通進行了生長量指標的測量。一是測量植物的年終生長量減去初始生長量來計算出木通的一年生長量,二是測量植物的一級側枝數(shù),測定時對9個處理分別隨機抽取6盆取平均值來進行比較(見表3)。
通過數(shù)據(jù)比較可見,處理T3對木通的苗長生物量影響最為顯著,一年苗長生長最長(430.4cm),處理T8的苗長生長量最?。?48.5cm);在一級側枝數(shù)測定中處理T1表現(xiàn)顯著最優(yōu)(5.2個),處理T6和處理T9一級側枝數(shù)最少(2.2個)。結合2個生長量數(shù)據(jù)看并沒有表現(xiàn)出明顯的相關性。
2.2.2木通生物量測定結果的比較。生物量指標主要測定了植物的莖部和根部的鮮重及干重,以及分別計算出莖部和根部的含水量,通過比較可以直觀地了解不同處理對促進植物生長的影響差異。數(shù)據(jù)采集樣本與生長量測定樣本相同,數(shù)據(jù)均取平均值進行比較(見表4)。
通過數(shù)據(jù)比較可見,處理T1和T4的莖部和根部的干鮮重測定數(shù)據(jù)都表現(xiàn)較為顯著,T1的莖部鮮重和干重分別為242.3g和126g,根部鮮重和干重分別為205.7g和70.3g;T4的莖部鮮重和干重分別為252.0g和122g,根部鮮重和干重分別為264.3g和95.7g。綜合來看處理T1和T4表現(xiàn)處于同一水平,但T4表現(xiàn)更優(yōu)。
2.2.3不同處理對木通生長影響的分析。通過試驗對木通的生長量和生物量進行測定,分別從數(shù)據(jù)上考察比較了木通的一年苗長生長量、一級側枝數(shù)、莖部干鮮重、根部干鮮重以及莖部含水量和根部含水量等數(shù)據(jù)。從立體綠化容器育苗技術研究角度考量,一年苗長生長量和莖部干鮮重屬于重點考量指標,其次為一級側枝數(shù)、根部干鮮重和根莖部含水量。因此分別選取一年苗長生長量、莖部鮮重(莖部干重與鮮重經(jīng)試驗結果比較呈現(xiàn)正相關眭,不單獨列出)和一級側枝數(shù)作為分析重點,進行極差分析,分析結果見表5~7。
表5~7中觀測項目的ki(i=1,2,3)值,分別為試驗設計3因素3水平所對應的考查指標的指標和平均值。各觀測項目ki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為該因素觀測項目的極差。極差越大,說明這個因素的水平改變時對試驗指標的影響越大,該因素為試驗中要考慮的主要因素。
木通一年苗長生長量的極差分析(表5)結果表明:試驗設計3因素3水平之間木通一年苗長生長量存在差異,其中基質(A)極差值最大為91.73,說明基質(A)是試驗設計3因素中影響木通一年苗長生長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容器(c),再次是肥料(B)?;|(A)的k1值在3個水平中最大,容器(c)的k3值在3個水平中最大,肥料(B)的k1值在3個水平中最大,那么每個因素對木通一年苗長生長量的最佳水平為:基質A1+肥料B1+容器C3。此時可以看出,分析處理得出的最好方案在已經(jīng)做過的9個處理中沒有出現(xiàn)。
木通莖部鮮重的極差分析(表6)結果表明:試驗設計3因素3水平之間木通莖部鮮重存在明顯的差異,其中肥料(B)的極差值最大為123.33,說明肥料(B)是試驗設計3因素中影響木通莖部鮮重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基質(A),再次是容器(c)。肥料(B)的k1值在3個水平中最大,基質(A)的k1值在3個水平中最大,容器(c)的k2值在3個水平中最大,那么每個因素對木通莖部鮮重的最佳水平為:基質A1+肥料B1+容器c2。此時可以看出,分析處理得出的最好方案在已經(jīng)做過的9個處理中沒有出現(xiàn)。
木通一級側枝數(shù)的極差分析(表7)結果表明:試驗設計3因素3水平之間木通一級側枝數(shù)存在差異,其中基質(A)的極差值最大為123.33,說明基質(A)是試驗設計3因素中影響木通一級側枝數(shù)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肥料(B),再次是容器(c)?;|(A)的k1值在3個水平中最大,肥料(B)的k1值在3個水平中最大,容器(c)的k1值在3個水平中最大,那么每個因素對木通一級側枝數(shù)的最佳水平為:基質A1+肥料B1+容器C1,即試驗處理T1(表1)。而試驗結果(表3)也證實了試驗處理T1是一級側枝數(shù)最多的試驗處理。
通過極差分析(表5~7)可見,3個考核指標中不同因素的影響程度不一樣,不同考核指標所對應的的優(yōu)方案也是不同的。但是,單純從一個指標去判斷哪個試驗處理對木通容器苗的生長最優(yōu)顯然是不合理的,應結合容器苗培育過程綜合各因素來篩選最優(yōu)處理。
因素1基質(A):從一年苗長生長量和一級側枝數(shù)2個生長量的指標來看,基質均屬于最主要的因素,從莖部鮮重指標來看,基質因素影響水平與肥料相比也并不相差甚大,所以基質應作為確定優(yōu)水平時最重要考核因素。3個考核指標結果均為選取基質A1較好。故選取基質A1。
因素2肥料(B):從3個不同考量指標來看肥料重要性順序均不相同,其中對于莖部鮮重指標來講肥料影響水平最高,對一級側枝數(shù)指標影響也較為明顯,且與基質因素影響比較相差不大,綜合來看,肥料應作為確定優(yōu)水平的次之考核因素。3個指標結果均為選取肥料B1。故選肥料B1。
因素3容器(C):從3個考量指標來看容器相對屬于重要性不強的考量因素,所以綜合衡量容器作為確定優(yōu)水平的最次之考核因素。從結果看也全不相同,其中對于最重要的考量指標一年苗長生長量來看,容器作為次之影響因素表現(xiàn)較好,其結果為c3。故綜合考慮選取容器C3。
綜上,篩選出優(yōu)方案應為基質(A1)、肥料(B1)、容器(C3)。此方案未在正交試驗中出現(xiàn)。
因此,在本次試驗中,對木通容器苗生長最優(yōu)的試驗處理為:基質(A1)+肥料(B1)+容器(c3),即采用泥炭土、蛭石、珍珠巖(體積比3:2:1)為種植基質,肥料采用緩釋肥:N-P-K 18-5-12肥效8-9(奧綠),施肥方案為30g/盆,1次,年,種植容器為30cm×30cm控根容器盆。
3試驗結果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合理的基質組成成分和配比是促進容器苗較好生長的核心要素之一,而不同的基質配比的理化性質則可以嚴重影響到苗木生長情況。在基質配比中摻有珍珠巖、蛭石等明顯改善基質總孔隙度、容重等物理性質的可以有效促進苗木的生長,容重在0.37~0.68時表明即可錨定植物,也方便管理與運輸,總孔隙度在60%左右可有效保持基質的持水性,以促進植物的根系生長。考慮到降耗提效和節(jié)省成本的趨勢,在滿足苗木生長要求的前提下,選擇資源豐富、容易獲得及價格便宜的基質原料是容器苗基質發(fā)展的趨勢。本試驗囿于條件限制,基質材料豐富度有限,因此,有關更多的基質材料的選配對容器育苗技術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地研究。
肥料的選擇對容器苗的生長也具有重要作用,在試驗中的一部分重點考核指標中肥料甚至作為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可見肥料對促進植物的生長至關重要。試驗結果表明,緩釋肥在同等基質配比的情況下總體具有較好的表現(xiàn),并且由于施用方便、省工安全的特點,在容器育苗的技術研究中具有較大的發(fā)展空間。
容器的選擇通常對基質理化性質的改善和促進肥料的吸收具有重要影響,從而間接影響植物的生長。從試驗結果來看并沒有出現(xiàn)較為明顯的規(guī)律性,不同的考核指標對容器的選擇出現(xiàn)了一定的結果差異性。但總體而言,控根板容器和美植袋容器都比傳統(tǒng)的塑料盆容器更具備優(yōu)勢。
(收稿:2019-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