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阮作為 中國音樂史上的一件古老的樂器,有著漫長、復雜且極富戲劇性的演變過程,發(fā)展到今天,成為民族樂器獨奏、重奏、室內樂和大型民族樂團中不可或缺的樂器,可謂披荊斬棘、坎坷重重。主要介紹中阮這件樂器的歷史流變及建國后至今阮樂器的改革與發(fā)展現(xiàn)狀。
【關鍵詞】? 中阮 歷史發(fā)展
流傳至今近兩千年之久的阮樂器,由于歷史發(fā)展與社會變遷的諸多原因,很多人對它并不是十分熟悉,所以,在此做一個較為詳細的介紹。阮至今沒有系統(tǒng)且完整的理論記載,但從一些史料和古跡中卻依稀可以尋覓其發(fā)展的軌跡。
一、阮的起源之爭:“本土說”與“外來說”
“本土說”認為,阮的雛形起源于弦鼗,亦作“弦鞉”,樂器名,很像當今之三弦。早在漢末、三國時,杜摯就已經提出:“長城之役,百姓弦鼗而鼓之?!币馑季褪钦f,秦始皇在修建長城時,大舉徭役,民生疾苦,老百姓為了發(fā)泄心中的愁苦,在鼗鼓上安上弦,就成了我國最早的抱在懷中演奏的彈弦樂器——弦鼗。這種觀點在后來的史料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如南朝沈約在《宋書·樂志》里談到琵琶起源時也引用了這種觀點;清代毛奇齡的《西河詞話》載:“三弦起于秦時,本三代鼗鼓之制,而改形易響,謂之弦鞉。唐時坐部多習之?!?/p>
弦鼗這種樂器就是在鼗上按弦,是個動詞,以“鼗”身為樂器共鳴箱,把“鼗”柄作為樂器的琴桿,就成為一件有弦的樂器。因此,根據(jù)以上史料,國內的多數(shù)學者認為圓形音箱琵琶(唐代以后稱為“阮咸”和“阮”)起源于弦鼗。
“外來說”認為,阮咸從國外流傳入中國。這種觀點的持有者主要是日本的學者田邊尚雄、林謙三和岸邊成雄,他們分別在自己的著作中表達了對于阮咸起源于“弦鼗”的質疑。田邊尚雄在研究上采用當時歐洲人類學“傳播學派”的方法,編撰《中國音樂史》,主要觀點認為:弦鼓是從埃及經波斯傳入西域。林謙三是以“進化論”的眼光,在《東亞樂器考》中認為,弦鼗不可能演變成圓形音箱琵琶。岸邊成雄最初認為圓形音箱琵琶源自中國本土,后來在《古代絲綢之路的音樂》一書中轉而認為是從西域傳來。他的主要證據(jù)是調查龜茲壁畫時,在前期的坎達拉系壁畫中,發(fā)現(xiàn)了許多阮咸型的琉特,認為阮咸型琉特西樂東漸是不容忽視的。但是無論是4世紀的中亞細亞古智勒茨姆王國宮殿遺跡壁畫中的阮咸型琉特,還是三世紀西域南道于闐附近出土的木制品四弦樂器的桿與弦軸,其時間都要比中國秦代的弦鼗晚出有五六百年。
所以,問題就在于中國古代關于“弦鼗”的史料和阮咸起源于弦鼗的歷史記載久遠而且紛繁,但是日本學者從客觀上忽視我國本土歷史記載的史料,推測東方的阮咸屬于“西樂東漸”,可見在研究的根本方法上就已經是有所欠缺了,其結果的客觀性固然有失偏頗。
綜上所述,阮咸起源于弦鼗雖已是一個音樂史上的千載懸案,但是隨著音樂考古的發(fā)現(xiàn)和音樂史學的發(fā)展,真相會日益清晰。
二、阮在中國古代音樂史中的發(fā)展軌跡
根據(jù)《中國音樂通史概述》——第二章《中國中古音樂》——第四節(jié)《樂器與器樂》的記載:阮咸起源于弦鼗,秦時又稱為“秦琵琶”“秦漢子”。所謂“琵琶”,即“枇杷,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卻曰杷,像其鼓時,因以為名也?!保ㄒ姾鬂h劉熙《釋名》)。所以,從秦漢到隋唐,凡以“彈”“挑”(古稱“枇”“杷”)方法進行演奏的樂器,無論琴柄長短、音箱形狀、使用材質或是弦數(shù)多少的不同,都稱為“琵琶”,因此,在研究古代阮發(fā)展史料的過程中,要將阮咸琵琶與西域傳來的曲項琵琶有所甄別。公元前105年,江都劉細君遠嫁烏孫,攜帶了一把中國本土制作的工藝精良的樂器,即從秦琵琶演變而來的“漢琵琶”,后經考證,即為阮。時至魏晉年間,阮以其醇美的音色,穩(wěn)定的音準,適度的音量在各種樂器中脫穎而出,成為獨奏、重奏、伴奏的主要樂器,以“樂之雅者”“仁智之器”與古琴齊名。西晉“竹林七賢”之一的阮咸精樂律,善此器,他在演奏技法和樂器改革上成績顯著,創(chuàng)作有《三峽流泉》一曲,后人為嘉獎其功,在唐代時,正式稱此器為“阮咸琵琶”或“阮咸”,簡稱“阮”。
由上至下,圖1左至右分別為春秋隱士榮啟期及竹林七賢阮咸、劉伶、向秀、嵇康、阮籍、山濤、王戎。
隨著歷史的前進,中國進入盛唐年間,阮也進入到發(fā)展的鼎盛時期,被普遍應用于唐朝宮廷音樂及民間歌舞中,敦煌壁畫中就有很多包括阮在內的歌舞演奏場面。唐詩中也有描繪阮演奏的詩句,如白居易的《和令狐仆射小飲聽阮咸》。阮不僅在十部樂中是主奏樂器,同時在當時佛教和道教音樂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公元756年,日本圣武天皇死后傳給東大寺,全長100公分、四弦、十三品之唐阮咸,紫檀木鑲螺鈿花紋,圓形共鳴箱,面板開有兩個圓形音孔并鑲有音窗,腹部是一副四人奏樂圖。琴頸和琴軸上,都有螺鈿鑲嵌,在琴箱的背板上,嵌有美麗的花枝圖案,并有兩支飛翔的鳥雀。
時至北宋年間,阮發(fā)展至高峰,據(jù)《宋史—樂志》記載,宋太宗不僅自己作阮曲百余首,同時還對阮樂器進行了相應的改革,將四弦增至五弦。
到了元代,阮從宮廷走入民間,呈現(xiàn)出平民化的趨勢,受到民間廣泛的喜愛。但是隨著元雜劇和戲曲的興起,阮漸漸呈現(xiàn)出沒落的趨勢。進入明清時期,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阮樂器步入低谷。
三、建國后阮樂器的改革與發(fā)展
建國后,國家制定了發(fā)展民族音樂文化的政策,1978年至今,我國各大音樂院校相繼開設阮專業(yè),各省市地區(qū)的民族樂團也如雨后春筍般迸發(fā)出勃勃生機,為這古老的樂器發(fā)展提供了豐沃的土壤。
阮樂器的改革以前所未有的廣度、深度迅速開展:20世紀50年代,廣播民族樂團張子銳研制了“張氏系列阮”,編寫了由笙和系列阮演奏的《笙、阮六重奏》,自此阮取代了秦琴,進入樂隊編制,彭修文大師利用中阮群體音色的醇美,用八把中阮成功的演繹了古曲《月兒高》。隨著大型民族管弦樂隊的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中阮由于其音域和音色的優(yōu)勢填補了民族管弦樂隊的中音聲部的不足,成為民族管弦樂隊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加之其適度的音量、寬廣的音域、富有質感且古韻悠長的音色,倍受演奏者和作曲家的青睞;20世紀70年代,天津民族樂器廠研制出“雙共鳴箱中阮”;八十年代,寧勇研制出“寧氏系列阮”;20世紀90年代,阮世春研制出“復制阮咸”,北京樂器協(xié)會研制出“六弦阮”“八弦阮”。另外,莫仲謙的“電擴音中阮”,給中阮“觸電”,業(yè)內褒貶不一,爭論的焦點在于加電是否改變了中國傳統(tǒng)民族樂器的根本表現(xiàn)形式。我個人認為,中國的傳統(tǒng)樂器在發(fā)聲原理上,無論是弦振、板振、氣振、皮振等,對于樂器來說都是涉及到樂音發(fā)聲的科學,而樂器改革本身就是運用這門科學,改善傳統(tǒng)樂器的物理性能,使樂器自身的特色得以充分的發(fā)揮。“電中阮”采取在樂器上添加“高傳真拾音器”,通過電磁感應產生弦振和箱振的振動拾音,希望達到加大中阮的音量,提高發(fā)聲靈敏度,增加樂器的韻味的目的。這無疑是一次對中阮樂器改革的大膽嘗試。
中央民族樂團著名阮、柳琴演奏家張鑫華監(jiān)制、制作出改良中阮,頗具影響力,遠銷港澳臺等地。這種阮使用了鋼品和尼龍品,不但解決了過去的骨品抗磨損度低,需要經常更換的弱點,同時使得發(fā)音反應更為敏銳,音色明亮,音準穩(wěn)定,非常適合演奏現(xiàn)代中阮作品。與改良中阮相比,蘇州民族樂器廠研制的新款中阮則音箱稍薄,音色柔美圓潤,更適合演奏古曲。
近年,中央音樂學院中阮教育家、演奏家徐陽教授與北京樂海樂器有限公司共同研制開發(fā)了《徐陽牌·阮族》系列樂器,申請注冊了商標并多次獲得國家專利。“阮族”樂器沿續(xù)古制琴頭,形似漢代官帽,以示尊貴典雅,其發(fā)音孔沿襲了古制月牙形,與圓型腔體形成對比,意味陰陽合一;在制作技術上,采用了齒形榫接工藝,避免了北方氣候干燥、南方潮濕多雨所引起的腔體開裂、變形等諸多問題;在考慮演奏實際應用方面,針對阮指板過窄影響左手推、拉、吟、揉等技巧的發(fā)揮以及指板過寬,影響右手快速過弦與左手換弦換音的問題, “阮族”樂器經過反復研制實驗調整了指板寬度、弦距、琴桿角度,既方便了演奏,也體現(xiàn)了極佳的音樂效果。更值得一提的是,“阮族”開發(fā)了高音阮、小阮、中阮、小大阮、大阮全系列不同木料等級產品,為阮樂器獨奏、重奏、齊奏所需的穩(wěn)定統(tǒng)一的音質提供了較為完備的樂器物料系統(tǒng)。
另一位對阮樂器制作有著獨到見解的就是著名阮演奏家馮滿天,他在2006年研發(fā)出“無品中阮及演奏法”,并通過史料查閱、拆琴觀察、拜訪琴師等途徑,經歷八年之久,制作出第一把“仿唐隱孔中阮”,起發(fā)音孔之一在指板與面板貼合間的隱蔽處,另一個音孔開在琴圈右側,以此最大限度達到古阮的音色和音量。他的阮也采用尼龍鋼品,以達到聲音吸收傳導的最佳效果和易于音樂尾音的細膩處理。
如今,阮樂器從普及教學、專業(yè)演奏和改革制琴等方面全維度的進入高速發(fā)展階段,呈現(xiàn)出欣欣向榮的局面,樂器的改革和發(fā)展本身是一個動態(tài)的發(fā)展過程,所以以一種客觀、辯證和創(chuàng)新的角度看待樂器改革,才能有利于其更好地開展,為中阮藝術的發(fā)展奠定更加夯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鄭祖襄.“弦鼗”研究的爭議與討論.中國音樂學,2005,(01).
[2]耿慧.中阮普及教育現(xiàn)狀及思考.中國校外教育,2009,(12).
[3]耿慧.時移音律改 豈是昔日聲——劉星中阮協(xié)奏曲《云南回憶》作品分析.北京大學,2010.
[4]寧勇.出谷新鶯咽洞泉[J].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