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 勤
在人類與癌癥的斗爭中,藥物治療是一個很重要的措施。有效的抗癌藥物治療可以幫助患者獲得更長的生存時間。本文特為大家解讀抗癌藥新知識。
目前全球各國已批準上市的抗癌藥物有130~150種。用這些藥物配制成的各種抗癌藥物制劑有1 300~1 500種。按藥物來源和作用機制分類,抗癌藥可分為兩大類,即傳統(tǒng)細胞毒性抗癌藥和非細胞毒性抗癌藥。
1.傳統(tǒng)細胞毒性抗癌藥。即我們常說的化療藥,其功能主要是抑制癌細胞增殖和誘導癌細胞凋亡,從而消滅癌細胞。如順鉑、紫杉醇、5-氟尿嘧啶、環(huán)磷酰胺和苯達莫司汀等。
2.非細胞毒性抗癌藥。包括激素類藥物、靶向藥物和免疫治療藥物。
激素類藥物某些激素依賴性癌癥,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甲狀腺癌、宮頸癌等,它們的發(fā)生與激素失調(diào)有關;應用某些激素或其拮抗劑可以改變?nèi)梭w內(nèi)激素的不平衡狀態(tài),從而抑制依賴性癌細胞的生長。如臨床應用于治療乳腺癌的他莫昔芬(適宜任何年齡女性)、依西美坦(適宜絕經(jīng)后女性)等。
靶向藥物作用于癌細胞上特有的信號通路,達到殺傷癌細胞的作用,但很少損傷或不損傷正常細胞。在癌癥治療中,靶向藥物治療通過精確地找到疾病治療靶點,并對疾病狀態(tài)和治療過程精確監(jiān)測,最終實現(xiàn)對不同患者和疾病不同狀態(tài)的精準治療,達到提高疾病治療效果的目的。因此,用靶向藥物治療的患者,必須事先進行基因檢測,找到適宜治療靶點。比如,經(jīng)典抗癌藥甲磺酸伊馬替尼(格列衛(wèi)),對費城染色體陽性的慢性粒細胞白血?。ㄒ韵潞喎Q慢粒)有效,對費城染色體陰性的慢粒病則無效;吉非替尼對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和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陽性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有效,對野生型突變的肺癌則無效。
目前國內(nèi)已有多種靶向藥上市,包括小分子靶向藥甲磺酸伊馬替尼(格列衛(wèi))、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等;大分子靶向藥如利妥昔單抗、曲妥珠單抗;等。適應癥包括肺癌、肝細胞癌、胃癌和乳腺癌等實體瘤,以及粒細胞白血病等血液腫瘤。
免疫治療藥物顧名思義,就是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去治療腫瘤的一類方法。它本身并不會對癌細胞造成傷害,而是利用人體免疫系統(tǒng)能清除癌細胞的能力,來調(diào)動免疫系統(tǒng)攻擊腫瘤,達到治療目的。
目前臨床應用最為廣泛的PD-1/PD-L1抑制劑,它是通過藥物阻斷PD-1/PD-L1通路,激活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攻擊腫瘤細胞。阻斷PD-1/PD-L1通路的藥物稱為PD-1抑制劑。PD-1抑制劑有兩類:抗PD-1單抗和抗PD-L1單抗??筆D-1單抗有納武單抗(商品名Opdivo,俗稱O藥)和派姆單抗(商品名Keytruda,俗稱K藥);抗PD-L1單抗有阿特珠單抗(商品名Tecentriq,俗稱T藥)和阿維單抗(商品名Bavencio,俗稱B藥)。O藥與K藥已在我國批準,T藥和B藥正在進行審評。
除上述PD-1抑制劑外,免疫治療藥物還有CTLA-4抑制劑(伊匹木單抗)、腫瘤疫苗(HPV疫苗)以及最新的CAR-T細胞治療等。
PD-1/PD-L、CAR-T和傳統(tǒng)抗腫瘤治療在療效和安全性方面存在較大的差別。PD-1/PD-L它的有效性主要體現(xiàn)在腫瘤組織PD-L1表達水平。在使用PD-1抑制劑前,最好先進行腫瘤組織PD-L1表達率檢測。以非小細胞肺癌為例,如檢測腫瘤組織PD-L1有高表達,即表達率≥50%,說明腫瘤中有大于50%的腫瘤細胞含有PDL1,如經(jīng)PD-1藥物治療,腫瘤有縮小一半的可能。目前,PD-1抑制劑已在多個國家地區(qū)獲批為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藥物。在中國,肺癌是癌癥死因第一位,其中80%屬于非小細胞肺癌。對何杰金淋巴瘤有效率接近90%,黑色素瘤有效率達40%~50%,膀胱癌50%,肝癌30%左右。對部分腫瘤如胃癌和胰腺癌,還未證實有效。
在此提醒那些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如果你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陰性和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陰性,可以進行PD-1治療。如果你是EGFR、ALK基因突變陽性,建議行靶向治療,用靶向藥物而不用PD-1藥物。因為靶向治療的有效率為75%,而PD-1治療的有效率才45%。而且靶向藥是口服藥,價格比PD-1藥物便宜得多。實際上,美國FDA也推薦,在沒有EGFR或ALK突變,或靶向藥耐藥的情況下,再使用PD-1藥物治療。
在安全性方面, 免疫治療是利用免疫抑制劑PD-1藥物來恢復 T 細胞的激活狀態(tài),借助人體免疫系統(tǒng)釋放毒性因子等達到殺滅腫瘤的目的。PD-1藥物由于在應用過程中激活免疫系統(tǒng),可能導致自身多個器官或多種組織的炎癥,稱為免疫相關不良反應。比較嚴重的主要是因為干擾了病人的正常免疫機制而引發(fā)的間質(zhì)性肺炎。部分免疫不良反應如免疫性心肌炎的發(fā)生率低,但嚴重性高,也是需要醫(yī)生和患者在用藥過程中警惕的。
CAR-T的全稱是嵌合抗原受體T淋巴細胞,是將人體T細胞在體外經(jīng)過基因改造后回輸進入體內(nèi),可以識別和清除特定的細胞。先從患者自身血液收集T細胞,在體外進行基因改造,通過轉(zhuǎn)基因的方式,給T細胞轉(zhuǎn)入一個人工設計的基因。這個人工設計的基因像一個“抗癌導航儀”,可以指引T細胞精準地到達并識別出癌細胞,從而啟動T細胞對癌細胞的殺傷程序。經(jīng)過設計的CAR-T細胞可在實驗室培養(yǎng)生長,達到數(shù)十億之多時注入到患者體內(nèi),并在患者體內(nèi)增殖。CAR-T細胞治療已在臨床試驗中顯示出良好的靶向性、殺傷性和持久性。目前已有兩個特異性識別CD-19陽性細胞的CAR-T藥物在國外完成了臨床試驗,并被歐美日等國家批準用于治療兒童晚期急性B細胞淋巴細胞白血病和晚期成人B細胞淋巴瘤。CAR-T是全新的細胞免疫治療方法,給患者帶來全新治療機會的同時,在治療過程中也可能出現(xiàn)多種不良反應,需要醫(yī)生、患者和家屬高度關注。
正確看待服用抗癌藥的不良反應
近年來,抗癌藥層出不窮,對癌癥的療效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很多抗癌藥的選擇性仍然不高,在殺傷癌細胞的同時,對正常細胞不可避免地也會造成損害,這是阻礙其療效發(fā)揮的主要原因??拱┧幾畛R姷牟涣挤磻<毎麥p少、貧血、出血等骨髓抑制表現(xiàn);惡心、嘔吐、便秘、腹瀉等消化系統(tǒng)毒性表現(xiàn);出現(xiàn)肝毒性和腎毒性等。
我們該如何看待服用抗癌藥產(chǎn)生的不良反應呢?某些癌細胞如沒有合適的靶向藥物,或是因為某些條件的限制,患者必須選擇具有較大不良反應的化療方案。上述情況下,需要醫(yī)生盡早地預測抗癌藥的不良反應并進行有效的處理,為患者選擇最佳治療方案。相較于傳統(tǒng)的化療方案,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的不良反應較少,是患者治療中新的選擇。
隨著精準醫(yī)學的研究不斷深入,我們有理由相信,抗癌藥物的不良反應會越來越小,癌癥治療的有效率將越來越高,使患者的生存期大大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