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住處到學校,最近的路要2.1公里。我徒步這2.1公里,工作日一天一個來回,差不多五年了。五年來我大概走了兩千幾百公里,相當于從唐山到昆明??上抑皇窃谠禺嬋?,所以五年下來,我絕大部分時間還是待在這個唐山西郊的小鎮(zhèn)。
這條路經過菜市場,或者稱早市,曲折、逼仄、擁擠,又時常不夠整潔。我出生前,這里就已經叫“街里兒”,相當于當年北京的大柵欄,天津的勸業(yè)場,唐山的小山兒。我很多錢都是花在這條街上的:糖瓜,糖人,小人書,炮子槍,磁帶,《小小說選刊》,甚至包括結婚用的兩個紅皮暖壺。
我最初的母校也在這里,火神廟小學。我讀了半年上下,嘗試過冰窖一般的教室,也翹著腳尖看過半場球賽,聽了大喇叭里“好球,沒有進”的解說。《陪我看夕陽》里的“火神廟小學”大部分指的是這里。后來我轉到東面不遠的另一所小學。東面的小學很有名,是遼將韓昌的點將臺和凈嚴寺的舊址。每年六一,我們都要合唱“古臺巍然秀水濱,我學子如云”的校歌。直到現在,我一直認為這是最古風、最大手筆的歌詞。
小時候我患有購物恐懼癥。村里來了賣豆腐的,我奶奶差我舉著海碗和一毛錢出門。我不知道一毛錢能給多少,碗里盛了一塊豆腐仍遲疑著不走。賣豆腐的急脾氣大嗓門:“干啥?一毛錢還想要多少!”我臊得差點沒哭了。還有一次,當街來了賣糖葫蘆的,我纏著奶奶要了二分錢買了一串黑棗的,結果讓我爸爸撞見,說我撒謊還嘴饞,一頓暴揍。我開始覺得買東西這事兒不是給人家添麻煩就是滋長自身的惡習,根本沾不得??珊髞砥质桥芡葍旱拿?。
從村口到街里兒三里地,我雖然還夠不著鞍座,但照樣一騎絕塵。雨水沖過的“油漆板兒”在楊樹蔭下晾曬得“陽濕不干兒”,風里帶著楊樹葉的苦味,拉磚的拖拉機遠遠落在身后,眼瞅就追上六路車可以拍拍那圓鼓輪墩的屁股了。“年輕的睪丸撞擊著車大梁,灑下一串金屬質感的駝鈴聲”。才美了十分鐘,到肉攤兒前我就怯了。有一年正月,我在大舅家“吃請兒”,鄰桌一個高瘦而冷峻的客人正口若懸河地演說如何缺斤短兩外加少找人錢。人家一個案例接一個案例,語氣里充滿不容撼動的成就感,仿佛成功人士在演說勵志的奮斗歷程。我在肉攤前如履薄冰氣不敢出,盯著屠戶的手,想驗證他有沒有貍貓換太子,或者將小拇指壓在秤桿上,可又實在犯怵案板上明晃晃的解骨鋼刀和那張黑乎乎陰沉沉的臉。
“給一塊一吧!”屠戶說。
我只有一塊零五分,五分還是私房錢。
“有這個大鋼镚就中咧!”他大方地收了錢,把肉用麻繩系了,掛在我車把上。
我滿懷愧疚地回家。我媽媽瞥了一眼說:“也忒廢物,全是肥膘子!”
開春兒蓋房“上礁子”,幫忙的人不少,要“貼作”。作讀一聲,即給幫工的人加餐。我到街里兒買馃子餅,兩塊錢,整一籠筐子。騎到半路上才想起著急忘了給錢。我一捏閘跳下車來,鼻子尖全是汗,胸口咚咚擂鼓。
人緊張到這種地步,一定是私心和公允在較量。善與不善就在一念之間。而我的較量結果是,好幾天都繞著馃子餅攤走。原來,人們往往彼此不信任。我嗔恨賣肉的以次充好,賣馃子餅的大罵十幾歲的少年也不厚道。因為不信任,因為擔心吃虧受損,所以先些占便宜以防不時之需。古語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赡?,我們把功課都做在后半句上了。
所以,我愧疚,也恐懼。
每天總有很多人迫不及待地穿過市場。
比如,現在學校門口,電瓶車排著長隊拼命尋找縫隙。后座上端坐的往往是一個家庭的核心,佩戴著紅領巾的少年。那些忠誠的老臣們,伸著白發(fā)蒼蒼的頭顱,恨不得肋生雙翅。后座上是他們的整個世界,因此他們不肯避讓和妥協,怒目而視,隨時準備罵街。也有各色的電動三輪堵在路中央,輕而易舉地把整條街順利截流。這種三輪車多如牛毛,冬天往往裝一個便攜式的小火爐,燒煤,青煙裊裊地飄向身后。它們絲毫不憚汽車,大概自恃也有尾氣吧。私家車只好識趣地大老遠放出一兩個學生,便飛快調頭,落荒而逃。偶爾有冒失的司機沒預料到這些草根交通工具的偉力,深陷車潮人海的包圍,在抱怨甚至謾罵聲中寸步難行,連喇叭都帶著哭腔。
送貨的商戶最淡定。他們見多了擁堵和爭吵,不言語,不嗔惱,像修行者冷眼旁觀人間的燈紅酒綠和六欲七情。其實他們的車技早已爐火純青,稍有機會就嗖地鉆出包圍圈。通常是一只手駕車,另一只手捏著一條硬紙片,一邊看路,一邊看紙片上貨物的明細。裝上面條卸下豆片,雜耍兒一般讓人眼花繚亂。更有高手同時微信語音:5B302,饅頭十二袋!
一位經營鹵下水的媳婦兒,早晨膠皮靴子棉手套,再系一條油漬麻花的灰布圍裙,泥鰍似的在人縫兒里鉆。下午,人家高跟鞋旗袍穿金戴銀,神色傲然地出現在家長會上,一次次拒接手邊的電話。
開批發(fā)站的老頭,幾乎一夜之間就翻蓋了三層樓的門市。他胡子拉碴,穿一件印著“大橋雞精”的藍布長褂,每天推著兩輪手推車,在樓下陀螺似的忙活。別人說:趁幾百萬管啥,連個褲衩都舍不得穿!偏有好事者冷不丁拉下他的褲子,果然露腚了!
正好有個乞丐也是破衣爛衫,走路露腚。當他們倆人兒同時出現在視野里,有什么分別嗎?
中年婦女更不好惹。上小學時,一位胖大姨的冰棍箱子幾乎堵到校門口。叫賣時,她不懷好意地將“三分五分的”喊成“三嘚兒五嘚兒的”,然后開心地壞笑。我把書包死死擋在體前,緊張得不敢側目。橋頭曾有另一位大姨賣蝦皮,一嗓子“捎著蝦皮咧啊”能把整個市場驚悚到靜音。如今賣花生毛豆的大姐則不然。她總是朝我禮貌地微笑,關切地問寒問暖,夸我上班真早走路挺精神。我只好掏出錢來乖乖捧她的場。
我曾在《老耳》中這樣寫道:
“那條街車水馬龍,行人和商販,乞丐和野狗都在暖暖的太陽下喧囂不止。就像一條從不曾干涸的河溝子里,各類游動的魚蝦雜亂無章又井然有序?!?/p>
守著小鎮(zhèn)久了,市場上熟人越來越多。賣鵪鶉蛋的大叔和我點頭致意,他兒子是我球友。文具店生意真火。老板初三復課在我前排,當時還不知道將來一個小店會給予安逸的生活。蔬菜店老板娘關心閨女的學習勝過關心菜價,時常打聽市里哪所高中升學率更高。批發(fā)面條的是我六年級同桌,直性又義氣。當年我倆因為沒戴紅領巾被老師“遣返”。他陪我回家去取,自己的原來就藏在褲兜里。如今我們大聲地互相問好,早晨的太陽像面粉一樣披掛在他的頭發(fā)衣服和攤子上,我們彼此都能獲得短暫的快樂。烙大餅的大姐慈眉善目,每次都多給我一些。她丈夫在后頭和面,初中好像比我高兩屆,有一年元旦聯歡會上跳過霹靂舞,穿過一雙腳尖像牛鼻子的登山鞋。
市場的兩頭兒,聚集了附近村子里的幾位老翁老嫗,占巴掌大一塊兒水泥地,鋪上尼龍袋子,再碼好幾樣時令蔬菜。正月將盡,“填倉”前后,一水兒綠瑩瑩的菠菜,除了包“餡兒活”,焯水涼拌,絕對解膩。蔬菜店里碩大齊整的四月水蘿卜并非上品,到了五一,農家院里的別看又小又裂巴,味道卻奇佳。連纓子一并切碎,拌海天醬再少許白糖,完美。麥秋前,帶莢的鮮蠶豆是我最愛,簡單小炒已盡得原味。圓溜溜的苤藍我剛認識,吃起來脆脆爽爽。頂花帶刺的秋黃瓜很少買,我家老爺子前后院都種了,沒農藥,不用洗,手一摩挲,唇齒留香。沉默寡言的黃土地把恩賜變成百色百味的果實,滋養(yǎng)著播種種子和希冀的生靈們。雪域高原上,風每一次吹動經幡,就是對人間祝福一遍。而我依戀的冀東平原,每一次花開,每一次結果,何嘗不也是為眾生祈福!
菜市場像北京的鹵煮和豆汁兒,是小部分人堅守的情懷,常常得不到年輕人的青睞。這條街老,不利落,比不過雍容華貴的商場,甚至比不過跳蚤大小的時尚小店。中午時分,人和貨攤撤離,音箱里電腦合成的叫賣聲也暫停了播放。難得的寂靜里,灰蒙蒙的水泥路呈現開來。烤鴨攤兒油漬散落,尚有余溫。粗暴的砍剁之后,生肉攤兒還殘留著豬和雞細碎的殘骸。水產店前,水漬里漂著魚鱗,腥氣刺鼻。一只半大的青蟹死去多時,脫落的前螯丟在下水道旁。接下來由蒼蠅接管,嗡嗡的,不知大笑還是哭泣。最后,一支行動遲緩的掃把將一切清零。
略顯渾濁的陽光和云朵掛在我們頭上,凝固成煙火的模樣。有一些云彩緩慢開裂,樓群和行人在昏暗的底片上燦爛浮現。這些存在令人生疑。我們?yōu)槭裁匆┻^這里?
這條街的最東頭是轉角型建筑,賣過水泥和燕京啤酒,中元節(jié)和寒衣節(jié)也賣錫箔元寶。往東或往西,它總是終點或起點。整條街沒有草木,水泥路剝奪了所有綠植存活的空間。只有穿過南北走向的邱柳路,才能看見水泥路邊緣生長著的牽?;ê蛙嚽安?。排水溝附近,雞爪子花竟然也嬌艷欲滴。
我擺開雙臂,以每小時六公里的速度繼續(xù)前行。以前充滿敵意的狗,見我見得多了,漸漸失去了激情和興致,懨懨地轉身,鼻孔里滿是失望和無聊。
花草樹木依舊年年歲歲地相似著。一戶人家房子后面陰涼的房山上,還掛著前年冬天的干白菜,而門前的櫻桃樹又開花了。我注意過那些花,像一只只漸漸展開的手掌。大概是要我握一握她們,再揮手作別。
(西門兵,實名呂小兵,河北作家協會會員,出版短篇小說集《陪我看夕陽》,長篇小說《有誰要去斯卡布羅》兩部。)
編輯:劉亞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