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石不能言最可人。”講的是石頭不會說話,但非常討人喜歡。
我贊成后半句話,即石頭“最可人”,但不贊同說石頭“不能言”。我覺得,石頭也能說話,只是不隨便開口,它只對能懂它的人說話。
石頭最可人,所以受到很多人喜愛,以至于讓人著迷。最著名的是宋代米芾,他不僅在家里玩石頭,出門時也在大袖子里藏著石頭,以便隨時把玩。由于太過喜愛,比寵愛貓狗更甚,米芾見了朋友總?cè)滩蛔∧贸鰜碓u說,以示于人,結(jié)果總被人拿走不還。一次,他在宋徽宗面前顯擺,于是有了“研山石”的曲折故事。《紅樓夢》原名是《石頭記》,說的是“山盟海誓、水枯石爛”。石濤、鄧石如、吳昌碩、傅抱石、齊白石、歐陽中石等人的名字中都有石頭,傅抱石的號是“抱石齋主人”,其愛石和癡迷于石的程度可以想見。
我亦愛石,是典型的“石癡”,自號“沐石齋主”。我身邊從不離石,白天、晚上、坐時、行路、臥眠、床上、書案、讀書等都有石相伴。在我,石頭是可以說話的,可交談、可傾聽、可心會、可夢語。最近手邊新增八塊石頭,可言為心聲,成為我的代言人。
八塊石頭都從山野中來,我沒花一分錢。開始,它們還顯得懵懂,有的簡直就是混沌未開,但經(jīng)過一段時間把玩和交流,現(xiàn)已開口說話,而且周身光彩照人,讓人愛不釋手。
一號為頑石。這是一塊黑白分明的堅(jiān)硬石頭,一頭寬闊,一頭尖窄。如尖端在下,寬端在上,看上去就像個戴黑色草帽的少年,幾乎將一張白臉罩進(jìn)去。草帽的一面圖案:有海平面、天際、天風(fēng),還有剛從大海上噴薄欲出的太陽;另一面圖案:衣帶當(dāng)風(fēng)的飛天神女形象飄飄欲仙。這就將一個少年裝飾得生動活潑,別有風(fēng)姿。若將石頭倒過來,即白上黑下,那它就變成一只船帆,下面是黑色的海水,上面是白帆。當(dāng)然,還可將它看成雪山,在黑黝黝的大地之上,有雪域高原,山頂還有一點(diǎn)烏云遮蓋。如將石頭橫過來,左邊白、右邊黑,此石又像只小狗頭,被一點(diǎn)漆黑點(diǎn)綴處像嘴,鼻子似乎有靈敏的嗅覺,一副呆萌的情態(tài)。似乎此石相當(dāng)頑皮,故意讓你猜,但始終不讓解開謎底,活脫脫顯現(xiàn)一種頑童心態(tài)。此石紋理天成,豐富多變,黑白套色搭配得當(dāng),既分明清晰,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某種混融的清明。只可惜,石上有殘損,把玩時有粗糙感,這與其整體的細(xì)膩滑潤形成鮮明對比。不過,石頭仿佛啟示我:完美無缺在世上并不存在,有缺陷才是最大的真。何況,細(xì)膩中有粗糙,正可在把玩時按摩一下手掌、手指、手肚、手心,豈不成為另一種美好的彌補(bǔ)?
二號為文字石。此石看上去如虎皮豹紋,為長、圓、扁兼有的一塊文字石。它大小和形狀如舌,在手中頗有靈機(jī),略感凸凹不平中有一種絲綢感。石頭以灰黑色為底,白色線條布滿其間,在兩面形成五個清晰的漢字:山、外、風(fēng)、氣、兆。“山”字頗似《鄭文公碑》的書法筆意,“外”字比《瘞鶴銘》的“外”還要開張放逸,“風(fēng)”“兆”是王鐸、王寵的瀟灑草書,“氣”字有點(diǎn)泰山石峪金剛經(jīng)的書法情態(tài)。由于石上多有白色的點(diǎn)與線,可將之想象為各種奇妙構(gòu)圖,在似與不似之間顯現(xiàn)。一般說來,文字石較少,也難得,一塊石頭上能出現(xiàn)這么多清晰的文字,也是一奇。特別是這幾個字有很好的寓意,象征天地自然的靈明,可與文人暢懷進(jìn)行促膝談心。在寫作之余,我常將它放在臉上、鼻子上揉搓,一股涼意浸入肌膚,在舒泰中有一些開明通達(dá)。還有上面的那個“兆”字,它靈動飛逸、氣象萬千,有我常寫自己名字中的“兆”時,從未達(dá)到的境界與灑脫。這讓我常對著這個“兆”字出神,并不斷生出許多想象。
三號為金魚石。這是一個只有餃子大小的石子,看上去如濃縮的金魚。圓石一端有一白圈,仿佛金魚吐出的氣泡。此石以淺黃色為底,點(diǎn)綴著黑與白,特別是上面有一只形神兼?zhèn)涞淖霞t色金魚,如在天池中游弋,相望于江湖。一般而言,一個石子能有多種套色相當(dāng)不易,而有黃色特別是純凈的“紅色”當(dāng)頭更難,因?yàn)樗恕敖鸨梯x煌”和“鴻運(yùn)當(dāng)頭”的寓意。當(dāng)石上出現(xiàn)栩栩如生的紅色金魚,那就更是難上加難了。此石的油性特好,有一種雞油黃和紅瑪瑙的質(zhì)感,它堅(jiān)硬而通透,捏在手中漫不經(jīng)心把玩,包漿和靈光閃動,有些迷人甚至動人心魂。
四號為螺紋石。此石如扣著的海螺,也像一座金山,還如細(xì)密的盤山公路,在黑、黃間隔的橫向條紋中,形成一個個圓滿的環(huán)形曲線。這是歲月年輪留下的痕跡,也是生命的節(jié)律和音符,你不論將目光停留在其中的哪條線、哪個點(diǎn)上,都能感到自己平衡的呼吸與沉靜的心跳。面對這樣一塊很有閱歷和年紀(jì)的歲月之石,我總是屏氣凝神,心懷謙卑,心存敬畏,洗掉焦躁,認(rèn)真做一個聽者,體味從石頭的心靈深處發(fā)出的天地秘語。石頭的底部寬厚平穩(wěn),這是能讓石頭站立的基座,也是成為一塊佳石的重要條件。石頂有塊泥黃色,形意如葉,它仿佛是自高天而降、拈花微笑的迦葉,在雞足山上入定,以待彌勒之出世。
五號是雙鵝石。這是塊周身透出綠盈盈光潤的石頭,掌心大小,如龜靜臥。在黑色石體上,有柳條般的白絲線,也有矩陣一樣的火焰紋,還有騰云駕霧的龍鳳圖。最清晰的是一對白天鵝,它們頭頸高昂,一高一矮,層次分明,在回眸流盼中仿佛有夫妻意。鵝的羽毛蓬松鼓蕩,仿佛在戲水,加上頭頂紛披的柳枝意象,有寧靜美好的氛圍。石頭正好可以側(cè)立,形成清晰的畫面:雙鵝在柳樹下洗浴,意態(tài)分外姣好。這是自然有趣的生活畫卷,被鐫刻在一塊普通石頭上。
六號是修行石。此石七厘米見方,二至三厘米厚,能直立,像美女手中的一面小鏡子。背面通體墨黑,像漆了一層黑漆,幾根細(xì)條紋從畫面穿過,兩根如刀切,一根如蘭草彎起,有靈秀閑雅之姿。正面仿佛由多道黑圈圍成一個穹廬,其中有朦朧的老者在修行,胖身、端坐、手執(zhí)長竿,如在冥想。石頭四周為淺黃色,若鑲有銀邊,更彰顯不同的層次。將石頭倒過來,肥胖的修行老者突然變成瘦弱清癯的形象,好像他轉(zhuǎn)眼間就已修成得道。此石堅(jiān)硬如鐵、潤滑如脂、沉重如山、方正如矩,常與之接觸和對語,感悟與啟示多能直達(dá)內(nèi)心,獲得天啟般的升華。
七號是不倒翁石。這是塊無形的石頭,怎么擺都有點(diǎn)不穩(wěn),但又有不同的面,給人以多面手的感覺。此石呈黑黃相間的橫紋,因?yàn)槭羌?xì)密平直的滿身紋,所以甚是好看,有如層層疊疊的梯田。另外,在石頭一面中間的低凹處,自上而下有白色石筋,如飛流直下,也像一棵松樹立于山巔,給人帶來動感氣勢,也產(chǎn)生一種靈感風(fēng)韻。另一邊的白色頗似一位高僧袖手而坐,頭頂似有光暈閃動,在從容淡定中不失超凡脫俗,有蘇曼殊的意態(tài),更像弘一法師的氣度。一石中有青松不老、高僧禪定、飛瀑長流,當(dāng)然有永不言敗、不屈不撓的精神品質(zhì)。
八號是臉譜石。這是八塊石頭中最大最重的一塊,約半斤重。此石,只有黑白兩色,黑的頭發(fā)般黑,白的玉石般白,形成強(qiáng)烈對比的戲劇效果,即白為臉、黑為發(fā)。將石頭置于手中,是個活生生的少女臉譜,如正反兩面和上下轉(zhuǎn)換,此石就能變幻出四張臉,極為優(yōu)雅俊美。石上雖無五官,但黑點(diǎn)為眉,突出為鼻,凹處為目,意態(tài)能傳神,盡得自然而然、巧奪天工之妙。此石上手的時間越長,色澤越好,仿佛通體有靈光流動,與你的心意會通。我常與此石交流,用手、眼、心,在默默無言中,心領(lǐng)神會其妙處。
這八塊石頭各有其美,但放在一起又成絕妙組合。它們仿佛剛從大海中來,登上蓬萊仙島的八仙各有心語。只是它們?nèi)绾闻c八仙一一對應(yīng),這要大費(fèi)周章。不過,這些恐怕都不重要,關(guān)鍵是我曾生在蓬萊城南八十里一個小山村,在那里生活了十九年。我與這八塊石頭可能本就認(rèn)識,交流起來當(dāng)然不難,能聽懂它們的心語。
(王兆勝,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出版《林語堂的文化情懷》《20世紀(jì)中國散文精神》《林語堂大傳》《林語堂與中國文化》《溫暖的鋒芒——王兆勝學(xué)術(shù)自選集》等16部。編著《百年中國性靈散文》《精美散文詩讀本》及散文年選20多部。出版散文隨筆集《天地人心》《逍遙的境界》《負(fù)道抱器》《情之一字》等。獲首屆冰心散文理論獎、《當(dāng)代作家評論》獎、第四屆全國報人散文獎等。)
編輯:劉亞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