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鵬燕
摘要: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發(fā)展,對于具有綜合素養(yǎng)的會計人才需求也不斷增加,基礎會計人才作為主要的培訓機構之一的中職職業(yè)技術學校對于相關的課程的探討和改進也隨著時代的進步在逐步地發(fā)展,本文針對中等職業(yè)學校電算化會計和手工模擬實訓的同步化問題展開相關探討以提升其課程的價值和實用性。
關鍵詞:電算化會計;手工模擬實訓;同步教學
引言
現在中等職業(yè)學校會計專業(yè)都開設了電算化課程和手工模擬課程,但不論是課程的設置、課時的安排、教材的選用及教學目的設計,都是兩條線并行,彼此忽略的關系,因此其實際操作和運用當中存在著教學之間脫節(jié),學生學習效果不佳的現象,本文針對此類現象提出新的建議,將電算化會計與手工模擬實訓進行同步,并對其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探討。
一、中等職業(yè)學校電算化與會計手工實訓
課程開設的現狀分析
會計電算化和會計手工實踐課程都是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的必修課,對于掌握會計這門專業(yè)來說屬于核心課程,但是多數的中等職業(yè)學校在開設兩門課程時都存在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兩個課程分離且不同步。
根據筆者相關的經驗和調查,部分學校在對于會計相關的課程設計上面分配極為不合理,甚至于電算化課程的設計要比手工課程的設計提前一個學期左右,而每周的課時都存在著嚴重的差異,學生在接觸電算化課程時完全脫離手工操作,反之亦然。這樣的設置容易讓學生產生認知上的偏差,對于相關傳統(tǒng)記賬和電算化會計之間的差異,理解不夠充分,傳統(tǒng)的賬務處理與電算化會計大同小異,或者是認為手工記賬之后,無法將它與之前的電算化內容結合起來運用。而在后期開設相關的會計實用課程時,在最后的教學成果也顯示,大部分學生不太重視,同時運用電算化和手工介紹來處理相關的教學案例。而將其中一項認為是另外一項的實習課程。
二、導致電算化會計和會計手工實習課程
分離的原因分析
(一)硬件條件問題
會計專業(yè)教學對于相關的硬件設施要求有不同之處,所以大部分學校兩個相關的實習教室是相互獨立的,而在相關課程開展時,針對某一項課程的要求在特定的教室展開相關的教學,所以學生在進行學習時,只能單獨進行電算卦和手工計算操作,無法將兩者進行有效的融合和銜接。
(二)課程設置問題
為了能夠培養(yǎng)出具有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大部分中職學校都會要求學生進行相關的學業(yè)測試,測試通過之后方可畢業(yè),但這使得原來較為緊張的專業(yè)課時顯得更加捉襟見肘。此外,受制于傳統(tǒng)教學形式和教室的設計,大部分學校都是以班級授課為授課主要形式,專業(yè)課程一般都分布在不同的教學周中,缺乏能夠突擊的相關強化式教學,無法通過,無法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突擊完成某一特定項目實現對于相關流程的充分理解,導致相關學生對于課堂當中關于手工會計與電算化會計師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理解不夠深刻。
單純的手工培訓,這種培訓的工作量非常大,學生的負擔比較重,工作內容非常的單調以及乏味,長時間的學習會感到非常的疲勞,學習的熱情也比較低下,效果非常差。與此同時,手工會計的相關實務培訓往往需要依靠笨拙以及煩瑣的教科書,由于教科書的內容非常多,不具備良好基礎以及學習熱情的學生根本沒有辦法跟進。面對這種情況,非常多的學生都放棄了。另外,由于工作量非常大,在特定操作中容易出現錯誤,并且這種概率也比較高,很容易使得學生感到疲勞,影響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甚至會引起恐懼感等。這些都不屬于人才培訓的初衷,也不屬于學生想要的教學方法。
單純的電算化實訓最大的缺點是學生對于會計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及操作技能的培訓比較缺乏。模擬訓練的過程中非常容易使得學生無視會計知識的學習以及應用,只是重點強調計算機以及會計軟件的使用。這樣在此后工作的過程中會感到非常的困惑,并且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非常的難以適應相應的工作。因此,可以說人工會計屬于會計工作的主要基礎,而電算化會計屬于會計工作的延伸以及發(fā)展。沒有基礎或者基礎比較薄弱的,就沒有辦法進行擴展以及延伸。
(三)教材編排問題
由于現在多數學校相關兩門課程都在用單獨做課,單獨編撰相關教材的方式進行教學,其教學的教材和模擬經營的業(yè)務都并不相同,這樣導致相關的課程無法實現真正的聯(lián)系,學生在學習時,由于教材和課程模擬色景不同,所以更容易將相關課程理解為兩個不相干的無聯(lián)系的獨立個體,課程影響其對于相關信息運用和分析。
(四)教師配置
由于計算機電算化與會計手工實訓課程對于教師個人專業(yè)知識專業(yè)素養(yǎng)都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教師在進行相關課程改進過程中必須要做到對兩種記賬方式游刃有余,也要對于相關的分信息進行重新地分析和研究,這對于教師來說是有極高的要求。目前部分學校的教師,部分學校由于教師分開獨立教學時間較長,導致對于相關的知識理解上會存在一定的差異,這與未來進行同步教學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三、會計電算化與手工模擬實訓同步
教學的必要性
電算化會計具備的優(yōu)點是可以很好地節(jié)省相應的工作時間,使得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講,重點強調以及重視電算化,會使得學生對于會計工作的具體流程以及一些工作方面的處理變得更加的生疏,從而忽視了會計工作的基本技能以及技巧的培養(yǎng)鍛煉,在新的歷史時期一定要符合未來具體的發(fā)展需求,會計人才一定要具備比較扎實的理論知識以及工作技能,與此同時相應的電算化手段也要比較的熟練。手工會計是電算化的基礎,電算化是手工會計的延伸和擴展,在實際工作中大部分中小企業(yè)的手工,會計和電算化會計都是在同步進行處理,這樣可以減少相關會計人員的核算,工作量也可以將手工計算和電算化實行互相論證其道能夠查處糾錯作用,而且手工介紹是憑證,是電算化計算的原始數據是電算化實訓的起點和接觸點,所以要將兩門課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能夠幫助學生在未來的社會和工作崗位當中更加快速地適應相關崗位的要求,提升其在就業(yè)市場上面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在學校的課堂設計當中應該將兩門課程進行有效的融合,促進再生,在校內積攢相關運用的經驗,緩解學生在校外企業(yè)求職難的局面。手工以及電算化相結合的具體實訓方法既屬于會計專業(yè)本身的要求,也屬于時代以及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四、會計電算化與手工模擬實訓教學的可行性分析
(一)對于現有的場地進行充分的利用
既然存在著硬件條件的場地限制問題,就需要開動腦筋,在現有的課程設計和課程安排上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來打破場地對于相關課程推進改革的限制。首先,在課程設計上要弱化原先實訓室單一功能定位。其次,要通過對于兩門課程相互結合的實訓方法來實現課程的互聯(lián)互通。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地讓學生有充分的空間完成電算預算和手工記賬。
(二)對于課程設置的改進
在實訓任務的分配上面,應該以由簡入繁、由淺入深的方向和原則。并且盡可能地將兩門課程當中設計的內容同步到一套教學資料中,然后讓學生通過相關的訓練數據和計算手段來進行操作,加深學生對于手工會計以及電算化之間的運用和聯(lián)系以及差異,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的技能,做到學以致用,學以會用,學以實用。學??梢越蓚€實訓室,即手工會計實訓室以及電算化會計實訓室,一個主要用來進行手工會計方面的實訓,一個主要用來進行財務軟件的演示、應用以及練習。這樣設置主要為了使得實訓模擬的真實性進一步的提高,也可以利用對比實訓的方式,使得綜合技能以及實際動手的能力得到增強。學??梢园褧嬀C合實訓分成幾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手工會計實訓,主要要求學生面對某一會計工作問題時,使用手工的方法對于一整套的業(yè)務資料進行處理,最終完成會計工作的具體流程。第二個層次,手工以及電算化工作的相結合,提出具體課題,明確地指出手工或者電算化操作的具體部分,實訓的意圖是為了保障操作更加熟練。
(三)完成對于教材的重新編撰
要實現兩門課程的同步,就必須要將兩門原先獨立的課程的教材進行重新編撰,以具體案例為中心,以學生未來就業(yè)方向為中心,將現有的課程和案例進行混合編撰,以具體的教學目標以及具體的實踐項目為課程的主體,將相關的信息和知識點進行重新編排。讓學生在一次次的案例實踐過程當中,對于相關知識點達到學會和掌握的要求。必須通過實踐化、實用化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改進。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對于未來即將面對的工作崗位當中的實際需求,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更容易適應企業(yè)對于其工作崗位的要求,完成相關的工作,快速上手快速就業(yè)。
(四)教師也要完成對于自身的再次提升
關于手工模擬,實訓與電算化同步教學之間還是存在著相關獨立性及課程分開的現象,對于教師而言,這種新型的授課方式是一種新型的挑戰(zhàn),需要教師對于自身的知識進行進一步的深挖來實現揚長避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也應該努力探索如何追求將課程設計的更加實用化,將教學案例和任務更加貼近于社會的實際需求,所以相關的教師應該統(tǒng)一參與到相關課程的改進和編撰的過程當中,讓教師之間可以相互探討,相互協(xié)調,減少在課程教學過程中的沖突問題。幫助改進和同步之后的課程能夠相輔相成,實現教學進度的統(tǒng)一化以及教學內容的銜接化。
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會計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將手工模擬實訓與電算化會計進行同步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于兩者之間專業(yè)能力的掌握,并且能夠區(qū)分兩者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對各自的適用場景有更深刻的認識,幫助學生累積雙向記賬的經驗,提升學生的專業(yè)技能,為日后畢業(yè)從事相關工作崗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悅.以手工會計實訓為基礎的職業(yè)院校會計電算化教學改革建議[J].現代經濟信息,2019(15):466.
[2]周聲.中職學校會計電算化教學分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2):91.
[3]區(qū)艾青.“導學案”在中職《會計電算化》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會計,2018(05):285–286.
[4]彭移山.對中等職業(yè)學校會計實訓的探討[J].明日風尚,2019(5):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