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池 于 群
(中國刑事警察學院,遼寧·沈陽 110035)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作出了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作為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2015年11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安部等部門印發(fā)了《關于公安院校公安專業(yè)人才招錄培養(yǎng)制度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等文件,將公安院校公安專業(yè)畢業(yè)生作為公安隊伍補充警力的主要渠道,從源頭上確保了公安隊伍的革命化、正規(guī)化、專業(yè)化和職業(yè)化建設,在公安隊伍建設和公安高等教育發(fā)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生源質量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基礎與前提,決定了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提升空間和長遠發(fā)展能力。公安院校公安專業(yè)人才招錄培養(yǎng)制度改革(以下簡稱公安招錄制度改革)全面實施后,公安院校公安專業(yè)生源質量(以下簡稱公安院校生源質量)對于提高公安院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確保公安隊伍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十分關鍵。本文基于10所公安本科院校2015~2019年間的招生錄取分數數據,分析公安招錄制度改革五年來,對公安院校的生源質量產生的作用和效果,以反映公安招錄制度改革成效,并為公安院校建設發(fā)展及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依據和參考。
在院校選取上,選擇了10所公安本科院校,兼顧了不同服務面向及隸屬關系,其中部屬院校4所、省屬院校6所;兼顧了不同地區(qū),其中4所部屬院校分別位于華北地區(qū)、東北地區(qū)、華中地區(qū)和華東地區(qū)(本文分別稱為A、B、C、D院校),6所省屬院校分別位于華東地區(qū)、華中地區(qū)、西南地區(qū)、東北地區(qū)、華南地區(qū)和西南地區(qū)(本文分別稱為E、F、G、H、I、J院校);兼顧了本科學歷教育開辦時間長短,其中4所部屬院校本科學歷教育開辦時間分別為38年、39年、7年和10年,6所省屬院校本科學歷教育辦學時間分別為18年、10年、14年、10年、13年和17年。在專業(yè)選取上,只涵蓋10所公安院校中的本科公安專業(yè),未將非公安專業(yè)納入其中(與公安招錄制度改革政策的適用范圍一致)。在時間選取上,限定在2015年至2019年間。由于公安招錄制度改革于2016年起正式實施,所以本文將2015年(未實施公安招錄制度改革)的錄取分數數據一并納入分析,以便更好地比較分析公安招錄制度改革的作用和效果。在人數總量上,10所公安院校2015年至2019年的五年中招錄規(guī)模分別為10966人、10705人、10546人、11198人和11636人,均占當年全國公安院校本科招生總人數的50%左右。在數據來源上,主要通過中國教育在線網站、各院校招生網站和官方微信平臺查詢,數據具有客觀性與準確性。
關于生源質量如何衡量與評價的問題,學界有不同觀點和思路,多數研究者以錄取分數情況為視角研究生源質量。例如,別敦榮等學者通過對高考錄取分數線進行統(tǒng)計分析,比較了38所985高等院校在文理科、區(qū)域分布等方面的生源質量差異(1)別敦榮,葉本剛.2005年-2010年“985工程”大學本科生源質量統(tǒng)計分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2,(04).;羅良針等學者分析江西省24所高等院校在2008年至2011年間的高考錄取分數數據,通過Matlab6.5進行矩陣運算,合成綜合生源質量指數,揭示其中的生源質量演化規(guī)律(2)羅良針,張陽.普通高校本科生源質量規(guī)律研究——基于江西24所高校招生數據的實證分析[J].教育學術月刊,2013,(06).。由此可見,關于此類問題的研究大多都是圍繞高考錄取分數構建各具合理性的分析函數,通過生源質量函數進行量化比較。
本文以Microsoft Office Excel(2010版)為分析軟件,對數據信息進行錄入、處理和排序。根據公安院校的專業(yè)特點和招生特點,我們構建了分析函數,其計算方式分別如下:
假設某一院校的公安專業(yè)某年在全國N個省份招錄文科學生(若為省屬院校,則N=1),X為該院校在某省招錄文科學生的最低錄取分數,Y為該省文科本科第一批次錄取分數線,X與Y的比值為此院校在該省招錄的文科生源質量。對此院校在全國各省的文科生源質量進行求和,除以此院校公安專業(yè)在全國范圍內招收文科生源的省份數量N,即得此院校文科生源質量函數Q(文)。其公式表述如下:
同理,可以推導出不同年份不同院校的文理科生源質量的具體值。
例如,2017年,A院校在E省的文科最低錄取分數線為360,該年度E省的文科一本分數線為333,則A院校2017年在E省的文科生源質量為360/333,即約為1.081;以此可以求得A院校在各省的文科生源質量,按照上述公式計算,則可得2017年A院校文科生源質量指數為1.064。
在前述各院校分科生源質量函數Q的基礎上,構建各院校的生源質量函數H。設某院校某年文理科生源質量分別為L和M,L與M的平均值即為該院校生源質量。其公式表述如下:
同理,可以推導出不同年份不同院校的生源質量的具體值。
例如,2016年,E院校文科生源質量為0.915,理科生源質量為0.981,則2016年E院校生源質量為(0.915+0.981)/2,即為0.948。
在本文構建的分析函數中,由于個別省份采取高考自命題(未采用全國的高考試卷),導致各省錄取分數線無法統(tǒng)一比較,所以我們采取了將錄取分數線除以本省一本線的方式,以一本線作為參考標準,衡量各院校生源質量水平。在上述所舉例子中,2017年A院校文科生源質量指數為1.064,意味著該年度A院校文科分數線總體上是一本線的1.064倍;2016年E院校生源質量為0.948,則意味著2016年E院校錄取分數線總體上未達到一本線,為一本線的0.948。
從生源質量來看,2015年10所公安院校生源質量平均值為0.896,2019年公安院校生源質量平均值為0.955,比2015年增長了6.623%。從錄取分數線來看,公安招錄制度改革前,樣本中僅有2所院校錄取分數線超過一本線,其他院校錄取分數線與一本線差距在20%左右;公安招錄制度改革后,不僅有3所院校錄取分數線超過一本線,而且有4所院校錄取分數線達一本線的90%以上,已十分接近一本線。綜合來看,公安招錄制度改革實施后,公安院校錄取分數線呈現出明顯躍升,表明公安院校生源質量有了較大提高。各院校在此期間的生源質量總增長量、年均增長率、文理科生源質量增長率與錄取分數線漲幅如下表所示(部屬院校錄取分數線為其在各省錄取分數線的平均值)。
表1 2015-2019年10所公安院校生源質量總增長量、年均增長率、文理科生源質量增長率與錄取分數線漲幅
2015-2019年間,在所選取的樣本中,部屬院校生源質量的平均值與中位值(即按順序排列的數據中居于中間位置的數值,不受數據極值影響,更具有代表性)始終高于省屬院校,二者比較如下表所示:
表2 2015-2019年部屬院校、省屬院校生源質量平均值與中位值
我們將部屬院校在某一省份的生源質量減去該省省屬院校的生源質量后得出一差值,以該差值衡量部屬院校與省屬院校在同一省份的生源質量。2015-2019年間,部屬院校與省屬院校在同一省份中生源質量差值的極大值和極小值以及二者出現的年份,如下表所示:
表3 2015-2019年部屬院校與省屬院校在同一省份生源質量差值極值及其年份
從上述數據來看,部屬院校與省屬院校的生源質量對比呈現兩種情況。一方面,部屬院校的總體生源質量優(yōu)于省屬院校。從各年數據來看,2015-2019年間,部屬院校與省屬院校的生源質量平均值的差值分別為0.076、0.092、0.107、0.141和0.150,體現逐年拉大的趨勢;中位值的差值為0.083、0.087、0.124、0.145和0.147,同樣呈現逐年拉大的趨勢。另一方面,在同一省份中,部屬院校的生源質量也普遍優(yōu)于省屬院校。樣本中的A、B院校在6個省份錄取分數線全部超過一本線,均高于6個省份的省屬院校錄取分數線;C、D院校在6個省份的錄取分數線雖然未全部超過一本線,但仍高于省屬院校。
2015-2019年,樣本中部屬院校生源質量的年平均增長率為2.649%,省屬院校生源質量的年平均增長率為0.417%。2016年,部屬院校生源質量增長率平均值為1.928%,中位值為2.285%;省屬院校增長率平均值為0.251%,中位值為-0.223%。2017年,部屬院校增長率平均值為2.483%,中位值為3.337%;省屬院校增長率平均值為0.945%,中位值為1.487%。2018年,部屬院校增長率平均值為3.568%,中位值為4.062%;省屬院校增長率平均值為0.156%,中位值為-0.290%。2019年,部屬院校增長率平均值為2.703%,中位值為2.571%;省屬院校增長率平均值為2.074%,中位值為2.562%。不論是年度增長率平均值或中位值,還是平均增長率,部屬院校的相關數據都高于省屬院校,這充分說明部屬院校生源質量的增長速度明顯快于省屬院校。
以B院校和C院校為例,對兩所院校2015-2019年間的各年度錄取分數數據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部屬院校的生源質量在全國七大地區(qū)間呈現不均衡狀態(tài)。其中,B院校東北地區(qū)的生源質量較高,五年中有三年為生源質量第一,華北、華東和華中地區(qū)的生源質量至少有兩次進入前三,西南、華南和西北地區(qū)的生源質量則較多位居后位。C院校在2015-2019年間,華東地區(qū)始終位居生源質量第一,華北地區(qū)也有四年位居前三,華中、西南和東北地區(qū)處于生源質量中游,西北和華南地區(qū)的排名則較為靠后。
根據這一情況,我們對每年度部屬院校在全國七大地區(qū)中生源質量的極大值與極小值進行比較,將生源質量的極大值除以極小值后得出一個比值,以此衡量不同地區(qū)間的生源質量差異。2015-2019年間,A院校在不同地區(qū)生源質量極值的比值分別為1.024、1.037、1.063、1.077和1.052,B院校的比值分別為1.078、1.059、1.029、1.079和1.065,C院校的比值分別為1.115、1.147、1.167、1.106和1.104,D院校的比值分別為1.107、1.126、1.125、1.120和1.057。如果考慮到不同地區(qū)基礎教育水平的差異,部屬院校不同地區(qū)間生源質量的實際差距還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拉大。從院校間比較的角度看,本科辦學時間較長的部屬院校地區(qū)間生源質量差異相對較小,而本科辦學時間較短的部屬院校地區(qū)間生源質量差異相對較大。
2015-2019年間,E院校生源質量分別為0.937、0.947、0.984、0.987和1.008,F院校生源質量分別為0.833、0.868、0.852、0.878和0.904,G院校生源質量分別為0.857、0.902、0.934、0.907和0.949,H院校生源質量分別為0.787、0.775、0.779、0.820和0.802,I院校生源質量分別為0.861、0.845、0.8660.833和0.871,J院校生源質量分別為0.917、0.866、0.841、0.834和0.836。
由此來看,省屬院校生源質量呈現三個特征。一是總體呈現明顯上升。2019年,樣本中首次出現1所省屬院校(E院校)錄取分數線超過一本線,2所省屬院校錄取分數線距離一本線已不到10%,省屬院校整體平均生源質量較2015年增長了3.413%,實現了整體水平的躍升。二是部分省屬院校在總體上升中略有起伏。2016年,H院校生源質量比2015年降低了1.593%,最低錄取分數從一本線下17分下降至一本線下21分;2017年,F院校生源質量比2016年降低了1.811%,最低錄取分數從一本線下73分下降至一本線下78分;2018年,G院校生源質量比2017年降低了2.922%,最低錄取分數從一本線下28分下降至一本線下56分。但從整體趨勢上來看,個別年度的下降并未影響整體生源質量水平,強勁的上升勢頭仍然是生源質量發(fā)展的主旋律。三是個別省屬院校出現了生源質量下降。2015-2018年,I院校生源質量下滑了3.292%,錄取分數下降了36分;J院校2015-2018年連續(xù)三年生源質量均為負增長,2018年該校生源質量比2015年下降了9.058%,錄取分數線下降18分。2019年,I、J院校扭轉了生源質量連續(xù)下跌的趨勢,錄取分數線分別比前一年提高19分和5分。
公安招錄制度改革明顯促進了公安院校生源質量的提升,為公安院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的發(fā)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為新時代公安隊伍革命化、正規(guī)化、專業(yè)化和職業(yè)化建設補充大量的優(yōu)秀公安人才提供了前提,改革的積極成效和紅利正在不斷釋放,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生源質量提升更加穩(wěn)定。公安院校整體生源質量增長了6.623%,錄取分數線比改革前普遍大幅上升。從2015-2019年的五年間,公安院校生源質量保持了每年1.616%的增長,部屬院校和省屬院校生源質量分別實現了11.093%和3.492%的總增長,文科和理科生源質量分別實現了2.60%和6.82%的總增長。二是公安院校招生規(guī)模更加科學。招生規(guī)模的制定兼顧了自然減員、編制情況及公安機關需求等多方因素,招生人數年均增長率為1.494%,年均增長人數500人左右,趨于合理穩(wěn)定,符合公安隊伍補充警力的客觀規(guī)律。三是公安院校和公安高等教育的社會影響力顯著增強。公安招錄制度改革解決了此前公安院校招生與公安機關招警相互脫節(jié)的問題,體現公安工作要求和警察職業(yè)特點的公安招錄模式增強了公安院校對于優(yōu)質生源的吸引力,公安院校品牌效應進一步得到彰顯。
由于招生與招警不協(xié)調,導致公安崗位供給無法滿足畢業(yè)生需求,是造成公安院校對優(yōu)秀生源吸引力降低的原因之一。由于編制余量不足或增量有限,部分省份存在公安崗位供給不足的情況。例如,J省在2016年的招警工作中,公安崗位設置數量遠遠不能滿足本省生源畢業(yè)生就業(yè)需求,導致2017年J院校生源質量下降了2.835%,錄取分數線下降了29分。
相反,在公安院校招生與公安機關招警協(xié)調機制落實比較好的省份,則不存在上述問題。在公安招錄制度改革前,E院校招生就實現了與E省的招警工作有效銜接,根據編制空余和警力自然減員情況,建立了“按需招生、科學規(guī)劃”的招錄模式,實現了從招生到招警的暢通對接,院校自身對于優(yōu)秀生源的吸引力也不斷得到提升。公安招錄制度改革后,這一模式得到了制度化、規(guī)范化的延續(xù)。由于招警與招生的科學銜接,E院校在2016-2019年間的年度增長率分別為1.147%、3.749%、0.321%和2.208%,是樣本中唯一實現生源質量連續(xù)正增長的省屬院校。
綜合以上分析,造成招生與招警不協(xié)調的主要原因,一是公安院校每年的招生規(guī)模及專業(yè)分布沒有根據編制的空余情況及公安工作發(fā)展需求進行合理預測,二是沒有將公安院校畢業(yè)生作為公安機關招警主渠道落實好。因此,在公安招錄制度改革初期,勢必在一定范圍內存在畢業(yè)生就業(yè)難以消化所導致的報考意愿降低等情況。伴隨著在公安招錄制度改革后入學的第一屆本科學生畢業(yè)入警,招生與招警的協(xié)調機制將更加完善。
《意見》指出,招生規(guī)模應當保持相對穩(wěn)定。但是從樣本中來看,部分院校的招生規(guī)模并未保持一定的穩(wěn)定性,這間接影響了生源質量的提升。
一方面,部屬院校在個別地區(qū)的招生規(guī)模不穩(wěn)定造成了該地區(qū)生源質量的不穩(wěn)定。以B院校為例,根據B院校分省分專業(yè)招生計劃,在2018年陜西和新疆的招生規(guī)模出現了明顯上升:陜西的招生計劃從2015年的30人連續(xù)上升至2018年的70人,新疆的招生計劃從2017年的20人激增至2018年63人。正是在2018年,兩地同時發(fā)生了生源質量下滑。其中,由于新疆的招生計劃在一年內增長了215%,其生源質量下滑也最為明顯,錄取分數線由2017年的一本線下9分,降為2018年的一本線下52分。2018年,B院校的西北地區(qū)生源質量僅有1.004,較前一年下降2.556%,是該年度B院校唯一出現生源質量下降的地區(qū)。
另一方面,省屬院校也存在招生計劃的不合理增長影響生源質量的問題。2015-2017年,G院校招生計劃分別為952人、985人和904人,較為穩(wěn)定。2018年,G院校的招生計劃在前三年穩(wěn)定基礎上增長至1224人,比2017年招生計劃增長了35.398%,出現了明顯的大幅度增長。當年的生源質量比2017年下降了2.922%,最低錄取分數線則由2017年的一本線下28分降至2018年的一本線下56分。2017年,I院校畢業(yè)生數量較前一年增長了1.3倍,加之公安編制的制約,當年有28.469%的畢業(yè)生不得不流向企業(yè)就業(yè),造成2018年I院校生源質量比2017年下降了3.817%。
為了驗證招生計劃與生源質量間的關系,我們選取了具有類似情況的其他數據進行分析。以山西省為例,B院校在該省的招生計劃由2016年的36人上升至2017年的45人后,當年的生源質量隨即下降至1.002。2018年,山西省的招生計劃略減為40人,生源質量隨即上升為1.007,恢復到了2016年的生源質量水平??梢?,生源質量的降低確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招生規(guī)模不穩(wěn)定的影響。
《意見》強調,“公安院校畢業(yè)生是公安隊伍補充警力的主要渠道”(3)中央編辦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公安部 教育部 財政部 國家公務員局. 關于公安院校公安專業(yè)人才招錄培養(yǎng)制度改革的意見[N]. 人民公安報,2016-01-25(002).,提高公安院校生源質量意義重大。一方面,作為公安隊伍建設的“源頭”,公安院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直接影響公安隊伍建設水平。通過長期的培養(yǎng)和輸送,公安院校畢業(yè)生將成為公安隊伍中的主力軍,公安院校的人才培養(yǎng)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公安隊伍的能力素質和戰(zhàn)斗力水平。因此,提高新時代公安隊伍的能力水平,進一步促進公安隊伍革命化、正規(guī)化、專業(yè)化和職業(yè)化建設,提高公安院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是其中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作為公安院校人才培養(yǎng)的“源頭”,公安院校生源質量直接影響公安院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提高公安院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渠道很多,但是最根本、最基礎和最重要的則是要提高公安院校生源質量。如果沒有高質量的生源,公安院校人才培養(yǎng)勢必面臨基礎薄弱、后勁不足和潛力降低等諸多問題??偠灾苍盒I促|量,不僅是公安院校人才培養(yǎng)的源頭,更是公安隊伍建設的源頭;提升公安院校生源質量,不僅有助于提高公安院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更有助于提高公安隊伍能力素質和戰(zhàn)斗力水平,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對公安院校而言,提高生源質量是一個長期的系統(tǒng)工作,應當開闊思路、創(chuàng)新舉措,做好建設、宣傳和吸引三個關鍵性工作。一是建設好生源基地。部屬院校和省屬院校分別以省和市為單位,與各級公安機關共同推進優(yōu)質生源地建設。對于優(yōu)質生源地,院校應當根據當地警力缺口和用警需求,綜合制定專門招生計劃,在招生名額、招生條件和入警編制等方面給予適當照顧,確保優(yōu)質生源對整體生源質量起到充分的拉動作用。二是宣傳好院校形象。“酒香也怕巷子深”,對于部分地區(qū)生源質量較低的情況,公安院校要加大招生宣傳工作的力度。公安院??梢越M織專門力量赴相關地區(qū)開展招生宣傳工作,深入學校、學生和家長中,利用各種宣傳方式提高院校的社會知名度、影響力。例如,開展公安院校在校生回高中母校宣講活動,既是展示新時代警察形象的窗口,也是提升院校知名度與影響力的重要渠道。三是吸引好潛在生源。香港地區(qū)于2004年起實施“警隊學長計劃”,由警隊督察級以上成員擔任“學長”,采用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向在校大學生分享警務知識和工作經驗,積極主動吸納不同背景的優(yōu)秀人才加入警隊。這一思路可以為大陸地區(qū)所借鑒吸收,建立類似的人才吸納模式。例如,鼓勵基層公安機關與重點高中建立密切的結對關系。青年民警不僅可以與在校學生分享警務經驗,幫助學生個人成長,還可以啟發(fā)和激勵高中生報考公安院校從事公安工作。
《意見》指出,公安院校招生計劃既應當與公安機關的實際需求相銜接,也應當與公安院校培養(yǎng)能力相適應(4)中央編辦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公安部 教育部 財政部 國家公務員局. 關于公安院校公安專業(yè)人才招錄培養(yǎng)制度改革的意見[N]. 人民公安報,2016-01-25(002).。從公安招錄制度改革以來的生源質量變化情況看,科學合理編制招生計劃的關鍵是要防止招生與招警的互相脫節(jié)(5)楊志秋,于群.招錄培養(yǎng)制度背景下公安院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的思考[J].云南警官學院學報,2018,(02).,具體應當做到“三個兼顧”。一是兼顧現有生源質量。數據分析表明,當招生計劃超出一定范圍時,將導致生源質量下降。如果某地區(qū)警力需求較大,但生源質量持續(xù)低迷,此時不應盲目擴招,而應加大生源質量提升力度,在生源質量穩(wěn)定后再穩(wěn)步提高招生規(guī)模。否則,忽視生源質量的現實情況而盲目擴張招生計劃,勢必影響未來的生源質量發(fā)展。二是兼顧公安編制供給。招生計劃超出了編制供給量,不僅將導致畢業(yè)生就業(yè)困難,也會降低考生報考意愿,進一步降低生源質量。所以制定招生計劃,必須統(tǒng)籌考慮未來編制的供給情況。如果編制供給確有困難,除了積極協(xié)調增加編制,還應當慎重確定招生規(guī)模。因為崗位數量不足而造成部分公安院校畢業(yè)生無法就業(yè),不僅浪費了寶貴的公安教育資源,而且容易生成社會不穩(wěn)定的潛在因素。三是兼顧公安機關需求。公安招錄制度改革的初衷是提高公安隊伍建設水平,因此必須要考慮公安機關的警力補充情況,充分滿足公安隊伍建設的需求??偠灾?,應當堅持地區(qū)生源質量、公安編制供給情況和公安機關警力需求的三方有機統(tǒng)一,以形成穩(wěn)定科學的招生機制。只有避免招生規(guī)模不科學不合理的“大起大落”,才能確保生源質量的長期穩(wěn)定和提升。
進一步加強公安院校招生與公安機關招警的有效銜接,完善和優(yōu)化公安招錄制度改革的相關配套措施,持續(xù)提高公安院校對優(yōu)質生源的強有力吸引。一是加強公安院校公安專業(yè)畢業(yè)生的公安機關招警主渠道地位。公安編制應當主要面向公安院校公安專業(yè)畢業(yè)生提供,突出公安院校在公安機關人力資源補充方面的“主渠道”地位,充分發(fā)揮公安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在公安隊伍建設中的作用。同時,公安招錄制度改革明確規(guī)定,公安民警實行分類招錄,其中執(zhí)法執(zhí)勤類主要從公安院校畢業(yè)生中招錄。這些政策急需在公安招錄中得到全面貫徹落實。二是加強公安人力資源調節(jié)優(yōu)化力度。針對部屬院校畢業(yè)生就業(yè)跨省調劑工作,及時出臺和完善本科生參與跨省調劑的資格認定、跨省調劑的選拔與衡量標準等細則,提高部屬院校畢業(yè)生就業(yè)政策的穩(wěn)定性和規(guī)范性。針對不同培養(yǎng)層次的公安人才特點,合理設置跨省調劑中執(zhí)法執(zhí)勤類、警務技術類和綜合管理類崗位的數量,使不同層次、不同能力結構的人才能夠與合適的就業(yè)崗位相匹配,使“招生——培養(yǎng)——錄用”全鏈條前后銜接、精準對接。三是加強家庭困難學生幫扶力度。根據部屬院校和省屬院校的管理體制,分別由中央財政和省級財政加強對于公安院校的財政資金投入,針對家庭困難的學生出臺相關政策和措施,通過減免學費住宿費等費用,提高助學貸款和無息借款金額,開辟勤工儉學綠色通道等,為經濟困難生源提供就學兜底保障,進一步提高公安院校對于優(yōu)質生源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