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明霞 張愛娟
我國銅鏡文化源遠流長,自遠古時代起人們?yōu)榱藵M足“窺容”需要,最早采用“鑒于止水”。新石器時代,齊家文化首面銅鏡的出土正式揭開了我國銅鏡文化的序幕。長期以來,銅鏡文化的發(fā)展主要依賴于青銅器鑄造工藝水平的不斷提升。隨著青銅器在貴族階級的普及,相關鑄造技藝得到大幅提升,銅鏡的鑄造水平和裝飾工藝出現(xiàn)大幅進步。在銅鏡文化四千年發(fā)展歷史中,除了使用價值外,銅鏡往往被賦予了更加豐富的文化特性,銅鏡的裝飾功能及紋飾藝術可以一定程度反映某一歷史階段的民俗和文化。以銅鏡文化的發(fā)展為脈絡,通過文化的演變過程可以窺見中國青銅鑄造技術的發(fā)展。
近年來,隨著我國考古研究的不斷深入,不同歷史階段的金屬器物大量出土,為傳統(tǒng)銅鏡文化研究提供了史實依據(jù)。銅鏡作為古人重要生活用品,從齊家文化時期開始出現(xiàn)直到清代中晚期才被玻璃鏡子取代,其3800余年的使用歷史與文化傳承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聯(lián)系。而銅鏡除了正常使用功能外也被作為工藝品,銅鏡背面的紋飾圖案造型往往有著很高的藝術和文化價值,我國民間流傳著“破鏡重圓”、“明鏡高懸”等典故。銅鏡產(chǎn)生及制作過程中涉及的金屬冶煉技術和雕刻繪畫藝術,對研究某一歷史階段的鑄造業(yè)及美術發(fā)展有著重要參考作用。
一銅鏡文化
銅鏡文化作為我國民俗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凝結著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汗水與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靈感,在不同歷史時期承載著不同文化內涵。在甘肅地區(qū)出土的新石器時代首面銅鏡,昭示著人們不再需要通過自然界靜止的水觀察自身容貌,此時的銅鏡也主要用于人們滿足“窺容”的需要,其形態(tài)以常規(guī)的圓形鏡和方形鏡為主,鏡面背部通常有一個樞紐可以穿過絲帶,便于使用者手持或懸掛。
隨著我國青銅鑄造技藝的不斷提升,銅鏡除了“窺容”以外的裝飾性功能日益受到重視,鑄造者開始在銅鏡背面添加各色紋飾和圖案,以反映時下社會政治經(jīng)濟生活及藝術文化狀況。紋飾工藝包括浮雕、線刻、透雕等多種形式,其中透雕級別最高,圖形與文字的選擇根據(jù)所處歷史時期的不同有著明顯差異。銅鏡制作工藝的進步使得部分地區(qū)開始將銅鏡作為單純的配飾,在《左傳》中有記載:“以鏡為飾,今西方羌胡猶然,古之遺服也”,說明部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存在以銅鏡為配飾的習慣,而在我國西北地區(qū)出土的銅鏡普遍存在含錫量較低問題,這種銅鏡不可能實現(xiàn)映照,從側面印證了單純裝飾性銅鏡存在的可能。
古時鏡又被稱作“鑒”,古人在不斷豐富銅鏡形態(tài)花紋的同時,也對其功能和象征意義做出了進一步延伸。在政治方面,“明鏡高懸”作為一般衙門的牌匾寓意公義無私,唐代銅鏡作為表彰有功大臣的賞賜也暗含此意;在婚姻家庭中,圓形銅鏡被譽為夫妻感情和美的象征,有著團圓美滿之意。另外,在玄學領域銅鏡一般被看作“守正辟邪”之物,可以驅趕陰氣保持光明,具備“見日之光,天下大明”的特性。在實際生活中,用于不同場合的銅鏡造型和紋飾有著些許差異,而其藝術表達手法通常比較寫實,鑄造者或鑄造作坊采用寫實的手法,直接將想要表達的意思刻畫在鏡背面。自漢唐始,銅鏡形態(tài)樣式不斷豐富,除了圓形鏡和方形鏡之外還出現(xiàn)了葵花鏡(如圖1)、八角鏡(如圖2)、寶象花鏡、海獸葡萄鏡等全新樣式。
自此,銅鏡既是古人日常生活必備的“窺容”工具,也是具備一定藝術價值的工藝品,因此銅鏡文化在美術學及民俗學方面有著極大參考價值。由于銅鏡對青銅器鑄造工藝的較高要求,豐富多彩的紋飾和銘文,折射出特定歷史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等相關領域狀況,其文化內涵遠超實用價值和審美意義,是研究古代民俗的重要史料。
二、傳統(tǒng)銅鏡鑄造藝術
銅鏡文化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和同時期的金屬冶煉鑄造技術有著密切聯(lián)系,從四千年前齊家文化中出土的首面銅鏡開始,銅鏡的鑄造技術發(fā)展歷時干余年。已知傳統(tǒng)銅鏡鑄造技術主要分為制模、制范、澆鑄及打磨4個部分,制作過程中所用材料隨技術發(fā)展而變化。
第一部分制模,是指使用可塑性材料制作銅鏡的模具,包括鏡面及鏡面背后的樞紐,制作過程中應當盡量保證模具流暢性和圖案的準確性,以確保后期銅鏡表面的平滑。早期制模常見的材料包括陶土、灰砂等,所做模具雖然可以反復使用,但隨著時間推移會影響銅鏡紋飾的清晰度。
第二部分制范即為銅鏡制造外范,通常由兩片組成在之前雕刻好的鏡模上進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鏡模做出修補和改動,外范一側雕有小孔以便將融化的銅液灌注進去。
第三部分澆鑄,即熔煉銅液澆鑄鏡身,我國傳統(tǒng)銅鏡大多是以銅為主的合金制成,主要材料包括銅、錫、鉛3種,融合了銅的可塑性、錫的延展性以及鉛液的流動性優(yōu)勢。
其中,鉛液的使用可以幫助銅鏡保持表面光滑、均勻整齊,抑制澆鑄過程中可能產(chǎn)生的氣泡,并利用鉛液冷卻不收縮特性,最大程度地保持住鏡身花紋。
第四部分打磨,當澆鑄完成后制鏡的基本流程就結束了,但想要使銅鏡達到光可鑒人的程度還需要經(jīng)過打磨。銅鏡打磨開光早期使用鉛粉,后期開始加入水銀,二者混合(即銀鉛),浙江地區(qū)出土的宋代銅鏡明顯帶有水銀,是打磨使用銀鉛的有力證明。除了打磨材料外,銅鏡打磨使用的水也大有講究,著名的江心鏡就是取江心之水打磨而成的。
((墨子·法儀第四》中有:“百工為方以矩,為圓以規(guī),直以繩,正以縣(平以水),無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為法”的記載,側面反映出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已經(jīng)出現(xiàn)圓規(guī)使用。此時,在銅鏡造型上以圓鏡和方鏡為主,銅鏡制造使用的合金成分比例基本穩(wěn)定,但相應紋飾技術尚處于摸索階段。戰(zhàn)國時期沒有專門制作銅鏡的作坊,銅鏡制作一般由青銅器作坊兼任,因此銅鏡鑄造水平與當時青銅器鑄造技藝發(fā)展息息相關。西漢時期青銅器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銅鏡的制造開始與銅幣鑄錢的工藝相結合,在紋飾方面,采用線雕與浮雕相結合的手法使成品富有立體感。到唐代以后銅鏡的鑄造技術基本保持不變,但在鑄后加工過程中采用了更多工藝,包括鍍金、貼銀、鑲嵌等,這些手法使得銅鏡開始成為具有較高審美價值的工藝品。
三、基于銅鏡鑄造藝術下的銅鏡文化發(fā)展
銅鏡文化的探索和研究從考古學方面史證了不同歷史階段的金屬冶煉水平與鑄造技術,在民俗學、美術學方面?zhèn)鬟f了我國古代人民的經(jīng)濟文化生活和藝術修養(yǎng)水平。我國銅鏡發(fā)展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到唐末開始走向衰弱,在不同歷史時期有著截然不同的藝術特色。在紋飾圖案上,既包括超越現(xiàn)實充滿神秘感的圖騰,也有寫實主義色彩的生活化圖形和簡單線條;在造型上,流暢自然、簡明大方,涵蓋豐富的題材范圍。在銅鏡制作工藝不斷提升的過程中,特種工藝鏡的出現(xiàn)使銅鏡的鑄造藝術和審美價值達到了空前高度,許多工藝精湛的特種工藝鏡,以其不可復制性反映了當時的手工業(yè)者匠心獨運,成為我們的寶貴文化遺產(chǎn)。特種工藝鏡的制作工藝更為復雜,常見的包括透空鏡、鑲嵌鏡,都對制模和制范的復合技術提出了較高要求,通過嚴絲合縫的設計、凹槽和適度擠壓,保證銅鏡的整體性和美觀度。在銅鏡裝飾上,后期出現(xiàn)的彩繪鏡對匠人的美術功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明清以前油彩、彩漆、金粉等都是很好的彩繪鏡選擇。
四、結束語
銅鏡文化及相關鑄造技術是我國古代手工業(yè)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學術界對青銅器的研究多集中于禮器和實用器物,銅鏡作為青銅器鑄造的重要分支得到的關注較少。然而,銅鏡作為古代人民生活必需品,無論是在制造工藝還是文化衍生上都有著獨特之處,部分出土銅鏡的精湛工藝已經(jīng)失傳,相關紋飾、銘文也還有待進一步探究。本文從銅鏡文化及傳統(tǒng)銅鏡鑄造藝術入手,介紹了古代銅鏡與現(xiàn)代廣泛使用的玻璃鏡在造型圖案及文化內涵上的不同,以期有更多人了解并參與到銅鏡文化的研究之中,使我國傳統(tǒng)文化得到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