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水生
[摘要]信息時代,網(wǎng)絡、電話溝通方便無比,現(xiàn)代信息技術拉近了人與人的空間距離。很多班主任不再家訪了。家訪是一種傳統(tǒng)的家校聯(lián)系方式,家校溝通教育方法應該與時俱進,不能讓現(xiàn)代信息技術拉開人與人的心靈距離。針對學生教育的不同時間、事件和特殊人群靈活處理,給家訪增添新的內(nèi)涵。
[關鍵詞]新時代;需要;家訪
一、望聞問切,把好“家”情
望聞問切本是中醫(yī)四診法用語。望,指觀氣色;聞,指聽聲息;問,指詢問癥狀;切,指摸脈象。家訪則是教師通過上門實地與家長、學生甚至親戚鄰居交談、觀察和思考,準確判定學生及其家長在教育教學中的優(yōu)勢和需要幫助之處,以便揚長避短、對癥下藥。
家訪中的“望”,指家訪前后,教師對學生家庭環(huán)境、家長工作、生活、學習、娛樂進行的細致觀察,力爭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隱藏在問題背后的深層原因;家訪中的“聞”,指教師多聽他們傾訴,甚至抱怨,在傾聽中,理清其在教育中的困惑與需要;家訪中的“問”,指老師根據(jù)教育學、心理學原理,結(jié)合學生在校、在家、在社會上的表現(xiàn),有針對性地提出需要了解的基本情況,對于其家庭隱私,則需要在尊重并得到對方允許的前提下,方能進行;家訪中的“切”,指教師與家長之間,如果必要,可適當帶上學生,大家在開誠布公的交流后,科學分析問題所在,如果教師用專業(yè)術語,采用居高臨下的說教口吻進行教導,可能反而會拉開雙方的距離,讓對方產(chǎn)生一推了之的態(tài)度,把問題都歸于學校教育的錯誤心態(tài)和做法。這樣做的嚴重后果,是把教育簡單推給學校,推給社會,不能形成家校和學生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
班主任用打電話、叫家長、開家長會和發(fā)電子郵件等方式與家長進行溝通,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它不能取代傳統(tǒng)家訪的地位和作用。班主任同家長通電話的時間不會太長,雙方交流的內(nèi)容必定有限,不利于全面分析和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家長會的整個流程中,教師與家長個別交流的條件有限,因此,對于“問題生”的具體問題缺乏交流,實現(xiàn)不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一目標,更談不上尋找個性解決方案。“請家長”不僅讓學生自尊受損,而且也讓家長臉面無存,給家長、學生帶來無形壓力,對問題的解決無益?!鞍l(fā)電子郵件”當家訪卻容易出現(xiàn)真假難辨、交流困難且交流人數(shù)顯而有限的情況。如果不能形成教育合力,對學生的教育會事倍功半,甚至南轅北轍。
二、個性服務,做好“訪”事
1.家訪需因“時”而異
教師準備犧牲周末休息時間,與家長探討幫助學生成長的大計。從動機和時間安排來說,應該是比較合適的。但留給學生家長準備的時間可能不夠,家訪的理由也沒有被家長和學生充分理解。
不少家長在周六甚至周日都有自己的工作安排,甚至可能還需要晚上加班。教師如果貿(mào)然家訪,家長在周末就要調(diào)整好工作與休息時間,與班主任在家進行交流很可能存在一定現(xiàn)實困難。家訪遭拒更重要的原因是教師沒有對家長說明為什么需要對特定孩子進行家訪的理由,結(jié)果可能引起家長在兩個問題上的認識與教師的最初設想相悖:一是這次家訪是學校例行公事,可有可無;二是我的孩子又沒有犯錯誤,沒必要接受班主任家訪??梢姡以L必須因“事”而異。
2.家訪需因“事”而異
很多家長認為,班主任家訪一般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只有孩子在學校闖禍了,老師才會上門家訪,不少學生也認為班主任上門家訪只會“告惡狀”,對家訪多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抵觸心態(tài)。家長不是專業(yè)教育工作者,很少知道如何與教師面談孩子的那些問題,不知怎么做,干脆就避而不見為好。
因此,班主任要進行好家訪,需要提前做一些必要的準備功課,如找發(fā)現(xiàn)位孩子在校做的一些好事或好的表現(xiàn)進行通報,讓家長和學生體察到班主任對該學生特別重視,孩子是可塑之才,在心理上愿意接受教師家訪。教師根據(jù)自己對每個孩子的了解,找出孩子在學校和班級中的閃光點,對自己重點需要家訪的家庭一一說明家訪的獨特理由。如果家長沒有特殊理由,大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夠得到班主任的重點“關照”,而接受家訪就可加強家校聯(lián)系,形成教育合力。
3.家訪需因“人”而異
一些家長因個體特殊原因?qū)Π嘀魅渭以L可能會抱有嚴重抵觸情緒。據(jù)分析,一般拒絕家訪的家庭有以下幾種:單親離異家庭,不愿“露富”的家庭,孩子性格較為孤僻的家庭,特困家庭及父母工作特別忙的家庭。還有一些家長認為家校間溝通方式很多,且每個家庭都有隱私,教師沒必要一定要上門;極少數(shù)家長對教師有些排斥和抗拒心理,如對分班情況不滿意,或認為某位班主任能力差,不合自己的心意等,這些情況都會影響家訪效果。
以上原因應該引起老師的高度注意,班主任只有先打開家長心中的這些“結(jié)”,家訪才能取得實效。隨著通信技術的進步,電話、QQ、博客、微博、微信等層出不窮,有些學校建立了成熟的“家校通”平臺,一些班級建有QQ群或微信群,教師還開有博客、微博、微信等,家長與教師之間的溝通方式已有很多,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虛擬家訪似更便捷,家訪的目的是搭建更好的家校合作平臺,通過雙方通報、溝通、聯(lián)系,促進學生的良性全面發(fā)展。如果有少數(shù)特殊家庭的確不適合上門家訪,電話、QQ、微信等方式也是班主任進行家訪的新選擇。
三、全程跟蹤,補好“續(xù)”事
一兩次家訪不可能一勞永逸,畢竟,學生和家長都不是職業(yè)教育者,在教育理念、方法上必然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這需要教師及時給予鼓勵和指導。家訪的形式并非一成不變,可以根據(jù)學生成長的階段發(fā)展和個體差異需要,采取彼此比較容易接受的方式,達到效果即可。每次家訪都正襟危坐地板著臉對學生或家長進行“教育”并不可取,教師應該對學生教育保持有最大的耐心,允許學生和家長出現(xiàn)反復,在他們迷茫時,能給予他們專業(yè)指導和真誠的愛護,協(xié)助他們做好短期和長期規(guī)劃。對于教師來說,幫助一個孩子不僅只是增加了一個幫扶數(shù)字,對一個家庭來說,增加的是百分之百的家庭幸福和快樂,這正是教育之本,也是社會不會忘卻的教育初心。 教育專家指出:家訪是新時代教育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非常必要,而且意義重大。第一,家訪是溝通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學生家長、教師與社會的橋梁,它是教育貫徹落實“以人為本”方針的具體體現(xiàn),甚至可能極大地強化學生及其家長對教育教學的認知和認同,一定程度上解決教育教學來自學生或?qū)W生家長方面的阻力。第二,家訪能夠使學生和家長切實體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促進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學生家長關系的改變、感情的建立和加深。家訪是學校個體化和個性化教育教學活動的延伸,但現(xiàn)在不少人對此抱有一些誤解,認為家訪就是老師上門告狀,校訪就是懲罰學生和家長的嚴厲手段,這些舊觀念容易導致師生間及家校間交流不暢,甚至引發(fā)不必要的矛盾,對孩子成長極為不利。其實,家訪是家長、教師、學生交流在校在家的學習、生活、心理、生理等方面的發(fā)展現(xiàn)狀,三方共同尋求最佳解決方案。只有確保家訪的保駕護航作用,家校才能成為一家,才能成為教育好學生,提高家長素養(yǎng)的一個良好開端。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曾經(jīng)說過:“不管當代通信技術如何發(fā)達,最能夠有效交流情感和想法的還是面對面說話?!敝袊拿骶W(wǎng)曾專門發(fā)文《走出家訪誤區(qū),構(gòu)建家校和諧溝通體系》,文中指出:誤區(qū)一:教師把家訪當成突擊戰(zhàn)斗,結(jié)果因教師在家訪前缺乏準備,效果差強人意;誤區(qū)二:教師把學生家里當作信訪局,結(jié)果家訪成為告狀,引起家長、學生反感;誤區(qū)三:教師把家訪當作理論演講,不顧談話對象,洋洋灑灑地大談理論,到最后只會事倍功半,甚至一無所成;誤區(qū)四:把家訪當家常便飯,作為家校溝通的一種方式,家訪固然有效,也應慎用,否則,可能適得其反。
一般說來,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除非是特別有必要和家長進行面對面溝通,或者說學生的問題僅憑老師在校教育已經(jīng)無法解決,否則,不要輕率做出家訪的決定。有經(jīng)驗的班主任都知道:教師要多從心理學、教育學的角度出發(fā),通過家訪給學生送希望,給家長傳方法,使學生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機配合下得以健康成長。
(責任編輯: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