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軍
摘 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而好奇心是學生的天性,因此,教師可針對他們的這一心理特點,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巧設懸念,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理,從而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挖掘他們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進而在課堂上吸引他們的有意注意力,使他們都能廣泛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來,進一步活躍他們的思維,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語文教學;“懸念”;設置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23-013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3.065
托爾斯泰曾經(jīng)說過:“我們期待的成功的一種教學,所需的并不是教師對學生采取強制性的措施讓他們學習,而是要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蔽覀兠恳粋€人或許都有過這樣的體驗:一個人在看一部武俠小說或者偵探小說抑或言情小說時,書一拿到手中,由于被里面的精彩情節(jié)所吸引,便恨不得一口氣看到尾,不肯釋手。另外,我們還會經(jīng)常看到一些電影、電視的海報或預告,它們往往都是展現(xiàn)出幾個精彩的鏡頭或者扣人心弦的片斷,從而吸引觀眾的興趣和注意力。為什么會這樣?其原因之一就是這些書籍和電影、電視、海報等都為讀者或觀眾設置了懸念,他們抱著讀者或觀眾急于想知道故事發(fā)展的情節(jié)或結局的心理,進而吸引了他們的興趣和注意力,以至于使讀者或觀眾產生了“非讀不可、非看不可”的想法和愿望。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每一個學生成長的起點,更是學生主動學習,進行積極思維和探求學習知識的內在源動力。所以,針對這一狀況,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設置“懸念”的方法進行教學,同時進一步引發(fā)學生的興趣,進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這不失為一種好的教學方法,教師的具體實施可從以下環(huán)節(jié)進行入手。
一、懸念開講,扣人心弦,引向深入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懸念開講,可以給學生造成一種渴望、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進而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從而使得自己的教學能夠緊緊扣住學生的心弦,抓住他們的心理特點,啟發(fā)學生能夠積極進行思考,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就像我們經(jīng)常所說的:“一般人只知‘百發(fā)百中是神槍手,卻不知道‘百發(fā)不中才是真正的神槍手”。這里便說到了關于學生的“懸念”和對教師“追問”了,很多學生便急切地想知道:為什么百發(fā)不中才是真正的神槍手呢?學生很想急于知道下文……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朱熹注云:“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碑攲W生處于這種“心憤口悱”的狀態(tài)時,作為教育者,才有可能進一步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的欲望。假若這個時候學生的思維不積極、不活躍,而且在心理上沒有任何強烈的求知和探索欲望,即使受到再大、再強的外部信息的刺激,教師也是無能為力的,這就好像教師雖然對學生的身上接通了“電源”,但是如果不按“啟動鍵”,學生還是不可能迸發(fā)出自己發(fā)自內心的學習熱情進而自主地進行學習的。另外,教師若想使學生產生真正的一種“憤”“悱”的狀態(tài),就必須在課堂開講時就要注意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同時給予學生充足的外部環(huán)境和條件,或為學生“搭橋鋪路”,或為他們“開渠引水”,從而把學生的思維引向一個新的并能夠促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學習的“戰(zhàn)略縱深”高度。
1.趣題開講,注意引發(fā)。新課的導入就好像裁剪師傅的第一把剪刀,外科醫(yī)生的第一把手術刀,書法家的第一支毛筆,所以,無論是對教師的授課及學生的學習,新課的導入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心理學家曾研究表明,每個人皆有新鮮感,而學生對新課及新知識,都有一種新鮮的感覺,他們都是懷著一種對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和期待而主動接受學習的,當然這也是學好新課程的有利條件與良好基礎。另外,由于學生的這種新的期待和興趣更不是長期不變的,而是稍縱即逝的一種心理。如果教師在對課程開講時,就能巧妙、合理地設置教學懸念,因勢利導,進而把學生的這種期待和興趣的火苗進行“鼓風助燃”,就可以使學生在思想上產生一種對學習新知識的強烈愿望了,從而對學習新的課程也產生濃濃的興趣,進而在行動上會促使他們自身能夠積極潛心研究,進一步積極思考和努力學習。
2.管中窺豹,舉一反三?!肮苤懈Q豹,舉一反三”,運用到課堂上便是指在導入新課時,教師要把舊知識和新知識做到進一步聯(lián)結起來,起到一個相輔相成的作用,能夠使學生從單一知識過渡到綜合知識,同時使學生由機械記憶過渡到理解記憶,從而做到舉一反三,起到因此及彼的串聯(lián)作用。
孔子曰:“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語文知識,浩瀚如煙海,深不可測,廣無邊際。“管中窺豹”,可以讓學生在那廣闊的知識海洋中從內心激發(fā)出一種創(chuàng)造、積極和進取的活力與動力。
二、形成懸念,提綱挈領,探求未知
對于學生來說,懸念是一種“懸而未解”的學習問題,而這類問題恰恰需要我們教師來提綱挈領,引領全篇,進一步引導學生學習,而且如果教師在實際應用中能夠做到恰到好處,富有啟發(fā),則能夠完全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同時啟發(fā)他們能夠認真細致地朗讀課文,促使其不斷地運用已知去探求未知。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從課文內容中令人不易理解的一些情節(jié)中提出相關的學習問題,然后再讓學生深思、學習,同時進一步引起他們情緒上的激蕩和心理上的懸念,以此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在講《出師表》《隆中對》兩篇課文時,由于是文言文,頗有些難度。為了不讓學生打退堂鼓,讓他們進一步享受挑戰(zhàn)成功的樂趣,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供兩則史實資料,向學生說明:諸葛亮在初出祁山時是一直是節(jié)節(jié)勝利的,前程也很樂觀。然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卻出現(xiàn)了以下的情況:正在他節(jié)節(jié)勝利之時,卻出現(xiàn)了馬謖失街亭的嚴重情況,反勝為敗,這究竟是為什么呢?一生素來謹慎的諸葛亮為什么卻任用馬謖守街亭,是什么原因招致了街亭戰(zhàn)役的失敗?這兩個問題確實令人費解和深思,教師如果緊緊地抓住了這些重點,也就牢牢地扣住了學生的心弦,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使學生在心理上形成了極大的探究懸念,以激其趣;最終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良好學習氛圍,這樣一來,一節(jié)課的課文學習目標和內容便很快地、而且出色地完成了。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從課文內容中引出一些“令人擔心”“急于了解”“迫切知道”的故事情節(jié)來,以此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懸念,即以激其趣。另外,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從課文的深刻內涵及文章所包含的重大的社會現(xiàn)實意義出發(fā)和入手,引起學生對問題的震驚和深入思考,進一步激起懸念來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講魯迅先生的《孔乙己》時,教師可以這樣導入“懸念問題”:“有一位文學家曾說過,古希臘的悲劇是命運的悲劇,莎士比亞的悲劇是性格的悲劇,易卜生的悲劇卻是社會的悲劇。悲劇往往是催人淚下的,但是老師在讀了《孔乙己》之后,并沒有流眼淚,而是感到內心有一種刺痛,這種痛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呢?可以說是淚向內流。那么,《孔乙己》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悲劇呢?相信每一位同學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從文章中含蓄、深沉的描述中細細咀嚼,深入體會,是一定可以獲得答案的?!毕襁@樣結合課文內容的情節(jié),教師可以精心設計一些問題來引起學生心理上的懸念,就會給他們的心理造成一種巨大的誘惑力和想象力,從而迫使學生能夠主動集中自己全部的注意力,同時帶著一種好奇和緊迫的心情去學習新的課文。試想一下,當學生有了這種自發(fā)的內驅力和源動力,再深刻、再難懂的文章能阻擋住他們探求知識和前進的步伐嗎?
三、激發(fā)懸念,興趣感染,深入探究
激發(fā)懸念,猶如章回小說中在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到高潮之際,突然中途便“打結”“停止”了,即作者讓它暫時“懸掛”“停頓”下來,從而給讀者的心理造成一種“非常期待”“非常想了解”下一步的故事和情節(jié)發(fā)展的情景,進而用造成懸念的進一步演變來吸引讀者。聯(lián)系到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激起懸念的提問法,就是指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提問時,可以向學生采取一些非常規(guī)的方法,使他們能夠對問題或事情產生一種“欲知后事如何”的好奇心,能夠對知識的學習有一種繼續(xù)“探究”、繼續(xù)“讀下去”“追下去”的懸念心理,從而使學生帶著一種心理上的期待情境繼續(xù)去學習,這樣便能增強學生的求知欲和在課堂上的學習注意力了。
四、巧設懸念,再掀高潮,余音繞梁
巧設懸念,就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要在“巧”字和“懸”字上下功夫?!扒伞蹦嗽谟冢呵笮?、求異、求活,要在“意料”之外;“懸”則是指要讓文章的疑點突出、主題鮮明,情節(jié)更加耐人尋味。
一堂課如果有一個好的結尾,可以使學生急于想了解和求知下面的內容,如同電視連續(xù)劇或章回體的小說一樣,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到“扣人心弦”和“千鈞一發(fā)”的時刻,人物生死存亡危在旦夕之間,卻戛然而止。為此,教師在教學課文時應引導學生仔細分析課文上下兩章節(jié)或兩節(jié)之間的聯(lián)系,在某節(jié)課結束時,可以先提出一些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造成懸念,引導學生積極進行思考,使學生在完成這堂課的學習任務之后,心理上還處于一種“欲罷不能”“非讀不可”的心理狀態(tài),這樣一來,不但激發(fā)了學生自主想象、自主學習的火花,而且還迎合了學生急于知道下文的心理需求,為他們后面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五、結語
實踐證明,教師利用懸念法進行教學,是一種非常適合學生心理特點的科學教學方法,它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探究的精神,又可以減輕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緊張感”和“無聊感”。當然,教師在設置懸念教學時,切忌拖拖拉拉,一定要難易適中,如果不“懸”,則學生不思即解,達不到進一步激發(fā)學生興趣的目的;若太“懸”,則使學生百思不得其解,亦會挫傷其學習積極性。只有不思不解,思而可解,才能使學生興趣盎然。
參考文獻:
[1]孫偉.暗香浮動月黃昏——“設置懸念”在語文教學中的巧用[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1(6).
[2]茍健東.淺談語文教學中懸念的設置[J].攀枝花學院學報,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