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利敏
【摘 要】 目的:探究針對MN患者血液成分指導中TEG的臨床檢驗價值。方法:選取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62例本院腎內(nèi)科患有MN的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n=31,傳統(tǒng)凝血檢測)和觀察組(n=31,血栓彈力圖檢測),對其檢測進行分析。結果:兩組在測定兩組檢測凝血因子定量試驗、凝血時間、FIN等指標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對于MN患者在使用血液成分中采用TEG檢測,可為合理使用血液成分提供有效的指導。
【關鍵詞】 TEG檢測;MN患者;血液成分指導
膜性腎?。∕N)屬于一種比較常見的腎臟病,是因為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在雙側腎臟腎小球上發(fā)作,在臨床上屬于一種癥候群疾病。而當患上MN疾病后醫(yī)生需對患者血液成分進行檢測,從而才能為患者設定更好的輸血方案[1]。TEG(血栓彈力圖)屬于一種對非侵入性的凝血狀態(tài)檢測方法,通過對血液凝固動態(tài)過程與纖維蛋白的形成過程動力變化將樣本凝血功能全部反應[2]。對評估患者的血液風險具有重要意義。鑒于此,本研究將62例本院腎內(nèi)科患有MN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探究TEG檢測的臨床價值,相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62例本院腎內(nèi)科患有MN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對照組,每組31例,對照組:男21例、女10例;年齡47~93歲,平均年齡(70.0±7.0)歲。觀察組:男22例、女9例;年齡47~94歲,平均年齡(70.5±7.8)歲。將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錄入到統(tǒng)計學軟件當中,無明顯差異,P>0.05,可比較。
納入標準:1)符合MN診斷標準;2)所有家屬及患者對本次調查知情,同時簽署了調查知情書;3)不是由其他疾病而引起的MN;4)未伴有血液疾病。
排除標準:1)在醫(yī)生診斷后不符合MN診斷標準;2)家屬或是患者本人對本次調查均不知情;3)伴有血液疾病。
1.2 方法
1)對照組:傳統(tǒng)凝血檢測。第一步是對患者采血,同時使用高速離心機,處理患者血液制樣,之后把處理完的樣本送到檢驗科檢驗,所檢驗的內(nèi)容包括血常規(guī)項目與抗凝血項目。
2)觀察組:血栓彈力圖檢測法。對患者進行靜脈取血,將取出的血液注入到1∶9的枸櫞酸鈉抗凝試管當中,并確保其充分均勻,之后再吸取1mL的抗凝血,將入到高嶺土杯中,確保其充分均勻之后將其靜置3~5min。根據(jù)儀器的具體操作要求,把普通杯裝入儀器檢測架,然后再吸取0.2mol/L CaCl2 20μL注入到普通杯當中,之后再將高嶺土杯當中所激活的340μL血樣加入到普通杯當中,在完成加樣之后,開始進行檢測,與此同時再抽取患者的抗凝血樣本,一起送至到本院的檢驗科,對血常規(guī)項目與抗凝血項目進行檢測。
1.3 觀察指標
1)FIB(體外人血漿中纖維蛋白原)的含量、凝血因子、活化處的凝血活酶時間、凝血時間的測試。
2)血漿、血小板指標對比:對比兩組檢測方法對血漿、血小板指標的檢測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版本為SPSS 22.0的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F(xiàn)IB、凝血因子、活化處的凝血活酶時間、凝血時間等指標以(±s)表示,檢驗兩組間的差距t,若P<0.05,說明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FIB、凝血因子定量等指標差異性比較
在檢測FIB、凝血因子定量、活化處凝血的活酶時間、凝血時間指標中,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血漿、血小板指標
研究組與對照組的血漿、血小板指標,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MN疾病史腎小球腎炎疾病的一種病理類型,其指的是患者腎小球基底膜與腎小球足細胞間沉積了異常膜性的復合物,這種病理類型,當前在我國的慢性腎炎疾病中屬于一種比較常見的病理類型,約排在前三位左右[3]。該疾病的主要臨床特點為患者會產(chǎn)生較多的蛋白尿,病情有大多數(shù)患者在24h尿蛋白定量>3.5g,符合腎病綜合征的標準,其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4]。而在臨床上醫(yī)生在決定是對MN患者輸注血液時應對患者的血常規(guī)、凝血項進行檢驗,可將檢驗結果當作用血申請的重要指標,從而可以為患者合理的輸血[5]。但針對需要輸血的MN患者,在輸血時,可能會由于自熱源的飲食,會出現(xiàn)發(fā)熱的反應,或是有過敏原而使得患者出現(xiàn)過敏反應,還可能會因為一些非免疫性的原因而引起輸血無效的情況,嚴重則會使患者產(chǎn)生溶血反應,出現(xiàn)凝血功能障礙,一些患者還可能會因為自身免疫性的問題發(fā)生傳染病,從而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嚴重威脅。所以,在為MN患者輸血治療時,還應對輸血情況進行嚴格監(jiān)控,合理用血,主要檢測方法有傳統(tǒng)檢測法與血栓彈力圖檢測法,而傳統(tǒng)的檢測法在對輸血指導時,還有待于提升。而當前血栓彈力圖檢測法被廣泛的應用到臨床檢測中,具有較多的優(yōu)勢。
血栓彈力圖檢測法,在對MN患者檢測中,應確保溫度是恒溫37℃,主要目的是為了可以確保在檢測血液時,可以與人類的體溫更加相近,確保其不容易發(fā)生變性或是變質的情況;采用TEG對MN進行檢測中,需對全程對凝血過程進行檢測,這種檢測方式與傳統(tǒng)檢測方式相比,傳統(tǒng)檢測法是不能達到的,例如:纖維系統(tǒng)活性、血小板范圍是否正常。而采用血栓彈力圖檢測之后,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凝血時間FIB測定呈現(xiàn)為正相關的關系。本次研究中,將TEG監(jiān)測法劃為觀察組,將傳統(tǒng)檢測法劃分對照組,得出研究組的在檢測兩組患者的FIB、凝血因子定量、活化處凝血的活酶時間、凝血時間、血小板、血漿等指標檢測結果與對照組相比更加具有合理性,差異顯著,P<0.05。
綜上所述,采用TEG檢測法對于指導MN患者使用血液成分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 譚倩.血栓彈力圖在評估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凝血功能的價值[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8,15(13):143-145,160.
[2] 薛麗萍.血栓彈力圖對危重癥患者臨床合理用血的指導作用[J].醫(yī)藥前沿,2017,(13):211-212.
[3] 孟娟.血栓彈力圖指導合理輸血的有效性及對患者結局的影響Meta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54):40,42.
[4] 張冰.TEG聯(lián)合常規(guī)凝血實驗在乙型肝炎患者精確成分血液輸注中的應用價值[J].現(xiàn)代醫(yī)用影像學,2018,27(04):229-230.
[5] 唐曉春.肝癌患者血栓彈力圖與常規(guī)凝血四項相關性及其在指導臨床輸血中的應用[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8,24(05):743-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