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碧婷 劉小霞
目前各大醫(yī)院重點研究方向均為感染性疾病,若未及時進行控制,易發(fā)展成為傳染性疾病,但是重癥細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在早期無顯著癥狀,導致疾病確診受到影響,而實施的檢測方式十分重要[1]。在明確診斷后,再給予患者一項有效的治療手段,能夠有效改善患者預后,同時使其機體炎癥水平得以減輕,促進機體康復,利于患者臨床癥狀早期改善[2]。因此,本次研究對注射用頭孢噻肟鈉他唑巴坦鈉治療急性細菌感染的效果進行分析,并探討其臨床價值,具體見下文。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5月~2019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200例急性細菌感染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00例。觀察組男50例、女50例;年齡40~60歲,平均年齡(50.34±3.45)歲。對照組男51例、女49例;年齡41~60歲,平均年齡(51.22±3.41)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急性細菌感染的診斷標準[3];年齡均在18歲以上;經治療72 h無效;患者和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經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存在嚴重原發(fā)性疾病,如造血系統(tǒng)疾病和重要器官疾病;存在局限性腸炎、抗生素相關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存在精神疾病和神經疾病,無法配合完成研究;存在其他嚴重感染;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治療,主要以對癥治療為主,給予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片(規(guī)格:0.5 g/片)治療,1片/次,2~3次/d。觀察組實施注射用頭孢噻肟鈉他唑巴坦鈉治療,肌內注射,2.0 g/次,3次/d。兩組均治療7~10 d。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治療效果、不良反應情況以及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炎癥因子水測定:對兩組患者實施WBC、PCT、CRP測定。血清PCT使用免疫熒光層析法進行測定,CRP實施免疫比濁法進行測定,血常規(guī)檢測對患者白細胞進行檢測。試劑均由本院提供。療效判定標準:[4]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3個標準。顯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消失、炎癥因子水平降低,有效:患者臨床癥狀緩解、炎癥因子水平降低。無效:無法達到上述標準。顯效率+效率=總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者WBC、PCT、CRP均小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表1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2.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生理領域、社會領域、心理領域、物質生活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生理領域、社會領域、心理領域、物質生活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分)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分)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急性細菌感染為臨床常見病,具有極高發(fā)病率和復發(fā)率,若治療不當,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對其疾病預后造成影響。目前臨床對于該疾病一般以藥物治療為主,但常規(guī)治療效果不顯著[5]。
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屬于一類β-內酰胺類抗生素藥物,主要通過激活細胞壁水解酶和對細菌的細胞壁合成進行抑制,由此促進細胞壁水解,通過采用上述方式對致病菌的完整性進行破壞,進而達到消除致病菌目的,改善患者預后。研究顯示,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能夠促進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單核細胞以及網狀內皮系統(tǒng)與β-內酰胺類抗生素藥物進行聯(lián)合應用,能夠有效提高臨床療效,同時具有較高的安全性,無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6]。PCT為血清降鈣素前體,由116個氨基酸組成蛋白構造,在人體血清中為游離狀態(tài),健康人血清PCT水平不高,其含量<0.1 ng/ml[7]。但是人體機體一旦發(fā)生真菌感染或者細菌感染,人體中血清PCT含量不斷增加,導致人體機體臟器受到損害,使體內血清PCT值升高,當人體發(fā)生細菌感染時,體內血清PCT>0.5 ng/ml,則可以判定為異常[8],人體內存在細菌感染。CRP主要由人體肝臟組織生成,在正常人群中含量較低,在人體機體受到組織損傷或者感染時,能在數小時內急劇升高,在重癥細菌感染性疾病監(jiān)測中被廣泛應用[9]。CRP升高和感染程度密切相關,當病毒感染變化不大時,由于CRP峰值時間較為短暫,達到其穩(wěn)定值后,不隨著人體炎癥加重而發(fā)生變化,通過實施頭孢噻肟鈉他唑巴坦鈉治療后,能顯著降低炎癥因子水平,利于患者早期康復[10,11]。
綜上所述,采用頭孢噻肟鈉他唑巴坦鈉治療急性細菌感染的效果十分顯著,且不良反應低,能夠使其炎癥因子水平得以降低,值得進一步推廣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