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趙樹繪 蒯麗 陳玉蘭 陳德蘭
近年來,卵巢腫瘤發(fā)病率持續(xù)升高[1]。在婦科卵巢腫瘤中,良性腫瘤的占比約為75%左右[2]。這類腫瘤的持續(xù)生長容易給女性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干擾。手術是臨床治療良性卵巢腫瘤的重要方法。婦科腹腔鏡手術作為經(jīng)典微創(chuàng)術式,其在減少手術創(chuàng)傷、促康復等方面的優(yōu)勢,為其在婦科疾病治療中的普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確定該術式在良性卵巢腫瘤中的應用價值,本研究主要針對120例患者進行分析?,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婦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良性卵巢腫瘤患者,隨機分為開放組(59例)和腹腔鏡組(61例)。開放組患者平均年齡(52.6±14.2)歲;平均病程(2.9±0.5)年。腹腔鏡組患者平均年齡(52.8±14.1)歲;平均病程(2.8±0.4)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開放組行開放手術治療:術前經(jīng)B超檢查定位卵巢囊腫位置,并確定其大小。行腰硬聯(lián)合麻醉,麻醉生效后,于患者下腹正中部位作一適宜長度切口(視患者術前檢查結果而定),分離皮下組織,顯露卵巢腫瘤。剝除腫瘤組織,確認無殘留后,逐層縫合并關閉切口。腹腔鏡組實施腹腔鏡手術治療:術前檢查方法與開放組一致。行氣管插管靜脈復合麻醉。麻醉生效后,輔助卵巢腫瘤患者取仰臥位,于卵巢腫瘤患者臍孔上緣11~12 mm處作一小切口,置入套管,并利用套管的引導作用,置入腹腔鏡。向良性卵巢腫瘤患者腹腔內注入CO2(速度以2~3 L/min為宜),確認腹腔鏡術野清晰后,不再輸注CO2,將卵巢腫瘤的人工氣腹壓維持于12~15 mm Hg(1 mm Hg=0.133 kPa)范圍內。輔助卵巢腫瘤患者調整至頭低腳高位(高35°)。分別于卵巢囊腫患者腹腔左側、右側作小切口,并置入Trocar(左側長度:0.5~1.0 cm;右側長度:0.5 cm)。于腹腔鏡引導下,定位卵巢腫瘤,經(jīng)操作孔置入鉗夾固定腫瘤。依據(jù)患者腫瘤形態(tài)、大小等狀況,經(jīng)卵巢皮質作一適宜尺寸切口,鈍性分離腫瘤與周圍組織,剝離卵巢腫瘤后,給予患者電凝止血,以大量生理鹽水沖洗腹腔,確認無血塊等殘留后,縫合卵巢切口,退鏡。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以及術后第3天性激素(血清雌二醇、黃體生成素)水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比較 腹腔鏡組術中出血量(59.45±16.12)ml少于開放組的(116.42±27.53)ml,術后住院時間(3.79±0.66)d短于開放組的(7.82±1.25)d,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比較 ()
表1 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比較 ()
注:與開放組比較,aP<0.05
2.2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開放組出現(xiàn)4例蒂扭轉,6例切口感染;腹腔鏡組發(fā)生1例切口感染。開放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6.95%高于腹腔鏡組的1.64%,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n(%)]
2.3 兩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較 術后第3天,開放組患者血清雌二醇(66.12±3.93)pmol/L以及黃體生成素(16.56±2.15)mU/ml均高于腹腔鏡組的(58.19±3.55)pmol/L、(10.28±1.59)mU/ml,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較 ()
表3 兩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較 ()
注:與開放組比較,aP<0.05
目前,卵巢腫瘤已經(jīng)成為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3]。與惡性卵巢腫瘤相比,雖然良性卵巢腫瘤不容易引發(fā)不良預后,但隨著腫瘤體積的不斷擴大,其對宮腔形態(tài)、結構等的影響,也會引發(fā)患者生活質量的改變。因此,選擇一種適宜方法加強良性卵巢腫瘤的治療具有一定現(xiàn)實意義。
腹腔鏡手術是在微創(chuàng)理念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微創(chuàng)技術[4]。這種手術方法主要通過腹腔鏡的引導作用,為醫(yī)師呈現(xiàn)清晰術野,進而減少病灶暴露過程對周圍正常組織的損傷。在良性卵巢腫瘤的治療中,這一手術方法可于建立人工氣腹的基礎上,以腹腔鏡迅速定位卵巢腫瘤位置,并經(jīng)腫瘤剝離、電凝止血等操作,消除卵巢腫瘤患者的一系列癥狀[5]。
良性卵巢腫瘤治療中,婦科腹腔鏡手術方法的應用優(yōu)勢在于:①減少手術創(chuàng)傷。手術治療的創(chuàng)傷性特征,是影響卵巢腫瘤患者治療方法選擇的重要因素。開放性手術直接經(jīng)下腹正中切口顯露卵巢腫瘤,由于切口較大,顯露卵巢腫瘤過程對腹腔正常組織的干擾較大,這一手術方法為良性卵巢腫瘤患者帶來的手術創(chuàng)傷,需經(jīng)較長時間方可恢復。而相比之下,婦科腹腔鏡手術則可借助人工氣腹的支撐作用及腹腔鏡的引導作用,減少顯露、剝除卵巢腫瘤過程中的不必要損傷,滿足患者對于減少手術創(chuàng)傷的要求。本研究結果顯示:腹腔鏡組術中出血量少于開放組,術后住院時間短于開放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②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術后易發(fā)生并發(fā)癥是手術治療的典型特征[6]。在良性卵巢腫瘤患者的手術治療中,開放手術治療模式下,卵巢腫瘤患者的腹腔組織長期暴露于空氣中,加之手術創(chuàng)傷較大,患者切口組織受細菌侵襲而出現(xiàn)感染等并發(fā)癥的風險較高。而在腹腔鏡手術模式下,卵巢囊腫患者術中組織、器官暴露較小,且出血較少,上述特征為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的控制提供了良好支持。本研究結果顯示:開放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于腹腔鏡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③維持卵巢功能。隨著良性卵巢腫瘤診療經(jīng)驗的不斷豐富,如何維持患者的卵巢功能(卵巢保護),逐漸成為婦科管理的重點內容。開放性手術模式下,開放性卵巢腫瘤切除術的實施,需于患者卵巢組織適宜部位作較大切口,手術過程對女性患者卵巢功能的擾動較大,容易引發(fā)性激素紊亂。而相比之下,于良性卵巢腫瘤治療中引入腹腔鏡手術后,這一微創(chuàng)性手術方法僅于患者卵巢皮質處作小切口,剝除卵巢腫瘤。相對于開放手術而言,腹腔鏡手術可為良性卵巢腫瘤患者提供一定的保護功能。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第3天,開放組患者血清雌二醇以及黃體生成素水平均高于腹腔鏡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④提高患者滿意度。近年來,隨著良性卵巢腫瘤發(fā)病率的升高,人們對這種婦科腫瘤管理的關注度逐漸升高。依據(jù)既往經(jīng)驗,良性卵巢腫瘤患者的滿意度水平,主要受到手術應激反應嚴重程度、術后康復速度、手術治療安全性等因素的影響。實施開放手術后,雖然切除卵巢腫瘤可糾正婦科患者的下腹墜痛癥狀,但這一治療方法會為患者帶來較為明顯的應激反應,且可能引發(fā)相關并發(fā)癥[7]。相對于開放手術,腹腔鏡手術為良性卵巢腫瘤患者帶來的應激刺激較小,且該方法在術后康復速度、治療安全性等方面的特征,均與卵巢腫瘤患者的要求高度相符,由此可認為,這種微創(chuàng)技術更有助于提升良性卵巢腫瘤患者的滿意度水平。⑤提升生活質量。良性卵巢腫瘤患者容易因擔憂腫瘤持續(xù)生長、轉為惡性等而產生不良情緒,此外,卵巢腫瘤帶來的一系列癥狀,也容易破壞患者的社交功能。實施腹腔鏡手術治療后,癥狀的改善可提升良性卵巢腫瘤患者的社交功能,而腹腔鏡手術的促康復特征,還有助于減輕卵巢腫瘤患者的心理壓力及精神負擔。在上述積極影響下,良性卵巢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可逐漸恢復至發(fā)病前狀態(tài)。
綜上所述,宜于良性卵巢腫瘤的手術治療中引入婦科腹腔鏡手術治療,以滿足卵巢腫瘤患者在改善手術創(chuàng)傷、保障手術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