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新 顏彬邑 張發(fā)煬 林麗紅
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為臨床常見疾病,該疾病具有極高發(fā)病率,若治療不及時,易導致患者日常生活受到影響,同時使其生活質量水平降低。隨著抗菌藥物過度使用等各項因素影響,獲得性肺炎發(fā)生率也不斷增加,易對患者健康造成影響,而實施一項有效的治療,改善患者的病情十分重要[1]。本次研究過對纖維支氣管鏡診療技術在重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治療中的價值進行分析,并探討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重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患者,按照隨機分組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納入標準:①患者和家屬均知情同意研究,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所有患者均符合重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斷標準;②患者均無嚴重智力障礙和精神障礙,能夠進行良好溝通;③臨床各項資料完善,符合研究需求。排除標準:①伴有嚴重臟器疾病以及精神疾病;②由于個人原因中斷研究者。觀察組中男30例,女30例;年齡30~70歲,平均年齡(49.21±6.93)歲。對照組中男31例,女29例;年齡31~71歲,平均年齡(49.16±7.28)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具體措施:常規(guī)送血培養(yǎng)、痰培養(yǎng),給予抗生素治療,加強營養(yǎng)支持、消毒隔離、止咳化痰等治療,將治療效果詳細記錄。觀察組應用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對病變肺組織進行灌洗,送灌洗液培養(yǎng)。術中加強患者血氧飽和度、呼吸、心率、血壓等指標的監(jiān)測?;颊呷∑脚P位,給予其利多卡因(2%)進行表面麻醉,待麻醉生效后,經患者鼻腔將纖維支氣管鏡進入病變的肺葉或肺段內,首先將膿性分泌物吸除,后注入5~10 ml生理鹽水反復灌洗,直至無明顯分泌物。整個過程需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監(jiān)測,操作時間為10~20 min[2]。其他治療與對照組一致。送檢痰培養(yǎng)檢查:采用無菌集痰杯留取患者使用抗生素前的痰液作為標本,并將其送檢[3]。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血培養(yǎng)及痰培養(yǎng)情況;HR、CRP、PCT、WBC水平;退熱時間、癥狀緩解時間;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準參考文獻[2]分為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培養(yǎng)及痰培養(yǎng)情況比較 兩組血培養(yǎng)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痰培養(yǎng)陽性率61.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3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培養(yǎng)及痰培養(yǎng)情況比較[n(%)]
2.2 兩組HR、CRP、PCT、WBC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者HR(133.32±1.02)次/min、CRP(100.21±1.32)mg/L、PCT(6.02±1.03)ng/L、WBC(13.02±1.32)×109/L均低于對照組的(139.24±1.65)次/min、(104.28±1.65)mg/L、(7.99±1.54)ng/L、(16.97±1.33)×109/L,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HR、CRP、PCT、WBC水平比較()
表2 兩組HR、CRP、PCT、WBC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3 兩組退熱時間、癥狀緩解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退熱時間(29.45±0.12)h、癥狀緩解時間(3.02±0.42)d均短于對照組的(42.61±12.01)h、(4.51±1.32)d,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6.67%高于對照組的83.3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3 兩組退熱時間、癥狀緩解時間比較()
表3 兩組退熱時間、癥狀緩解時間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表4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重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發(fā)生率不斷增加,該疾病病原體主要為革蘭陰性桿菌,由于患者免疫力降低、基礎疾病多,實施常規(guī)藥物治療后,無顯著效果,而尋找一項安全、有效的藥物治療十分重要,對重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患者十分重要。重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通常存在多器官功能受損和呼吸衰竭等嚴重現(xiàn)象,且由于患者體質力差、咳痰無力、咳嗽、長時間臥床以及治療過程中鎮(zhèn)靜劑的使用[4],導致患者呼吸道被肺部分泌物所阻塞,而常規(guī)治療無法將呼吸道分泌物有效清除,特別對于痰液,易增加肺部感染復發(fā)風險,控制效果不佳,導致呼吸衰竭難以糾正,使患者脫機率升高,增加患者死亡風險。而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能夠在直視下將淤積的壞死組織、細胞碎片、細胞分泌物以及痰液吸出,使其維持呼吸道通暢,避免氣道阻塞,改善患者肺通氣換氣功能,對控制感染具有重大意義[5]。
部分重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患者伴有多器官功能損傷以及呼吸衰竭情況,且自身機體抵抗力較差,導致肺部感染反復發(fā)作,疾病控制效果差[6-9]。采用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技術,取得顯著效果,主要是在直視下將淤積的痰液吸出,同時將人體支氣管內炎性分泌物有效清除,使其氣道阻塞情況得以解除,灌洗吸引排出膿性分泌物,避免毒物以及炎性代謝產物的吸收,具有較好治療效果[10]。纖維支氣管鏡目前在臨床廣泛應用,為一種診斷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主要方式,特別是用于對人體肺部疾病進行輔助診斷,而在對患者實施檢查前使用利多卡因進行麻醉,能顯著降低患者不良反應。通過與送檢痰培養(yǎng)檢查進行聯(lián)合應用,能夠為患者后期治療提供依據(jù),進而提高治療效果,同時能促進其癥狀早期得到緩解,同時能縮短患者退熱時間[11,12]。
本文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兩組血培養(yǎng)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痰培養(yǎng)陽性率61.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3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HR(133.32±1.02) 次/min、CRP(100.21±1.32)mg/L、PCT(6.02±1.03)ng/L、WBC(13.02±1.32)×109/L均低于對照組的(139.24±1.65) 次/min、(104.28±1.65)mg/L、(7.99±1.54)ng/L、(16.97±1.33)×109/L,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退熱時間(29.45±0.12)h、癥狀緩解時間(3.02±0.42)d均短于對照組的(42.61±12.01)h、(4.51±1.32)d,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6.67%高于對照組的83.3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纖維支氣管鏡診療技術在重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治療中具有較高應用價值,能夠改善其臨床各項指標,值得進一步推廣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