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茗
(沈陽市第四人民醫(yī)院干診科,遼寧 沈陽 110031)
慢性阻塞性肺疾?。璺危┏R娂膊☆愋桶灾夤苎住⒎螝饽[,隨著病情的進展會出現(xiàn)管腔、肺泡內痰液潴留,病情嚴重者甚至會發(fā)生呼吸衰竭情況,具有發(fā)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點,患者發(fā)病與遺傳、空氣污染、居住環(huán)境等因素關聯(lián)密切,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1-2]。臨床中慢阻肺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咳痰、氣流受限、呼吸困難、反復咳嗽等癥狀,個體生活質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加強臨床護理[3-4]。為了探討更加合理的護理方案,本文以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82例慢阻肺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組后就常規(guī)護理和延續(xù)性護理方案的實踐效果展開了如下探索。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82例慢阻肺患者,采用雙色球法將其隨機分成兩組,每組41例。觀察組男21例,女20例;年齡34~81歲,平均(62.69±3.67)歲;病程1~23年,平均(10.37±1.29)年。對照組男22例,女19例;年齡35~80歲,平均(62.42±3.38)歲;病程1~25年,平均(10.59±1.13)年?;颊呔@知情權。納入標準:①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5]中慢阻肺的診斷標準;②同意配合研究。排除標準:①惡性腫瘤;②溝通障礙;③臨床資料缺失;④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⑤臨床資料缺失;⑥精神??;⑦老年癡呆;⑧肺膿腫。組間基線數(shù)據(jù)對比均衡性良好。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包括遵醫(yī)囑用藥、體征監(jiān)測、定期檢查、吸氧支持、維持病房環(huán)境整潔、溫濕度適宜、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日常飲食和生活相關的注意事項、用藥指導等內容。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采用延續(xù)性護理:①成立延續(xù)性護理小組,待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遵醫(yī)囑給予患者出院指導,詳細了解患者日常飲食特點、吸煙史、作息情況,科學制定延續(xù)性護理方案。將患者的個人信息,包括診療過程、預后、治療方案、護理方案、家庭住址、聯(lián)系方式等內容,錄入至計算機系統(tǒng)內,建立個人電子檔案,結合患者實際情況落實延續(xù)性護理計劃。②延續(xù)性宣教,待患者出院后,通過微信、QQ、電話與患者及其家屬保持溝通和交流,主動了解患者日常活動和呼吸表現(xiàn)情況,為患者介紹慢阻肺特點、病情惡化的征象、自我護理知識、作息規(guī)律、戒煙的重要性。利用微信平臺發(fā)布飲食指導內容,使患者日常中多食用豆制品、新鮮果蔬等食物,維持良好的營養(yǎng)狀態(tài)。同時與患者家屬保持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充分發(fā)揮家屬督導作用,促使患者保持健康的規(guī)律作息,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③重視家庭氧療護理,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氧療的注意事項,包括氧流量調節(jié)方法、導管護理、氧療控制時間、間隔時間,維持氧流量為1~2 L/min,觀察患者氧療期間的呼吸、面色表現(xiàn)。④運動指導,通過發(fā)布呼吸鍛煉視頻,使患者及其家屬掌握正確的功能鍛煉方法,結合患者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有氧鍛煉方案,如體操、慢走、太極等,運動量以患者耐受為宜。⑤堅持隨訪,每周通過電話隨訪1次,詢問家屬患者在家中的病情控制情況、呼吸狀態(tài),耐心答疑解惑,為患者及其家屬提供情感疏導、健康指導等護理服務。根據(jù)患者及家屬反饋意見,完善護理方案。
1.3 觀察指標:①肺功能 :采用意大利柯時邁Pony FX肺功能測試儀檢測護理前和護理后2個月的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②生活質量:采用SGRQ圣喬治呼吸問卷[6]對患者進行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調查,評價項目包括癥狀(咳痰、咳嗽、氣喘等)、活動(日?;顒?、爬坡、游戲、家務等)和疾病對日常生活的影響(痛苦、焦慮、社交活動、失望等),共計50項,按照預設分數(shù)評價,滿分100分,評分越高表明患者健康狀態(tài)越差,生活質量越低。
1.4 統(tǒng)計學處理:將82例慢阻肺患者的臨床數(shù)據(jù)錄入至SPSS23.0內加以處理,以Χ2檢驗計數(shù)資料(%、n),以t檢驗計量資料(),P<0.05,表明有差異。
2.1 肺功能比較:護理前,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肺功能指標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生活質量評分對比:護理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SGRQ各項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肺功能指標水平對比()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肺功能指標水平對比()
注:*表示本組護理前比較,P<0.05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
注:#表示本組護理前比較,P<0.05
實踐證明,吸煙等不良生活行為與慢阻肺、肺部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多種疾病的病情進展存在密切關聯(lián),容易加劇患者呼吸道不適癥,侵害患者的肺功能,嚴重影響預后效果,因此有必要加強臨床護理[7-8]。經(jīng)本文實踐證明,護理前組間FEV1、FVC、FEV1/FVC對比未見顯著性差異,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且兩組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FEV1、FVC、FEV1/FVC水平均顯著高于本組護理前,表明兩組采用的護理方案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水平,但觀察組肺功能改善效果更加顯著。初步分析,觀察組采用的延續(xù)性護理通過患者病情評估、預后效果評價等方式,能夠針對患者的實際病況和個人生活習慣制定相應的護理計劃,提高護理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同時醫(yī)護人員可通過網(wǎng)絡、電話等多元化媒介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恢復情況、日常生活狀態(tài),為患者及其家屬提供所需的宣教、心理疏導等護理服務,促使患者在家人和專業(yè)護理人員的共同督導和支持下,保持健康的生活狀態(tài),促進患者肺功能恢復。
另據(jù)相關報道顯示,在慢阻肺患者臨床護理中采用延續(xù)性護理,通過家庭氧療、電話隨訪、健康教育等護理措施,能夠增進患者及家屬對慢阻肺疾病知識的認知和了解,促使患者更加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和護理,改善遵醫(yī)行為,積極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堅持適度運動,從而在預后良好的狀態(tài)下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9-10]。結合本文研究結果可知,經(jīng)過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癥狀、活動、疾病對日常生活的影響這三方面的評分改善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證實兩組采用的護理方案均可顯著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但觀察組生活質量改善效果更加明顯。與上述分析結果相吻合,劉彩菊[11]對110例慢阻肺患者研究后發(fā)現(xiàn),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延續(xù)性護理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效果遠高于常規(guī)護理患者,且前者能夠有效促進患者的FEV1等肺功能指標水平恢復,值得臨床推廣。
綜上所述,采用延續(xù)性護理對慢阻肺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能夠有效促進患者肺功能恢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因此具有積極的臨床應用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