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岸見一郎/文 鄧超/譯
“我可以跑馬拉松嗎?”臨近出院的一天,我向主治醫(yī)生提出了這個問題。醫(yī)生的回答讓我很意外,他說:“要不試試看?”
為什么這個回答對我來說出乎意料呢?因為我想過:以我剛做完冠狀動脈分流手術(shù)的身體,想?yún)⒓玉R拉松肯定是不可能的。而我的主治醫(yī)生教會了我,切莫把自己局限在“一定不行”“應(yīng)該做不到”這些框架中,重要的是要想“也許可以呢”。
這不僅僅是說生病。很多事情,我們都打著變老的幌子而放棄了。
阿德勒說:“無論是誰,都能完成任何事情?!碑?dāng)然,有些事情的確無法做成,但如果從最初就不放棄,堅持去做,就一定有其價值所在。相信自己的可能性,相信“也許能做成”,先向前邁出一步試試看。當(dāng)走出了這一步,你也許真的就能做到了。
那些嘴里說著“總有一天”“終有一日”的人,實(shí)際上和說“不行,我肯定完不成”的人是一樣的。即使有人跟他們提出“先試試看吧”,他們也會答復(fù):“可以,但是……”他們并非因為做或不做而猶豫,其實(shí)就是在說“我不會做”。
如果不能跨越“但是”這個障礙,就無法勇敢向前。
作為咨詢者,我有時候會在對話過程中數(shù)對方說了多少個“但是”。“但是”后面跟著的八成是借口,我不會直接加以否定,而是告訴對方“今天這是第三次聽你說但是了呢”。重要的是,要讓他本人意識到自己隨時把“但是”這個詞掛在嘴邊。
讓我們做個簡單的測試,今天你也來數(shù)數(shù)“但是”吧。然后觀察一下,自己會在什么時候說“但是”。如果能意識到說的“但是”太多,那么當(dāng)想開口的時候,你就試著把這兩個字咽回去??傊仍囋嚳?,一定會有意外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