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每一事物都有屬于自己的個性特征。因此要想使所寫的景物鮮明、生動、有活力,就必須抓住景物的特征進(jìn)行具體、形象的描繪。
佳篇引路
①我攀登過峰巒雄偉的泰山,游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選自陳淼《桂林山水》)
②這平鋪著,厚積著的綠,著實可愛。她松松的皺纈著,像少婦拖著的裙幅;她輕輕的擺弄著,像跳動的初戀的處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著,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她又不雜些兒塵滓,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卻看不透她!我曾見過北京什剎海拂地的綠楊,脫不了鵝黃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見過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綠壁”,叢疊著無窮的碧草與綠葉的,那又似乎太濃了。(選自朱自清《綠》)
名師解讀
《桂林山水》選文抓住了桂林山奇、秀、險的特點,給人美的享受,讓人過目難忘。朱自清的《綠》中,把“平鋪著的、厚積著的綠”比作“少婦拖著的裙幅”,比作“雞蛋清”,比作“溫潤的碧玉”,從各種不同的角度豐富“綠”這一形象,生動的比喻,使人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增添了散文的詩意。這啟示我們:要善于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抓住景物特征,靈活運(yùn)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將景物描寫生動。